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化学合成纳米FeOOH电流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强 徐国永 +1 位作者 吴为亚 徐世前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1-13,共3页
本研究以金属铁为"牺牲"阳极,以不锈钢片为阴极,在无隔膜电解槽中,对电化学一步法合成纳米FeOOH过程中电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其结果表明:要获得较佳的电流效率,其适宜的工艺条件为:电流密度为12mA·cm-2;电解质... 本研究以金属铁为"牺牲"阳极,以不锈钢片为阴极,在无隔膜电解槽中,对电化学一步法合成纳米FeOOH过程中电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其结果表明:要获得较佳的电流效率,其适宜的工艺条件为:电流密度为12mA·cm-2;电解质浓度为0.08mol·L-1;电解温度为50℃;两极板间距为5.0mm。其中电流强度对电流效率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合成 纳米feooh 电流效率
下载PDF
电化学合成纳米FeOOH的电解工艺研究
2
作者 张强 徐国永 +1 位作者 吴为亚 徐世前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9年第10期30-32,共3页
采用金属铁为"牺牲"阳极,不锈钢片为阴极,在无隔膜电解槽中,用电化学一步法合成纳米FeOOH.研究了电流密度、分散剂(PVP)的质量分数、电解温度对产物的粒度及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从1mA·cm-2增加到20mA·... 采用金属铁为"牺牲"阳极,不锈钢片为阴极,在无隔膜电解槽中,用电化学一步法合成纳米FeOOH.研究了电流密度、分散剂(PVP)的质量分数、电解温度对产物的粒度及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从1mA·cm-2增加到20mA·cm-2时,羟基氧化铁胶粒的平均粒径逐渐减小;分散剂(PVP)的质量分数从1%增加到4%时,羟基氧化铁胶粒的平均粒径逐渐降低,但当PVP的质量分数增加到5%时,羟基氧化铁的平均粒径反而增加;电解温度从20℃增加到50℃时,羟基氧化铁胶粒的平均粒径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合成 纳米feooh “牺牲”阳极
下载PDF
纳米FeOOH粉体合成的新法——二步液相化学反应法
3
作者 范爱玲 李省云 《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3期14-15,共2页
纳米FeOOH是利用FeSO4 与NaOH溶液混合 ,用NaClO3 氧化制备晶种 ,然后继续加入FeSO4 溶液和铁屑 ,用NaClO3 逐渐氧化 ,使晶种长大 ,从而制得纳米FeOOH的针状粒子。经过X射线分析该样为α -FeOOH ;经电镜分析其粒径约为 2 0nm ,长度约为2... 纳米FeOOH是利用FeSO4 与NaOH溶液混合 ,用NaClO3 氧化制备晶种 ,然后继续加入FeSO4 溶液和铁屑 ,用NaClO3 逐渐氧化 ,使晶种长大 ,从而制得纳米FeOOH的针状粒子。经过X射线分析该样为α -FeOOH ;经电镜分析其粒径约为 2 0nm ,长度约为2 0 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ooh粒子 七水硫酸亚铁 氯酸钠
原文传递
碳布上FeOOH纳米片的制备及其钠离子存储性能
4
作者 杨文兰 徐莺歌 雷志斌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71,共9页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体积变化较大,以及电极的导电率较低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钠离子电池的性能,通过电化学沉积技术在酸处理后的商业碳布(carbon cloth,CC)上沉积了γ-FeOOH,得到了FeOOH和碳布的复合(CC-FeOOH)钠离...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体积变化较大,以及电极的导电率较低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钠离子电池的性能,通过电化学沉积技术在酸处理后的商业碳布(carbon cloth,CC)上沉积了γ-FeOOH,得到了FeOOH和碳布的复合(CC-FeOOH)钠离子电池负极。结果表明:生长于碳布上的FeOOH呈现垂直交叉的纳米片结构,该结构有利于Na^(+)在FeOOH纳米片之间快速穿梭。而碳布基底不仅增强了电极的导电性,还可防止充电和放电过程中FeOOH纳米片从电极的表面脱落。基于γ-FeOOH的纳米片形貌和碳布的良好导电性,电化学沉积3 h得到的CC-FeOOH-3h电极在0.1 A/g和1 A/g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和500圈后比容量分别为684 mA·h/g和181 mA·h/g,即使在5 A/g的大电流密度下,电极依然保持了135 mA·h/g的比容量。所制备电极表现出高的比容量、长的循环寿命和良好的倍率性能,有望成为未来高性能钠离子电池负极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布 feooh纳米 电化学沉积 负极 钠离子电池
下载PDF
纳米铁系物对三价砷的吸附机理与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震 李群 +1 位作者 王静宜 杨琦 《净水技术》 CAS 2017年第2期31-39,共9页
利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的纳米零价铁(NZVI)、纳米FeOOH和纳米Fe_3O_4,研究不同环境因素条件下各纳米铁系物对As(Ⅲ)的吸附性能。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扫描三种铁系物的微观结构,并分析模拟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批试验的结果显示:... 利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的纳米零价铁(NZVI)、纳米FeOOH和纳米Fe_3O_4,研究不同环境因素条件下各纳米铁系物对As(Ⅲ)的吸附性能。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扫描三种铁系物的微观结构,并分析模拟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批试验的结果显示:当pH值为6,As(Ⅲ)的初始浓度为0.5 mg/L,2 h内NZVI对溶液中As(Ⅲ)的去除率高达99%,最大吸附量为5.99 mg/g;纳米FeOOH的最佳吸附条件为pH值为5,As(Ⅲ)初始浓度1 mg/L,4 h内的去除率可达92%;纳米Fe_3O_4的最佳吸附条件为pH值为7,As(Ⅲ)初始浓度为1 mg/L,24 h的最终去除率为60%。共存离子影响试验表明,对三种纳米铁系物吸附作用影响最大的均是溶液中的磷酸根。对吸附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纳米铁系物吸附As(Ⅲ)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NZVI和纳米FeOOH的吸附等温数据符合Freundlich模型,纳米Fe_3O_4的吸附等温模型更加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 纳米feooh 纳米FE3O4 As(Ⅲ) 吸附
