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岩石纵波与横波测试及测井数据的页岩气藏脆性评价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伍东 汪忠浩 林旺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23年第3期243-251,348,共10页
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页岩气的开发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中石化焦石坝和高邮凹陷区块是中国页岩气勘探区块比较成功的案例。相对于常规油气藏来说,页岩气的开发较为复杂,影响页岩气开发的因素较多,其中,储层的岩石物理性质是影响页岩气... 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页岩气的开发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中石化焦石坝和高邮凹陷区块是中国页岩气勘探区块比较成功的案例。相对于常规油气藏来说,页岩气的开发较为复杂,影响页岩气开发的因素较多,其中,储层的岩石物理性质是影响页岩气藏能否成功开发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提示岩石物理性质对页岩气开发的影响规律,本文开展了系统的研究。首先,从页岩气层的岩心中钻出5个样品(直径2.5厘米,长度为4~6厘米),放入水中进行充分饱和,然后将饱和水的样品放入HR2500-2高速冷冻离心机中,分别使用8种速度进行脱水,得到不同含水饱和度的样品。其次,在模拟地层条件下,使用CTS-45非金属超声检测分析仪确定每个样品在不同含水饱和度下的纵波和横波速度,最后将实验数据与岩石力学参数的计算方法相结合,计算得到泊松比、杨模量、脆性指数等一系列关键参数。利用上述方法对高邮凹陷块5口井的岩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杨氏模量越高,泊松比越低,脆性越高,可压性越高。并总结出了E1F4每个小层可压性,可以对各个小层的压裂设计进行科学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氏模量 泊松比 纵波横波速度 脆性指数
下载PDF
45钢弹性应力与超声纵波与横波声时比关系的分析
2
作者 陶一军 薛楚扬 +2 位作者 王晨 李德红 王志武 《无损检测》 CAS 2023年第11期6-9,共4页
利用拉伸试验机和超声应力检测仪,对水电机组蜗壳螺栓45钢进行轴向拉伸,测定其在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值和对应的超声波纵波和横波的传播时间,获得超声波纵波与横波的声时比,即超声纵波与横波的波速比,建立弹性应力与超声波纵波与横波声时... 利用拉伸试验机和超声应力检测仪,对水电机组蜗壳螺栓45钢进行轴向拉伸,测定其在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值和对应的超声波纵波和横波的传播时间,获得超声波纵波与横波的声时比,即超声纵波与横波的波速比,建立弹性应力与超声波纵波与横波声时比之间的定量关系,为利用超声波实时测定螺栓弹性应力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45钢所承受的轴向弹性应力处于钢的弹性变形范围内时,超声波纵波与横波声时比与弹性应力之间呈线性关系,为σ=-50 249.8 Sl/St+90 536.1。通过实际测定应力值对超声波纵波与横波声时-应力模型测定出的应力值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超声波纵波与横波测定的应力值与实际应力值之间的最大误差为2.36%,满足工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钢 轴向弹性应力 超声纵波横波应力检测法
下载PDF
使用纵波和横波走时层析成像研究菲律宾海板块西边缘带和南海地区的深部结构 被引量:27
3
作者 瞿辰 周蕙兰 赵大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57-1768,共12页
使用纵波震相及同台同源纵波和横波震相的走时资料及层析成像反演方法,分别给出了菲律宾海板块(PHP)和南海地区的纵波速度Vpf及同台同源的纵波和横波速度Vp和Vs结构.结果表明,(1)PHP与欧亚板块(EUAP)的俯冲接触关系随地段而异... 使用纵波震相及同台同源纵波和横波震相的走时资料及层析成像反演方法,分别给出了菲律宾海板块(PHP)和南海地区的纵波速度Vpf及同台同源的纵波和横波速度Vp和Vs结构.结果表明,(1)PHP与欧亚板块(EUAP)的俯冲接触关系随地段而异,在琉球海沟,PHP向EUAP之下俯冲深达400km;在台湾岛,EUAP先近陡直地俯冲到深度400km,然后折向PHP之下达到660km左右;在马尼拉海沟北段,俯冲板片几乎垂直达到660km附近;在菲律宾海沟,PHP向EUAP之下的俯冲深度超过660km.(2)南海地区之下是一个深达300~400km的宽阔低速区,并且大致在莺琼海盆与700km深处另一低速区曲折相通;在该宽阔低速区内部,有两个小而明显的低速区分别在海口火山和珠江口盆地下方.(3)对Vp和Vs及据其算出的容声速度Vb作分析发现,Vs和Vb的平均扰动量对深度的变化在一些深度范围内是反向的;年龄较大的太平洋板块俯冲体的Vs相对扰动量的平均值大于K的,而在较年轻的PHP俯冲体中则正好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海板块 南海 深部结构 纵波横波层析成像
