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7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张磊 米玉霞 王建业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MLNM)中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MSCT三期增强扫描,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使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MSCT三期增强...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MLNM)中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MSCT三期增强扫描,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使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MSCT三期增强扫描在术前诊断MLNM的诊断效能。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证实80例NSCLC患者中,N0期31例,N1期24例,N2期25例,其中MLNM 25例(31.25%);术前MSCT诊断N0期34例,N1期24例,N2期22例,术前MSCT对NSCLC患者N分期诊断与术后病理一致性一般(Kappa=0.735);25例合并MLNM患者中,术前MSCT确诊19例,其对NSCLC患者MLNM的诊断与病理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531),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00%、80.00%、78.75%、63.33%和88.00%;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在不同肿瘤直径、胸膜凹陷与否、不同肿大淋巴结位置、累及粗大肺静脉与否以及不同淋巴结短径的NSCLC患者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MS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NSCLC患者MLNM具有一定的准确性,结合原发病灶大小、胸膜凹陷、肿大淋巴结位置、累及粗大肺静脉等多方面信息可为淋巴结清扫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多排螺旋CT 增强扫描 纵隔淋巴结 转移
下载PDF
320排CT双血供灌注参数联合肿瘤标志物在术前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1
2
作者 赵蕾 郭华 韩舒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9期121-124,共4页
目的:分析320排CT双血供灌注(DI-CTP)参数联合肿瘤标志物在术前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137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纵隔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75例和未转移组62例;另选取... 目的:分析320排CT双血供灌注(DI-CTP)参数联合肿瘤标志物在术前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137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纵隔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75例和未转移组62例;另选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DI-CTP参数[肺动脉血流量(PAF)、灌注指数(PI)、支气管动脉血流量(BAF)]水平、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9-9、CA125、CA242、CA153、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铁蛋白(Ferritin)、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β-HCG)、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320排CT DI-CTP参数、肿瘤标志物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术前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效能。结果:三组CA125、CA242、AFP、Ferritin、β-HCG、NSE等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CA19-9、CA153、CEA水平均高于未转移组和对照组,且未转移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PA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PI水平低于未转移组和对照组,且未转移组低于对照组,转移组BAF水平高于未转移组和对照组,且未转移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A19-9、CA153、CEA、PI、BAF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术前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5、0.641、0.652、0.714、0.721、0.868,其中联合检测诊断的效能最高。结论:320排CT DI-CTP参数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术前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效能高于两者单项检测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血供灌注参数 肿瘤标志物 纵隔淋巴结转移 癌胚抗原 甲胎蛋白
下载PDF
