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岛花岗岩地质性状及纵波测试在岩体工程中的应用
1
作者 贾信远 周志濂 刘永祺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0-23,共4页
本文以岩体地质为基础,以岩体声波测试为主要手段,并选用岩体纵波速度这一重要的声学参数,进行了岩体风化带的划分和隧道围岩分类,及其与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地基、桩基的承载能力等,分别建立了统计关系,使纵波测试在花岗岩体工程... 本文以岩体地质为基础,以岩体声波测试为主要手段,并选用岩体纵波速度这一重要的声学参数,进行了岩体风化带的划分和隧道围岩分类,及其与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地基、桩基的承载能力等,分别建立了统计关系,使纵波测试在花岗岩体工程的应用中,总结了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工程 花岗岩 纵波速度 风化带划分 纵波测试
下载PDF
基于振动法的岩块纵波波速测试 被引量:2
2
作者 孙蒙 侯兴民 张一林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0年第2期46-51,共6页
评价岩体完整性的定量指标K_v取决于岩体与岩块的纵波波速,因此准确地测得岩块纵波波速是评价岩体完整性的关键环节之一。提出了利用振动法测量岩块纵波波速即利用布设在岩块两端横截面中心的两个振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振动信号,通过互... 评价岩体完整性的定量指标K_v取决于岩体与岩块的纵波波速,因此准确地测得岩块纵波波速是评价岩体完整性的关键环节之一。提出了利用振动法测量岩块纵波波速即利用布设在岩块两端横截面中心的两个振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振动信号,通过互相关函数计算到时差,从而求得纵波波速。通过振动法和超声波法对不同岩性、尺寸、风化程度的8个岩块进行波速测试,分析了各因素对岩块纵波波速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振动法与超声波法测得的岩块纵波波速最大相对误差为-8.57%。采用振动法测试岩块纵波波速能有效减少频散效应对波速的影响,提高了测试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法 岩块纵波波速测试 互相关函数
下载PDF
李家峡水电站主坝9^#坝段高压固结灌浆效果浅析
3
作者 郭倩华 武斌忠 《青海水力发电》 1999年第2期35-39,共5页
李家峡水电站河床坝基发育几条顺河向、斜河向断层及次一级顺河向短小断裂带,这些构造和层间挤压破碎带、片理化带相互交切,致使河床坝基局部岩体呈层状破碎裂结构,构造风化严重,形成带状分布的破碎岩带,降低了河床坝基的刚度和渗... 李家峡水电站河床坝基发育几条顺河向、斜河向断层及次一级顺河向短小断裂带,这些构造和层间挤压破碎带、片理化带相互交切,致使河床坝基局部岩体呈层状破碎裂结构,构造风化严重,形成带状分布的破碎岩带,降低了河床坝基的刚度和渗透稳定性,是河床坝基工程处理的重点。设计采用表部深挖混凝土回填置换,深部采用高压固结灌浆进行处理。水电站主坝9^#坝段高压固结灌浆施工自1993年11月27日至1994年2月10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固结灌浆 纵波测试 水电站 灌浆效果 坝基
下载PDF
黏弹细棒中直达波提取及其动态力学参数的宽频测试 被引量:1
4
作者 卫政宇 侯宏 +1 位作者 高南沙 杨建华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77-688,共12页
黏弹性材料的动态力学参数可通过对材料样品中纵波测试并结合波速法计算得到。由于测试样品尺寸的限制,除了高损耗材料在高频范围外,不管是在样品端头或侧面都难以获得准确的直达波信号,导致参数测量不准确。针对这个问题,对一端固定一... 黏弹性材料的动态力学参数可通过对材料样品中纵波测试并结合波速法计算得到。由于测试样品尺寸的限制,除了高损耗材料在高频范围外,不管是在样品端头或侧面都难以获得准确的直达波信号,导致参数测量不准确。针对这个问题,对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黏弹性细棒中的纵波传播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黏弹性细棒直达波提取的方法,并实现了黏弹性材料动态力学参数的宽频测试。采用宽带脉冲作为测试激励信号,利用两台激光测振仪对细棒的固定端和自由端的振动速度进行测试,计算得到细棒自由端处的直达波。然后,利用提取出的直达波信号进行波速法计算,得到了黏弹性细棒宽频范围内的储能模量和损耗因子,宽频脉冲测试结果与黏弹仪测试结果相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基于直达波提取的宽频测试方法不仅效率高,而且可以使波速法应用于更低的频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力学参数 纵波测试 直达波 宽频 提取 黏弹性材料 激励信号 脉冲测试
原文传递
Reconstruction of morningside plasma sheet compressional ULF Pc5 wave 被引量:4
5
作者 TIAN AnMin ZONG QiuGang SHI QuanQi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4期1092-1100,共9页
We studied the compressional wave event in Pc5 frequency range observed in the dawn-side magnetic equator on 9 March 1998 by Grad-Shafranov(GS) reconstruction method for the first time. To t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ap... We studied the compressional wave event in Pc5 frequency range observed in the dawn-side magnetic equator on 9 March 1998 by Grad-Shafranov(GS) reconstruction method for the first time. To t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application of GS method on Pc5 compressional wave, we benchmarked our procedure by applying it to a one-dimensional current sheet model first. Excluding the left-hand corners, the average error magnitude was less than 10%. The reconstruction of actual data showed that we obtained the 2-D map of compressional wave without suffering model constraint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magnetic filed lines density cyclical changed, and the wavelength was about 2-4 times earth radius. The reconstructed magnetic topology had a shape very similar to the empirical 2-dimensional standing wave model proposed by the former workers. Besides, we also recovered the plasma thermal pressure and current density of the wave quantita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片 ULF 挤压 纵波测试 模型约束 GS方法 周期性变化 频率范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