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MRI诊断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泽有 《中原医刊》 2005年第17期78-79,共2页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及MRI表现,评价其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的X线及CT表现和12例患者的MRI骶髂关节表现,对照其分级阳性情况发生率,分析其在强直性脊柱...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及MRI表现,评价其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的X线及CT表现和12例患者的MRI骶髂关节表现,对照其分级阳性情况发生率,分析其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意义。结果6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28个骶髂关节X线及CT表现分别为0级25个,Ⅰ级41个,Ⅱ级156个,Ⅲ级26个,Ⅳ级8个。12例AS患者的23个骶髂关节可见软骨异常,表现为T1WI和T2WI上正常线形中等信号的软骨影像消失取代之为无规则增粗或扭曲样中等信号。结论骶髂关节X线平片仍为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最简便可行的方法,但对于分析定性不如CT及MRI,CT及MRI在对骶髂关节病变分级方面无差异性,但在显示关节滑膜增厚、软骨破坏、韧带损伤方面MRI优于CT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 脊柱炎 骶髂关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放射摄影术 骶髂关节病变 强直性脊柱炎 MRI表现 CT表现
下载PDF
神经纤维瘤病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表现和治疗(附1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亚明 于新 +3 位作者 田增民 王洪伟 刘锐 卢旺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57-363,共7页
目的回顾分析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瘤病之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14例诊断明确的神经纤维瘤病患者,Ⅰ型者(2例)主要以神经胶质细胞或神经细胞发育不良(巨脑回)、成瘤性(视神经胶质瘤)以及颅骨缺损为特征;Ⅱ型者(12例)病变主要... 目的回顾分析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瘤病之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14例诊断明确的神经纤维瘤病患者,Ⅰ型者(2例)主要以神经胶质细胞或神经细胞发育不良(巨脑回)、成瘤性(视神经胶质瘤)以及颅骨缺损为特征;Ⅱ型者(12例)病变主要侵犯脑的被覆组织,如脑膜和神经鞘膜,表现为许旺细胞瘤和脑膜瘤病。针对不同肿瘤类型和主要病征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其中Ⅰ型蝶骨发育缺损导致进展性突眼者采取眶后壁钛板塑形修补术,脑发育异常引起癫发作者予以药物治疗;Ⅱ型双侧听神经瘤者,根据肿瘤大小、听力损伤程度选择手术切除;有占位效应的并发性肿瘤(多发脑膜瘤、神经鞘瘤)患者也分别采取手术切除;对侧未手术的听神经瘤或多发脑膜瘤、手术后残留听神经瘤复发者施以γ-刀治疗。结果14例患者平均随访27个月,12例Ⅱ型患者中11例经综合治疗后所有肿瘤控制良好,1例死于颅内多发肿瘤侵袭生长。10例13耳行听神经瘤切除术,3例复发,1例死亡;仅3耳保存听力。结论神经纤维瘤病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表现多样,多部位、多种类型肿瘤和畸形并存,使治疗十分困难,应当根据不同病变类型和主要的临床症状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神经外科手术(学)
下载PDF
应用图像融合技术诊断骨骼炎症——图像融合技术在骨与关节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三)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敏 陈亚玲 +5 位作者 刘玉珂 王军辉 郭艳幸 李无阴 高书图 杜天信 《中医正骨》 2010年第11期22-26,共5页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骨骼 炎症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数字透视摄影术
下载PDF
颈静脉球瘤25例CT及MRI检查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董燕 董季平 +2 位作者 杨想春 杨军乐 邬小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449-451,共3页
目的:探讨颈静脉球瘤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及此瘤影像学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静脉球瘤,结合文献对其CT及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25例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左侧15例,右侧10例。病变以颈静脉孔为中心生长并向周围结... 目的:探讨颈静脉球瘤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及此瘤影像学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静脉球瘤,结合文献对其CT及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25例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左侧15例,右侧10例。病变以颈静脉孔为中心生长并向周围结构不同程度蔓延。CT及MRI表现各具特征性,CT显示颈静脉孔区及其周围软组织肿块,颈静脉球窝较对侧明显扩大,高分辨CT更能显示骨质破坏程度;MRI均显示颈静脉孔区及鼓室内不规则的软组织信号灶,并能见到典型的"盐和胡椒"征象,能为此瘤术前诊断提供可靠依据。结论:颈静脉球瘤的CT、高分辨薄层CT及MR检查有明显的优势,CT检查尤其是高分辨CT可准确显示骨质破坏范围、程度;MRI能更清楚显示病变范围、病灶信号及强化方式,两者优势互补,应作为术前常规和必需的检查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球瘤 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肘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的影像诊断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程小杰 姚庆东 +3 位作者 柳海晓 何家维 张呈兵 彭磊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6期125-129,共5页