基于MSCT灌注参数的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列线图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东 徐凤琳 +3 位作者 于小涵 盖雪 郝春晓 赵立群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4206-4211,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多层螺旋CT(MSCT)灌注参数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380例NSCLC患者作为建模组,其中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159例,未转移患者221例;另于2020年2月至... 目的:探究基于多层螺旋CT(MSCT)灌注参数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380例NSCLC患者作为建模组,其中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159例,未转移患者221例;另于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多中心选取120例NSCLC患者作为验证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MSCT灌注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通过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该模型的一致性与诊断效能,并进行外部验证。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OR=0.730,95%CI=0.567~0.941)、肿瘤直径(OR=12.195,95%CI=3.145~47.289)、肿瘤同侧纵隔淋巴结短径(OR=14.125,95%CI=2.857~69.832)、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OR=9.814,95%CI=2.415~39.882)、病灶区域血流量(BF)(OR=11.348,95%CI=3.074~41.892)、血容量(BV)(OR=11.456,95%CI=2.895~45.337)、平均通过时间(MTT)(OR=0.456,95%CI=0.274~0.759)、表面通透性(PS)(OR=10.475,95%CI=2.419~45.363)是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与外部验证,模型的一致性指数(C-index)在建模组与验证组分别为0.921、0.918;校准曲线显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建模组与验证组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风险均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精准度;应用ROC曲线分析该列线图模型预测建模组与验证组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风险的效率,建模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6(95%CI=0.942~0.978),验证组AUC为0.950(95%CI=0.934~0.991)。结论:基于MSCT灌注参数构建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列线图模型区分度及校准度良好,可实现对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个体化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纵隔淋巴结转移 MSCT灌注成像 定量参数
下载PDF
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联合核酸扩增试验对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媛媛 常炜 +1 位作者 阿尔泰 高孟秋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2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联合核酸扩增试验(NAAT)对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疑似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患者159例,患者均接受EBUS-TBNA,获取的标本分别进行组织病理学、结核菌培养、NAAT检测,根据... 目的探讨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联合核酸扩增试验(NAAT)对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疑似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患者159例,患者均接受EBUS-TBNA,获取的标本分别进行组织病理学、结核菌培养、NAAT检测,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并经6个月随访最终诊断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比较EBUS-TBNA不同检测方法诊断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的效能,记录EBUS-TBNA的不良反应,分析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的耐药特征。结果159例患者经综合诊断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121例,92.56%(112/121)的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患者通过EBUS-TBNA获得诊断。EBUS-TBNA检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4%(5/159)。经EBUS-TBNA穿刺物标本组织病理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准确率分别为74.38%、78.95%、91.84%、49.18%和75.47%,经EBUS-TBNA穿刺物标本结核菌培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PPV、NPV、准确率分别为38.2%、100%、100%、33.63%和52.83%,经EBUS-TBNA穿刺物标本核酸扩增试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PPV、NPV、准确率分别为65.29%、100%、100%、47.5%和73.58%,核酸扩增试验对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率与组织病理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特异度和阳性预测价值高于组织病理学,且灵敏度和准确率高于结核菌培养(P均<0.05)。121例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患者中EBUS-TBNA标本MGIT 960培养阳性46例,表型药物敏感性检测总耐药率为15.22%(7/46),单耐药3例,多耐药1例,耐多药2例,利福平耐药1例,对异烟肼耐药率较高。分子药物敏感性试验(DST)检出利福平耐药和异烟肼耐药结果与表型DST结果一致性较高。结论EBUS-TBNA联合核酸扩增试验对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且安全性较高,临床还可获得EBUS-TBNA标本结核分枝杆菌耐药信息,进一步指导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 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 核酸扩增试验
下载PDF
