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X线图像纹理分析技术在乳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海洋 蔺海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第3期285-286,共2页
目的分析乳腺X线图像纹理分析技术在乳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26例乳腺结节患者,均接受乳腺X线检查,以手术病理组织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乳腺X线图像纹理分析技术在乳腺结节定性诊断中... 目的分析乳腺X线图像纹理分析技术在乳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26例乳腺结节患者,均接受乳腺X线检查,以手术病理组织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乳腺X线图像纹理分析技术在乳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手术病理组织检查结果显示,126例乳腺结节患者中,良性95例,恶性31例;乳腺X线诊断乳腺结节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7.42%、 91.58%、 88.10%;在乳腺X线图像纹理分析定量参数中,恶性组标准差、熵、不均匀度均高于良性组(P <0.05),但两组的平均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标准差、熵、不均匀度及联合诊断预测乳腺结节患者恶性病变的AUC分别为0.724、 0.731、 0.740、 0.811。结论乳腺X线图像纹理分析技术在乳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提升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准确度,为后期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结节 乳腺X线 图像纹理分析技术 定性诊断
下载PDF
常规MRI纹理分析技术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价值
2
作者 张臣海 马云 赵育刚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7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常规MRI纹理分析技术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软组织肿瘤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行常规MRI纹理分析技术诊断,观察并比较良恶性软组织肿瘤患者... 目的:探讨常规MRI纹理分析技术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软组织肿瘤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行常规MRI纹理分析技术诊断,观察并比较良恶性软组织肿瘤患者的年龄、病灶大小、纹理参数等。结果:经病理组织学检验诊断,本组80例患者中,良性肿瘤患者和恶性肿瘤患者分别有37例和43例,设为良性组与恶性组。恶性组肿瘤直径大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基于T1WI和FS-PDWI测量得到的对比度、差方差、差熵等均高于良性组,而相关性、逆差距均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良恶性软组织肿瘤患者实施诊断时,采用常规MRI纹理分析技术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MRI纹理分析技术 鉴别诊断 软组织肿瘤
下载PDF
钼靶及MRI纹理分析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远明 梁立华 +2 位作者 陈晓东 罗树存 罗泽斌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6期147-150,共4页
近年来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也是40岁以上妇女癌症死亡原因之一,病死率较高[1-2]。目前对于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手段有钼靶、超声、CT和MRI,每种方法均有自身的优劣势[3],其中钼靶及超声是乳腺疾病筛查以及诊断最... 近年来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也是40岁以上妇女癌症死亡原因之一,病死率较高[1-2]。目前对于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手段有钼靶、超声、CT和MRI,每种方法均有自身的优劣势[3],其中钼靶及超声是乳腺疾病筛查以及诊断最普及的手段,但两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CT软组织分辨率较高,但检查过程中X线剂量太大,只是作为乳腺钼靶的一种补充手段。而乳腺MRI在乳腺癌的诊断上有很高的敏感性,可以高达94%-100%[4],但是根据以往的文献报道其具有不同的特异性,约37%-97%,诊断中的高假阳性将导致不必要的活检或是过度治疗[5]。因此提高乳腺疾病诊断率及特异性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需要更好的方法来辅助乳腺癌的诊断,使患者从辅助筛查和预防性治疗中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钼靶 磁共振成像 纹理分析技术
下载PDF
计算机纹理分析技术在鉴别孤立性肺结节多层螺旋CT图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黄玉伟 牛云丽 +2 位作者 王东 李定柯 胡彦龙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5期2213-2216,共4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纹理分析技术在鉴别孤立性肺结节多层螺旋CT图像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诊断、制定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在南阳南石医院就诊的48例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作为恶性组,另选取50例同期就诊的... 目的探讨计算机纹理分析技术在鉴别孤立性肺结节多层螺旋CT图像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诊断、制定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在南阳南石医院就诊的48例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作为恶性组,另选取50例同期就诊的良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作为良性组,入院后均行CT检查,并采用计算机纹理技术分析CT图像,比较两组患者CT图像特征,以及平扫期、增强扫描动脉期、增强扫描静脉期CT值及纹理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平扫期纹理参数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纹理参数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的诊断价值。结果与良性组比较,恶性组患者的平扫期、动脉期及门静脉期错判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良性组平扫期熵(1.51±0.06)、相关度(0.23±0.08)、对比度(12.28±2.85)比较,恶性组熵(1.62±0.08)较大,相关度(0.07±0.02)、对比度(8.54±1.36)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平扫期CT纹理参数熵、相关度、对比度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具有相关性(OR=7.731、0.532、0.463,P>0.05);平扫期纹理参数熵、相关度、对比度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AUC分别为0.795、0.832、0.856,各参数联合诊断AUC为0.927,优于单一参数诊断。结论螺旋CT图像纹理分析技术用于孤立性肺结节的定性诊断,可为临床早期诊断、针对性制定干预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多层螺旋CT 计算机纹理分析技术 鉴别诊断