下载PDF
部分叠加资料纵横波速度测井约束反演 被引量:8
4
作者 姜秀娣 魏修成 +1 位作者 黄捍东 王健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4-262,共9页
本文提出一种角度部分叠加资料同时反演纵波和横波速度的方法.以角度部分叠加资料为基础,利用地震波振幅随入射角变化与弹性参数间的数学关系,基于非线性最优化理论,通过将最小平方问题转化为大型带状矩阵的求解问题,采用逐道外推技术... 本文提出一种角度部分叠加资料同时反演纵波和横波速度的方法.以角度部分叠加资料为基础,利用地震波振幅随入射角变化与弹性参数间的数学关系,基于非线性最优化理论,通过将最小平方问题转化为大型带状矩阵的求解问题,采用逐道外推技术依次求得该角度剖面的每个点纵波和横波速度值,利用地震波速度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与入射角的关系,进一步得到地震波零入射角纵、横波速度,从而可以求得纵横波速度比及泊松比,为地震资料的岩性及含油气性解释提供了丰富的参数信息.为保证反演的稳定性,降低多解性,采用测井、叠后构造层位解释结果的共同约束,并做好叠前去噪以及振幅保持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波速度横波速度 地震反演 HESSE矩阵 测井约束反演
下载PDF
纵波作用于基础滑移隔震建筑结构的多维地震反应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宝峰 李和玉 +4 位作者 张晓明 孙成财 焦泽昌 安素莉 栾凤艳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45-49,72,共6页
文中给出了层状结构竖向刚心位置、考虑三维地震波同时作用下的竖向构件轴力的计算公式,并结合竖向构件的P-△曲线,为基础滑移隔震结构纵波参与下的多维地震时程反应计算打开了思路,通过工程案例的计算机仿真发现了一些此类结构的多维... 文中给出了层状结构竖向刚心位置、考虑三维地震波同时作用下的竖向构件轴力的计算公式,并结合竖向构件的P-△曲线,为基础滑移隔震结构纵波参与下的多维地震时程反应计算打开了思路,通过工程案例的计算机仿真发现了一些此类结构的多维地震反应规律及特性,丰富了此类结构的研究方法及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滑移隔震 纵波横波 多维地震反应 抗震减灾
下载PDF
纵波和SP转换波的综合利用
6
作者 Г.П.Евчатов 李霞 《国外油气勘探》 1998年第1期116-119,共4页
地球物理学家都认为,研究地质剖面时,多波问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同时在许多油田用非纵波进行的大量研究表明可以获得地质构造的新信息,采用反射纵波PP和反射横波SS时间剖面对比法在发现气田方面效果最好,但在剖面上部(地表)... 地球物理学家都认为,研究地质剖面时,多波问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同时在许多油田用非纵波进行的大量研究表明可以获得地质构造的新信息,采用反射纵波PP和反射横波SS时间剖面对比法在发现气田方面效果最好,但在剖面上部(地表)为水饱和区时,例如,在西西伯利的沼泽地区,记录不到来自深部地的SS波,SS波的广泛应用不 到下列因素的制约,需增加特殊设备,野外工作的成本高,信噪比低,SS波的频谱向低频方向移动(SS波的频谱比PP波低1/3-1/2),因此在非纵波的多波地震勘探中,由于转换波在记录点上的信噪比较横波的信噪比高,因而应用更为广泛,目前,在进行野外工作时同样会遇到与SS波与PP波综合利用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纵波 横波-纵波 转换波 综合利用
下载PDF
固体物理素养与大学物理教学中的知识盲点
7
作者 刘小良 李幼真 孟建桥 《大学物理》 2023年第3期1-3,32,共4页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大学物理及固体物理的教学经验以及观摩年轻教师大学物理课堂的心得体会,概括了因任课教师固体物理知识的缺乏而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常出现的几个知识盲点,分析了产生这些概念上的模糊甚至科学性错误的根源,并从固体物理...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大学物理及固体物理的教学经验以及观摩年轻教师大学物理课堂的心得体会,概括了因任课教师固体物理知识的缺乏而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常出现的几个知识盲点,分析了产生这些概念上的模糊甚至科学性错误的根源,并从固体物理层面阐述正确的理解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物理知识盲点 固体物理 纵波横波波速 双折射 全反射
下载PDF
应用三分量浅层地震反射方法探测隐伏活动断裂 被引量:20
8
