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强化干预对血压影响的纵向随访研究 社区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前瞻性研究系列之九 被引量:6
1
作者 胡才友 黄慧 +14 位作者 杨泽 吕泽平 李宁 杜治琴 万钢 刘红 邓宏明 吴军 袁晓红 余其美 朱其秀 李绍刚 吕渊 李必迅 庞国防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09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了解药物综合干预对社区高血压人群血压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南宁市两个社区的1215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强化干预组和对照组。强化干预组按照是否患有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分别采取不同的强化治疗方案进行干预... 目的了解药物综合干预对社区高血压人群血压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南宁市两个社区的1215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强化干预组和对照组。强化干预组按照是否患有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分别采取不同的强化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对照组人员维持志愿就诊和志愿服药的正常医疗状态,随访3年,记录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结果前瞻性随访研究43.5个月后①两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其中干预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较对照组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②两组高血压患者血糖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尿酸均较干预前增高,干预组体重、空腹胰岛素、BMI和LDL较干预前明显下降,而腰围、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干预1.5后下降但3年后又有所反弹;对照组体重、腰围、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下降不明显。③两组高血压控制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1),且干预组高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高血压新发率逐年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4)。④本组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0%,高血压明显高于非高血压者(6.9%VS2.9%,P=0.003)。其中对照组无论高血压或非高血压者均明显高于干预组(P<0.001或P<0.05)。结论综合强化干预可明显降低社区高血压人群血压及相关代谢异常水平,减少高血压新发率,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社区人群 心血管病事件风险 药物综合干预 纵向随访
下载PDF
强化干预代谢综合征改变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纵向随访研究 社区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前瞻性研究系列之四 被引量:5
2
作者 吕泽平 黄慧 +14 位作者 杨泽 李宁 胡才友 杜治琴 吴军 万钢 刘红 邓宏明 袁晓红 余其美 朱其秀 李绍刚 吕渊 李必迅 庞国防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09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了解药物综合干预代谢综合征(MS)是否可以改变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南宁市两个社区的1215人符合纳入标准为本次综合干预治疗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强化干预组和对照组。强化干预组人群按照是否患有MS及其相... 目的了解药物综合干预代谢综合征(MS)是否可以改变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南宁市两个社区的1215人符合纳入标准为本次综合干预治疗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强化干预组和对照组。强化干预组人群按照是否患有MS及其相关疾病、疾病前状态(包括高血压、血压前期、肥胖、超重、糖尿病、糖耐量减退、血脂异常)等分别采取不同的强化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对照组人员维持志愿就诊和志愿服药的正常医疗状态,每年随访1次,按WHO-MONICA方案心血管病事件(CVD)的诊断标准登记本年度发生的CVD和死亡事件。结果前瞻性随访研究43.5个月后:①经比较对照组中MS亚组与非MS亚组,MS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比非MS显著增高(P=0.02);②经比较干预组中MS亚组与非MS亚组,干预后MS心脑血管事件下降明显,MS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与非MS相比无差异(P>0.05);③经比较干预和对照两组MS亚组之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干预组为2.7%,对照组为10.1%,差异显著(P=0.03,OR值=4.01,95%CL:1.07-15.10);两组非MS亚组之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2.3%和4.2%,无显著性差异(P=0.12)。结论药物综合干预代谢综合征(MS)可以改变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与对照相比干预后风险降低了约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社区人群 心血管病事件风险 药物综合干预 纵向随访
下载PDF
【评论】直肠癌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症状的远期变化: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纵向随访研究
3
作者 窦若虚 何思祺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4年第3期364-365,共2页
背景在直肠癌术后患者中,肠道功能障碍(亦称低位前切除综合征)常见而且会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尚缺乏长期纵向随访研究资料,但是人们通常认为该综合征的症状仅可在术后2年内得到改善。目的阐述低位前切除综合征患者在术后3年以... 背景在直肠癌术后患者中,肠道功能障碍(亦称低位前切除综合征)常见而且会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尚缺乏长期纵向随访研究资料,但是人们通常认为该综合征的症状仅可在术后2年内得到改善。目的阐述低位前切除综合征患者在术后3年以远的纵向变化,并探讨与之相关的因素。设计在参与多中心FOWARC随机对照试验中队列规模最大的单中心开展长期纵向随访。设定单中心为四级转诊中心。患者研究对象为确诊直肠癌并接受长程新辅助化疗或放化疗,随后进行保括约肌的直肠切除术的患者。主要观察指标低位前切除综合征评分和造口状态的变化。结果在初始阶段——中位随访时间达39个月的随访中,有220例患者应答,其中178例(80.9%)在第二阶段——中位随访时间达83个月时应答。在此期间,低位前切除综合征评分的平均值从29.5(95%CI:28.3~30.7)降至18.6(95%CI:16.6~20.6)。56例(31.5%)患者的低位前切除综合征严重程度从“重度”变为“无/轻度”,6例(3.4%)患者由于严重的肠道功能障碍而新建造口。新辅助放疗(P=0.016)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评分降低呈独立负相关。局限性长期随访期间有患者失访。结论大多数罹患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直肠癌患者在直肠切除术后3年以远仍可获得症状的持续改善。新辅助放疗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症状的远期改善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纵向随访 新辅助放疗 直肠癌