下载PDF
CT增强图像纹理分析技术在卵巢癌术前定量恶性程度及新辅助化疗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5
作者 刘军 丁长春 樊祖康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22期4574-4577,共4页
目的 探讨CT增强图像纹理分析技术在卵巢癌术前定量恶性程度及新辅助化疗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卵巢癌患者,治疗前对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记录各纹理参数。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 目的 探讨CT增强图像纹理分析技术在卵巢癌术前定量恶性程度及新辅助化疗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卵巢癌患者,治疗前对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记录各纹理参数。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患者卵巢癌分化程度与CT增强图像纹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卵巢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T增强图像纹理参数预测卵巢癌分化程度和预后情况的诊断效能。结果 高分化组和中低分化组患者CT增强图像纹理参数中的均值、Perc.50%、WavEnLL_s-1、Teta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卵巢癌分化程度与均值、Perc.50%、WavEnLL_s-1均呈正相关(r=0.42,0.32,0.56,均P<0.05),与Teta2呈负相关(r=-0.22,P<0.05)。均值、Perc.50%、Teta2、WavEnLL_s-1诊断卵巢癌分化程度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17(95%CI:0.586~0.741,P<0.05)、0.758(95%CI:0.701~0.798,P<0.05)、0.719(95%CI:0.686~0.765,P<0.05)、0.780(95%CI:0.714~0.854,P<0.05),其中WavEnLL_s-1的诊断效果最佳。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CT增强图像纹理参数中的能量、相关度、峰度、偏度、熵、均匀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增强图像纹理参数中的均匀度(OR=3.562,95%CI:2.425~4.256,P<0.05)、熵(OR=3.254,95%CI:2.696~4.366,P<0.05)、能量(OR=0.576,95%CI:0.264~0.902,P<0.05)是卵巢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匀度、能量、熵及三者联合对卵巢癌新辅助化疗后预后预测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7、0.808、0.681、0.977。结论 CT增强图像纹理参数中的均值、Perc.50%、Teta2、WavEnLL_s-1对卵巢癌恶性程度的定量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均匀度、熵、能量对卵巢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预后情况的评估具有一定价值,且三者联合评估预测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图像纹理分析技术 卵巢癌 恶性程度 预后评估
原文传递
MR纹理分析技术在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与血管瘤型脑膜瘤术前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晓栋 白岩 +3 位作者 吴亚平 王政 魏巍 王梅云 《医药论坛杂志》 2022年第5期6-9,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MR图像的纹理分析技术在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与血管瘤型脑膜瘤(hemangiomatous meningioma,AM)的术前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AM患者作为参照组,取同期收... 目的研究基于MR图像的纹理分析技术在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与血管瘤型脑膜瘤(hemangiomatous meningioma,AM)的术前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AM患者作为参照组,取同期收治的SFT患者20例作为研究组,两组均以MR图像纹理分析技术开展术前颅脑检查,总结分析诊断结果。结果T;WI、T;CE以及ADC图像方面,研究组的各项最大值、最小值、均值以及中位数与参照组对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E图像方面,研究组标准差值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WI、T;CE图像方面,研究组的峰度值、偏度值相较于参照组均明显增高,P<0.05;研究组的梯度偏度绝对值、直方图方差值高于参照组,而共生矩阵自相关参数值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MRI图像纹理分析技术可以提供全面的量化信息,从而为SFT和AM的诊断鉴别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图像 纹理分析技术 颅内孤立法纤维性肿瘤 AM 术前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增强CT图像纹理分析技术预测肝癌精准放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京 李阳 +5 位作者 关可欣 佟旭 罗福申 张拓 徐倩倩 滕野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第21期49-50,172,共3页
