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斜拉桥上无缝线路纵向相互作用理论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魏贤奎 周颖 +1 位作者 刘浩 王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2-67,共6页
运用梁轨纵向相互作用机理,建立斜拉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计算模型,以一座铁路常用双塔钢桁斜拉桥为例,对斜拉桥上无缝线路纵向相互作用规律进行理论和试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主桥左右两端各铺设一组单向伸缩调节器,主桥上钢轨纵向力... 运用梁轨纵向相互作用机理,建立斜拉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计算模型,以一座铁路常用双塔钢桁斜拉桥为例,对斜拉桥上无缝线路纵向相互作用规律进行理论和试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主桥左右两端各铺设一组单向伸缩调节器,主桥上钢轨纵向力可得到有效的控制,现场试验测试的桥面纵向位移及钢轨伸缩力分布规律与理论计算基本相同,所建立模型可用于斜拉桥上无缝线路纵向相互作用分析;钢轨挠曲力计算时,可在斜拉桥主跨及其邻跨上布置荷载,且不必考虑列车入桥方向的变化;钢轨伸缩调节器可有效减弱列车制动荷载下的梁轨相互约束作用,减小线路受力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纵向相互作用 无缝线路 钢轨伸缩调节器 试验研究
下载PDF
轴向荷载作用下管与软土相互作用模型试验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建华 杨召焕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61-65,共5页
开展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PE涂层足尺管道在软弱黏土中发生纵向位移时静置时间、加载速率以及土层不排水抗剪强度3个因素对轴向摩擦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管与软黏土纵向相互作用的抗力-位移曲线存在硬化型和软化型两种形式,前者的峰值摩... 开展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PE涂层足尺管道在软弱黏土中发生纵向位移时静置时间、加载速率以及土层不排水抗剪强度3个因素对轴向摩擦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管与软黏土纵向相互作用的抗力-位移曲线存在硬化型和软化型两种形式,前者的峰值摩擦阻力一般出现在加载过程的最后阶段,而后者的峰值摩擦阻力则出现在相对位移为(0.005~0.02)D(D为管直径)范围内;试验测得的峰值摩擦系数取值介于0.12~0.23之间,且该值比美国API规范推荐值偏小;管土纵向峰值摩擦系数与加载速率成正相关关系,且加载速率对抗力-位移曲线类型无显著影响;常见的不排水抗剪强度范围内,土层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值越低,纵向摩擦系数越大。上述结论可为海底埋设管线与软黏土纵向相互作用摩擦系数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设管线 海洋软土 纵向相互作用 模型试验 管土摩擦系数
下载PDF
高速铁路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徐庆元 陈秀方 李树德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12,共5页
采用实体单元模拟桥梁及桥梁墩台、空间梁单元模拟钢轨、弹簧单元模拟桥梁与墩台及轨道之间的连接,建立梁—轨纵向相互作用三维有限元空间力学模型。以丰沙线永定河单线铁路桥梁、秦沈线沙河双线铁路桥梁对其进行计算验证。以秦沈客运专... 采用实体单元模拟桥梁及桥梁墩台、空间梁单元模拟钢轨、弹簧单元模拟桥梁与墩台及轨道之间的连接,建立梁—轨纵向相互作用三维有限元空间力学模型。以丰沙线永定河单线铁路桥梁、秦沈线沙河双线铁路桥梁对其进行计算验证。以秦沈客运专线32 m多跨双线整孔简支箱型梁桥为例进行纵向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列车在桥上双线对开,钢轨挠曲附加力有明显增大;列车在桥上单线制动,四根钢轨的制动附加力有较大的差别;列车在桥上双线对向制动,相比单线制动,钢轨制动附加力有一定程度增大,但增大得并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桥上无缝线路 梁-轨纵向相互作用 纵向附加力
下载PDF
重载列车-轨道-桥梁纵向动荷载限值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魏峰 高亮 侯博文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8-73,共6页
为研究重载列车不同运行条件下的轨道-桥梁纵向动态传递规律,以多跨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为对象,建立考虑多车编组牵引及制动作用的重载列车-轨道-桥梁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对轨道-桥梁的纵向动力响应特征、桥墩纵向受力影响因素和有... 为研究重载列车不同运行条件下的轨道-桥梁纵向动态传递规律,以多跨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为对象,建立考虑多车编组牵引及制动作用的重载列车-轨道-桥梁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对轨道-桥梁的纵向动力响应特征、桥墩纵向受力影响因素和有效制动力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机车以最大能力牵引时,作用于桥墩的有效牵引力率为0.134,紧急制动时,有效制动力率为0.155,紧急制动工况比牵引工况更不利;桥墩纵向受力随跨数的增加而增大并逐渐趋于稳定,随列车轴重的增加呈线性增大;不同列车编组模式下,列车的等效制动力率不同,最大值为0.141;桥墩纵向设计荷载限值应根据列车轴重进行选取,当轴重大于33t时,应进行动力检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桥 简支梁桥 轨道-桥梁纵向相互作用 纵向动荷载 有限元法 牵引力率 制动力率 动力分析
下载PDF
制动工况下高墩铁路桥梁纵向动力响应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朱志辉 闫铭铭 +2 位作者 徐智伟 余志武 戴公连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58,共7页
