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纵隔引流管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心肺并发症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1
作者 何荣琦 张万飞 +1 位作者 庄建良 许荣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23期1866-1868,共3页
目的探讨纵隔引流管防治食管癌切除术术后吻合口瘘、心肺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1年160例食管癌患者(研究组)手术中放置纵隔引流管对术后吻合口瘘、心肺并发症的影响;同期选择2007年至2009年的15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 目的探讨纵隔引流管防治食管癌切除术术后吻合口瘘、心肺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1年160例食管癌患者(研究组)手术中放置纵隔引流管对术后吻合口瘘、心肺并发症的影响;同期选择2007年至2009年的15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对照组)作对照比较。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3.1%(5/160)和3.8%(6/1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2.5%(20/160)和25.6%(41/158),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16.9%(27/160)和35.4%(56/1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大于60岁和有合并症的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与≤60岁和无合并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照组中患者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在性别、肿瘤部位、TNM分期及切口类型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放置纵隔引流管虽然不能降低食管癌切除术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但是有助于减少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对高龄或具有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食管切除术 纵隔引流管 并发症
下载PDF
纵隔引流管在诊治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姜炜 吕必宏 +2 位作者 何健明 朱卫东 杨军 《新医学》 2014年第10期680-682,共3页
目的探讨纵隔引流管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61例食管癌切除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患者的资料,于术中常规放置胸管加放纵隔引流管的28例被设为引流组,仅常规放置胸管的另外33例被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确诊吻合口瘘... 目的探讨纵隔引流管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61例食管癌切除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患者的资料,于术中常规放置胸管加放纵隔引流管的28例被设为引流组,仅常规放置胸管的另外33例被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确诊吻合口瘘的时间、发热持续时间、继发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住院日数以及预后等情况。结果引流组确诊吻合口瘘的时间为术后(6.2±0.5)d,短于对照组的(10.7±2.3)d(P<0.05);引流组发热持续时间为(7.2±1.5)h,短于对照组的(45.3±18.5)h(P<0.01)。引流组与对照组吻合口瘘后继发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分别为18%和42%(P<0.05)。引流组经保守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术后住院日数为(24.5±5.6)d;对照组1例死于肺部感染,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住院日数为(43.5±5.8)d,明显长于引流组(P<0.05)。结论食管癌术中留置纵隔引流管有利于早期诊治吻合口瘘,减低继发肺部感染的发病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吻合口瘘 纵隔引流管 并发症
下载PDF
术中放置纵隔引流管防治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马跃峰 孙良璋 +4 位作者 孔冉冉 马震川 姜建涛 张晋 李少民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目的分析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中留置纵隔引流管对防治术后并发症的应用价值。方法行食管癌或贲门癌根治性切除手术(吻合口均位于胸腔内)的病人120例,将120例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术中在吻合口下方放置纵隔引流管... 目的分析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中留置纵隔引流管对防治术后并发症的应用价值。方法行食管癌或贲门癌根治性切除手术(吻合口均位于胸腔内)的病人120例,将120例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术中在吻合口下方放置纵隔引流管;对照组未放置纵隔引流管。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相关并发症指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术后胸腔总引流量分别为(732.67±57.33)ml和(572.76±66.77)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纵隔引流管的引流量为(594.75±30.61)ml,约占胸腔总引流量的70.0%;研究组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平拔除时间为(5.82±0.90)天,对照组为(5.47±0.95)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平均最高体温为(37.81±0.76)℃,对照组为(38.53±0.45)℃,术后平均白细胞计数峰值分别为(14.52±1.22×109/L)和(16.49±1.19×109/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对侧胸腔积液行穿刺引流5例,对照组1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出院后半年吻合口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吻合口漏确诊时间、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吻合口漏所致病死率、吻合口漏治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放置纵隔引流管虽然不能降低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胸内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但是能更好地通畅术后胸腔引流、降低对侧胸腔积液发生率,减轻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症状,有助于术后早期发现吻合口漏,减少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吻合口漏的治愈时间,降低吻合口漏所致死亡率。但对术后出现吻合口狭窄与否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纵隔引流管 吻合口漏 并发症
下载PDF