支气管镜下UE技术在肺门纵隔淋巴结定性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杜焰家 温雅 +1 位作者 张伟强 郭俊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311-314,共4页
目的分析支气管镜下超声弹性成像(UE)技术在肺门纵隔淋巴结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0月梅州市人民医院经肺部增强CT检查确诊的肺门纵膈肿大患者123例,全部患者均接受支气管镜下常规超声和UE技术检查。并以经... 目的分析支气管镜下超声弹性成像(UE)技术在肺门纵隔淋巴结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0月梅州市人民医院经肺部增强CT检查确诊的肺门纵膈肿大患者123例,全部患者均接受支气管镜下常规超声和UE技术检查。并以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支气管镜下常规超声、UE技术定性诊断肺门纵隔淋巴结的价值。结果123例接受EBUS-TBNA检查的患者中,共穿刺139枚淋巴结,经EBUS-TBNA病理结果确诊恶性淋巴结90枚(64.75%),良性49枚(35.25%)。在EBUS-TBNA病理结果诊断为恶性的90枚淋巴结中,支气管镜下常规超声诊断为恶性69枚,良性21枚;UE技术诊断为恶性80枚,良性10枚。EBUS-TBNA病理结果诊断为良性的49枚淋巴结中,支气管镜下常规超声诊断为良性35枚,恶性14枚;UE技术诊断为良性42枚,恶性7枚。支气管镜下常规超声定性诊断肺门纵膈淋巴结与EBUS-TBNA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0.466);UE技术定性诊断肺门纵膈淋巴结与EBUS-TBNA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36)。支气管镜下UE评分在淋巴结良恶性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镜下常规超声定性诊断肺门纵膈淋巴结的敏感度、准确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6.67%、74.82%、71.43%、62.50%、83.13%;UE技术定性诊断肺门纵膈淋巴结的敏感度、准确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89%、87.77%、85.71%、80.77%、91.95%;支气管镜下UE技术定性诊断肺门纵膈淋巴结的敏感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镜下UE技术定性诊断肺门纵隔淋巴结与EBUS-TBNA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有利于肺门纵隔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门纵隔淋巴结 支气管镜 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下载PDF
临床-影像组学列线图对非小细胞肺癌肺门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鹤 王伟 +3 位作者 刘长林 万学东 谢宗玉 周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1期84-87,共4页
目的探究临床-影像组学列线图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肺门与纵隔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s)的预测价值。方法将190例NSCLC分成训练组(n=133)和外部验证组(n=57),分别构建三种Logistic回归预测... 目的探究临床-影像组学列线图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肺门与纵隔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s)的预测价值。方法将190例NSCLC分成训练组(n=133)和外部验证组(n=57),分别构建三种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模型间AUC差异采用Delong检验,校准曲线评价校准度,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价临床适用性。结果影像组学模型由6个影像组学特征(Radscore)构成;毛刺征、病灶成分以及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构成临床模型;毛刺征、病灶成分以及Radscore构成临床-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训练组中,临床-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预测效能(AUC=0.840)高于临床模型(AUC=0.762)和影像组学模型(AUC=0.759),AUC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外部验证组中,临床-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AUC=0.800)亦高于临床模型(AUC=0.729)和影像组学模型(AUC=0.730),AUC无统计学差异(P>0.05)。校准曲线与DCA显示,临床-影像组学列线图具有良好的校准度和临床适用性。结论临床-影像组学列线图对NSCLC肺门与纵隔LNMs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明显高于单一的影像组学和临床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影像组学列线图 非小细胞肺癌 肺门与纵隔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对原发性肺癌纵隔淋巴结N分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大伟 徐华磊 +1 位作者 池泉 吴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907-1910,共4页
目的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18)F-FDG PET/CT)在原发性肺癌有关纵隔淋巴结N分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2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均行经CT和^(18)F-FDG PET/CT检查,对其纵隔淋巴结开展N分期,同时与术后病理... 目的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18)F-FDG PET/CT)在原发性肺癌有关纵隔淋巴结N分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2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均行经CT和^(18)F-FDG PET/CT检查,对其纵隔淋巴结开展N分期,同时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病理分期显示N0期13例,N1期7例,N2期11例,N3期1例;^(18)F-FDG PET/CT检查显示N0期13例,N1期6例,N2期12例,N3期1例;CT检查显示N0期9例,N1期7例,N2期10例,N3期6例。^(18)F-FDG PET/CT检查对于纵隔淋巴结有关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均高出CT检查(P<0.05)。结论^(18)F-FDG PET/CT用于原发性肺癌纵隔淋巴结有关N分期中的诊断效能较高,能对纵隔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做出准确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肺癌 纵隔淋巴结 肿瘤分期 ^(18)氟-氟代谢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计算机体层