作者 刘保金 赵成彬 +5 位作者 酆少英 杨晓平 何银娟 李稳 左莹 寇昆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676-2686,共11页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方法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日益受到重视,但在工程和活动断裂探测中过去还没有开展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的先例.本文简要介绍了在北京黄庄—高丽营断裂上开展的三分量浅层地震反射试验数据采集和资料处理方法,以及取得的...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方法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日益受到重视,但在工程和活动断裂探测中过去还没有开展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的先例.本文简要介绍了在北京黄庄—高丽营断裂上开展的三分量浅层地震反射试验数据采集和资料处理方法,以及取得的初步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纵波震源或横波震源激发、三分量接收的浅层地震勘探方法,可获得较高信噪比的浅层地震纵波、横波和转换波剖面,特别是水平分量采集的横波和转换波可提供很有意义的地下结构和构造信息.综合利用纵波、横波和转换波剖面特征进行的地质分层和断层解释结果取得了与跨断层的钻孔联合地质剖面结果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波横波 转换波 活断层 分辨率 黄庄—高丽营断裂
下载PDF
血液-血管耦合特性与脉搏波传播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缪馥星 王晖 +9 位作者 王礼立 何文明 陈霞波 龚文波 丁圆圆 浣石 徐冲 谢燕青 卢意成 沈利君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0,共10页
脉搏波既不可简单地理解为可压缩血液流体中的压力纵波,也不可简单地理解为沿固体血管传播的涨缩位移横波,而是超乎普通想象的流-固耦合和纵波-横波耦合的复杂波。从分析耦合本构关系的新途径出发,本文中提出了一个流-固耦合/纵波-横波... 脉搏波既不可简单地理解为可压缩血液流体中的压力纵波,也不可简单地理解为沿固体血管传播的涨缩位移横波,而是超乎普通想象的流-固耦合和纵波-横波耦合的复杂波。从分析耦合本构关系的新途径出发,本文中提出了一个流-固耦合/纵波-横波耦合的串联模型,可为解读"位数形势"中医脉诊提供更丰富的信息。结果表明,脉搏波耦合系统的等效体积压缩模量Ks以及相应的耦合系统脉搏波传播速度cs主要依赖于两个无量纲参数:血液-血管模量比Kb(p)/E(p)和薄壁血管径厚比D(p)/h0,它们因人而异、因人的不同脉搏位置而异。文中定量分析了它们对cs的影响,显示人体的Kb/E值在103数量级,从而cs值在100~101m/s数量级,以适应人体生理生化反应。由临床有创测量,证实脉搏体积横波与脉搏压力纵波是相耦合地以相同速度传播;还显示脉搏波是在其波阵面上具有氧合生化反应的"生物波"。此外,还讨论了"脉压放大"现象与非线性本构关系和与血管分叉处加载增强反射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Lewis关于重搏波形成的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波 中医 流固耦合 纵波-横波耦合 有创动脉压监测 生物波
下载PDF
转换波叠后联合反演技术在川西须家河组气藏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跃 徐天吉 +1 位作者 程冰洁 甘其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41,140,共4页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为超致密超高压非常规近源气藏,具有地质条件复杂、成藏机理不清、地震资料有效频带窄与主频低等不利因素,勘探开发难度极大。常规纵波反演技术不能够充分地利用横波信息,无法提供与储层预测、含气性识别...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为超致密超高压非常规近源气藏,具有地质条件复杂、成藏机理不清、地震资料有效频带窄与主频低等不利因素,勘探开发难度极大。常规纵波反演技术不能够充分地利用横波信息,无法提供与储层预测、含气性识别等相关的精确参数,难以有效地解决致密气藏的勘探难题。而转换波叠后联合反演技术同时利用全波测井、地震、地质等综合信息,反演出泊松比、纵横波速度比、纵横波阻抗、密度等与岩性和物性相关的重要参数,为致密油气藏的描述提供了更准确、有效的依据。进行转换波叠后联合反演之前,还需要对PP波与PS波进行匹配处理,消除反射波组的频率、相位、波形等差异,以建立准确的反演初始模型。将该技术应用到川西新场地区须家河组气藏描述,获得了良好的储层预测、岩性识别及含气性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西 晚三叠世 气藏 纵波-纵波 纵波-横波 叠加(地震) 反演
下载PDF
测量固体材料泊松比和杨氏模量的新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晓峻 孙晶华 +1 位作者 侯金弟 李俊东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78,86,共5页