体外循环术后心包纵隔引流管的无缝隙管理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莉 夏柳勤 朱明丽 《护理学报》 2012年第4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无缝隙管理在体外循环术后心包纵隔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工作能力、责任心、临床经验等成立心包纵隔引流管护理小组,总结心包纵隔引流管护理中存在的护理缝隙的具体表现与原因分析,针对护理中存在的缝隙进行整改,... 目的探讨无缝隙管理在体外循环术后心包纵隔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工作能力、责任心、临床经验等成立心包纵隔引流管护理小组,总结心包纵隔引流管护理中存在的护理缝隙的具体表现与原因分析,针对护理中存在的缝隙进行整改,建立无缝隙质量管理方案,规范并统一心包纵隔引流管的护理措施。结果对146例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心包纵隔引流管进行无缝隙管理,没有因引流管护理不当而发生引流管堵管、急性心包填塞、引流管意外拔管或滑脱等不良事件。结论在体外循环术后心包纵隔引流管护理中实施无缝隙管理增强了护士团结协作性及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术 心包纵隔引流管 无缝隙管理 护理质量
下载PDF
纵隔引流管在诊治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智光 任民 +2 位作者 胡芸海 马骏 陈志远 《黑龙江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388-390,共3页
目的:探讨纵隔引流管在防治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食管癌患者122例,术后同时放置纵隔引流管和胸腔引流管(试验组)64例,单纯放置胸腔引流管(对照组)58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其中,食... 目的:探讨纵隔引流管在防治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食管癌患者122例,术后同时放置纵隔引流管和胸腔引流管(试验组)64例,单纯放置胸腔引流管(对照组)58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其中,食管下段及食管胃交界部癌均行经左胸食管癌切除、胃食管弓下吻合术,食管中段癌均行经上腹右胸食管癌切除,胃食管胸内吻合术。结果:试验组发生吻合口瘘8例(12.50%,8/64),对照组发生吻合口瘘7例(12.06%,7/5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确诊吻合口瘘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热持续时间为(12.8±3.2)h,短于对照组的(41.0±12.5)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吻合口瘘后继发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分别为25%(2/8)和71%(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吻合口瘘患者带管时间(22.8±4.3)天,显著长于试验组(18.4±1.4)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术后住院天数为(22.6±2.5)天;对照组1例死于呼吸衰竭,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住院天数为(41.7±6.8)天,明显长于试验组(P<0.05)。结论:纵隔引流管的有无与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发生无明确关系,吻合口瘘的早期诊治,术中留置纵隔引流管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于继发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也具有明显减低作用,还可以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吻合口瘘 纵隔引流管 并发症
下载PDF
纵隔引流管压迫右室流出道致右心衰一例
6
作者 雷义高 徐学富 王卫兵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8期447-447,共1页
关键词 纵隔引流管 右室流出道 压迫 右心衰 心脏手术 全身麻醉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心包纵隔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何小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18期112-112,114,共2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心包纵隔引流管的整体护理措施。方法:对3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给予心包纵隔引流管的连续无缝隙优质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未发生因护理不当而导致的急性心包填塞、意外拔管、堵管或滑脱等心包纵...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心包纵隔引流管的整体护理措施。方法:对3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给予心包纵隔引流管的连续无缝隙优质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未发生因护理不当而导致的急性心包填塞、意外拔管、堵管或滑脱等心包纵隔引流管相关不良事件。结论:对术后患儿引流管进行严密观察,通过连续无缝隙的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成功的有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心包纵隔引流管 观察与护理
下载PDF
经腹预防性放置纵隔引流管在防治高危食管胃食管空肠吻合口瘘中的作用
8
作者 林海 崔有斌 王国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5年第12期78-79,共2页
目的分析评估经腹预防性放置纵隔引流管在防治高危食管胃食管空肠吻合口瘘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将2012年9月~2013年9月笔者进修医院所收治的86例高危食管胃食管空肠吻合口瘘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以有无经腹预防性放置纵隔引流管为依据... 目的分析评估经腹预防性放置纵隔引流管在防治高危食管胃食管空肠吻合口瘘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将2012年9月~2013年9月笔者进修医院所收治的86例高危食管胃食管空肠吻合口瘘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以有无经腹预防性放置纵隔引流管为依据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吻合口瘘发生情况及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11.63%、13.95%,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发生吻合口瘘患者平均最高温度、平均白细胞计数、出现脓肿及胸腔积液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吻合口瘘患者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腹预防性放置纵隔引流管虽然难以根本防治高危食管胃食管空肠吻合口瘘,但可以使吻合口瘘引发的炎症反应得到有效控制,进而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引流管 吻合口瘘 炎症反应
下载PDF
纵隔引流管位置对食管吻合口瘘的影响
9
作者 贾忠伟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1年第4期347-349,共3页