下载PDF
拉萨藏族农村地区0~12月龄婴儿体格发育的纵向随访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维华 范小静 +1 位作者 刘如如 党少农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探索藏族婴儿出生到1岁时体重和身长生长规律,为体格发育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拉萨农村地区253名藏族婴儿,纵向随访12个月,监测0、1、3、6、12月龄共5个时间点,得到体格发育及婴儿基本情况数据,计算婴儿的重量指数(PI)值。... 目的探索藏族婴儿出生到1岁时体重和身长生长规律,为体格发育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拉萨农村地区253名藏族婴儿,纵向随访12个月,监测0、1、3、6、12月龄共5个时间点,得到体格发育及婴儿基本情况数据,计算婴儿的重量指数(PI)值。应用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控制出生体重、身长后,分析不同性别婴儿身长、体重变化。结果6月龄和12月龄婴儿体重较出生时分别增加I倍和3倍,6月龄身高增加约15cm,12月龄增加约23cm。混合效应模型结果显示,藏族婴儿体重、身长均显著增加(体重:β=1.69,P〈0.0001;身长:β=6.5271,P〈0.0001);但体重、身长的增加无性别差异(体重:β=0.1184,P=0.6043;身长:β=1.4704,P=0.0788),出生体重/身长对后期的增量有显著影响(体重:β=-0.6819,P〈0.0001;身长:β=-0.9571,P〈0.0001)。藏族各月龄男女婴体重和身长均低于WHO和“中国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标准,随着月龄增加,男婴体重和身长与“两标准”的差距逐渐增大,女婴在6月龄后与“两标准”差距缩小,但藏族男女婴各月龄PI值均高于中国儿童平均标准。结论藏族儿童婴儿期体格发育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出生体重或身长对后期体重或身长的增长有显著影响。藏族婴儿体格发育低于WHO和“中国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标准,但反映身体充盈度的PI值较高,提示藏族婴儿体格发育有其自身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格发育 藏族婴儿 纵向随访
原文传递
6~24月龄婴幼儿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纵向随访 被引量:1
5
作者 冯菁菁 王婷雪 +1 位作者 王卫平 徐秀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13-115,118,共4页
【目的】获得6~24月龄婴幼儿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 visualevoked potentials,FVEPs)主波P2潜伏期的正常值,分析2岁以内FVEPs的成熟过程,探讨FVEPs应用于婴幼儿视功能检查的可行性。【方法】根据家长自愿原则,于上海市卢湾区妇幼保健... 【目的】获得6~24月龄婴幼儿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 visualevoked potentials,FVEPs)主波P2潜伏期的正常值,分析2岁以内FVEPs的成熟过程,探讨FVEPs应用于婴幼儿视功能检查的可行性。【方法】根据家长自愿原则,于上海市卢湾区妇幼保健院收集小于6月龄正常足月儿。通过电话预约方式,通知其于6、12、18、24月龄至复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保健科,应用重庆康华科技有限公司的眼多功能检查仪进行FVEPs检测。【结果】共收集小于6月龄正常足月儿28例。所有婴幼儿FVEPs均能引出N2-P2-N3(负-正-负)的波形,各波潜伏期值随月龄增长而逐渐缩短,且P2波潜伏期与月龄存在负相关(r=-0.52;P<0.01)。振幅值未显示有随月龄而改变的趋势。【结论】FVEP主波P2出波稳定、个体变异小,以其为参考值,评估婴幼儿的视觉发育状态是可行的,评估时要密切结合小儿月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诱发电位 纵向随访 足月儿
原文传递
融合注意力机制和BP神经网络的2型糖尿病风险预测研究
6
作者 夏皖宁 吴天柱 +4 位作者 解文慧 汪艳兰 张峰 贾贤杰 吴学森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9期1846-1851,共6页
目的基于融合注意力机制和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2型糖尿病风险预测模型,为糖尿病高危人群提供个性化的预测。方法于2019年7月—2021年2月对安徽省蚌埠市社区的慢性病队列进行纵向随访研究,共纳入2334名研究对象。采用Python 3.9软件进行分... 目的基于融合注意力机制和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2型糖尿病风险预测模型,为糖尿病高危人群提供个性化的预测。方法于2019年7月—2021年2月对安徽省蚌埠市社区的慢性病队列进行纵向随访研究,共纳入2334名研究对象。采用Python 3.9软件进行分析,利用基于Python的深度学习框架PyTorch来实现注意力机制和BP神经网络结构。以是否患2型糖尿病为因变量,将数据集按照8︰2的比例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融合注意力机制和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建模与分析,并与经典的机器学习模型对比预测性能。基于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以及训练过程中绘制的损失值曲线和准确率曲线进行模型评价。结果融合注意力机制和BP神经网络模型在训练集中准确率为0.9630,精确率为0.9725,召回率为0.9572,F1分数为0.9648;在测试集中准确率为0.9722,精确率为0.9756,召回率为0.9683,F1分数为0.9719。在训练过程中,融合注意力机制和BP神经网络模型得到的损失值曲线和准确率曲线均优于对比模型。结论相较于BP神经网络模型和传统机器学习模型,融合注意力机制和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性能更佳,可及时准确识别2型糖尿病患者,实现2型糖尿病的早发现和早治疗,以预防并减缓对其身体带来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机制 BP神经网络 2型糖尿病 风险预测 纵向随访研究
下载PDF
强化干预对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或伴有脂代谢异常人群心血管事件的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吕泽平 胡才友 +9 位作者 黄慧 杨泽 李宁 吴军 万刚 刘红 邓宏明 袁晓红 庞国防 吕渊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0年第5期405-408,共4页
