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线粒体COⅡ基因的中国蝽科分子系统学研究(半翅目,异翅亚目) 被引量:14
1
作者 卜云 栾云霞 郑哲民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9-246,共8页
扩增并测定了我国蝽科4亚科8属11种昆虫线粒体COⅡ基因585 bp的序列,对序列的碱基组成、转换颠换、遗传距离等进行分析,探讨了COⅡ基因在该科的分子进化机制.并基于COⅡ基因序列数据,分别采用邻接法(NI)、最大简约法(MP)和贝叶斯推... 扩增并测定了我国蝽科4亚科8属11种昆虫线粒体COⅡ基因585 bp的序列,对序列的碱基组成、转换颠换、遗传距离等进行分析,探讨了COⅡ基因在该科的分子进化机制.并基于COⅡ基因序列数据,分别采用邻接法(NI)、最大简约法(MP)和贝叶斯推论法(BI)建立蝽科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蝽科昆虫COⅡ基因A+T含量平均为71.7%,存在较强的A+T含量偏向性,氨基酸的变异率为27.2%;亚科间的遗传距离介于0.168~0.242之间,大于亚科内属种间的遗传距离,蝽科与盾蝽科2外群之间遗传距离最大,两科之间存在明显的间断.分子系统发育树表明,短喙蝽亚科为蝽科中较为原始的类群,分化较早,益蝽亚科与舌盾蝽亚科关系较近,形成一对姐妹群,蝽科中捕食性种类--益蝽亚科是较为特化的类群,它是由植食性种类分化而来.蝽科4亚科间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为Phyllocephalinae+(Pentatominae+(Asopinae+Podopin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翅目 蝽科 分子系统学 线粒体coⅱ基因 中国.
下载PDF
丁鱥不同群体线粒体COⅡ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凌去非 李思发 殷建国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5,共2页
我国新疆朱家湖、73水库2个地方丁鱥群体和引进的捷克丁鱥群体线粒体DNA的COⅡ基因3种单倍型碱基组成中,A+T含量分别为59.67%、59.84%和59.33%。单倍型Ⅰ在3群体中均有分布,单倍型Ⅱ只在2个新疆地方性丁鱥群体中有分布,单倍型Ⅲ仅为捷... 我国新疆朱家湖、73水库2个地方丁鱥群体和引进的捷克丁鱥群体线粒体DNA的COⅡ基因3种单倍型碱基组成中,A+T含量分别为59.67%、59.84%和59.33%。单倍型Ⅰ在3群体中均有分布,单倍型Ⅱ只在2个新疆地方性丁鱥群体中有分布,单倍型Ⅲ仅为捷克群体独有。单倍型Ⅰ与单倍型Ⅱ所编码的蛋白质相比较,一级结构发生了1个碱基替换,由赖氨酸替换为谷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鱥 线粒体coⅱ基因 序列 单倍型
下载PDF
直突摇蚊亚科部分属基于线粒体COⅡ基因部分序列的系统发育关系(双翅目:摇蚊科)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茜 王新华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1-716,共6页
利用线粒体COⅡ部分基因序列对直突摇蚊亚科代表性属级阶元进行分子系统学研究。共测定24属30种基因序列,利用ClustalX软件对比并用MEGA4.1软件分析其碱基组成,以Chironomus samoensis Edwards作为外群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拟开氏... 利用线粒体COⅡ部分基因序列对直突摇蚊亚科代表性属级阶元进行分子系统学研究。共测定24属30种基因序列,利用ClustalX软件对比并用MEGA4.1软件分析其碱基组成,以Chironomus samoensis Edwards作为外群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拟开氏摇蚊属Parakiefferiella和克莱施密摇蚊属Krenosmittia,伪直突摇蚊属Pseud-orthocladius,陆直突摇蚊属Georthocladius各自互为姐妹群,此结果与基于形态学的系统发育研究结果相一致。毛突摇蚊属Chaetocladius和直突摇蚊属Orthocladius、拟环足摇蚊属Paracricotopus和施密摇蚊属Smittia、真开氏摇蚊属Eukiefferiell和肛脊摇蚊属Mesosmittia在本实验结果中得到较高的支持率形成姐妹群关系,但因系统发育关系尚无前人研究而有待做进一步验证。本研究同时证明线粒体COⅡ基因片段在分析摇蚊科属间及属内种间关系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蚊科 直突摇蚊亚科 线粒体coⅱ基因片段 系统发育关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Ⅱ基因的中国大豆食心虫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朱诗禹 徐伟 +3 位作者 高宇 崔娟 欧师琪 史树森 《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5-486,共12页
【目的】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Matsumura)是我国大豆Glycina max最重要的蛀荚害虫。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大豆食心虫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情况。【方法】通过测定大豆食心虫19个地理种群208头老熟幼虫的线粒体COⅡ基... 【目的】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Matsumura)是我国大豆Glycina max最重要的蛀荚害虫。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大豆食心虫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情况。【方法】通过测定大豆食心虫19个地理种群208头老熟幼虫的线粒体COⅡ基因序列(723 bp),利用MEGA6.0和Dna SP 5.0等软件分析大豆食心虫不同地理种群的基因序列变异和遗传分化情况。【结果】在19个大豆食心虫地理种群中共获得208条COⅡ基因序列,发现61个变异位点,包含57个单倍型。总群体单倍型多样度Hd=0.8522,各地理种群单倍型多样度范围在0.1818~0.9546间,总群体的固定系数Fst=0.4619,总遗传分化系数Gst=0.1186,总基因流Nm=0.29。总群体Tajima’s D检验结果不显著,表明大豆食心虫在较近的历史时期未出现群体扩张现象,群体大小稳定。单倍型网络图、ML单倍型系统树及采用不同地理种群间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系统发育树均显示,贵阳(GY)和都安(DA)种群与其余地理种群分化明显。AMOVA分子变异分析结果显示,东北组、西北组、黄淮组、华南组及西南组种群组间所占总变异的比例大于组内。【结论】大豆食心虫不同地理种群间基因交流较少,整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程度较高,遗传分化主要来自地理种群组间,且地理距离是影响不同地理种群间遗传距离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食心虫 线粒体coⅱ基因 地理种群 遗传分化 基因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Ⅱ基因的安徽白蚁的分子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5
