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3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管内、纵隔后巨大交通性肠源囊肿1例报告 被引量:1
1
作者 马雄君 葛炳生 +2 位作者 胡苹 岳德波 张力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38-239,共2页
椎管内、纵隔后巨大交通性肠源囊肿1例报告马雄君1葛炳生1胡苹1岳德波1张力人2肠源囊肿(Enterogenouscyst)又称神经管和原肠囊肿(Neurentericcyst)、前肠囊肿(Foregutcyst)和胃... 椎管内、纵隔后巨大交通性肠源囊肿1例报告马雄君1葛炳生1胡苹1岳德波1张力人2肠源囊肿(Enterogenouscyst)又称神经管和原肠囊肿(Neurentericcyst)、前肠囊肿(Foregutcyst)和胃细胞瘤(Gastrocyt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源囊肿 椎管内 纵隔后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经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致纵隔后血肿1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彬 李林锋 +2 位作者 尹秋林 王洪 洪浪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1期52-52,62,共2页
1病例报告 患者男,72岁,因反复胸闷痛、心悸10年,加重10d于2007—09—04入院。患者患高血压病史4年,糖尿病史1年,一直服用尼群地平、厄贝沙坦、美他洛尔、肠溶阿司匹林、二甲双胍等药,血压、血糖控制尚平稳。心电图示心房颤动,... 1病例报告 患者男,72岁,因反复胸闷痛、心悸10年,加重10d于2007—09—04入院。患者患高血压病史4年,糖尿病史1年,一直服用尼群地平、厄贝沙坦、美他洛尔、肠溶阿司匹林、二甲双胍等药,血压、血糖控制尚平稳。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心肌缺血:X线胸片示升主动脉增宽,主动脉弓钙化;心脏彩超示左、右心房增大,二尖瓣、三尖瓣少量反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术 并发症 纵隔血肿
下载PDF
上纵隔后部和后纵隔解剖插图
3
作者 叶祥光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9年第1期130-130,共1页
关键词 纵隔 纵隔 后部
下载PDF
气管内超声引导纵隔肿瘤激光多点消融操作流程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丹 万南生 +4 位作者 王杰 李广生 谢巍 田羽 冯靖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80-83,共4页
由于纵隔解剖位置复杂,重要脏器较多,纵隔肿瘤的治疗一直是临床难点。相比传统局部治疗,气道内超声引导纵隔肿瘤激光多点消融具有较多优势,包括消融范围及效果可实时监控、避免损伤正常组织、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等。该文阐述了气管内... 由于纵隔解剖位置复杂,重要脏器较多,纵隔肿瘤的治疗一直是临床难点。相比传统局部治疗,气道内超声引导纵隔肿瘤激光多点消融具有较多优势,包括消融范围及效果可实时监控、避免损伤正常组织、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等。该文阐述了气管内超声引导纵隔肿瘤激光多点消融的操作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术 支气管镜 纵隔肿瘤 气道内超声引导激光消融
下载PDF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一项基于我国近10年已发表数据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晨曦 赵冉冉 +4 位作者 孙清超 龚忠诚 刘慧 张维娜 丁明超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2期123-130,共8页
目的探讨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DNM)的临床特征、诊治策略、预后,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DNM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我国已发表的DNM文献(2012年6月至2023年6月)并进行全面回顾评估,分析DNM感染原... 目的探讨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DNM)的临床特征、诊治策略、预后,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DNM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我国已发表的DNM文献(2012年6月至2023年6月)并进行全面回顾评估,分析DNM感染原因、致病微生物、主要症状、合并症、治疗方法等。结果共检索到781例DNM病例,平均年龄(52.97±5.64)岁,其中554例男性,227例女性。牙源性感染来源、扁桃体和咽喉脓肿、唾液腺炎、上呼吸道感染、异物损伤或医源性创伤操作是DNM常见病因的来源,其中牙源性感染来源最多见。链球菌属(n=217)和葡萄球菌属(n=82)是感染灶最常分离得到的菌群,其次是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为59例)。有69.4%(542/781)的DNM患者存在各种合并症,其中超过1/3的患者(n=185)患有糖尿病。碳青霉烯类是治疗DNM最广泛应用的抗生素,万古霉素则是最多的联合用药选择。纵隔引流方法变化多样,但最佳方案尚存争议。本研究发现,72例DNM患者接受了电视辅助胸腔镜/纵隔镜手术引流,22例患者经皮穿刺引流,30例患者单独采用经颈平行入路引流,40例患者进行了开胸手术,617例根据感染病灶具体部位选择相应联合术式进行外科引流。781例DNM患者总死亡率为11.2%。结论DNM最有效的诊治措施为保持高度的临床警觉,及时采取充分的外科引流,并进行重症监护,包括血流动力学监测和营养支持以及必要多次的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全身抗生素联合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感染 腺源性感染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 颈部坏死性筋膜炎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 回顾性分析 循证医学