下载PDF
CT引导放射性碘-125粒子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瘤的动态剂量验证研究
8
作者 韩雅钧 朱涛 +1 位作者 樊喜文 刘登尧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187-1192,共6页
目的基于近距离放射治疗计划系统(Brachytherapy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BTPS)模拟肿瘤靶区变化,探究植入放射性碘-125(Iodine 125,125I)粒子后随时间延长靶区体积与剂量参数的关系。方法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均匀球体模型模拟不同肿... 目的基于近距离放射治疗计划系统(Brachytherapy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BTPS)模拟肿瘤靶区变化,探究植入放射性碘-125(Iodine 125,125I)粒子后随时间延长靶区体积与剂量参数的关系。方法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均匀球体模型模拟不同肿瘤体积,按体积变化速度分组,适形指数(CI)、外部体积指数(EI)、均匀性指数(HI)做线性回归分析,初步得出在植入粒子后最佳的靶体积缩小速度及对剂量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对36例纵隔淋巴结转移瘤患者粒子植入术前计划及术后剂量参数对比,验证该技术的可行性与准确性,分析术后3个月的动态剂量验证,初步分析靶区变化与时间对剂量的交互作用。结果EI与模拟靶体积缩小速度呈正相关(B=251.323,P<0.005)。HI与模拟靶体积缩小速度呈负相关(B=-355.296,P<0.001)。肿瘤靶体积缩小30%~35%最为理想。36例纵隔淋巴结转移瘤患者术后验证与术前计划各剂量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粒子植入患者的靶体积缩小<30%、30%~35%、>35%组的时间与剂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不同靶体积缩小速度组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对D90值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F(1,11)=53.147,P<0.001。结论CT引导下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纵隔淋巴结转移瘤术后各剂量指标与术前比较无差别,可以较好实施术前计划方案,避免重要脏器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可能成为重复性好的标准术式。植入时间与肿瘤靶区缩小对剂量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当靶体积缩小30%~35%范围时各剂量参数可维持在理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125粒子 靶体积变化 动态剂量验证 纵隔淋巴结转移瘤
下载PDF
高分辨率CT诊断普通间质性肺炎伴纵隔淋巴结肿大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韶铭 靳忠民 +2 位作者 丁存柱 毛春迎 潘炳灿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1期14-16,24,共4页
目的通过高分辨率CT探索普通间质性肺炎伴纵隔淋巴结肿大影像学特征及解剖分布规律,分析普通间质性肺炎患者纵隔淋巴结肿大的特点,为临床诊断和处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49例(男71例,女78例)普通间质性肺炎患者的高分辨... 目的通过高分辨率CT探索普通间质性肺炎伴纵隔淋巴结肿大影像学特征及解剖分布规律,分析普通间质性肺炎患者纵隔淋巴结肿大的特点,为临床诊断和处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49例(男71例,女78例)普通间质性肺炎患者的高分辨率CT影像信息,结合多平面重组MPR图像后处理重建,横断位上测量纵膈淋巴结短径,并根据国际癌症协会胸部淋巴结分区法记录纵膈淋巴结肿大分布情况。结果普通间质性肺炎患者140例中伴纵隔淋巴结肿大81例,发生率为54.36%,其中男性49例(60.49%)、女性32例(39.50%)合并纵膈淋巴结肿大,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P<0.05)。共记录212枚淋巴结肿大,纵膈淋巴结肿大最大短径平均为(13.02±2.68)mm,纵隔淋巴结肿大优势解剖分布依次为4R组95枚(44.81%)、4L组31枚(14.62%),6组21枚(9.90%)、7组17枚(8.02%)、2组12枚(5.66%),各组之间比较,P均<0.05。结论普通间质性肺炎患者伴发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比例较高,高分辨率CT观察到明显影像学特征和优势解剖分布规律,对临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普通间质性肺炎 特发性肺纤维化 纵隔淋巴结肿大
下载PDF
能谱CT成像在原发性肺癌纵隔淋巴结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益民 郑一兵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6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在原发性肺癌纵隔淋巴结病变中应用能谱CT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扬州友好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疑似原发性肺癌纵隔淋巴结病变患者62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CT和能谱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率、... 目的:探讨在原发性肺癌纵隔淋巴结病变中应用能谱CT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扬州友好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疑似原发性肺癌纵隔淋巴结病变患者62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CT和能谱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率、转移原发病灶、淋巴结能谱曲线斜率以及两种检查方式的满意度。