目的探讨肘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肘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资料,其中9例患者行肘关节拍摄正侧位X线片,6例行多层螺旋CT检查,1例患者同时行X线和MRI检查。结果 14例患者... 目的探讨肘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肘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资料,其中9例患者行肘关节拍摄正侧位X线片,6例行多层螺旋CT检查,1例患者同时行X线和MRI检查。结果 14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1.9岁。单肘关节发病13例,双肘发病1例,右肘12例,左肘3例。9例X线平片表现关节内为多个圆形或卵圆形的钙化结节影,大小、数目不等,结节密度不均,呈环形或半环形高密度影。6例行多层螺旋CT扫描清晰显示大小不等、数目不一的钙化游离体,可显示X线阴性的隐蔽部位游离体、增厚的滑膜、软骨下侵蚀和关节腔内积液情况。1例MRI检查发现肘关节内多个结节,边界清晰,在T1WI上呈等、低信号,在T2WI上呈低信号,T2WI+脂肪抑制序列上显示滑膜增厚,关节腔内少量积液。结论肘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影像学具有特征性,结合病史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滑膜骨软骨瘤病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脑垂体脓肿15例CT和MRI表现及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杜绍楠 班允超 +5 位作者 李龙 刘佳 赵正 韩圣 李志鹏 景治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脑垂体脓肿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1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垂体脓肿患者,术前均行CT扫描和鞍区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CT示7例鞍区呈等密度,5例呈低密度,1例呈略高密度病灶,2例呈混杂密度病灶,边界均清楚;MRI示11例长T1,长T2... 目的:探讨脑垂体脓肿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1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垂体脓肿患者,术前均行CT扫描和鞍区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CT示7例鞍区呈等密度,5例呈低密度,1例呈略高密度病灶,2例呈混杂密度病灶,边界均清楚;MRI示11例长T1,长T2信号,2例呈等T1,长T2信号,13例显示增强后可见囊壁环形强化,且冠状位上均可见垂体柄增粗及强化,为中枢性尿崩提供了形态学上的线索。结论:垂体脓肿的影像学有特征性,术前CT提示鞍区边界清楚的等密度或略高密度病灶,鞍区磁共振及增强示类圆形囊状占位性病变,等或长T1,长T2,囊壁呈环形强化,伴蝶窦内粘膜增厚等,尤其是术前合并尿崩者应考虑垂体脓肿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肿 病理学脓肿 放射照像术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垂体
下载PDF
脑内非特异性炎性肉芽肿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昂 张雪林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92-1194,共3页
目的探讨脑内非特异性炎性肉芽肿的影像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内非特异性炎性肉芽肿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着重分析其CT和MRI表现。结果10例患者中9例病灶均靠硬脑膜面,位于皮层或皮层下,10例病灶均见有... 目的探讨脑内非特异性炎性肉芽肿的影像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内非特异性炎性肉芽肿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着重分析其CT和MRI表现。结果10例患者中9例病灶均靠硬脑膜面,位于皮层或皮层下,10例病灶均见有明显强化,8例呈实性伴或不伴环形强化,7例可见局部脑膜强化。结论脑内非特异性炎性肉芽肿病灶多位于皮层或皮层下,增强后呈不规则实性伴或不伴环形强化,可见相邻脑膜局限性强化,这些影像特征有助于本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肉芽肿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和MRI表现
8
作者 周洁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532-533,共2页
目的探讨CT和MRI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以提高该区肿瘤的诊断正确率,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和MRI资料。结果 1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有:脂肪肉瘤(4例)和脂肪瘤(3... 目的探讨CT和MRI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以提高该区肿瘤的诊断正确率,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和MRI资料。结果 1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有:脂肪肉瘤(4例)和脂肪瘤(3例),脂肪成分为其主要特征;神经鞘瘤(3例)均位于脊柱旁沟;恶性淋巴瘤(3例),由肿大淋巴结融合而成;平滑肌肉癌(2例),内见大片状坏死;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肿瘤密度略低于肌肉,增强后明显强化。结论 CT和MRI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定性方面有较高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白质病7例报告 被引量:11
