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由层磁性交换偏置效应调控隧穿磁电阻磁传感单元性能
1
作者 丰家峰 陈星 +6 位作者 魏红祥 陈鹏 兰贵彬 刘要稳 郭经红 黄辉 韩秀峰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34-239,共6页
优化样品结构参数、磁场退火热处理、串并联桥式设计、施加电流热效应以及额外偏置磁场等是调控隧穿磁电阻(tunnel magnetoresistance,TMR)磁传感性能的常用方法.借助这些方法可以提高TMR磁传感的灵敏度、抗噪声指数、线性度和线性磁场... 优化样品结构参数、磁场退火热处理、串并联桥式设计、施加电流热效应以及额外偏置磁场等是调控隧穿磁电阻(tunnel magnetoresistance,TMR)磁传感性能的常用方法.借助这些方法可以提高TMR磁传感的灵敏度、抗噪声指数、线性度和线性磁场范围等关键性能参数.其中,通过改变TMR磁传感单元的钉扎层、自由层以及势垒层材料和厚度等样品结构参数能够改变交换偏置场,进而提升TMR磁传感性能参数.本文基于微磁学仿真和实验测量发现,通过改变自由层CoFeB/Ru/NiFe/IrMn中的交换耦合作用,可以调制TMR自由层的交换偏置场大小和提升TMR磁传感单元的性能.当逐步增强IrMn钉扎效果时,TMR磁传感单元的线性磁场范围随之增大,但是磁场灵敏度降低;在±0.5倍自由层(主要是CoFeB层)磁矩变化范围内所有TMR磁传感单元的线性度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换偏置效应 性隧道结 隧穿电阻线性传感单元 传感器件
下载PDF
基于MgO磁性隧道结的五种隧穿磁电阻线性传感单元性能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韩秀峰 张雨 +8 位作者 丰家峰 陈川 邓辉 黄辉 郭经红 梁云 司文荣 江安烽 魏红祥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73-179,共7页
磁性隧道结经过结构优化和性能提升已成功应用于磁存储、磁传感、磁逻辑等多种自旋电子学器件中.磁传感是利用磁性隧道结的自由层和钉扎层之间特殊的磁结构来实现隧穿磁电阻(TMR)随外加磁场变化而呈现的线性输出.迄今为止,人们基于MgO... 磁性隧道结经过结构优化和性能提升已成功应用于磁存储、磁传感、磁逻辑等多种自旋电子学器件中.磁传感是利用磁性隧道结的自由层和钉扎层之间特殊的磁结构来实现隧穿磁电阻(TMR)随外加磁场变化而呈现的线性输出.迄今为止,人们基于MgO磁性隧道结已经研发出五种TMR线性传感单元,分别是人工间接双交换耦合型、磁场偏置型、面内/面外垂直型、超顺磁型的TMR线性传感单元.本文梳理了这五种TMR线性传感单元并对它们的磁传感性能进行了系统比较,为人们探索和发现磁敏传感器的相关应用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隧道结 隧穿电阻线性传感单元 敏传感器
下载PDF
一种非线性灭磁电阻组的数学分析评价新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霍乾涛 刘国华 +1 位作者 史玉华 刘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55,共3页
从大型发电机非线性灭磁电阻均流与均能的要求出发,在氧化锌非线性电阻传统性能指标的基础上,从数理统计的角度提出了一组可反映非线性灭磁电阻组一致性的系数——变异系数和极差系数的概念。针对多组氧化锌非线性电阻实际数据进行了分... 从大型发电机非线性灭磁电阻均流与均能的要求出发,在氧化锌非线性电阻传统性能指标的基础上,从数理统计的角度提出了一组可反映非线性灭磁电阻组一致性的系数——变异系数和极差系数的概念。针对多组氧化锌非线性电阻实际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以此对非线性电阻组的一致性作出了评价,并指出必须对该组指标同时计算并衡量。最后对变异系数和极差系数的具体数值提出了建议,同时提议将此指标引入非线性灭磁电阻的评价和检验体系中,这对于大型发电机组灭磁系统的安全性评价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电阻 分散性 变异系数 极差系数 评价体系 安全性
下载PDF
铋锑合金中Weyl费米子的磁输运性质研究
4
作者 毛兴宇 徐恭勤 陈晓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152-7156,共5页
铋锑合金(Bi1-xSbx)的能带结构随x而变化,在拓扑绝缘体和拓扑半金属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Bi0.96Sb0.04的研究表明,该合金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先升后降,具有典型的半金属特点。在极低温度下可以观察到纵向磁电阻和横向霍尔电阻随... 铋锑合金(Bi1-xSbx)的能带结构随x而变化,在拓扑绝缘体和拓扑半金属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Bi0.96Sb0.04的研究表明,该合金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先升后降,具有典型的半金属特点。在极低温度下可以观察到纵向磁电阻和横向霍尔电阻随外磁场的Shubnikov de Haas振荡,且两者的振荡相位正好相反。随磁场增加的不饱和线性磁电阻可以解释为在具有无能隙或极小能隙材料中,费米面附近电子线性色散关系带来的量子效应。在低温下,通过外加磁场可使简并的Dirac锥电子,分离成不同手性的Weyl电子,在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时观察到了手性反常引起的负磁电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铋锑合金 拓扑量子材料 Weyl半金属 电阻 线性磁电阻
下载PDF
白石窑水电厂发电机励磁系统灭磁装置改造 被引量:1
5
作者 钟钟 杨郁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08年第1期46-48,共3页
针对广东省英德市自石窑水电厂励磁系统原使用的灭磁装置选型落后,灭磁开关机构老化,动作不可靠等问题对灭磁装置的改造方案及其配置等进行了计算和比较,采用灭磁装置整体改造的方法更换了灭磁柜,重新配备非线性电阻,使问题得到了及时... 针对广东省英德市自石窑水电厂励磁系统原使用的灭磁装置选型落后,灭磁开关机构老化,动作不可靠等问题对灭磁装置的改造方案及其配置等进行了计算和比较,采用灭磁装置整体改造的方法更换了灭磁柜,重新配备非线性电阻,使问题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 线性电阻 转子过电压保护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灭磁时间仿真计算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灵峰 刘玉玉 李雪强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19年第11期12-14,27,88,共5页
对发电机灭磁回路的动作原理和非线性灭磁电阻的伏安特性进行分析,并以某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机组为例,根据灭磁回路电压方程,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灭磁时间仿真计算。将仿真结果与现场实际试验录波进行了对比,同时还仿真计算了采用碳化硅非... 对发电机灭磁回路的动作原理和非线性灭磁电阻的伏安特性进行分析,并以某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机组为例,根据灭磁回路电压方程,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灭磁时间仿真计算。将仿真结果与现场实际试验录波进行了对比,同时还仿真计算了采用碳化硅非线性电阻时3种不同工况下的灭磁时间、相同工况下采用线性电阻和碳化硅非线性电阻的灭磁时间,获得了比较直观的分析对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 线性电阻 伏安特性 MATLAB 仿真