下载PDF
后下纵隔支气管囊肿CT和MRI不典型表现临床案例分析
6
作者 王伟 陈疆红 +1 位作者 杨正汉 靳二虎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1期76-82,共7页
纵隔型支气管囊肿(MBC)是一种先天性支气管囊肿,多发生于中纵隔中上部,发生在后下纵隔相对少见。本文报道1例后下纵隔支气管囊肿患者,19岁,男性,体检发现纵隔占位。CT表现为后下纵隔脊柱旁不规则肿块,密度混杂,边缘及内部可见结节状钙化... 纵隔型支气管囊肿(MBC)是一种先天性支气管囊肿,多发生于中纵隔中上部,发生在后下纵隔相对少见。本文报道1例后下纵隔支气管囊肿患者,19岁,男性,体检发现纵隔占位。CT表现为后下纵隔脊柱旁不规则肿块,密度混杂,边缘及内部可见结节状钙化,增强后未见强化。MRI检查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内见条索状、分隔样低信号,增强后延迟期病灶边缘及分隔轻度强化。术后病理诊断:支气管源性囊肿。本文回顾性分析该病例的CT和MRI影像特征,并复习国内外文献,总结后下纵隔不典型支气管囊肿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后下纵隔 支气管囊肿
下载PDF
预防性McDonald术对宫颈纵隔切开术后宫颈机能不全的治疗效果
7
作者 毛萌 刘亚娜 +3 位作者 付翰林 王倩 白晶 郭瑞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宫颈环扎术对宫颈纵隔切开术后宫颈机能不全(CIC)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22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预防性McDonald术的宫颈纵隔切开术后CIC的患者共20例(纵隔组),均为单胎妊娠。从同时间段在该院行... 目的:探讨预防性宫颈环扎术对宫颈纵隔切开术后宫颈机能不全(CIC)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22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预防性McDonald术的宫颈纵隔切开术后CIC的患者共20例(纵隔组),均为单胎妊娠。从同时间段在该院行预防性McDonald术的非子宫畸形单胎妊娠的CIC患者中,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最近邻匹配法,1∶1匹配)选取20例(非畸形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包括妊娠结局、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等。结果: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纵隔组和非畸形组的活产率分别为15/20和18/20,低出生体重儿率分别为6/15和5/1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纵隔组的足月产率(25%)低于非畸形组(60%,P<0.05)。结论:预防性McDonald术对宫颈纵隔切开术后CIC患者是可行的,宫颈纵隔切开术后和非子宫畸形的CIC患者预防性McDonald术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纵隔切开术 宫颈机能不全 预防性McDonald术
下载PDF
气道内超声引导的纵隔开放技术
8
作者 刘丹 万南生 +4 位作者 王杰 李广生 谢巍 田羽 冯靖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气道内超声(endobronchial ultrasound,EBUS)引导下的纵隔开放系列技术包括EBUS引导下的软电刀纵隔建隧术、EBUS引导下的纵隔切开术、EBUS引导下的经气道淋巴结活检(EBUS TBNB)术、标准活检钳纵隔活检术、EBUS引导纵隔肿瘤激光多点消融... 气道内超声(endobronchial ultrasound,EBUS)引导下的纵隔开放系列技术包括EBUS引导下的软电刀纵隔建隧术、EBUS引导下的纵隔切开术、EBUS引导下的经气道淋巴结活检(EBUS TBNB)术、标准活检钳纵隔活检术、EBUS引导纵隔肿瘤激光多点消融联合冷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活检 纵隔肿瘤 冷冻术 气道内超声 活检术 纵隔切开术
下载PDF
胸腔镜下经剑突肋缘下入路与经肋间入路纵隔肿物切除术近期疗效的比较
9
作者 梁冠标 阳诺 +1 位作者 李昌钤 李泳朋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603-608,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胸腔镜下经剑突肋缘下入路与经肋间入路纵隔肿物切除术近期疗效。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接受胸腔镜下经剑突肋缘下或经肋间入路行纵隔肿物切除术患者157例,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为... 目的:对比分析胸腔镜下经剑突肋缘下入路与经肋间入路纵隔肿物切除术近期疗效。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接受胸腔镜下经剑突肋缘下或经肋间入路行纵隔肿物切除术患者157例,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为经剑突组(n=56)或经肋间组(n=102),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剑突组与肋间组各纳入52例患者。