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善区域纵向医联体建设的思考——基于制度理性选择框架 被引量:46
1
作者 任飞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共5页
区域纵向医联体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该制度的出台源于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金字塔"型架构与医疗资源配置和患者就医的"倒金字塔"型现状的矛盾。但受旧有医疗卫生体制的惯性、配套政策滞后、患者认同... 区域纵向医联体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该制度的出台源于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金字塔"型架构与医疗资源配置和患者就医的"倒金字塔"型现状的矛盾。但受旧有医疗卫生体制的惯性、配套政策滞后、患者认同度低等因素的影响,医联体建设仍面临着诸多瓶颈。基于制度理性选择框架的分析发现,医联体制度的行动舞台呈现与医联体的制度设计存在明显偏差。需要构建长效治理机制重构行动舞台,才能实现医联体制度的建设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理性 区域纵向医联体 资源配置 卫生治理
下载PDF
纵向医联体运行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2
作者 王湛 《管理学家》 2019年第9期132-133,共2页
区域医疗联合发展是在新时期针对医疗行业发展提出的战略,旨在把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提供更加完善的医疗服务,解决群众看病的问题.这也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体现,文章就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从纵向医联... 区域医疗联合发展是在新时期针对医疗行业发展提出的战略,旨在把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提供更加完善的医疗服务,解决群众看病的问题.这也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体现,文章就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从纵向医联体运行出发,探析其运行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其具体的发展提供运行发展措施,促进医联体的发展,发挥其作用,深入解决群众看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医联体 运行 疗资源 患问题
下载PDF
我国区域纵向医疗联合体医保支付改革:实践模式与政策路径 被引量:21
3
作者 杨振然 谭华伟 +5 位作者 张培林 颜维华 刘宪 郑万会 张云 吴蓓 《中国卫生资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7-132,共6页
医保支付改革是区域纵向医联体形成长效内生动力的制度引擎。在先行试点探索过程中,先后涌现出镇江京口、武汉黄陂、安徽天长、深圳罗湖四种典型实践模式。文章基于四类区域纵向医联体医保支付改革实践探索,在总结四类区域纵向医联体实... 医保支付改革是区域纵向医联体形成长效内生动力的制度引擎。在先行试点探索过程中,先后涌现出镇江京口、武汉黄陂、安徽天长、深圳罗湖四种典型实践模式。文章基于四类区域纵向医联体医保支付改革实践探索,在总结四类区域纵向医联体实践有益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区域纵向医联体医保支付改革的政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纵向医联体 保支付改革 实践模式 政策路径
下载PDF
系统动力学视角下区域纵向医疗联合体分级诊疗模拟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孙自学 龙俊睿 +1 位作者 段光锋 田文华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28,共9页
目标:研究区域纵向医疗联合体全国范围内实施情况下,模拟不同条件下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变化情况,并依据模拟结果,提出分级诊疗相关建议。方法: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模拟不同条件下社区首诊率、双向转诊率变化情况。结果:社区首诊率方面,... 目标:研究区域纵向医疗联合体全国范围内实施情况下,模拟不同条件下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变化情况,并依据模拟结果,提出分级诊疗相关建议。方法: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模拟不同条件下社区首诊率、双向转诊率变化情况。结果:社区首诊率方面,政府增加技术性财政投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技术水平,社区首诊率提升幅度为0.08%-0.17%;双向转诊率方面,政府增加技术性财政投入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技术水平,增加弥补性财政投入以减轻上级医院对轻病依赖,下转率提升幅度为0. 33%~0.45%;上转方面,政府增加技术性财政投入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技术水平,上转率降幅为7.52%~12. 61%。结论:多元化政策促进分级诊疗的实现;实施差异化报销,发挥医保资源配置作用;加强供给侧改革力度;注重上下转诊的合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纵向医联体 分级诊疗 系统动力学
下载PDF
新形势下上海市社区母婴保健服务开展现状的质性研究
5
作者 马晓霞 石济顺 +2 位作者 钮利华 陈宁清 丁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3529-3534,共6页
背景随着我国出生人口的断崖式下降及生育政策的接连调整,重新审视母婴保健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是必然的,但这也给母婴保健服务的重要供给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母婴保健工作开展的现况,以期为提升... 背景随着我国出生人口的断崖式下降及生育政策的接连调整,重新审视母婴保健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是必然的,但这也给母婴保健服务的重要供给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母婴保健工作开展的现况,以期为提升社区母婴保健服务水平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2022年8月—2023年4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在上海市中心城区的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参与式观察期间,对10位母婴保健服务提供者开展个人深度访谈,并组织上海市城乡结合区的12位社区母婴保健服务提供者进行焦点小组访谈。此外,邀请8位进入妇产科医联体建设的三级医院产科工作人员开展2场焦点小组访谈,从不同角度获取信息。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11个亚主题:(1)部分保健项目落实不佳:心理保健缺乏、避孕指导难达效果、中医保健落实难度大;(2)人力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人力资源不足、专业知识技能欠缺、工作积极性差、家庭医生团队作用甚微;(3)服务执行过程困难重重:跨区管理难度大、居民参与度低;(4)服务整合协作有待完善:上级医疗机构定位偏离、各机构间沟通协调不足。结论当前上海地区社区母婴保健服务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应充分利用医联体建设机遇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建立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各层级机构任务分工的同时,完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真正激发社区母婴保健服务人员的士气和服务热情。多措并举切实提高社区母婴保健服务质量,满足社区母婴保健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保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纵向医联体 上海市 质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