目的探讨纵隔引流管位置对食管吻合口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纵隔引流管位置分为经胸组和经腹组。比较经胸组和经腹组患者一般资料和食... 目的探讨纵隔引流管位置对食管吻合口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纵隔引流管位置分为经胸组和经腹组。比较经胸组和经腹组患者一般资料和食管吻合口瘘发生率,并比较2组食管吻合口瘘患者瘘治愈时间、最高体温、白细胞计数峰值、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及瘘相关病死率。结果经胸组和经腹组患者食管吻合口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0,P=0.806)。经腹组吻合口瘘患者瘘治愈时间、最高体温、白细胞计数峰值均明显低于经胸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09,P=0.001;t=3.551,P=0.002;t=5.022,P<0.001)。经腹组吻合口瘘患者心肺并发症发生率、瘘相关病死率均明显低于经胸组患者(χ^(2)=5.441,P=0.020;χ^(2)=7.583,P=0.006)。结论经腹放置纵隔引流管有助于食管吻合口瘘恢复,减少患者心肺并发症、瘘相关死亡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引流管 食管癌 吻合口瘘
下载PDF
经肋缘下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中不常规留置纵隔引流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唐勇 禤艺文 +6 位作者 肖海平 廖明 区柱安 朱启航 何哲 刘岩 乔贵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经肋缘下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中不常规留置纵隔引流管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8年6月无大血管损伤和肺组织损伤的经肋缘下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108例资料,2016年4月前32例常规留置纵隔引流管,以后76例不留置纵... 目的探讨经肋缘下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中不常规留置纵隔引流管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8年6月无大血管损伤和肺组织损伤的经肋缘下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108例资料,2016年4月前32例常规留置纵隔引流管,以后76例不留置纵隔引流管。比较2组术后再次置管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不引流组2例因气胸需术后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组均于术后第1天拔除纵隔引流管,无再次置管,2组术后再次置管率无统计学差异(P=1.000)。不引流组术后第1天VAS评分(2.9±0.8)显著低于引流组(4.5±0.8)(t=9.080,P=0.000),术后住院时间[(3.1±0.7) d]显著短于引流组[(4.0±0.6) d](t=6.200,P=0.000),2组术后第3天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933)。结论经肋缘下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不常规留置纵隔引流管安全可行,有利于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引流管 肋缘下 胸腺扩大切除术 电视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中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联合纵隔引流管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沙纪名 石开虎 +5 位作者 吴君旭 周晓 曹炜 宣海洋 赵旭东 徐彪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9期56-58,共3页
目的观察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中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联合纵隔引流管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接受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401例,术中留置纵隔引流管和胸腔闭式引流管289例(A组),单纯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112例(B组)。比较两... 目的观察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中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联合纵隔引流管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接受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401例,术中留置纵隔引流管和胸腔闭式引流管289例(A组),单纯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112例(B组)。比较两组术后胸腔内引流量、术后最高体温、白细胞计数、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评分、院内病死率,比较两组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胸腔内感染、术后吻合口瘘、残胃瘘、乳糜胸、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拔管后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术后最高体温、白细胞计数、院内病死率低于B组,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B组,胸腔内引流总量多于B组(P均<0.05);A组术后肺部感染、胸腔内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及拔管后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发生率低于B组(P均<0.05)。结论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中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联合纵隔引流管可减少术后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缩短胸腔闭式引流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根治术 胸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 胸腔闭式引流 纵隔引流 手术并发症
下载PDF
术中放置纵隔引流管对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曾高云 张利民 +2 位作者 李超 王跃华 王玮瑾 《新疆医学》 2020年第7期666-669,共4页
目的探讨术中放置纵隔引流管对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作用。方法择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0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4例。两组均接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neo CRT),并于neo CRT治疗结束3-4周后,行胸腹腔... 目的探讨术中放置纵隔引流管对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作用。方法择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0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4例。两组均接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neo CRT),并于neo CRT治疗结束3-4周后,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对照组术后单纯放置胸腔引流管,观察组同时留置胸腔引流管与纵隔引流管。