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广元志留纪晚期车家坝组中线形植物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怿 唐鹏 +6 位作者 张小乐 刘建波 张雨晨 燕夔 王光旭 黄冰 詹仁斌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8-374,共7页
四川广元地区志留纪晚期车家坝组以碎屑岩沉积为主,产出牙形刺、腕足类、几丁虫、三缝孢、隐孢子、植物类表皮等化石,具有可靠地质时代证据;对该组的进一步研究,为扬子区志留纪晚期地层划分和对比研究提供了标杆。首次报道了车家坝组下... 四川广元地区志留纪晚期车家坝组以碎屑岩沉积为主,产出牙形刺、腕足类、几丁虫、三缝孢、隐孢子、植物类表皮等化石,具有可靠地质时代证据;对该组的进一步研究,为扬子区志留纪晚期地层划分和对比研究提供了标杆。首次报道了车家坝组下部发现的线形植物化石,确定该植物代表的时代为志留纪晚期。根据扬子区多个产地的志留纪晚期线形植物和虫管遗迹化石,结合岩性变化,认为:在扬子区,野外确定志留纪晚期地层的化石识别标志有2个,即大量虫管遗迹化石和线形植物化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层 线形植物化石 地层划分和对比 车家坝组 志留纪晚期 广元 四川
原文传递
湖北通山志留纪晚期地层的发现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怿 蒋青 +3 位作者 唐鹏 张小乐 黄冰 詹仁斌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6-391,共6页
通过对湖北通山新桥志留系上部地层的综合研究,在原"茅山组"的地层中发现了多层线形植物和大型虫管遗迹化石。结合四川广元、湖南张家界和澧县、重庆秀山、贵州石阡和印江等地志留系上部地层的研究结果,提出:通山地区原归入&q... 通过对湖北通山新桥志留系上部地层的综合研究,在原"茅山组"的地层中发现了多层线形植物和大型虫管遗迹化石。结合四川广元、湖南张家界和澧县、重庆秀山、贵州石阡和印江等地志留系上部地层的研究结果,提出:通山地区原归入"茅山组"的地层,其地质时代为志留纪晚期(Ludlow-Pridoli),称为小溪组。综合分析已有资料,在湖北东南部(大冶—崇阳地区),小溪组由南向北厚度变薄,推测其沉积中心在江西西北部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层 线形植物化石 大型虫管遗迹化石 小溪组 志留纪晚期 通山 湖北
原文传递
赣西北志留纪晚期地层的发现和西坑组的厘定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怿 蒋青 +5 位作者 唐鹏 张小乐 黄冰 詹仁斌 孙存礼 戎嘉余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7-266,共10页
依据对赣西北地区线形植物、大型虫管遗迹和微体植物化石的研究,在原西坑组上部划出了志留纪晚期的小溪组。对原西坑组进行了厘定,将其"一分为二",上部为小溪组,下部为厘定后的西坑组。厘定后的西坑组以黄绿色、紫红色薄—中... 依据对赣西北地区线形植物、大型虫管遗迹和微体植物化石的研究,在原西坑组上部划出了志留纪晚期的小溪组。对原西坑组进行了厘定,将其"一分为二",上部为小溪组,下部为厘定后的西坑组。厘定后的西坑组以黄绿色、紫红色薄—中厚层粉砂岩和泥岩为主,夹细砂岩,属于"上红层",与下伏夏家桥组呈整合接触,与上覆小溪组呈假整合接触,其地质时代为兰多维列世特列奇中晚期。基于皖赣鄂边区志留纪晚期小溪组的研究,表明在扬子上升后,皖赣鄂边区发育志留纪晚期沉积,证明该区遭受过海侵,在一定区域内沉积了一定厚度的地层;陆生线形植物和早期维管植物在该区的产出,表明其沉积区距物源区不远,该区河流发育,海域的海水发生淡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层 线形植物化石 小溪组 西坑组 特列奇中期 志留纪晚期 赣西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