9
作者 罗伟良 王立志 李博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7-200,共4页
目的报告7例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性脑白质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确诊的7例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白质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中男3例、女4例,年龄17~46岁。为散发性发病,提示发病存在个... 目的报告7例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性脑白质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确诊的7例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白质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中男3例、女4例,年龄17~46岁。为散发性发病,提示发病存在个体易感因素。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头痛、呕吐、意识改变、癫痫发作等,3例仅有头痛,经CT和/或MR检查诊断脑白质病而后确诊。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增高,头颅CT均表现为两侧大脑半球脑白质对称性"佛指状"密度减低、侧脑室变窄、脑回肿胀和脑沟变浅。头颅MRI均表现两侧大脑半球白质广泛受累,T1WI呈略低信号,T2WI明显高信号,FLAIR亦为高信号,脑回肿胀,脑沟模糊不清,脑沟、脑池变浅,脑室变窄。经脱水降颅压及糖皮质激素等治疗,5例患者症状好转,2例死于脑疝。结论 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白质病,临床表现以颅高压表现为主,头颅MRI检查T2WI及FLAIR上双侧大脑半球白质高信号是主要的影像学特征,结合接触史调查可做出诊断。治疗以脱水降低颅内压及糖皮质激素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二氯乙烷(1 2-DCE) 中毒性脑白质病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听神经瘤CT、MRI诊断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袁军 赵武华 +1 位作者 黄丹江 樊琦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5期348-350,共3页
目的 :比较听神经瘤的CT、MRI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听神经瘤的CT、MRI表现。结果 :听神经瘤的MRI表现为桥小脑角区圆形或类圆形肿块 ,于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 ,T2 WI呈高信号或混杂信号 ;增强扫描显示病... 目的 :比较听神经瘤的CT、MRI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听神经瘤的CT、MRI表现。结果 :听神经瘤的MRI表现为桥小脑角区圆形或类圆形肿块 ,于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 ,T2 WI呈高信号或混杂信号 ;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实质部分及增粗的听神经明显强化 ,呈“苹果柄”样改变。CT表现为桥小脑角部低密度或等密度病灶 ,薄扫可见同侧内听道口扩大。结论 :CT能直观地显示内听道口的扩大 ,但常规扫描易漏诊。MRI多层面成像及无骨伪影的优点 ,对显示听神经瘤瘤体及病侧听神经增粗很有价值 ,增强后的“苹果柄”样改变是听神经瘤特征性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原发性脑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斌 黄永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11期1217-1220,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MRI表现特征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MRI资料,并与病理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9例中4例为单发,5例多发,共有15个病灶,幕上13例,幕下2例,其中位于脑室旁深部白质...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MRI表现特征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MRI资料,并与病理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9例中4例为单发,5例多发,共有15个病灶,幕上13例,幕下2例,其中位于脑室旁深部白质的病灶7个,占46.6%,位于脑表面及灰白质交界区4个,占26.6%,位于小脑部2个,占13.3%。原发性脑淋巴瘤的影像学形态多为类圆形肿块或结节,瘤周多为轻中度水肿。CT平扫表现为等或稍高密度,增强扫描呈团块状、结节状均匀强化;MR平扫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呈团块状或结节状均匀性明显强化。病理上肿瘤细胞均呈弥漫密集分布,瘤细胞大小较一致,胞质及水分少,核大,染色质颗粒粗,可见瘤细胞围绕血管呈袖套样浸润,未见明显的出血及坏死,亦未见钙化。网状纤维染色显示纤维结构较丰富,此种病理组织学特点决定了淋巴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结论:原发性脑淋巴瘤的病理学基础决定其CT、MRI表现特征,结合其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多可做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下载PDF