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51例淋巴结病变发生转移,11例未转移,能谱CT检查49例发生转移,13例未转移;常规CT检查40例发生转移,22例未转移;能谱CT检查的准确率93.55%、灵敏度94.12%、特异度90.91%均明显高于常规CT的62.90%、66.67%、4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原发灶及淋巴结能谱曲线斜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非转移原发灶及淋巴结能谱曲线斜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能谱CT的患者满意度为96.77%(60/62),高于常规CT的85.48%(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谱CT扫描可检测出原发性肺癌的纵隔淋巴结病变,并且其检测准确度与常规CT相比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成像 纵隔淋巴结病变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三期增强CT扫描对右肺上叶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胜男 张广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4期53-54,共2页
目的 旨在分析三期增强CT扫描对右肺上叶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67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MSCT检查。对患者所得MSCT图像进行分析,以患者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基准,MSCT对... 目的 旨在分析三期增强CT扫描对右肺上叶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67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MSCT检查。对患者所得MSCT图像进行分析,以患者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基准,MSCT对肺癌诊断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 以病理检出结果为基础,MSCT对肺癌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高,MSCT诊断符合率为97.01%(P>0.05);肺癌患者在MSCT上常可见几大征象分别为: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本文67例患者均为单病灶,右上叶肺癌患者常可见其右肺上叶有肿块,其伴有肺不张出现,增强后为轻度早中度强化,可见纵膈淋巴结转移。结论 三期增强CT扫描对右肺上叶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使用价值高,可直观的反应患者病变出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全面的影像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期增强 CT 右肺上叶肺癌 纵隔淋巴结转移 临床价值
下载PDF
恶性肿瘤经治后继发纵隔淋巴结肿大临床分析
12
作者 崔健 胡晓丹 +4 位作者 王晓 赵云 魏秀峰 薛星星 赵洋乐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7期77-81,共5页
目的分析总结恶性肿瘤经治后继发纵隔淋巴结肿大原因,探讨病理在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2年8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胸外科收治的44例恶性肿瘤经治后继发纵隔淋巴结肿大行经支气管内超声引导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术患... 目的分析总结恶性肿瘤经治后继发纵隔淋巴结肿大原因,探讨病理在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2年8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胸外科收治的44例恶性肿瘤经治后继发纵隔淋巴结肿大行经支气管内超声引导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患者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38~77岁,平均(61.57±8.76)岁。44例患者初治恶性肿瘤为肺癌21例,食管癌11例,乳腺癌8例,鼻咽癌1例,结肠癌1例,肝癌1例,肾癌1例。所有患者均成功行支气管内超声引导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病理结果为恶性35例,其中与初治肿瘤病理相同32例,与初治肿瘤病理不同3例,良性9例。根据穿刺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病例组和恶性病例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症状(β=2.606,OR=13.538,95%CI:1.517~120.849)是发生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0)。恶性组的症状构成比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T影像学表现中淋巴结的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经治后出现继发纵隔淋巴结肿大临床上容易误诊,病理是纵隔淋巴结肿大确诊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支气管镜 针吸活检术 恶性肿瘤 纵隔淋巴结肿大 多原癌 良性