介绍了一种测量固体材料的泊松比和杨氏模量的新方法。该方法根据声波在两种介质界面上发生折射和反射时的波形转换,由斯涅尔定律测出纵波声速和横波声速,利用固体材料的泊松比与纵波声速、横波声速及杨氏模量的关系,测得固体的泊松比... 介绍了一种测量固体材料的泊松比和杨氏模量的新方法。该方法根据声波在两种介质界面上发生折射和反射时的波形转换,由斯涅尔定律测出纵波声速和横波声速,利用固体材料的泊松比与纵波声速、横波声速及杨氏模量的关系,测得固体的泊松比和杨氏模量。通过示波器观测,现象直观,过程清楚,内容充实,注重操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启发创新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泊松比 杨氏模量 横波声速 纵波声速
下载PDF
一阶速度-应力Biot双相各向同性介质弹性波波场分离数值模拟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可洋 《计算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4-412,共9页
提出一种等价的一阶双曲型速度-应力Biot双相各向同性介质弹性波波动方程,以实现双相介质混合波场中纯快慢纵波和纯横波波场分离的问题.应用散度和旋度理论证明双相介质等价方程波场分离的可行性,采用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构建高精度... 提出一种等价的一阶双曲型速度-应力Biot双相各向同性介质弹性波波动方程,以实现双相介质混合波场中纯快慢纵波和纯横波波场分离的问题.应用散度和旋度理论证明双相介质等价方程波场分离的可行性,采用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构建高精度正演算子,推导其PML吸收边界条件和稳定性条件,并对均匀双相介质和层状非均匀双相介质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试验,准确得到固流相混合弹性波场、被完全分离的纯纵横波波场,同时边界吸收效果良好,数值模拟精度较高.计算结果还表明,固流相中的快慢纵波相互伴生因而无法实现分离,且归属于纯纵波波场,流相慢纵波能量比固相慢纵波能量强,这对认识双相介质弹性波的传播规律以及完善双相介质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t双相各向同性介质 等效波场分离数值模拟方程 纯快慢纵波和纯横波 PML吸收边界条件 固相和流相
下载PDF
高强度发动机螺栓轴向应力的测量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新玉 王英华 张佳莹 《无损检测》 CAS 2021年第4期26-29,共4页
依据声弹性理论中超声波传播速度与材料内部应力的关系,提出采用超声横波和纵波联合的方式,使用横纵波一体化探头对已紧固发动机螺栓轴向应力进行测量的方法。对不同材料螺栓在高载荷时的栓体轴向应力测量系数进行研究,给出了螺栓材料... 依据声弹性理论中超声波传播速度与材料内部应力的关系,提出采用超声横波和纵波联合的方式,使用横纵波一体化探头对已紧固发动机螺栓轴向应力进行测量的方法。对不同材料螺栓在高载荷时的栓体轴向应力测量系数进行研究,给出了螺栓材料系数的标定方法。主要对发动机缸体和轴承高强度螺栓在加载到140kN左右时的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实测结果显示应力超声测量的误差小于5k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弹性理论 横波纵波 轴向应力 一体化
下载PDF
AVO技术和背景趋势分析法
14
作者 甘春庭 贾建国 《江汉石油科技》 1991年第3期34-40,83,共8页
地震反射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隐含着反射界面两侧岩石物性及所合流体的信息.1985年Shuey等人把Zoeppriz方程简化后发现了AVO(Amplitude Versus Offset)分析方法并进入实用阶段,把振幅随偏移距增大作为识别真假“亮点”确定含气层的... 地震反射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隐含着反射界面两侧岩石物性及所合流体的信息.1985年Shuey等人把Zoeppriz方程简化后发现了AVO(Amplitude Versus Offset)分析方法并进入实用阶段,把振幅随偏移距增大作为识别真假“亮点”确定含气层的标志.1988年美国一些研究人员根据墨西哥湾岩石纵横波波阻抗特性提出了对AVO分析的修改,纠正了“Rising means pay”的观点,使AVO分析方法向前发展了一步.本文在常规AVO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拟纵波和横嫂的反射系数之上计算纵波和横波的相对波阻抗.根据一定的砂岩和页岩的速度模式,研究相对纵波波阻抗和横波波阻抗的关系(其实质是纵波和谐带横波的速度函数),确定砂岩是否含有油气,从理论分析可知。油气显示并不绝对取决于AVO现象。 通过对潭口浅层气和西北、华北某些地区资料试验说明该方法对提高气蒇预测准确度有重要作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O分析)(角道集)(背景趋势分析)偏移距 纵波横波 波阻抗
下载PDF
利用基于测井数据的弹性阻抗判别储层流体性质
15