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胸腔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卧床时间、自主按压镇痛泵次数及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术前、术后1d、3d及5d采用电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血清肌红蛋白(Mb)、神经生长因子(NGF)、肌酸磷酸激酶(CPK)、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经剑突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2.37±1.05)d、卧床时间(1.37±0.65)d、住院时间(6.07±1.82)d、术中出血量(72.26±9.41)mL、胸腔引流量(248.74±80.41)mL、自主按压镇痛泵次数(3.72±0.98)次、住院费用(3.10±0.84)万元均较经肋间组(3.02±1.31)d、(1.92±0.70)d、(7.31±2.13)d、(85.33±12.69)mL、(325.96±95.22)mL、(8.41±2.17)次,(3.76±1.22)万元少(t=2.792、4.152、3.192、5.966、4.468、14.204、3.213,P均<0.05);术后1d、3d及5d,经剑突组Mb、CPK、NGF、PGE2均较经肋间组低(P<0.05);术后1d、7d及1个月、3个月,经剑突组疼痛VAS评分均较经肋间组低(P<0.05);经剑突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92%(1/52)较经肋间组17.31%(9/52)低(χ^(2)=7.081,P<0.05)。结论:相较于胸腔镜下经肋间入路,经剑突肋缘下入路纵隔肿物切除术可明显减轻患者肌肉损伤及疼痛程度,手术安全、可靠,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住院费用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物 胸腔镜手术 剑突肋缘入路 肋间入路 倾向性匹配
下载PDF
经胸腔镜剑突下切口模块化处理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10
作者 刘阳 吕治平 +2 位作者 仇睿 何伟 韩育宁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56-0059,共4页
通过模块化处理胸腔镜剑突下切口前纵隔肿瘤切除的手术流程,将此技术更好的向基层医院推广。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胸外科接受经胸腔镜剑突下切口切除前纵隔肿瘤的120例患者。按照手术操作流程的... 通过模块化处理胸腔镜剑突下切口前纵隔肿瘤切除的手术流程,将此技术更好的向基层医院推广。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胸外科接受经胸腔镜剑突下切口切除前纵隔肿瘤的120例患者。按照手术操作流程的不同分为剑突下切口模块化组(设为观察组,n=62)和剑突下切口传统组(设为对照组,n=58),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120例患者均在胸腔镜剑突下切口成功的完成了手术,仅有对照组1例因术中损伤无名静脉大出血而被迫中转开胸外,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无死亡病例。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82.26±20.38)mL、平均手术时间(84.83±23.67)min、术后平均引流量(169.44±137.37)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06±1.87)d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108.45±63.42)mL、(117.93±44.56)min、(257.33±149.56)mL、(5.57±2.46)d,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模块化处理手术流程,使得该技术难度降低,术后并发症更少,可以向基层医院推广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剑突下切口 纵隔肿瘤 模块化处理
下载PDF
经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
11
作者 宋伟 王恩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实施经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以传统开胸手术实施治疗,研究组患者利用经胸腔镜微创...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实施经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以传统开胸手术实施治疗,研究组患者利用经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切口长度、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切口感染、轻微声嘶、饮水呛咳)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用时(130.41±23.52)min、切口长度(3.45±1.14)cm、引流时间(2.26±0.43)d及住院时间(6.55±2.23)d均比对照组的(185.67±27.34)min、(14.53±2.85)cm、(4.52±0.65)d、(9.72±2.36)d短,术中出血量(114.56±13.21)ml比对照组的(159.71±27.35)ml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TNF-α(50.32±5.26)pg/ml、CRP(7.82±0.76)mg/L、IL-1β(49.32±13.63)pg/ml、IL-6(49.32±22.75)pg/ml比对照组的(78.29±5.83)pg/ml、(10.26±1.11)mg/L、(65.43±17.45)pg/ml、(91.41±37.02)pg/ml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社会交往的能力评分(80.81±8.92)分、精神情况评分(81.46±7.92)分、心理情况评分(81.46±6.69)分比对照组的(72.16±8.65)、(73.73±7.01)、(70.67±6.85)分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开展经胸腔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减少炎症情况的产生,促使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并减少并发症,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胸腔镜微创手术 原发性纵隔肿瘤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术前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12