下载PDF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不同纵隔淋巴结清扫方法的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诗亮 施豪杰 戴洋洋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采取不同纵隔淋巴结清扫方法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膈淋巴结清扫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肺癌根治术与纵隔淋巴结清扫术(LND),对照组采取传统清...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采取不同纵隔淋巴结清扫方法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膈淋巴结清扫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肺癌根治术与纵隔淋巴结清扫术(LND),对照组采取传统清扫方式,观察组采取改良清扫方式。对比两组手术指标,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5.72±1.02)枚、术中出血量(55.36±2.60)ml均少于对照组的(7.48±1.12)枚、(62.72±1.8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5.04±0.89)分,低于对照组的(7.16±0.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淋巴漏发生率分别为4.00%、0,低于对照组的32.00%、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水肿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改良淋巴结清扫方式,可改善患者的术后疼痛问题,降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癌根治术 纵隔淋巴结清扫 肺部感染 淋巴
下载PDF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月 宋丽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4月-2020年12月经病理证实为NSCLC患者44例,收集患者淋巴结图像信息共...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4月-2020年12月经病理证实为NSCLC患者44例,收集患者淋巴结图像信息共198枚,记录其PET/CT代谢参数。根据病理结果将相应淋巴结分为转移组(n=48)和非转移组(n=150),统计学方法应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联合诊断模型,并绘制联合诊断模型与传统诊断模型的ROC曲线,通过对比曲线下面积AUC值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淋巴结短径、早期显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最大滞留指数(RImax)、早期淋巴结SUVmax/纵隔SUVmean(早期SUV L/M)、肿瘤代谢体积(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早期SUVmax和RImax两项参数被纳入联合诊断模型,AUC值0.94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75和0.873,诊断效能较高。结论:早期SUVmax和RImax在预测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PET/CT 非小细胞肺癌 纵隔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术中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的价值
15
作者 黄浩(综述) 葛明建(审校)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5期513-513,514,共2页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Systematic Nodal Dissection,SND)在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 cel lung cancer,NSCLC)分期和治疗中的作用仍然是一个热点问题。综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对NSCLC淋巴结清扫主要包括纵隔淋巴结采样术和...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Systematic Nodal Dissection,SND)在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 cel lung cancer,NSCLC)分期和治疗中的作用仍然是一个热点问题。综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对NSCLC淋巴结清扫主要包括纵隔淋巴结采样术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正确评估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是肺癌准确分期的前提,虽然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的疗效仍然存在争议,不少外科医师仍推荐将叶内、叶间、肺门及完全纵隔淋巴结切除的系统性清扫术作为NSCLC常规术式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中行 系统性 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纵隔淋巴结采样术 纵隔淋巴结转移 纵隔淋巴结切除 LUNG cancer 外科医师 热点问题 临床实践 分期 组成 治疗 文献 术式 评估 疗效 国内 肺门
下载PDF
纵隔淋巴结结核压迫食管1例
16
作者 畅海升 扎西玉珍 梁青山 《武警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985-987,共3页
纵隔淋巴结结核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因临床表现无结核病相关症状易被误诊。当出现症状时常累及气管和支气管,引发咳嗽、痰中带血、发热、阻塞性肺炎等^([1])。本文报道一例临床少见的纵隔淋巴结肿大压迫食管引起的胸骨后不适患者。... 纵隔淋巴结结核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因临床表现无结核病相关症状易被误诊。当出现症状时常累及气管和支气管,引发咳嗽、痰中带血、发热、阻塞性肺炎等^([1])。本文报道一例临床少见的纵隔淋巴结肿大压迫食管引起的胸骨后不适患者。1病例报告患者,女,24岁,主因“胸骨后疼痛伴干咳1个月”入院。主诉2个月前与肺结核患者曾有密切接触。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骨后间断性隐痛,进食及由半卧位转为平卧位时疼痛加剧,伴干咳。无反酸、烧心,无恶心、呕吐,无发热、盗汗,无心慌、胸闷及气喘;体重减轻5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淋巴结 淋巴结结核 胃镜检查 食管
下载PDF
三期动态CT增强扫描技术对右肺上叶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
17
作者 李季 闫军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1800-1802,共3页