下载PDF
非线性电阻灭磁的动态过程及其定量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世振 《东方电机》 1996年第3期61-65,94,共5页
本文首先导出非线性电阻灭磁过程中汽轮发电机转子电流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求得灭磁时间的计算公式。而后导出非线性电阻串、并联网络的等效电压常数计算式。以定量分析的方法,算出300MW 汽轮发电机用氧化锌非线性电阻网络灭磁的时间。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 线性电阻 定量分析
原文传递
METROSIL~ SIC非线性电阻的性能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基成 《水电厂自动化》 2008年第1期37-40,44,共5页
本文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系统而完整地介绍了SiC碳化硅非线性灭磁电阻的性能特征,其中包括电气特性、技术规范及参数选择,特别是对国内专业普遍关注的SiC非线性灭磁电阻的温度系统的影响、温升计算、应用的时效性以及故障损坏的形式等... 本文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系统而完整地介绍了SiC碳化硅非线性灭磁电阻的性能特征,其中包括电气特性、技术规范及参数选择,特别是对国内专业普遍关注的SiC非线性灭磁电阻的温度系统的影响、温升计算、应用的时效性以及故障损坏的形式等关键技术问题作了明确和详细的论述,鉴于近年来系统、全面地介绍SiC非线性灭磁电阻的有关资料较少,希望本文能对国内灭磁技术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支持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非线性电阻 系统 温升 温度系数
原文传递
Study on switched reluctance generator 被引量:1
9
作者 潘再平 金英 张慧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EI CSCD 2004年第5期594-602,共9页
The linear and non-linear math models of the switched reluctance generator (SRG) in generator mode were established in this work. The phase current and energy conversion process during generator operation were simulat... The linear and non-linear math models of the switched reluctance generator (SRG) in generator mode were established in this work. The phase current and energy conversion process during generator operation were simulated by the linear math model. The non-linear math model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RG operation in self-excitation mode and in separately-excitation mode. Some important findings on how the SRG is operated and controlled were obtained in this study, which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G INDUCTANCE Power analysis Math model SIMULATION Exciting mode
下载PDF
Effect of sub-layer thickness on magnetic and giant magnetoresistance properties of Ni–Fe/Cu/Co/Cu multilayered nanowire arrays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宏智 黄波 +3 位作者 邓华权 李浩晨 张卫国 姚素薇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1231-1235,共5页
Ni-Fe/Cu/Co/Cu multilayered nanowire arrays were electrodeposited into anodic aluminum oxide template by using dual-bath method at room temperatur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we... Ni-Fe/Cu/Co/Cu multilayered nanowire arrays were electrodeposited into anodic aluminum oxide template by using dual-bath method at room temperatur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the multilayered nanowire arrays. 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er and physical property measurement system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ir magnetic and giant magnetoresistance (GMR) properties. The effect of sub-layer thickness on the magnetic and GMR properties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agnetic properties of electmdeposited nanowires are not affected obviously by Cu layer thickness, while magnetic layers (Ni-Fe and Co layers)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In addition, GMR ratio presents an oscillatory behavior as Cu layer thickness changes. The magnetic and GMR properties of the multilayered nanowire arrays are optimum at room temperature for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f Ni-Fe (25 nm)/Cu (15 nm)/Co (25 nm)/Cu (15 nm) with 30 deposition cy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chemistry Ni-Fe/Cu/Co/Cu multilayered nanowires Sub-layer thickness Magnetic property Giant magnetoresistan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