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世纪中叶侵华欧洲军队陆海战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鸿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8-95,共8页
在中世纪晚期,欧洲"步兵方阵"在战场上的地位凸显;至17-18世纪末期燧发枪流行后,"线行战术"普及;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纵队战术"出现。至19世纪60年代,"散兵线战术"问世。至于海战,从15世纪... 在中世纪晚期,欧洲"步兵方阵"在战场上的地位凸显;至17-18世纪末期燧发枪流行后,"线行战术"普及;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纵队战术"出现。至19世纪60年代,"散兵线战术"问世。至于海战,从15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末期,"线式作战"成为敌对国舰队之间的标准战术;从18世纪末期以来,又渐过渡至"机动战术"。至19世纪60年代,"纵队战术"成为当时最先进的海战战法。在两次鸦片战争,侵略军在中国陆战中常用"纵队战术",在海战中主要使用"线式战术",攻击清朝陆海部队。由此看出:武器是战术的基础,战术的发展须以武器技术与性能的提高适时而动。近代以来欧洲军队陆海战术的演变,反映了其作战方法取决于武器性能和人员素质这一客观规律;其演变促进了军事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其境内攻防技术的程序和战争的节奏、规模和管理模式;时至19世纪中叶,其先进的陆海战术无疑对侵华战争起了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战时的方阵战术 陆战时的线行战术 陆时战的纵队战术 海战时的线式战术 海战时的机动战术 鸦片战争
下载PDF
建立你的“第五纵队”
2
作者 成宝德 《科学投资》 2005年第2期53-53,共1页
陈志雄的嘉豪能从一个小企业茁壮成长,迅速发展成今天年营业额接近1亿人民币的大企业,占据行业老大的位置,与陈志雄采取的正确的营销战略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 陈志雄 “第五纵队战术 营销策略 中国 嘉豪集团 调味品行业 销售渠道
下载PDF
英法联军侵华之役“通州八里桥之战”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鸿亮 张建雄 《历史教学(上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5-72,共8页
发生在1856-1860年间的英法联军侵华之役,是西方的“军事一工业体制”与中国古老的“军事一农业体制”的冲突和较量。1860年9月21日发生的通州八里桥中西之战,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队与西洋侵略军首次进行的较大规模的野战,也是关系到... 发生在1856-1860年间的英法联军侵华之役,是西方的“军事一工业体制”与中国古老的“军事一农业体制”的冲突和较量。1860年9月21日发生的通州八里桥中西之战,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队与西洋侵略军首次进行的较大规模的野战,也是关系到京师安危的关键性一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法联军 八里桥之战 方阵战术 线行战术 纵队战术
原文传递
技术史视野下的“三元里抗英事件”
4
作者 刘鸿亮 李淼 《历史教学(上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2-72,共11页
发生在1841年5月29—30日的广州"三元里抗英事件",约有7500名民众,持冷热兵器,拥有天时、地利和人和等优势,将一个百人的英军连,在手持的燧发枪无法打火的情况下围困之,最终此连却在英军两个水兵连手持击发枪的帮助下侥幸逃脱... 发生在1841年5月29—30日的广州"三元里抗英事件",约有7500名民众,持冷热兵器,拥有天时、地利和人和等优势,将一个百人的英军连,在手持的燧发枪无法打火的情况下围困之,最终此连却在英军两个水兵连手持击发枪的帮助下侥幸逃脱,入侵英军中仅7人死亡,25人受伤。如此小的斩获,匪夷所思。这里,被围英军中的击发枪起了很大的作用,并且,如果不是天降大雨的缘故,英军可能会发挥其陆上"纵队战术"的优势,如此民众损失将会更大。该事件暴露出清朝军事技术的落后,也初步触发了一些反清意识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里抗英事件 伯克式前装线膛燧发枪 布伦士威克式前装线膛击发枪 纵队战术
原文传递
另寻一个视角——也谈近代中国军事落后的原因
5
作者 方敏 《军事历史研究》 2000年第2期101-105,共5页
关键词 军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 纵队战术 长城 刘锡鸿 纵深队形 知雄守雌 兵学理论 诡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