下载PDF
钯负载羟基氧化铁纳米棒的合成及对硅烷氧化反应性能影响
6
作者 张亚汝 郭乙玲 +2 位作者 李梦瑶 黄玉凤 胡凤莲 《化工科技》 CAS 2023年第5期30-34,共5页
以氯化铁、氯化钠和碳酸钠为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合成羟基氧化铁(FeOOH)纳米棒,采用管式加热炉焙烧并通入H_(2)/Ar混合气进行还原反应,再通过浸渍法将钯单原子负载在FeOOH纳米棒上,合成了钯单原子负载FeOOH纳米棒(Pd_(1)/FeOOH),并对其结... 以氯化铁、氯化钠和碳酸钠为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合成羟基氧化铁(FeOOH)纳米棒,采用管式加热炉焙烧并通入H_(2)/Ar混合气进行还原反应,再通过浸渍法将钯单原子负载在FeOOH纳米棒上,合成了钯单原子负载FeOOH纳米棒(Pd_(1)/FeOOH),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甲基二苯基硅烷为模型化合物,研究其有机氧化催化反应活性,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对甲基二苯基硅烷的氧化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t=15 min,甲基二苯基硅烷氧化反应转化率为99%,产物甲基二苯基硅醇的选择性为99%,转化频率(TOF)为6820 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ooh纳米 钯单原子 有机氧化 甲基二苯基硅烷
下载PDF
Conformal BiVO_(4)/WO_(3) nanobowl array photoanode for efficient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 被引量:3
7
作者 Wen Zhang Meng Tian +2 位作者 Haimiao Jiao Hai‐Ying Jiang Junwang Tang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9期2321-2331,共11页
A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photoanode candidates for photoelectrochemical(PEC)water splitting,the photocurrent density of BiVO_(4) still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in order to meet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In thi... A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photoanode candidates for photoelectrochemical(PEC)water splitting,the photocurrent density of BiVO_(4) still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in order to meet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In this work,a highly‐matched BiVO_(4)/WO_(3) nanobowl(NB)photoanode was constructed to enhance charge separation at the interface of the junction.Upon further modification of the BiVO_(4)/WO_(3)NB surface by NiOOH/FeOOH as an oxygen evolution cocatalyst(OEC)layer,a high photocurrent density of 3.05 mA cm^(−2) at 1.23 V vs.RHE has been achieved,which is about 5‐fold higher than pristine BiVO_(4) in neutral medium under AM 1.5 G illumination.5 times higher IPCE at 450 nm is also achieved compared with the BiVO_(4) photoanode,leading to about 95%faradaic efficiency for both H_(2) and O_(2) gas production.Systematic studies attribute th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PEC performance to the smaller BiVO_(4) particle size(<90 nm)than its hole diffusion length(~100 nm),the improved charge separation of BiVO_(4) by the single layer WO_(3) nanobowl array and the function of OEC layers.Such WO_(3)NB possesses much smaller interface resistance with the substrate FTO glass and larger contact area with BiVO_(4) nanoparticles.This approach provides new insights to design and fabricate BiVO_(4)‐based heterojunction photoanode for higher PEC water splitting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C water splitting WO_(3)nanobowl BiVO_(4) Charge separation NiOOH/feooh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