目的 分析三期动态CT增强扫描技术在右肺上叶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经接诊医师初诊为右肺上叶肺癌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单次多层螺旋CT平扫、三期动态CT增强扫描检查,均行手术及肺穿病理检查明确... 目的 分析三期动态CT增强扫描技术在右肺上叶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经接诊医师初诊为右肺上叶肺癌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单次多层螺旋CT平扫、三期动态CT增强扫描检查,均行手术及肺穿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以手术及肺穿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平扫、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及二者联合检查对右肺上叶肺癌病理类型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指标: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80例患者手术及肺穿病理检查诊断为肺腺癌23例,肺鳞癌20例,小细胞肺癌16例,肺腺鳞混合癌10例;纵隔淋巴结转移19例;CT平扫诊断为肺腺癌20例,肺鳞癌17例,小细胞肺癌13例,肺腺鳞混合癌8例,纵隔淋巴结转移9例;三期动态CT增强扫描检查诊断为肺腺癌22例,肺鳞癌19例,小细胞肺癌15例,肺腺鳞混合癌10例,纵隔淋巴结转移11例;以手术及肺穿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经诊断四格表计算,CT平扫联合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检查诊断右肺上叶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明显高于单纯CT平扫检查;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右肺上叶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高于CT平扫检查。结论 采用三期动态CT增强扫描联合CT平扫诊断右肺上叶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可明显提升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肺上叶肺癌 纵隔淋巴结转移 CT平扫 三期动态CT增强扫描 诊断效能
下载PDF
直径≤3cm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谢远财 李运 +5 位作者 刘彦国 杨帆 姜冠潮 李剑锋 刘军 王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7期577-580,共4页
目的探讨直径≤3cm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分析早期周围型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方法 2000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治疗直径≤3cm的周围型NSCLC161例,男89例,女72例,年龄(... 目的探讨直径≤3cm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分析早期周围型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方法 2000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治疗直径≤3cm的周围型NSCLC161例,男89例,女72例,年龄(63.4±10.7)岁,行肺叶切除或肺局限性切除加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分析其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结果全组手术顺利,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肺叶切除153例,肺楔形切除7例,肺段切除1例。全组共清扫淋巴结2456枚,平均每例4.5±1.6组、13.1±7.3枚。术后病理:腺癌99例,鳞癌30例,肺泡细胞癌19例,其他类型肺癌13例。术后TNM分期:ⅠA期50例,ⅠB期62例,ⅡA期6例,ⅡB期10例,ⅢA期33例。N1组淋巴结转移率为23.6%(38/161),N2组转移率为20.5%(33/161),其中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率为8.1%(13/161),跳跃式纵隔转移率为6.8%(11/161),全组未发现下纵隔淋巴结转移。肺泡细胞癌及直径≤2cm的鳞癌、直径≤1cm的腺癌均无pN2转移。上肺癌发生pN2转移时上纵隔100%(19/19)受累,其中21.1%(4/19)同时伴有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下肺癌则除主要转移至隆突下外(64.3%,9/14),还常直接单独转移至上纵隔(35.7%,5/14)。转移的纵隔淋巴结左肺癌主要分布在第5、6、7组,右肺癌主要分布在第3、4、7组。结论对于直径≤3cm的周围型NSCLC,肿瘤直径越大,其纵隔淋巴结转移率越高,肺泡细胞癌、直径≤2cm的鳞癌和≤1cm的腺癌其纵隔淋巴结转移率相对较低;上肺癌主要转移在上纵隔,下肺癌则隆突下及上纵隔均可转移;第5、6、7组淋巴结是左肺癌主要转移的位置,第3、4、7组是右肺癌主要转移的位置,术中应重点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手术治疗 纵隔淋巴结 纵隔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成人纵隔淋巴结核3例报告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瑞松 李加佳 +1 位作者 鲁伟 王晓娟 《临床肺科杂志》 2006年第1期106-106,共1页
关键词 纵隔淋巴结 成人 纵隔淋巴结结核 临床症状 发病率 患病率 不典型 易误诊 细菌学 病理学
下载PDF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在肺癌外科治疗中的作用(二)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浩贤 吴一龙 杨学宁 《循证医学》 CSCD 2003年第2期103-105,共3页
1文献类型治疗2证据水平1b3文献来源Izbicki J R, Passlick B, Pantel K, ct al. Effecti-veness of radical systematic mediastinal lymphadene-ctomy in patients with resectable non-small cell lungcancer, results of a prospect... 1文献类型治疗2证据水平1b3文献来源Izbicki J R, Passlick B, Pantel K, ct al. Effecti-veness of radical systematic mediastinal lymphadene-ctomy in patients with resectable non-small cell lungcancer,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 [J].Ann Surg, 1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 肺癌 外科治疗 纵隔淋巴结采样术 手术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