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隙铰链对平面机构碰撞动力学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旭鹏 刘更 +2 位作者 马尚君 佟瑞庭 薛艳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74-78,共5页
为了研究间隙铰链对机构动态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一种含轴向尺寸的线接触碰撞铰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非线性法向碰撞力模型和修正的切向库伦摩擦力模型,以平面含间隙铰链曲柄滑块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间隙值下的滑块加速度、... 为了研究间隙铰链对机构动态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一种含轴向尺寸的线接触碰撞铰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非线性法向碰撞力模型和修正的切向库伦摩擦力模型,以平面含间隙铰链曲柄滑块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间隙值下的滑块加速度、间隙铰链处接触力、加速度频谱以及速度-加速度相图分析,研究了间隙值对机构碰撞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间隙会导致机构动态性能出现明显的振荡现象,且随着间隙值的增大,振荡加剧、振荡幅值上升,但振荡频率降低;同时,在间隙铰链的影响下,机构动态特性呈现出非线性现象,且间隙越大,非线性现象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碰撞力模型 间隙铰链 碰撞
下载PDF
计及运动副间隙的双曲柄六杆压力机机构动力学仿真向量键合图法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中双 尹久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8-154,234,共8页
针对计及运动副间隙的双曲柄六杆压力机机构动力学仿真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向量键合图法。基于修正非线性连续接触碰撞力的混合模型,推导出间隙运动副的相对碰撞速度向量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可以更精确描述间隙运动副的向量键合图模型... 针对计及运动副间隙的双曲柄六杆压力机机构动力学仿真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向量键合图法。基于修正非线性连续接触碰撞力的混合模型,推导出间隙运动副的相对碰撞速度向量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可以更精确描述间隙运动副的向量键合图模型,具有通用性强、模块化的特点,便于嵌入到系统的向量键合图模型中。由机构运动副的约束关系,将各构件的向量键合图模型相互键接,建立了计及驱动电机、运动副间隙的双曲柄六杆压力机机构向量键合图模型。应用相应的方法,使机构向量键合图模型的贮能元件皆具有积分因果关系,实现了计及驱动电机、运动副间隙的双曲柄六杆压力机机构计算机建模及动力学仿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运动副间隙对压力机机构运动学及动力学性能的影响,验证了所述方法的可靠性及有效性。通过与无质量弹簧阻尼运动副间隙模型的计算对比,进一步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系统动力学仿真的精度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量键合图 运动副间隙 线性连续接触碰撞 相对碰撞速度向量 双曲柄六杆压机机构 学建模与仿真
下载PDF
质量慢变转子系统的碰摩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宗勇 吴敬东 +1 位作者 姚红良 闻邦椿 《东北工学院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8-581,共4页
根据离心机转子质量慢变以及偏心量大的特点,对其在线性碰撞力和线性摩擦力作用下的碰摩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建立了相应的质量慢变碰摩运动微分方程,并应用数值方法分析了转子转速及不平衡量的变化对碰摩转子系统的振动特性的影响... 根据离心机转子质量慢变以及偏心量大的特点,对其在线性碰撞力和线性摩擦力作用下的碰摩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建立了相应的质量慢变碰摩运动微分方程,并应用数值方法分析了转子转速及不平衡量的变化对碰摩转子系统的振动特性的影响,分别从不同侧面描述和揭示了质量慢变转子系统的周期运动、拟周期运动,以及这些运动形式的转化与演变过程·结果表明质量慢变转子系统相当于一个具有时变阻尼和时变刚度的转子系统,该系统的显著特点是在碰摩过程中转子呈现为拟周期运动,并非像相应的恒定质量转子系统那样出现混沌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慢变转子系统 碰摩 离心机 线性碰撞力 线性摩擦 混沌
下载PDF
干摩擦间隙曲柄滑块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谭群燕 刘默 刘楷安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3-127,162,共6页
以含间隙的曲柄滑块为研究对象,针对干摩擦铰接处不同间隙对曲柄滑块动态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采用非线性弹簧阻尼碰撞力模型和修正的库伦摩擦力间隙碰撞模型,运用牛顿-欧拉法建立动力学方程;基于MATLAB软件,运用龙格库塔法进行动力学求... 以含间隙的曲柄滑块为研究对象,针对干摩擦铰接处不同间隙对曲柄滑块动态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采用非线性弹簧阻尼碰撞力模型和修正的库伦摩擦力间隙碰撞模型,运用牛顿-欧拉法建立动力学方程;基于MATLAB软件,运用龙格库塔法进行动力学求解,分析不同间隙尺寸对曲柄滑块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间隙的存在,导致曲柄滑块动态特性出现明显的振荡,且随着间隙的增大,曲柄滑块的振荡强度和幅值逐渐增大,振动的频率降低;其产生的碰撞力直接影响机构的运动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 线性碰撞力 库伦摩擦 动态分析
下载PDF
Fast evaluation of ship-bridge collision force based on nonlinear numerical simulation 被引量:3
5
作者 HUZhi-qiang GUYong-ning GAOZhen LIYa-ning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05年第1期8-14,共7页
The max collision force of ship-bridge collis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references for bridge design. By mean linear digital simulation method, the collision forces ofthe collisions between rigid bridge pier and ... The max collision force of ship-bridge collis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references for bridge design. By mean linear digital simulation method, the collision forces ofthe collisions between rigid bridge pier and ship bow were calculated out for four different ships,whose tonnages are 5 000,10 000,50 000 and 60 000 DWT respectively. Curves of collisionforce-penetration and absorbed energy-penetration are obtained, and the data of the max loads arethen summarized. On the basis of these curves and data, a set of curves describing therelationships between max collision forces and tonnages of the ships are successfully presented, bywhich the max collision forces of the ships-bridge with different tonnages and in differentvelocities can be estimated easily and reliab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p-bridge collision collision force nonlinear digital simulation PENETRATION absorbed energy
下载PDF
考虑摩擦与刚度的空间机构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8
6
作者 韩雪艳 李富娟 +1 位作者 高振辉 李仕华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70-180,共11页
为了建立更加准确的接触碰撞力模型,提高空间指向机构指向精度和稳定性;提出了一种考虑摩擦因素的改进的非线性法向接触刚度模型,基于修正的L-N模型,建立了更加准确的新的接触碰撞力模型,与已有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新的接触碰撞力... 为了建立更加准确的接触碰撞力模型,提高空间指向机构指向精度和稳定性;提出了一种考虑摩擦因素的改进的非线性法向接触刚度模型,基于修正的L-N模型,建立了更加准确的新的接触碰撞力模型,与已有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新的接触碰撞力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试验验证;采用牛顿-欧拉法、"接触-分离"两状态模型、修正的Coulomb模型及新的法向接触碰撞力刚度模型,以空间指向机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其动力学方程,研究了不同工况环境对空间指向机构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摩擦因素的新的接触碰撞力模型能够更加精确地描述关节铰的接触碰撞效应,并且新模型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间隙导致空间指向机构动态性能出现明显的振荡,并随着间隙的增大,振荡加剧;关节铰结合面处的表面粗糙度越小,初始碰撞力越大;转速越大对机构产生的冲击力越大,机构的振动频率越高,机构的运行越不稳定。研究结果丰富了接触碰撞力建模方法,为高精度指向机构的设计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碰撞力 指向机构 表面粗糙度 摩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