肝血管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价值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升强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目的:提高肝血管瘤(HCH)的临床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对HCH的临床表现和X线平片、超声、CT、MRI、动脉造影以及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HCH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X线平片检查意义不大,超声检查简单、易行、无创伤,... 目的:提高肝血管瘤(HCH)的临床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对HCH的临床表现和X线平片、超声、CT、MRI、动脉造影以及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HCH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X线平片检查意义不大,超声检查简单、易行、无创伤,属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CT诊断HCH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与检查技术密切相关,"两快一慢"的CT增强扫描技术是诊断HCH的必要检查手段,CT增强特征表现为:早期病灶边缘呈高密度强化与同层之腹主动脉一致;增强区域呈进行性向心性扩展;延迟(>5min)扫描病灶呈等密度充填,再延迟1h后病灶又恢复到平扫时之低密度,这就是HCH特有的对比剂"快进慢出"表现,与肝癌的CT增强表现为"快进快出"的特有CT征象相鉴别。MRI对HCH具有特殊诊断意义,T1弱信号,T2高强度信号,是鉴别肝癌的重要指征。动脉造影是肝血管瘤最可靠诊断方法之一,呈现颇有特征的"早出晚归"征。同位素标记红细胞肝扫描对诊断血管瘤有高度特异性,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SPECT)肝血流-血池显像方法对HCH的诊断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是诊断本病的最佳方法。结论:HCH的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影像学有典型表现者可以诊断,其中超声属首选,次选CT、MRI或同位素标记红细胞扫描,大部分得到确诊,肝血管造影常为术前了解或对诊断不明者作必要的补充。因此,影像学表现对HCH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瘤 超声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结节性硬化症2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慧文 张惠英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500-501,共2页
关键词 结节性硬化症/诊断 脑电描记术/诊断应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诊断应用磁共振成像/诊断应用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CT MRI表现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旭 孙志涛 周国影 《生物磁学》 2004年第2期15-18,共4页
目的 :旨在评估强直性脊柱炎 (AS)患者骶髂关节炎的MR影像学特征。并比较X线平片、CT和MR影像在诊断骶髂关节炎中的作用。方法 :搜集 1 2例AS患者 ,分别行X线平片、CT和MR检查。增强前MR扫描序列包括SET1 W1 、FSET2 WI和梯度回波的准T2... 目的 :旨在评估强直性脊柱炎 (AS)患者骶髂关节炎的MR影像学特征。并比较X线平片、CT和MR影像在诊断骶髂关节炎中的作用。方法 :搜集 1 2例AS患者 ,分别行X线平片、CT和MR检查。增强前MR扫描序列包括SET1 W1 、FSET2 WI和梯度回波的准T2 (GRT2 WI)。增强后MR扫描序列参数与增强前SET2 WI相同。另选 9例志愿者 ,行MR平扫检查。结果 :8例志愿者 1 6个骶髂关节的T1 WI和T2 WI可直接显示正常骶髂关节软骨表现为线形或点样的中等信号影。 9例志愿者 1 1个骶髂关节的骨髓内可见局灶性脂肪沉积。 1 2例AS患者 2 1个骶髂关节可见软骨异常 ,表现为T1 WI和T2 WI上正常线形中等信号的软骨影像消失代之以不规则增粗或扭曲样中等信号。患者组CT表现为Ⅱ~Ⅳ级骶髂关节炎 ,即关节软骨下骨板硬化 ,侵蚀囊变 ,关节间隙宽窄不均或部分强直 ,韧带部受累。分析表明 :在骶髂关节炎的诊断方面 ,MR和CT明显优于X线平片 (P <0 .0 0 1 )。结论 :同X线片比较虽CT和MRI均有助于AS骶髂关节炎的诊断 ,但MR影像可显示CT和X线所不能显示的软骨异常和骨髓内水肿改变 ;骨髓内脂肪沉积可属正常变异 ,扭曲样中等强度信号应视为软骨的异常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骶 髂关节 体层摄影术 MR影像学 放射摄影术 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播散性囊型脑包虫病CT和MRI诊断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孔明 扎西彭措 +2 位作者 周庆会 倪伟 贺旭阳 《四川医学》 CAS 2014年第7期886-888,共3页
目的分析播散性囊型脑包虫病的CT和MRI的影像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和临床随访证实的11例播散性囊型脑包虫病的CT和MRI表现,观察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和囊泡形态。结果11例病例共检出150多个病灶,最大直径... 目的分析播散性囊型脑包虫病的CT和MRI的影像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和临床随访证实的11例播散性囊型脑包虫病的CT和MRI表现,观察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和囊泡形态。结果11例病例共检出150多个病灶,最大直径约2cm,都为多发,分布广泛。部分病灶边缘有点状钙化,部分病灶呈点状钙化,部分病灶周边轻度水肿征,占位效应较轻。MR显示病灶较CT清晰,但钙化不能显示。结论播散性囊型脑包虫病CT和MRI具有一定特征性,是该病流行地区脑包虫病的首先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散性囊型脑包虫病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结节性硬化症多器官损害7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晓萍 林清 张君坦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结节性硬化症伴皮肤、大脑、肾脏、肝脏等多器官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特征性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结果7例患者均有多器官损害,累及两个器官3例,...