目的:探究行精准放疗治疗肝癌患者短期进展风险预测中应用增强CT图像纹理分析技术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1月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接受精准放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3例为对象,并利用增强CT图像纹理分析技术对CT... 目的:探究行精准放疗治疗肝癌患者短期进展风险预测中应用增强CT图像纹理分析技术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1月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接受精准放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3例为对象,并利用增强CT图像纹理分析技术对CT轴位图像予以分析。结果:在肝癌精准放疗治疗3个月内PLC患者发生肿瘤局灶性进展和未发展进展的占比分别为57.53%、42.47%。两组在均数、熵值、不均匀度方面则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峰度、偏度方面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预测行精准放疗治疗的PLC患者时,将增强CT图像纹理分析技术应用其中,对患者短期进展风险预测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增强CT图像纹理分析技术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计算机纹理分析对评价犬急性心肌梗死准确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文君 谢明星 +4 位作者 王新房 张钧 吕清 孙鲲 邢晋放 《郧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计算机纹理分析是否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鉴别诊断的准确性研究。方法 :1 1只犬进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术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采用 4种纹理参数 (二次角矩、对比度、熵和反差矩 )对急性心肌梗死实验犬的二维超...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计算机纹理分析是否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鉴别诊断的准确性研究。方法 :1 1只犬进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术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采用 4种纹理参数 (二次角矩、对比度、熵和反差矩 )对急性心肌梗死实验犬的二维超声图像进行了检测和比较。结果 :四种纹理参数在急性心肌梗死前、后均存在明显差异 ,P值小于 0 .0 0 1。结论 :超声心动图计算机纹理分析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超声心动图 计算机纹理分析技术 动物实验
下载PDF
CT增强纹理技术对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肿瘤短期进展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7
9
作者 徐学清 李炳超 冯铠莉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423-426,共4页
目的研究CT增强纹理分析技术对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短期进展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2016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70例PLC患者,接受TACE治疗和上腹部CT增强检查随访。运用CT增强纹理技术分析CT轴位... 目的研究CT增强纹理分析技术对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短期进展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2016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70例PLC患者,接受TACE治疗和上腹部CT增强检查随访。运用CT增强纹理技术分析CT轴位增强图像,勾画肿瘤边界,逐层获取两组纹理分析均数、熵值、偏度、峰度和不均匀度。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上述纹理参数对TACE术后患者短期肿瘤进展风险。结果本组在TACE治疗后6个月内肿瘤局灶性进展40例,无局灶性进展30例;局灶性进展组CT均数为20553.8±4094.5,显著低于无进展组(23407.3±4634.3,P<0.05);局灶性进展组熵值和不均匀度分别为4.2±0.3和0.26±0.12,显著高于B组【分别为(3.8±0.2)和(0.18±0.08),P<0.05】,而两组偏度和峰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肿瘤CT均数、熵值和不均匀度预测TACE术后短期肿瘤进展风险均有一定的价值,其AUC分别为0.785、0.694和0.761。结论CT增强纹理分析技术对经TACE术治疗的PLC患者肿瘤短期进展风险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临床可考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CT增强纹理分析技术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肿瘤进展
下载PDF
La_2O_3对Ni/α-Mg_2Al_4SiO_5O_(18)催化剂表面结构作用机理的计算机图像纹理解析
10
作者 陈慧 廉景燕 +2 位作者 郭红宇 刘秀凤 段世铎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2期150-152,182,共4页
应用计算机图像纹理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探讨了稀土氧化物 (La2 O3 )对Ni/α Mg2 Al4 SiO5O18催化剂表面结构的影响 .研究表明 ,空间灰度值共生矩阵 (SGLCM)法所抽取的纹理熵和纹理能特征是催化剂表面镍的分散状态和稳定性的有效度量 ,将... 应用计算机图像纹理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探讨了稀土氧化物 (La2 O3 )对Ni/α Mg2 Al4 SiO5O18催化剂表面结构的影响 .研究表明 ,空间灰度值共生矩阵 (SGLCM)法所抽取的纹理熵和纹理能特征是催化剂表面镍的分散状态和稳定性的有效度量 ,将所获得的信息与催化剂表面的镍晶粒度及活性相关联 ,均取得较好的一致性 ,说明计算机图像纹理分析是催化剂设计和结构分析的新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表面图像 纹理分析技术 计算机应用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及表观扩散系数值与前列腺癌及其分化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东虎 余金宝 +1 位作者 徐阳 高勇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2期224-228,共5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前列腺癌及其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2年6月在安徽省宣城市中心医院进行诊断以及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68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进行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 目的探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前列腺癌及其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2年6月在安徽省宣城市中心医院进行诊断以及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68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进行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分化程度患者的ADC图像的水平方向(Horzl-GLNU)、45度方向(45dgr-GLNU)、垂直方向(Vertl-GLNU)以及135度方向(135dgr-GLNU)的灰度不均匀性以及ADC数值之间的差异,分析影像学特征与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相比对照组,病例组患者Horzl-GLNU(t=48.216,P=0.000)、45dgr-GLNU(t=58.863,P=0.000)、Vertl-GLNU(t=47.775,P=0.000)、35dgr-GLNU(t=5.850,P=0.000)显著降低,病例组患者ADC(t=12.305,P=0.000)显著升高。相比低分化组,高分化组患者的HorzlGLNU(t=9.017,P=0.000)、45dgr-GLNU(t=9.197,P=0.000)、Vertl-GLNU(t=8.294,P=0.000)、35dgr-GLNU(t=6.598,P=0.000)显著降低,高分化组患者的ADC(t=2.275,P=0.026)显著升高。通过相关性分析,患者的分化程度与ADC图像的Horzl-GLNU、45dgr-GLNU、Vertl-GLNU以及135dgr-GLNU的灰度不均匀性呈现负相关,与ADC数值呈现正相关。结论DWI及ADC值与前列腺癌及其分化程度有关,前列腺癌患者及高分化患者Horzl-GLNU、45dgrGLNU、Vertl-GLNU、35dgr-GLNU显著降低,ADC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扩散加权成像 前列腺癌 表观扩散系数 纹理分析技术