作者 汪萍 朱金龙 +4 位作者 张有森 王俊 朱艳燕 尹若春 张萍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34-841,共8页
利用同源克隆技术分离了安徽省40个不同地理种群白蚁样品的线粒体COⅡ基因,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合GenBank中的数据,构建系统进化树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序列比对分析表明,40个白蚁样品分属3个属(土白蚁属、散白蚁属、乳白蚁属)... 利用同源克隆技术分离了安徽省40个不同地理种群白蚁样品的线粒体COⅡ基因,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合GenBank中的数据,构建系统进化树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序列比对分析表明,40个白蚁样品分属3个属(土白蚁属、散白蚁属、乳白蚁属)的6个种,3个属COⅡ全长基因中多态性位点分别占0.1%、9.2%和7.4%;基因序列中A+T含量为61.8%,显著高于C+G含量,碱基变异的主要形式为转换。同种白蚁个体间的碱基差异明显小于不同种间的差异,种内个体间的差异为0.1%-1.3%,种间个体间的差异为5.5%-7.6%。分子系统树表明,乳白蚁属和散白蚁属构成姐妹关系聚成一支,亲缘关系较近,而土白蚁属关系较远,分子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的结果与传统形态学结果相一致,是对形态分类的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蚁 线粒体coⅱ基因 克隆 系统发育树
下载PDF
鲤科25种鱼类线粒体COⅡ基因序列差异及其系统进化关系 被引量:15
6
作者 凌去非 李思发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7-752,共6页
采用PCR技术获得了23种鲤科鱼类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COⅡ)基因部分序列,将所得的COⅡ基因序列与2种取自GenBank的鲤科鱼类同一基因序列采用CLUSTAL X排序后,序列间未见插入和缺失,在实际分析的600bp序列中,共有变异位点250... 采用PCR技术获得了23种鲤科鱼类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COⅡ)基因部分序列,将所得的COⅡ基因序列与2种取自GenBank的鲤科鱼类同一基因序列采用CLUSTAL X排序后,序列间未见插入和缺失,在实际分析的600bp序列中,共有变异位点250个。以台湾缨口鳅作为外类群,用PAUP4.0软件对序列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支分析,分别用邻接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分子系统树。Kimura双因素模型计算25种鲤科鱼类遗传距离范围为0.0185~0.2375,其中,遗传距离值最小是cān与似鱎(0.0185),最大是似刺鳊鮈与大鳍鱊(0.2375)。分子系统树显示鲤科雅罗鱼亚科、舶亚科、鲤亚科、鮈亚科和鱊亚科均没有各自形成单系群。雅罗鱼亚科被分为北方类群和东亚类群,北方类群是一单系类群,东亚类群与舶亚科、鲴亚科、鲢亚科形成另一个单系群。丁鱥与贝加尔雅罗鱼、东方欧鳊、湖拟鲤等聚成一单系群,支持将丁鱥保留在雅罗鱼亚科中的传统分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科鱼类 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coⅱ)基因 系统发育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DNA COⅡ基因的亚洲玉米螟中国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及基因流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李菁 张颖 +2 位作者 王振营 何康来 王强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35-1143,共9页
本文通过对中国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17个地理种群的线粒体COⅡ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对中国亚洲玉米螟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和基因流水平进行了初步研究。在获得的413条序列样本中共发现了34个变异位点、35种单倍型... 本文通过对中国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17个地理种群的线粒体COⅡ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对中国亚洲玉米螟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和基因流水平进行了初步研究。在获得的413条序列样本中共发现了34个变异位点、35种单倍型。总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811,种群内单倍型多样度在0.424~0.862范围内。17个种群间的平均基因流(Nm)为2.02。总群体的固定系数Fst为0.234。AMOVA分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玉米螟的遗传分化主要来自种群内部(76.45%)。各种群的TajimasD值中性检验符合中性突变,说明中国亚洲玉米螟在历史上没有出现群体扩张,群体大小稳定。各地理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间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各地理种群中的单倍型在系统发生树上散布在不同的分布群中,缺乏明显的地理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地理种群 线粒体coⅱ基因 单倍型 遗传分化 基因
下载PDF
2种银鱼线粒体COⅡ及侧翼tRNA基因的测定分析及其亲缘关系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际峰 郝培应 +3 位作者 聂刘旺 汪成润 王洋 卢韫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4-428,共5页
