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纳萨尔巴里起义的社会动力机制及其后果
- 1
-
-
作者
王晴锋
-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
-
出处
《外国问题研究》
2018年第3期85-93,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印度纳萨尔运动研究"(编号:17FGJ007)
-
文摘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土地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悬殊、通货膨胀、严重饥荒等因素再加上部落的反抗和印共(马)在当地的长期群众动员工作,最终导致1967年西孟加拉邦的纳萨尔巴里地区爆发大规模的农民武装暴动。在马宗达、桑亚尔等人的领导下,起义者提出一系列主张,诸如废除地主土地垄断、重新分配土地、武装农民、反对资产阶级政府等,革命的浪潮迅速扩展到毗邻区域。纳萨尔巴里起义使刚在西孟加拉邦联合参与执政的印共(马)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作为进入议会政治体系的主流左派,印共(马)最终选择了镇压起义,此举造成党内严重分裂。萨尔巴里起义在印度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只是一场地方性的农民起义,而且是后殖民时代西孟加拉邦乃至整个印度的重要社会政治事件。
-
关键词
西孟加拉邦
纳萨尔巴里
印共(马)
部落
纳萨尔分子
-
分类号
D735.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印度毛主义和小红书的兴衰
被引量:4
- 2
-
-
作者
梁长平(译)
-
机构
印度德里大学东亚研究系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省毛泽东研究中心
-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5-60,共6页
-
基金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毛泽东外交思想的科学内涵,风格特点研究”(15ZXC03)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本文通过分析《毛主席语录》(即小红书)在印度的兴起和消退,探讨了毛主义在印度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发展历程。作者认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印度纳萨尔派领袖查鲁·马宗达对小红书的极度推崇促进了印度毛主义的深入发展。然而,马宗达的这一做法并未得到其他纳萨尔派领导人的支持,小红书在印度的热潮随着马宗达时代的终结而消退。
-
关键词
纳萨尔巴里运动
小红书
印度毛主义
-
分类号
A84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