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行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65例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卢雪梅 《医学文选》 2006年第2期224-225,共2页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65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囊膜破裂后行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线缝线固定术,随访6个月,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6个月视力≥0.5者...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65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囊膜破裂后行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线缝线固定术,随访6个月,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6个月视力≥0.5者占89%,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的一种补救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后囊膜破裂 人工晶体沟缝线固定术 后房型
下载PDF
人工晶体单襻睫状沟缝线固定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种平 刘运甲 张跃红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54-555,共2页
评价人工晶体单襻睫状沟缝线固定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后囊膜不完整的患者 5 8例 ( 5 8眼 )采用单襻睫状沟缝线固定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将上襻缝合固定于 12点睫状沟处 ,下襻置于下方囊膜前。术后观察... 评价人工晶体单襻睫状沟缝线固定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后囊膜不完整的患者 5 8例 ( 5 8眼 )采用单襻睫状沟缝线固定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将上襻缝合固定于 12点睫状沟处 ,下襻置于下方囊膜前。术后观察眼前节情况、人工晶体位置及视力等 ,随访 6~ 12个月。术后一年对 2 6例测人工晶体光学中心与瞳孔中心的距离 ,并与随机选择的 2 4例非缝线睫状沟固定一年以上者作对比。结果 :植入 5 8例人工晶体无前后向倾斜 ,无钟摆现象。无角膜内皮失代偿及视网膜脱离发生。 89 5 %患者视力≥ 0 5。术后一年 2 6例单襻缝线固定与 2 4例非缝线睫状沟固定人工晶体光学中心与瞳孔中心距离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人工晶体单襻睫状沟缝线固定操作简便 ,手术时间短 ,术后并发症少 ,晶体位置与非缝线睫状沟固定相比无明显差别。对后囊膜不完整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者可作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体单襻睫沟缝线固定 后房型人工晶体 手术方法 人工晶体植入术 白内障摘除术
原文传递
马凡氏综合征合并双眼晶状体脱位1例报道
3
作者 刘忠兰 吴波 +2 位作者 向和平 谭晓勇 刘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0194-0195,共2页
马凡氏综合征( Marfan's syndrome, MFS)是一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又名蜘蛛指(趾)综合征,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发病率中位数为0.19/100000(范围:0.0-0.7),年龄为19.0岁(范围:0.0-74)[1]。2020年1... 马凡氏综合征( Marfan's syndrome, MFS)是一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又名蜘蛛指(趾)综合征,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发病率中位数为0.19/100000(范围:0.0-0.7),年龄为19.0岁(范围:0.0-74)[1]。2020年1月我科收治1例MFS综合征合并双眼晶状体脱位患者,临床上较为少见,经我科积极诊治,患者好转出院,现将病例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凡氏综合征 体脱位 Intra-lenticular LENS aspiration(ILLA) 人工晶体沟缝线固定术 弱视。
下载PDF
材料制备工艺
4
《电子科技文摘》 1999年第9期51-51,共1页
9913221Zn:Fe:LiNbO<sub>3</sub>晶体的生长及位相共轭效应的研究[刊]/徐衍岭//压电与声光.—1999,21(2).—127~130(L)在 LiNbO<sub>3</sub>中掺进 ZnO 和 Fe<sub>2</sub>O<sub>3</s... 9913221Zn:Fe:LiNbO<sub>3</sub>晶体的生长及位相共轭效应的研究[刊]/徐衍岭//压电与声光.—1999,21(2).—127~130(L)在 LiNbO<sub>3</sub>中掺进 ZnO 和 Fe<sub>2</sub>O<sub>3</sub>生长出 Zn: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工艺 位相共轭效应 线状晶体 气相外延生长 压电 声光 热敏电阻材料 功能材料 研究 抗光致散射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