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结节性硬化症伴皮肤、大脑、肾脏、肝脏等多器官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特征性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结果7例患者均有多器官损害,累及两个器官3例,3个及以上器官损害4例;皮肤损害主要为面部血管纤维瘤6例,皮肤色素脱失斑7例,鲨鱼皮斑3例,趾甲下纤维瘤1例;癫痫发作6例,智力低下4例,颅脑CT或MRI检查提示室管膜下结节4例,皮质结节2例;4例合并双侧肾脏多发错构瘤,1例合并肝脏错构瘤。结论特殊的皮肤损害、癫痫发作、智力低下,脑CT或MRI检查提示室管膜下结节或皮质结节或内脏多发性错构瘤为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提高本病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硬化症 皮肤病变 癫痫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多发性肾错构瘤
下载PDF
节细胞胶质瘤的CT和MRI诊断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志诚 许淑惠 郑朝阳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4期372-373,共2页
节细胞胶质瘤较少见,约占中枢神经系统原发肿瘤的0.4%~6.25%.多见于儿童和30岁以下成人,术前易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11例节细胞胶质瘤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关键词 节细胞胶质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枕骨蛛网膜粒压迹的影像表现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震 巫北海 韩丹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5期405-407,共3页
目的 :了解枕骨蛛网膜粒压迹的影像表现 ,避免误诊。方法 :10例因其它原因检查的患者 ,全部摄有头颅正侧位、汤氏位X线片和CT平扫、MR检查。结果 :X线表现为板障内、位于枕骨中线两旁的类圆形囊状透亮区 ,其边缘清楚 ,直径数毫米至 2 .0... 目的 :了解枕骨蛛网膜粒压迹的影像表现 ,避免误诊。方法 :10例因其它原因检查的患者 ,全部摄有头颅正侧位、汤氏位X线片和CT平扫、MR检查。结果 :X线表现为板障内、位于枕骨中线两旁的类圆形囊状透亮区 ,其边缘清楚 ,直径数毫米至 2 .0~ 3.0cm不等 ,相互间可融合 ,以枕骨中线为中心对称呈蝴蝶翼样或散在分布呈蜂窝样排列。其CT表现为板障内囊状透光区多数相互融合呈串珠样 ,并可见内板穿凿样骨质缺损 ,一般为水样密度 ,有少数密度较高。MRI表现板障内可延伸到枕部蛛网膜下腔的类圆形囊状影 ,可相互融合排列成串珠样。T1和T2 加权像与同一层面脑脊液信号相同。结论 :蛛网膜粒压迹无临床意义 ,影像有特征性 ,诊断不难 ,MRI可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粒 骨质缺损 X线摄影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及MRI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9
作者 雷友华 肖智博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36-939,共4页
目的探讨CT及MRI对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经病理检查证实的IHPCC患者24例的CT及MRI检查资料。结果 (1)24例病灶CT平扫均为低密度,边界不清晰。增强扫描动脉期:2例呈不均匀明显强... 目的探讨CT及MRI对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经病理检查证实的IHPCC患者24例的CT及MRI检查资料。结果 (1)24例病灶CT平扫均为低密度,边界不清晰。增强扫描动脉期:2例呈不均匀明显强化,4例未见强化,周边轻度不完全强化7例,边缘呈连续薄环状强化11例,6例中央呈网格状或结节状强化;门静脉期:环形强化18例,呈渐进性填充中度强化,6例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延迟期:病灶强化不均匀,16例持续强化高于肝实质,8例强化程度低于肝实质,13例病灶中心填充强化呈片状、网格状及结节状,11例中心未强化。肝内胆管扩张6例,肝内胆管结石4例,肝叶萎缩4例,局部肝轮廓凹陷3例。结论 IHPCC由于病灶内各种成分的比例和分布不同,CT和MRI表现不同,其动态增强表现仍有一定特征性,CT和MRI各有优势,二者相结合对IHPCC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细胞肿瘤 肝内周围型 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扩散加权
下载PDF
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与神经鞘瘤的影像鉴别诊断 被引量:21
20
作者 吴芹 陈燕萍 +1 位作者 徐嬿 刘彩霞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16-1119,共4页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与神经鞘瘤的CT与MRI表现,旨在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与8例神经鞘瘤患者的CT与MRI表现,重点观察病变所在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占...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与神经鞘瘤的CT与MRI表现,旨在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与8例神经鞘瘤患者的CT与MRI表现,重点观察病变所在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占位效应。结果 21例咽旁间隙肿块均边界光滑,包膜完整,可见坏死囊变区,体积多较大(最长径多>4 cm),占位效应明显。其中13例多形性腺瘤均来源于腮腺深叶,突向咽旁间隙生长,同侧咽旁间隙受压变窄,向内移位,呈裂隙状位于肿块的内前方,茎突受压向内后方移位。8例神经鞘瘤,肿块与腮腺深叶分界清楚,可见脂肪间隙。结论生长在咽旁间隙的多形性腺瘤与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较难,鉴别诊断需依靠肿块所在位置、与腮腺的关系及其周围结构如咽旁间隙脂肪和茎突的移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神经鞘瘤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