探讨4种银鱼及香鱼线粒体COⅡ基因序列变异及它们的亲缘关系。测定和分析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线粒体COⅡ基因全序列及侧翼tRNA基因序列。并与有明银鱼、小齿日本银鱼及香鱼的同源序列比较,发现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COⅡ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差... 探讨4种银鱼及香鱼线粒体COⅡ基因序列变异及它们的亲缘关系。测定和分析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线粒体COⅡ基因全序列及侧翼tRNA基因序列。并与有明银鱼、小齿日本银鱼及香鱼的同源序列比较,发现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COⅡ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差异最小,香鱼与有明银鱼的差异最大。此外,选加大西洋鲑等共11种鱼类的COⅡ基因序列,用NJ法和MP法对其进行系统树重建,结果显示:系统树一致将4种银鱼和香鱼聚为一支,其中大银鱼与太湖新银鱼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银鱼 太湖新银鱼 线粒体coⅱ基因 亲缘关系
下载PDF
太湖新银鱼m tDNA COII和Cytb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际峰 卢韫 +3 位作者 杜晓光 汪承润 聂刘旺 王洋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29-234,共6页
设计了5对特异性引物,扩增、拼接并测定出太湖新银鱼线粒体tRNAAsp-COII-tRNALys和tRNAGlu-Cytb-tRNAThr两段基因序列片段。基因定位和序列分析发现,太湖新银鱼线粒体COII基因全序列长度为691 bp,序列AT含量为52.80%,编码230个氨基酸;... 设计了5对特异性引物,扩增、拼接并测定出太湖新银鱼线粒体tRNAAsp-COII-tRNALys和tRNAGlu-Cytb-tRNAThr两段基因序列片段。基因定位和序列分析发现,太湖新银鱼线粒体COII基因全序列长度为691 bp,序列AT含量为52.80%,编码230个氨基酸;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全长为1141 bp,AT含量为48.90%,它编码380个氨基酸。分别位于线粒体COII和Cytb基因两翼的4个tRNA基因(tRNAAsp、tRNALys、tRNAGlu和tRNAThr)同时被测定出来。将太湖新银鱼与有明银鱼、小齿日本银鱼的同源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基于线粒体COII+Cytb基因合并数据的核苷酸和氨基酸两种序列形式,以黑斑蛙为外群,对10种鱼类进行分子系统树的构建,结果一致表明:小齿日本银鱼与有明银鱼的亲缘关系近于太湖新银鱼;鲱科与鲑科的亲缘关系近于银鱼科鱼类;此外在本研究硬骨鱼类的4个科中,白鲟科作为原始而古老的类群,是在系统进化的过程中首先分化出来的一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新银鱼 线粒体coⅱ基因 CYTB基因 TRNA基因
下载PDF
The Complete Sequence of Mitochondrial COII Gene of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and Its Applicability as a Marker for Phylogenetic Analysis 被引量:4
10
作者 YU Shanshan KONG Xiaoyu LI Yulong XU Hui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07年第2期187-192,共6页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II (COII) gene of Penaeinae shrimp Fenneropenaeus chinen- sis was cloned and sequenced. The gene is 688 bp in length and codes for 229 amino acids. It shows 83.2%,...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II (COII) gene of Penaeinae shrimp Fenneropenaeus chinen- sis was cloned and sequenced. The gene is 688 bp in length and codes for 229 amino acids. It shows 83.2%, 87.0% and 83.8% sequence similarity to Marsupenaeus japonicus, Penaeus monodon and Farfantepenaeus notialis, respectively. The A+T content of the whole gene and that at the third position of codons are 64.7% and 78.2%, respectively.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F. chinensis and three other species representing genera Farfanatepenaeus, Marsupenaeus and Penaeus was analyz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netic distances among the four taxa ranged from 0.144 0 to 0.200 5, exceeding those estimated with COI and partial 16S rRNA gene sequences among Marsupenaeus, Litopenaeus and Melicertus, and being therefore larger than the value among subgenera.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the COII gene has a faster evolutionary rate than that of the COI gene and partial 16S rRNA gene and could be used for phylogenetic analysis at genus or species level.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indicated that Farfantepenaeus, Fenneropenaeus, Marsupenaeus and Penaeus are at a higher phylogenetic level than subgenus, which supports the opinion of the elevation of phylogenetic status of the four subgenera to genus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线粒体coⅱ基因 完整序列 系统发生分析 标记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