比较两组术后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心率失常等并发症发生及引流情况,统计两组吻合口瘘者的确诊时间、白细胞计数、体温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患者的确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WBC计数、体温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管拔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管引流量少于对照组,胸腔引流总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脑脊液鼻漏及视野缺损等并发症的发生,无1例死亡。结论neo CRT治疗后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术中放置纵隔引流管可充分引流、控制纵隔感染,有助于早期发现吻合口瘘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避免二次开胸手术,减少心肺并发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根治术 新辅助放化疗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 纵隔引流管 吻合口瘘 并发症
下载PDF
纵隔引流管防治食管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及心肺并发症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云开 黄楚 +1 位作者 廖武华 林碧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2491-2493,共3页
目的:研究纵隔引流管防治食管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心肺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食管癌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手术的基础上使用纵隔引流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研究纵隔引流管防治食管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心肺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食管癌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手术的基础上使用纵隔引流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吻合口瘘、心肺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3.03%、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9.09%、肺部感染发生率为6.06%,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4.24%、33.33%、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切除术的应用中,采用纵隔引流管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或避免术后吻合口瘘及心肺并发症的出现。对保证患者手术安全,促进患者预后改善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引流管 食管癌切除术 吻合口瘘 心肺并发症
下载PDF
食管癌手术中纵隔引流管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刚 陈焕文 +1 位作者 张长喜 肖凌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28期17-19,共3页
目的分析食管癌手术中安置纵隔引流管对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食管癌手术患者426例,术毕时单纯安置胸腔引流管202例(胸腔引流组),同时安置纵隔引流管与胸腔引流管224例(纵隔引流组),比较2组术后吻合口... 目的分析食管癌手术中安置纵隔引流管对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食管癌手术患者426例,术毕时单纯安置胸腔引流管202例(胸腔引流组),同时安置纵隔引流管与胸腔引流管224例(纵隔引流组),比较2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呼吸衰竭发生率、病死率、术后最高体温、白细胞计数、胸腔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2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纵隔引流组呼吸衰竭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胸腔引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纵隔引流组最高体温、白细胞计数、胸腔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胸腔引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食管癌手术中安置纵隔引流管可以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感染症状,减少胸腔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吻合口瘘的呼吸衰竭发生率和病死率,是治疗吻合口瘘较好的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吻合口瘘 胸腔引流 纵隔引流
下载PDF
经腹放置纵隔引流管在食管癌“免管免禁”加速康复外科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登云 李印 +4 位作者 孙海波 刘先本 张瑞祥 王总飞 徐磊 《临床外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腹放置纵隔引流管在"免管免禁"加速康复食管外科的可行性。方法食管癌根治术病人108例,分为A组56例和B组52例。所有病人均由同一术者行食管癌微创手术,术后仅放置纵隔管(无胸管、胃管、营养管等),所有病人均不禁食... 目的探讨经腹放置纵隔引流管在"免管免禁"加速康复食管外科的可行性。方法食管癌根治术病人108例,分为A组56例和B组52例。所有病人均由同一术者行食管癌微创手术,术后仅放置纵隔管(无胸管、胃管、营养管等),所有病人均不禁食(术后第1天开始经口进食)。A组经胸放置纵隔引流管,B组经腹放置。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等发生情况。结果 A组和B组病人术后第1天引流管处最高疼痛评分较低分别为3. 9±0. 7和2. 3±0. 7,第2天分别为3. 5±0. 8和2. 1±0. 7,第3天分别为3. 3±0. 8和1. 7±0. 8,第4天分别为3. 1±0. 7和1. 7±0. 8,术后应用止疼药物(曲马多)占比分别为39. 3%和15. 4%,行胸腔积液闭式引流术分别为10. 7%和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P <0. 05)。结论微创食管癌根治术后经腹腔放置纵隔引流管可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腔镜联合根治 纵隔引流管 疼痛
下载PDF
带蒂大网膜联合预置纵隔引流管在经左胸贲门癌切除术中防治吻合口瘘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娄元华 王志强 +1 位作者 姚玉军 朱冈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18期2861-2863,共3页
目的探讨带蒂大网膜联合纵隔引流管在左胸贲门癌切除术中防治吻合口瘘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7月我科收治的176例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经左胸贲门癌切除术治疗,术中均采用带蒂大网膜包裹食管胃吻合口,并在吻... 目的探讨带蒂大网膜联合纵隔引流管在左胸贲门癌切除术中防治吻合口瘘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7月我科收治的176例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经左胸贲门癌切除术治疗,术中均采用带蒂大网膜包裹食管胃吻合口,并在吻合口右下方纵隔食管床放置乳胶引流管,观察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情况。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3例,发生率为1.7%。3例吻合口瘘患者临床症状均较轻,经保守治疗后,吻合口瘘均愈合,愈合时间分别为12d、14d、17d,平均14.33±2.05d,其余173患者均未出现吻合口瘘。结论带蒂大网膜联合预置纵隔引流管能有效预减少门癌术后胃食管吻合口瘘的发生,有利于吻合口瘘的早期诊治,对于出现的吻合口瘘可以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带蒂大网膜 纵隔引流管 吻合口 吻合口瘘