作者 张磊 米玉霞 王建业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MLNM)中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MSCT三期增强扫描,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使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MSCT三期增强...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MLNM)中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MSCT三期增强扫描,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使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MSCT三期增强扫描在术前诊断MLNM的诊断效能。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证实80例NSCLC患者中,N0期31例,N1期24例,N2期25例,其中MLNM 25例(31.25%);术前MSCT诊断N0期34例,N1期24例,N2期22例,术前MSCT对NSCLC患者N分期诊断与术后病理一致性一般(Kappa=0.735);25例合并MLNM患者中,术前MSCT确诊19例,其对NSCLC患者MLNM的诊断与病理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531),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00%、80.00%、78.75%、63.33%和88.00%;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在不同肿瘤直径、胸膜凹陷与否、不同肿大淋巴结位置、累及粗大肺静脉与否以及不同淋巴结短径的NSCLC患者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MS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NSCLC患者MLNM具有一定的准确性,结合原发病灶大小、胸膜凹陷、肿大淋巴结位置、累及粗大肺静脉等多方面信息可为淋巴结清扫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多排螺旋CT 增强扫描 纵隔淋巴结 转移
下载PDF
以纵隔肿物为首发的儿童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1例伴文献复习
13
作者 姜丽华 陈森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0期89-91,95,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PDCN)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复习总结天津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以纵隔肿物并发上腔静脉(SVC)综合征为首发表现的儿童BPDCN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经过,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 目的:探讨儿童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PDCN)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复习总结天津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以纵隔肿物并发上腔静脉(SVC)综合征为首发表现的儿童BPDCN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经过,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早期出现SVC综合征导致呼吸窘迫,应用地塞米松+EAC方案化疗后瘤体缩小压迫症状缓解,后续应用DEAL方案化疗,肿瘤进一步缩小,说明恶性肿瘤患者发生SVC综合征时,治疗应侧重于减轻肿瘤负荷及快速及时缓解症状。结论:BPDCN是非常罕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儿童期亦可发病,免疫表型不典型,易漏诊及误诊。治疗选用ALL、AML或NHL化疗方案均可获得一定效果,但易复发,应尽早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以进一步提高总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 儿童 纵隔肿物 上腔静脉综合征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TSE-T2WI在纵隔MRI中的应用价值
14
