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风醒脑液对胶原酶诱导脑出血模型小鼠的线粒体自噬机制研究
1
作者 钟晓琴 王宇 +2 位作者 胡达峰 宁振求 邓敏贞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4-588,共5页
目的 研究中风醒脑液(ZFXN)对胶原酶诱导脑出血(ICH)模型小鼠的线粒体自噬机制。方法 采用胶原酶注入尾状核制备ICH小鼠模型。将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ZFXN低剂量组(13g/kg)和ZFXN高剂量组(26g/kg),假手术组和模型... 目的 研究中风醒脑液(ZFXN)对胶原酶诱导脑出血(ICH)模型小鼠的线粒体自噬机制。方法 采用胶原酶注入尾状核制备ICH小鼠模型。将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ZFXN低剂量组(13g/kg)和ZFXN高剂量组(26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组给予对应药物,连续灌胃给药30 d,每天一次。采用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NSS)评价小鼠的神经功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活性氧(ROS)、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白介素-1β(IL-1β)、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转录激活因子6(ATF6)、PTEN诱导假定激酶1(PINK1)、帕金森氏病蛋白2(PARKIN)、肌细胞特异性增强因子2D(MEF2D)、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LC3B)和p62 mRNA的表达;尼氏体染色观察神经元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蛋白印迹法(WB)检测PINK1、PARKIN、MEF2D、Beclin-1、LC3和p62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的mNSS评分、ROS、NSE、NOX4、HIF-1α、IL-1β、NLRP3、ATF6、PINK1、PARKIN、Beclin-1、LC3B和GFAP表达显著增加(P<0.01),而GPX4、MEF2D和p62水平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ZFXN各剂量组mNSS评分、ROS、NSE、NOX4、HIF-1α、IL-1β、NLRP3、ATF6、PINK1、PARKIN、Beclin-1、LC3B和GFAP表达显著减少(P<0.05),而GPX4、MEF2D和p62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 ZFXN可能通过调节PINK1/PARKIN/MEF2D线粒体自噬通路来减少神经元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的ICH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醒脑液 脑出血 线粒体自噬机制 胶原酶
原文传递
线粒体自噬的调控机制及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谢佳佳 孙婷 张丹参 《神经药理学报》 2021年第3期43-49,共7页
自噬作为参与细胞代谢和细胞器更新的调节机制,在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线粒体自噬作为细胞靶物特异性自噬的一种,可识别和清除功能受损的线粒体,实现线粒体的质量控制。线粒体主要通过Parkin依赖途径和非Parkin依... 自噬作为参与细胞代谢和细胞器更新的调节机制,在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线粒体自噬作为细胞靶物特异性自噬的一种,可识别和清除功能受损的线粒体,实现线粒体的质量控制。线粒体主要通过Parkin依赖途径和非Parkin依赖途径调节自噬,从而影响机体的机能。研究表明线粒体自噬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该文主要总结了线粒体自噬的机制和线粒体自噬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自 线粒体自噬机制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线粒体自噬在眼科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许君彧 张晓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78-481,共4页
线粒体自噬是一种选择性自噬,是指细胞通过自噬的机制选择性地清除线粒体的过程。线粒体自噬在清除功能失调的线粒体、降低线粒体数量及维持细胞稳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分子机制涉及PINK1/Parkin、BNIP3、NIX和FUNDC1等多种蛋白。... 线粒体自噬是一种选择性自噬,是指细胞通过自噬的机制选择性地清除线粒体的过程。线粒体自噬在清除功能失调的线粒体、降低线粒体数量及维持细胞稳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分子机制涉及PINK1/Parkin、BNIP3、NIX和FUNDC1等多种蛋白。线粒体发生功能障碍或损坏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导致细胞死亡。研究发现线粒体自噬紊乱与多种眼科疾病的发生有关,如白内障、青光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ration,AMD)、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等。本文就线粒体自噬的发生机制和它在眼科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自噬机制 白内障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神经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