目的了解强化干预对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或伴有脂代谢异常人群心血管事件(CVD)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南宁市两个社区的1215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强化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按照是否患有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分别采取不同的强化治疗方案... 目的了解强化干预对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或伴有脂代谢异常人群心血管事件(CVD)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南宁市两个社区的1215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强化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按照是否患有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分别采取不同的强化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对照组人员维持志愿就诊和志愿服药的正常医疗状态,随访43.5个月,记录CVD发生情况。结果随访43.5个月后,单纯高血压患者及高血压伴血脂异常患者干预组和对照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两组CVD合计43例(4.0%),患有高血压者明显高于非高血压患者(6.9%vs2.9%,χ2=9.004,P=0.003,OR值2.492,95%CI 1.349-4.601);(3)干预组无论高血压或非高血压者CV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2χ=4.729和6.822,和P=0.03和0.009,OR值2.645和3.438,95%CI为1.006-6.562和1.296-9.118)。结论高血压是社区中老年人CVD的高危因素,强化干预或普通干预均可明显降低社区高血压患者及伴有脂代谢异常人群血压水平。强化干预改变多重风险因子的作用较非强化干预能够更多的减少社区中老年人CV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脂异常 社区人群 心血管事件 纵向随访
下载PDF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俸献珠 黄慧 +3 位作者 刘红 吕泽平 杨泽 胡才友 《医学信息》 2011年第7期1920-1921,共2页
目的探索对社区2型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措施,观察强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以南宁市两个社区1215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成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对健康教育组中的非住院糖尿病者采取强化健康... 目的探索对社区2型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措施,观察强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以南宁市两个社区1215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成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对健康教育组中的非住院糖尿病者采取强化健康教育结合药物治疗进行干预,而对照组维持志愿就诊和志愿服药的日常医疗模式进行常规治疗,随访观察3a后两组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情况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①3a后两组糖尿病患者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且健康教育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3a后两组糖尿病患者血糖知晓率、健康教育组血糖控制率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1),其中血糖知晓率和控制率健康教育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3a后糖尿病新发率健康教育组和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③3a后本组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者(6.5%VS3.64%),其中对照组高于健康教育组,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糖尿病健康教育为主导,辅以对糖尿病患者的全程监测和管理的社区糖尿病防治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病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社区人群 心血管病事件风险 健康教育 纵向随访
下载PDF
广西城市社区代谢综合征患者强化健康教育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俸献珠 黄慧 +3 位作者 刘红 吕泽平 杨泽 胡才友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1年第4期30-33,共4页
目的探索对广西城市社区代谢综合征的健康教育措施,观察强化健康教育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以南宁市两个社区1215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成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对健康教育组中的非住院代谢综合... 目的探索对广西城市社区代谢综合征的健康教育措施,观察强化健康教育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以南宁市两个社区1215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成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对健康教育组中的非住院代谢综合征者采取强化健康教育结合药物治疗进行干预,而对照组维持志愿就诊和志愿服药的日常医疗模式进行治疗,随访观察3年后两组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糖的情况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①3年后两组代谢综合征患者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且健康教育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3年后两组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糖知晓率、健康教育组血糖控制率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1),其中血糖知晓率和控制率健康教育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3年后代谢综合征新发率健康教育组和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③3年后本组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非代谢综合征者(6·5%VS3·64%),其中对照组高于健康教育组,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代谢综合征健康教育为主导,辅以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全程监测和管理的社区代谢综合征防治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病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社区人群 心血管病事件风险 健康教育 纵向随访