作者 武鹏飞 徐海 +2 位作者 李泓渊 沈杰 王建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7-80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重建(deep learning reconstruction,DLR)技术的快速自旋回波(turbo spin echo,TSE)T2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ing,T2WI)序列提高纵隔T2WI图像质量和减少扫描时间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35例纵隔病变的患...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重建(deep learning reconstruction,DLR)技术的快速自旋回波(turbo spin echo,TSE)T2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ing,T2WI)序列提高纵隔T2WI图像质量和减少扫描时间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35例纵隔病变的患者进行纵隔常规T2WI序列和基于DLR的T2WI(T2WIDLR)序列扫描。由2位放射科医师各自独立对两组图像的伪影、图像清晰度、病灶的细节显示和整体图像质量进行定性评分,并测量和比较两组图像的病灶信噪比(SNR_(病灶))和病灶与竖直肌的对比噪声比(CNR_(病灶/肌肉))。结果:T2WIDLR在伪影、图像清晰度、病灶细节显示和整体图像质量的评分均优于常规T2WI(P均<0.001)。T2WIDLR序列图像的SNR和CNR均优于常规T2WI序列(P均<0.001)。结论:与常规T2WI序列相比,T2WI_(DLR)序列的运动伪影更少,图像清晰度、病灶细节显示和整体图像质量更优,图像SNR和CNR更高,在纵隔疾病的临床应用中有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 深度学习 磁共振成像 快速自旋回波
下载PDF
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诊断婴儿纵隔毛细血管瘤1例
15
作者 杨波 陈武羲 +2 位作者 周大治 汤庆 万登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06,共2页
1临床资料患儿女,11月龄。因“反复喉鸣、气促半年余,加重伴咳嗽3月余”入院。半年多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喉鸣、气促,伴发热、流涕、咳痰,于外院就诊。胸部CT示,右上肺占位性病变(淋巴瘤?纵隔囊肿?神经源性占位?其他?)并右肺上叶... 1临床资料患儿女,11月龄。因“反复喉鸣、气促半年余,加重伴咳嗽3月余”入院。半年多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喉鸣、气促,伴发热、流涕、咳痰,于外院就诊。胸部CT示,右上肺占位性病变(淋巴瘤?纵隔囊肿?神经源性占位?其他?)并右肺上叶肺不张。对症治疗的效果不明显。为进一步诊治,转入安顺市人民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穿刺活检 纵隔毛细血管瘤 超声造影
下载PDF
纵隔子宫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35例临床分析
16
作者 冯雪 石岩 +2 位作者 屈清华 徐冬梅 郝丽娟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5期373-375,380,共4页
目的:探讨纵隔子宫(septate uterus)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因不孕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行宫、腹腔镜手术的278例纵隔子宫患者和5539例正常宫腔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纵隔子宫... 目的:探讨纵隔子宫(septate uterus)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因不孕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行宫、腹腔镜手术的278例纵隔子宫患者和5539例正常宫腔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纵隔子宫患者与正常宫腔患者发生EMs的概率及期别等。根据纵隔子宫患者是否合并EMs,分为EMs组和非EM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孕产次、纵隔子宫类型、盆腔疼痛、查体阳性体征、血清糖类抗原125值(CA125)等。结果:纵隔子宫患者与正常宫腔患者合并EMs概率分别为48.56%(135/278)、28.76%(1593/5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纵隔子宫中EMs患者以ASRMⅠ~Ⅱ期为主,占85.18%(115/135),病理类型以腹膜型EMs为主,占82.22%(111/278),与正常宫腔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0,0.001)。纵隔子宫中,EMs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21.55±2.66)kg/m 2 vs(22.79±3.49)kg/m 2,P=0.020]明显小于非EMS组。纵隔子宫中原发不孕与继发不孕患者合并EMs的概率无明显差异(P=0.095)。继发不孕中有63例患者有不良孕产史,其合并EMs的概率为77.78%(49/63),自然流产2次(23/25)、≥3次合并EMs概率高达92.0%、100%(10/10)。EMs组中有不良孕产史(36.30%vs 9.79%,P=0.000)、复发性流产史(24.44%vs 1.40%,P=0.000)患者的概率高于非E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Ms组中发生疼痛症状及查体阳性体征均较非EMS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1,0.000)。结论:不孕的纵隔子宫患者发生EMs概率显著高于正常宫腔患者,合并EMs的纵隔子宫患者复发性流产率明显升高,建议对合并不孕、复发性流产的纵隔子宫患者联合宫腹腔镜手术,并注意探查盆腔是否存在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子宫 子宫内膜异位症 自然流产 不孕
下载PDF
经剑突入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与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疗效比较
17
作者 孙振栋 周一凡 +5 位作者 徐睿宏 沈斌 罗金龙 李香伟 刘松涛 孙思远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4期448-452,共5页