作者 刘爱疆 李瑞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3年第2期226-230,121,共5页
弹性阻抗可以有效地识别储层岩性和流体。利用四川盆地二口测试井的实测纵波、横波数据资料,依据Connoly弹性阻抗理论,对储层的流体性质进行了判别,并将试气成果进行验证。经研究表明:利用弹性阻抗能有效地判别储层的流体性质。因此,在... 弹性阻抗可以有效地识别储层岩性和流体。利用四川盆地二口测试井的实测纵波、横波数据资料,依据Connoly弹性阻抗理论,对储层的流体性质进行了判别,并将试气成果进行验证。经研究表明:利用弹性阻抗能有效地判别储层的流体性质。因此,在四川地区开展地震叠前弹性阻抗反演进行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是可行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阻抗 流体识别 四川盆地 纵波横波速度 波阻抗
下载PDF
利用波速、密度和体积模量估计微裂隙岩体的渗透率演化
16
作者 喻洪平(译) 《四川建材》 2021年第6期93-97,99,共6页
热致裂隙会引起储层岩石渗透率的显著增加,利用弹性波速、密度和弹性模量的改变预测裂隙引起的渗透率的变化。对Westerly花岗岩样进行了250℃、450℃、650℃和850℃的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引起了各向同性均布裂隙的长度、隙宽和密度的增加... 热致裂隙会引起储层岩石渗透率的显著增加,利用弹性波速、密度和弹性模量的改变预测裂隙引起的渗透率的变化。对Westerly花岗岩样进行了250℃、450℃、650℃和850℃的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引起了各向同性均布裂隙的长度、隙宽和密度的增加。采用去离子水作为孔隙流体,测试了10、30、50 MPa有效应力下的渗透率。对同一批岩样,在类似的有效应力水平下,渗透率与纵波与横波速度、体密度和静态体积模量有关。裂隙密度的演化采用Kachanov模型计算,随着有效应力的增加,裂隙闭合引起裂隙密度和渗透率的下降,但其他参数增加。热处理引起了渗透率和裂隙密度的系统性增加以及其他参数的减小。对干、饱和条件,渗透率和其他参数之间存在高相关系数经验关系式,并随有效应力而变化。大致来说,可以利用弹性波速、密度和弹性模量来预测各向同性破裂引起的渗透率的改变。然而,仍需要可靠的方法来提高这些用于建模和描述渗透率的实验室测量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率 热致裂隙 纵波横波波速 密度 体积模量 地热系统
下载PDF
地震科普中易被误解的几个地震学概念问题
17
作者 韩渭宾 《四川地震》 2012年第2期15-19,共5页
解读了地震科普中易被误解的一些地震学概念问题:①地震来了,真的是纵波(P波)先到,感觉上下振动,然后横波(S波)到,感觉左右或前后水平方向振动吗?②震级是按地震波能量分级来刻画地震大小的吗?③地震波能量就是地震释放的总能量吗?④宏... 解读了地震科普中易被误解的一些地震学概念问题:①地震来了,真的是纵波(P波)先到,感觉上下振动,然后横波(S波)到,感觉左右或前后水平方向振动吗?②震级是按地震波能量分级来刻画地震大小的吗?③地震波能量就是地震释放的总能量吗?④宏、微观地震参数有时为什么相差那么大?是误差问题,还是参数定义就有差异?⑤汶川地震地震动衰减的方向性那么强,成都市区遭受破坏相对较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波横波 地面震动方向 地震能量 地震波能量 微观地震参数 地震动衰减的方向性
下载PDF
The bound weighted average method(BWAM)for predicting S-wave velocity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灵 耿建华 郭彤楼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12年第4期421-428,495,共9页
The shear-wave velocity is a very important parameter in oil and gas seismic exploration, and vital in prestack elastic-parameters inversion and seismic attribute analysis. However, sheafing-velocity logging is seldom... The shear-wave velocity is a very important parameter in oil and gas seismic exploration, and vital in prestack elastic-parameters inversion and seismic attribute analysis. However, sheafing-velocity logging is seldom carried out because it is expensive. This paper presents a simple method for predicting S-wave velocity which covers the basic factors that influence seismic wave propagation velocity in rocks. The elastic modulus of a rock is expressed here as a weighted