下载PDF
1~36月龄早产儿闪光视觉诱发电位随访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蓓 冯菁菁 徐秀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究1~36月龄早产儿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FVEP)发育进程,比较其与同龄足月儿的差异,为实施针对性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出生体重不同,将早产儿分为极低出生体重(very low birth weight,VL... 【目的】探究1~36月龄早产儿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FVEP)发育进程,比较其与同龄足月儿的差异,为实施针对性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出生体重不同,将早产儿分为极低出生体重(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组、低出生体重(low birth weight,LBW)组以及对照组,应用美国Viking-Ⅳ诱发电位仪,纵向记录三组儿童在1、3、6、9、12、18、24、36月龄(早产儿按矫正月龄)FVEP主波P2波潜伏期、振幅值。【结果】三组儿童FVEP发育轨迹大致相似,随月龄增长P2潜伏期呈下降趋势,6月龄内下降幅度最大;VLBW组与对照组相比,在1~24月龄均显示P2波潜伏期显著延迟,36月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BW组与对照组相比,仅在1、3、6月龄段显示P2波潜伏期显著延迟。【结论】早产、低出生体重对婴幼儿的视觉系统发育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尤其对VLBW早产儿的影响更加显著,应加强对这类儿童在学龄前期的视功能状态的随访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出生体重 视觉诱发电位 纵向随访 早产儿
原文传递
血氧水平依赖及动脉自旋标记MRI早期诊断移植肾功能异常的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楠 陈丽华 +3 位作者 毛凡 董璐 任涛 沈文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52-45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氧水平依赖(BOLD)及动脉自旋标记(ASL)MRI早期诊断移植肾功能异常的价值。 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年12月至2017年4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周内进行过异体肾移植术的53例患者,检测血清肌酐值,计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 目的探讨血氧水平依赖(BOLD)及动脉自旋标记(ASL)MRI早期诊断移植肾功能异常的价值。 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年12月至2017年4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周内进行过异体肾移植术的53例患者,检测血清肌酐值,计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依据eGFR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移植肾功能持续良好组(A组,19例)、移植肾功能短期受损组(B组,17例)、移植肾功能持续损害组(C组,17例)。53例患者均于术后10~14 d行肾脏BOLD、ASL MRI检查,其中21例于术后10~13周进行了肾脏BOLD、ASL MRI复查(A、B、C组分别7、6、8例)。测量各组肾皮质R2*(R2*=1/T2*)、肾髓质R2*、肾皮质肾血流量(RBF)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患者间eGFR及首次移植肾BOLD、ASL指标(肾皮质R2*、肾髓质R2*、肾皮质RBF值)的差异,采用Pearson法评价术后首次移植肾BOLD、ASL指标与eGFR的相关性,采用ROC分析首次移植肾BOLD、ASL指标鉴别诊断肾功能持续良好组和短期受损组的效能,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各组首次与复查时eGFR及BOLD、ASL指标的差异。 结果3组间eGFR、皮质R2*值、髓质R2*值、皮质RBF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移植肾髓质R2*值、皮质RBF值与eGF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53、0.687,P均〈0.01),移植肾皮质R2*值与eGFR值无相关性(P〉0.05)。肾髓质R2*值鉴别诊断肾功能持续良好组和短期受损组的ROC下面积为0.776,以〈24.5为阈值,诊断移植肾短期受损的敏感度为58.8%,特异度为84.2%;肾皮质RBF值的ROC下面积为0.881,以〈277 ml·100 g-1·min-1为阈值,诊断敏感度为70.6%,特异度为89.4%。在随访中,A组的eGFR、皮质R2*、髓质R2*保持稳定,肾皮质RBF值轻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皮质R2*值保持稳定,eGFR、肾髓质R2*、肾皮质RBF值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eGFR、皮质R2*值保持稳定,髓质R2*、肾皮质RBF值轻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BOLD及ASL MRI能够纵向监测移植肾的功能状态,并早期发现移植肾功能的异常,肾皮质RBF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血氧水平依赖 动脉自旋标记 纵向随访 早期诊断
原文传递
超低出生体重与加速生物性衰老
12
作者 刘菲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83-583,共1页
早产儿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发生一系列健康问题的风险更高,尤其是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 g)。超低出生体重儿生命早期处于严重的不良状态,具有更强的生理应激水平,容易出现一系列器官系统功能异常,从而可能更易于加速衰老。2021... 早产儿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发生一系列健康问题的风险更高,尤其是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 g)。超低出生体重儿生命早期处于严重的不良状态,具有更强的生理应激水平,容易出现一系列器官系统功能异常,从而可能更易于加速衰老。2021年6月,Pediatric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对加拿大安大略省1977年至1982年进行的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纵向随访队列研究的受试者进行了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出生体重儿 器官系统功能 生命早期 生理应激 队列研究 出生体重 纵向随访 生命周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