目的比较经剑突入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与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前纵隔肿瘤疗效。方法招募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前纵隔肿瘤患者56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RATS)组(n=20例)和VATS组(n... 目的比较经剑突入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与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前纵隔肿瘤疗效。方法招募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前纵隔肿瘤患者56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RATS)组(n=20例)和VATS组(n=36例),均经剑突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48 h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总费用,以及术后住院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VATS组有1例患者因无名静脉紧密粘连于胸腺和1例患者因胸腺与心包胸膜、左上肺紧密粘连转开胸手术。RATS组无中转开胸手术或延长手术切口长度的患者。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RATS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VATS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48 h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RATS组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的VAS评分均低于VA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8%vs 0.00%;P=0.525)。RATS组住院费用高于VA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TS是治疗前纵隔病变安全可行的方法,相较于VATS,RATS对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有积极意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 电视胸腔镜手术 剑突入路 纵隔肿瘤
下载PDF
纵隔尤文肉瘤皮肤转移
18
作者 孙其乐 赵祥宇 +3 位作者 田博文 李冠勇 孙霞 曹瑞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8-360,共3页
报告1例纵隔尤文肉瘤皮肤转移。患者男,27岁。躯干及四肢结节10 d。皮肤科检查:躯干及四肢大小不等圆形或类圆形结节和斑块,褐青色,质地中等。皮损组织病理:肿瘤由小蓝圆细胞组成,细胞核仁小、深染,胞质稀疏,可见核分裂。免疫组化:CD99(... 报告1例纵隔尤文肉瘤皮肤转移。患者男,27岁。躯干及四肢结节10 d。皮肤科检查:躯干及四肢大小不等圆形或类圆形结节和斑块,褐青色,质地中等。皮损组织病理:肿瘤由小蓝圆细胞组成,细胞核仁小、深染,胞质稀疏,可见核分裂。免疫组化:CD99(+),白血病病毒整合蛋白(Fli)-1弱阳性,波形蛋白(vimentin)强阳性。诊断:尤文肉瘤皮肤转移。治疗:放疗、化疗及对症治疗。半年后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 尤文肉瘤 皮肤转移
下载PDF
纵隔巨大脉管瘤误诊为包裹性胸腔积液1例
19
作者 谭品 谢娟娟 +2 位作者 龙湘党 敖琨 张萍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0-451,共2页
病例男,19岁,因"胸闷、气促18d,加重3d"来我院呼吸内科就诊。查体:左下胸诊呈浊音。血常规:红细胞计数1.9×10^(9)L^(-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1.7%,血红蛋白119g/L;实验室检查:癌胚抗原2.1mg/mL。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左侧... 病例男,19岁,因"胸闷、气促18d,加重3d"来我院呼吸内科就诊。查体:左下胸诊呈浊音。血常规:红细胞计数1.9×10^(9)L^(-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1.7%,血红蛋白119g/L;实验室检查:癌胚抗原2.1mg/mL。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左侧胸腔内包裹性液暗区,内透声差,可见多条分隔,内另充满细弱回声点,夹杂絮状稍高回声,范围约100mm×91mm,超声提示左侧胸腔包裹性积液(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胸腔积液 超声心动描记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胸椎来源的巨细胞瘤累及左后纵隔1例
20
作者 黄文鹏 周宇涵 +2 位作者 肖晓燕 李莉明 高剑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5-256,共2页
1病例简介。女,36岁,主诉:胸痛、胸闷、气短10 d。体格检查:左侧胸廓扩张受限,触觉语颤减弱,叩诊呈浊音,胸10、11椎体压痛。实验室检查:肿瘤相关抗原125104.10 U/ml。CT检查提示胸10椎体骨质破坏,椎体内部低密度软组织病变延伸至左后下... 1病例简介。女,36岁,主诉:胸痛、胸闷、气短10 d。体格检查:左侧胸廓扩张受限,触觉语颤减弱,叩诊呈浊音,胸10、11椎体压痛。实验室检查:肿瘤相关抗原125104.10 U/ml。CT检查提示胸10椎体骨质破坏,椎体内部低密度软组织病变延伸至左后下纵隔,并伴有钙化和囊变(图1A~D)。胸椎MRI检查提示病灶信号不均匀,胸8~12椎体水平胸椎左旁恶性占位(图1E~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巨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纵隔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