研究目的:为研究高速列车制动对高墩桥梁纵向动力响应的影响,本文利用自主研发软件TTBLS-DYNA建立列车-轨道-桥梁耦合系统纵向动力模型,分别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轨道-桥梁三维空间模型,采用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车辆纵向动力模型。依据动... 研究目的:为研究高速列车制动对高墩桥梁纵向动力响应的影响,本文利用自主研发软件TTBLS-DYNA建立列车-轨道-桥梁耦合系统纵向动力模型,分别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轨道-桥梁三维空间模型,采用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车辆纵向动力模型。依据动车组的制动减速度特性曲线,通过数值积分方法求解车辆和桥梁耦合动力方程,进行耦合系统纵向动力响应分析,并以石夹沟高墩简支梁桥为例进行车-桥纵向耦合振动分析。研究结论:(1)高速列车在高墩桥梁上快速制动时,对高墩桥梁纵向振动影响较小,主梁纵向位移最大值为0.17 mm,纵向加速度最大值为58 mm/s2;(2)列车制动过程中,主梁纵向位移具有累积性,最大值一般出现在列车制动停车之前,而纵向振动加速度与之相反,最大值一般出现在列车停车瞬间;(3)按照现行《铁路桥涵设计规范》制动力静力计算方法得到的最大墩底弯矩为3 960.7 kN·m,本文算法得到的最大值为1 152.0 kN·m,仅为规范静力算法的31.5%,表明规范对制动力的取值具有较大的安全储备;(4)本研究成果可为高墩铁路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墩铁路桥 制动 车-桥动力相互作用 梁轨纵向相互作用
下载PDF
桥上无缝道岔纵向力计算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徐井芒 陈嵘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3-95,共3页
根据桥上无缝道岔纵向相互作用特点,建立岔—(板)—桥—墩一体化分析模型,应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求解,对车站咽喉区道岔群、八字渡线桥上无缝道岔两种形式道岔进行计算,并与德国桥上无缝道岔计算理论对比验证。验证结论为:在两种形式道岔... 根据桥上无缝道岔纵向相互作用特点,建立岔—(板)—桥—墩一体化分析模型,应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求解,对车站咽喉区道岔群、八字渡线桥上无缝道岔两种形式道岔进行计算,并与德国桥上无缝道岔计算理论对比验证。验证结论为:在两种形式道岔布置情况下,岔桥系统纵向相互计算模型与德国桥上无缝道岔计算理论计算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上无缝道岔 纵向相互作用 岔桥系统 方法验证
下载PDF
考虑制动条件的高速列车—轨道—桥梁系统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程潜 张楠 +1 位作者 夏禾 张田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4,共7页
以CRH2型动车组制动通过铺设无缝线路的10跨简支梁桥为例,运用刚体动力学建立车辆模型,以空间梁单元模拟轨道和桥梁结构,非线性弹簧模拟线路纵向阻力,根据高速列车制动的特点确定列车制动力、轮轨密贴假定求解轮轨力,通过系统间全过程... 以CRH2型动车组制动通过铺设无缝线路的10跨简支梁桥为例,运用刚体动力学建立车辆模型,以空间梁单元模拟轨道和桥梁结构,非线性弹簧模拟线路纵向阻力,根据高速列车制动的特点确定列车制动力、轮轨密贴假定求解轮轨力,通过系统间全过程迭代求解系统方程,进行高速列车制动时车辆—轨道—桥梁系统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列车停车瞬间由于制动力的突然消失,车辆、轨道和桥梁结构的纵向均会出现最大振动;桥梁中间墩墩底截面的最大弯矩约为1 800kN.m,小于按我国桥涵设计规范中列车制动附加力静力计算方法得到的最大弯矩4 000kN.m,说明按规范中的静力计算方法计算的高速列车制动力有一定的冗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制动 车辆轨道-桥梁系统 梁轨纵向相互作用 动力分析
下载PDF
Longitudinal forces of continuously welded track on high-speed railway cable-stayed bridge considering impact of adjacent bridges 被引量:32
8
作者 戴公连 闫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8期2348-2353,共6页
A proven beam-track contact model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track-structure interaction of CWR (continuously welded track) on bridge. Considering the impact of adjacent bridges, the tower-cable-track-beam-pier-pile fini... A proven beam-track contact model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track-structure interaction of CWR (continuously welded track) on bridge. Considering the impact of adjacent bridges, the tower-cable-track-beam-pier-pil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cable-stayed bridge was established. Taking a bridge group including 40-32m simply-supported beam and (32+80+112)m single-tower cable-stayed bridge and 17-32m simply-supported beam on the Kunming-Shanghai high-speed railway as an exampl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WR longitudinal force on the cable-stayed bridge were studied. It is shown that adjacent bridges must be considered i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track expansion force and bending force on cable-stayed bridge. When the span amount of adjacent bridges is too numerous, it can be simplified as six spans; the fixed bearing of adjacent simply-supported beams should be placed on the side near the cable-stayed bridge; the track expansion device should be set at the bridge tower to reduce the track force near the bridge abu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railway continuously welded track cable-stayed bridge simply-supported beam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