下载PDF
Applications of texture attribute analysis to seismic interpretation 被引量:3
12
作者 啜晓宇 王尚旭 +2 位作者 施佩东 未晛 陈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9期3617-3626,共10页
The first generation coherence algorithm(namely C1 algorithm) is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cross-correlation theory, which calculates the coherency of seismic data along both in-line and cross-line. The work, based on ... The first generation coherence algorithm(namely C1 algorithm) is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cross-correlation theory, which calculates the coherency of seismic data along both in-line and cross-line. The work, based on texture technique, makes full use of seismic information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and the difference of multi-traces, and proposes a novel methodology named the texture coherence algorithm for seismic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for short TEC algorithm. Besides, in-line and cross-line directions, it also calculates seismic coherency in 45° and 135° directions deviating from in-line. First, we clearly propose an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a criterion which structure gray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 parameters in TEC algorithm. Furthermore, the matrix to measu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ulti-traces is constructed by texture technique, resulting in horizontal constraints of texture coherence attribute. Compared with the C1 algorithm, the TEC algorithm based on graylevel matrix is of the feature that is multi-direction information fusion and keeps the simplicity and high speed, even it is of multi-trace horizontal constraint, leading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d resolutio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TEC algorithm shows that the TEC attribute is superior to both the C1 attribute and amplitude attribute in identifying faults and channels, and it is as successful as the third generation coher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XTURE COHERENCE graylevel ATTRIBUTE multi-traces
下载PDF
Texture Image Segmentation Based on Nonlinear Diffusion
13
作者 ZHANG Yu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08年第1期38-42,共5页
A texture image segmentation based on nonlinear diffusion is presented. The scale of texture can be measur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nonlinear diffusion. A smooth 5-channel vector image with edge preserved, which is com... A texture image segmentation based on nonlinear diffusion is presented. The scale of texture can be measur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nonlinear diffusion. A smooth 5-channel vector image with edge preserved, which is composed of intensity, scale and orientation of texture image, can be achieved by coupled nonlinear diffusion. A multi-channel statistical region active contour is employed to segment this vector image. The method can be seen as a kind of unsupervised segmentation because parameters are not sensitive to different texture image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its high efficiency in the semiautomatic extraction of texture im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xture image segmentation nonlinear diffusion statistical region active contou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