arithmetic average between Voigt and Reuss bounds, where the weighting factor, w, is a measurement of the geometric details of the pore space and mineral grains. The S-wave velocity can be estimated from w, which is derived from the P-wave modulus. The method is applied to process well-logging data for a carbonate reservoir in Sichuan Basin, and shows the predicted S-wave velocities agree well with the measured S-wave veloc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ve velocity prediction Voigt-Reuss bounds weighting factor~ P-wavemodulus S-wave modulus CARBONATE
下载PDF
研究地层裂隙的地球物理方法
19
作者 韩瑞民 《江汉石油科技》 1999年第1期29-33,共5页
介绍了在构成含裂隙地层的方位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的传播特性;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在研究储层裂隙时所采用的主要地震方法及应用特点。针对江汉受裂隙控制白云岩油藏的勘探研究方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裂缝性储集层 地震勘探 多波地震 横波-纵波 纵波-垂直切变波 AVO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joint elastic impedance inversion in the GD Oilfield 被引量:11
20
作者 Dai Xiaofeng Gan Lideng Du Wenhui Wang Ping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06年第1期37-41,共5页
For the complicated reservoir description of the GD oilfield, P-wave and S-wave elastic impedance inversion was carried out using pre-stack seismic data to accurately identify the lithology of the reservoir. The joint... For the complicated reservoir description of the GD oilfield, P-wave and S-wave elastic impedance inversion was carried out using pre-stack seismic data to accurately identify the lithology of the reservoir. The joint inversion was performed using three or more partial stacks to overcome the singularity of post-stack seismic inversion that can not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complex reservoir description and to avoid the instability of the inversion result caused by low signal-noise ratio in the pre-stack gather. The basic theory of prestack elastic impedance inversion is briefly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and, using real data of the GD oilfield, the key steps of angle gather wavelet extraction, horizon calibration, S-wave velocity prediction, and elastic parameter extraction were analyzed and studied. The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 of multiple elastic parameters determined from log analysis is a key to improving the effect ofprestack seismic inver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tack inversion angle gather P-WAVE S-WAVE and elastic paramete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