下载PDF
纵隔引流管治疗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顾文亮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年第6期791-793,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留置纵隔引流管治疗胸内吻合口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8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胸内吻合口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患者是否留置纵隔引流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放置胸腔引流管,观察组在放置胸腔引流管...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留置纵隔引流管治疗胸内吻合口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8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胸内吻合口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患者是否留置纵隔引流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放置胸腔引流管,观察组在放置胸腔引流管的基础上留置纵隔引流管,比较分析2组白细胞计数峰值、最高体温、瘘治愈时间、心肺并发症、随访并发症以及瘘相关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白细胞计数峰值、最高体温、瘘治愈时间分别为(14.28±1.12)×10^9/L、(37.78±0.46)℃及(23.68±4.26)d,均低于对照组的(16.48±1.15)×10^9/L、(38.42±0.49)℃及(34.12±4.8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肺并发症发生率为26.5%,低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2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分别为41.2%、4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瘘相关病死率为17.6%,低于对照组的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中留置纵隔引流管,可减轻术后吻合瘘患者的炎症反应症状,促进吻合口瘘的治愈,并可减少心肺并发症,降低瘘相关病死率,但对是否出现吻合口狭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吻合口瘘 纵隔引流管
下载PDF
纵隔引流管在经左胸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玮璟 曾高云 +1 位作者 谢期玲 牛延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3期46-47,共2页
目的分析纵隔引流管在经左胸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0例左胸食管癌患者,均行经左胸食管癌切除术治疗,术中放置纵隔引流管。分析患者吻合口瘘确诊时间、住院时间、肺部并发症及心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0例患者经左胸食管癌... 目的分析纵隔引流管在经左胸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0例左胸食管癌患者,均行经左胸食管癌切除术治疗,术中放置纵隔引流管。分析患者吻合口瘘确诊时间、住院时间、肺部并发症及心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0例患者经左胸食管癌切除术治疗,且均放置纵隔引流管。吻合口瘘确诊时间为(6.25±0.64)d。其中1例出现咳痰、1例出现肺不张,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6.67%;1例出现心律失常,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住院时间为(7.88±1.05)d。结论经左胸食管癌切除术中采用纵隔引流管,吻合口瘘确诊时间、住院时间较短,心脏、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引流管 经左胸食管癌切除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心脏体外循环术后心包纵隔引流管的护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化丽莉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年第3期234-234,共1页
关键词 心包纵隔引流 心脏体外循环术 护理 并发症
下载PDF
纵隔留置引流管对治疗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3
20
作者 马跃峰 邢鑫 +4 位作者 孔冉冉 马震川 孙良璋 张潍 李少民 《疑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248-1251,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中留置纵隔引流管对发生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45例,采用经左胸(Sweet)或上腹右胸(Ivor-lewis...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中留置纵隔引流管对发生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45例,采用经左胸(Sweet)或上腹右胸(Ivor-lewis)术式,吻合口均位于胸腔内。其中放置常规胸腔闭式引流管后关胸(对照组)22例,放置常规胸腔闭式引流管后再于食管床放置纵隔引流管(研究组)23例。比较2组患者吻合口瘘确诊时间、术后平均最高体温、平均白细胞计数峰值、治愈时间、心肺并发症、病死率以及预后随访吻合口狭窄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吻合口瘘确诊时间组早于对照组(t=3.834,P<0.01),且纵隔引流管的引流量约占胸腔总引流量的70%[胸腔总引流量(753.6±136.4)ml,纵隔引流量(536.8±108.3)ml];研究组术后平均最高体温、平均白细胞计数峰值低于对照组(t=8.965、6.185,P<0.01),吻合口瘘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其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237,P<0.01)。术后对侧胸腔积液行穿刺引流例数少于对照组(χ~2=2.522,P<0.05),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χ~2=2.741、1.755,P<0.05),但2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吻合口狭窄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7,P>0.05)。结论术中放置纵隔引流管有助于早期发现吻合口瘘、更好地通畅术后胸腔引流、降低对侧胸腔积液发生率、减轻术后全身炎性反应症状、减少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吻合口瘘的治愈时间、降低吻合口瘘所致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对术后出现吻合口狭窄与否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手术治疗 纵隔引流管 吻合口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