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线近红外分析仪在多组分汽油调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钱伯章 《炼油化工自动化》 1996年第3期49-53,共5页
介绍了美、法等国为了生产新配方汽油,以符合环保部门对新配方汽油在环境污染方面的严格规定,而分别开发的近红外(NIR)在线分析仪成功地应用于多组分汽油优化调合控制中的实例及经济效益。同时亦介绍了NIR的分析原理和在线N... 介绍了美、法等国为了生产新配方汽油,以符合环保部门对新配方汽油在环境污染方面的严格规定,而分别开发的近红外(NIR)在线分析仪成功地应用于多组分汽油优化调合控制中的实例及经济效益。同时亦介绍了NIR的分析原理和在线NIR系统的主要构成及其一系列优点。最后建议我国积极研制、开发这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分汽油调合 优化调合控制 汽油 配方
下载PDF
汽油调和组分油性质及优化分析
2
作者 闫少恒 《石化技术》 CAS 2023年第7期215-217,共3页
阐述了常见的汽油调和组分油性质,进一步分析按照调和配方优化组分油性质的基本思路,并讨论了在线技术在该方面的运用优势、功能与使用目的,以及在线调和优化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 汽油组分 在线调和 辛烷值
下载PDF
基于虚拟样本生成的分子水平汽油使用过程碳排放建模研究
3
作者 宋建 崔晨 +3 位作者 郭莘 田华宇 韩璐 周祥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31,共8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背景下,汽油作为高碳排放行列的一员,面临着CO_(2)减排的挑战。基于气相色谱得到的汽油组成数据和通过新欧洲驾驶循环得到的汽油CO_(2)排放量数据,按照PONA组成、碳原子数和取代基个数对汽油组分进行分类整理,采...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背景下,汽油作为高碳排放行列的一员,面临着CO_(2)减排的挑战。基于气相色谱得到的汽油组成数据和通过新欧洲驾驶循环得到的汽油CO_(2)排放量数据,按照PONA组成、碳原子数和取代基个数对汽油组分进行分类整理,采用层次聚类方法对汽油组成数据进行聚类,并按聚类结果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建立了燃油汽车行驶每千米CO_(2)排放量的先验模型,旨在为生产低碳排放汽油提供数据支撑。由于数据样本范围较小且比较集中,先验模型在预测CO_(2)排放时适用性较差,因此提出基于半径近邻分类的多分布整体趋势扩散技术(RNC-MD-MTD)并以此方法生成虚拟样本。结果表明,随着RNC-MD-MTD方法生成的虚拟样本加入,模型的预测精度得到了有效提升,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终建立的燃油汽车行驶每千米CO_(2)排放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8,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0.29%,均方根误差为792.6 mg/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组分 CO_(2)排放 虚拟样本 半径近邻分类
下载PDF
FD2G轻汽油脱苯方案研究与应用
4
作者 伍严冬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8-11,I0001,共5页
催化柴油加氢转化装置产生的轻石脑油组分轻,异构烷烃和芳烃含量高,特别是苯含量高,不适宜作汽油调和组分和分公司的重整料,作为乙烯料出售效益损失大。通过分析轻石脑油的成分,结合现有可利旧设备、利用RSIM软件进行模拟测算,选定了轻... 催化柴油加氢转化装置产生的轻石脑油组分轻,异构烷烃和芳烃含量高,特别是苯含量高,不适宜作汽油调和组分和分公司的重整料,作为乙烯料出售效益损失大。通过分析轻石脑油的成分,结合现有可利旧设备、利用RSIM软件进行模拟测算,选定了轻石脑油的最佳脱苯分离方案并实施,实现增产发泡剂或生产优质汽油调和组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石脑油 RSIM模拟 发泡剂 汽油组分
下载PDF
增强型离子交换树脂催化醚化汽油TAME的合成
5
作者 蔡慧芳 程正载 孔君燃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在高压釜式反应器中,以甲醇和异戊烯为原料,增强型离子交换树脂Amberlyst为催化剂,制备了高辛烷值醚化汽油组分TAME。改变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单一实验变量,探索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70℃,催化剂用量为20%,醇/烯比为2。在最... 在高压釜式反应器中,以甲醇和异戊烯为原料,增强型离子交换树脂Amberlyst为催化剂,制备了高辛烷值醚化汽油组分TAME。改变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单一实验变量,探索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70℃,催化剂用量为20%,醇/烯比为2。在最优条件下,该催化反应只需进行4.5h,TAME的摩尔产率就达到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离子交换树脂 甲基叔戊基醚TAME 高辛烷值 汽油组分
下载PDF
污泥热解油中类汽油组分组成和燃料特性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姬爱民 张书廷 +2 位作者 徐晖 李海英 张焕鑫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4-197,共4页
采用蒸馏工艺对污泥热解油进行加工,得到较轻的类汽油组分,利用气质联用对此部分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发现类汽油组分是由碳原子个数为6~13有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中含有烷烃24.32%、烯烃36.33%、芳烃22.96%、N、O有机物16.39%。将类... 采用蒸馏工艺对污泥热解油进行加工,得到较轻的类汽油组分,利用气质联用对此部分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发现类汽油组分是由碳原子个数为6~13有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中含有烷烃24.32%、烯烃36.33%、芳烃22.96%、N、O有机物16.39%。将类汽油组分的燃料性质与车用汽油标准进行对比,发现除难闻气味和硫含量较高外,馏程、铜片腐蚀性测试、机械杂质含量和非饱和有机物含量与车用汽油标准要求很接近。实验结果表明,类汽油组分有望成为汽油的替代燃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热解 汽油组分 化学组成 燃料性质
下载PDF
汽油组分的实际胶质生成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任连岭 熊春华 +1 位作者 温亮 司现宝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9-164,共6页
采用43℃催速储存方法,考察了车用汽油组分实际胶质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实际胶质和储存时间的一次回归方程,利用相关分析法对实际胶质生成速率与化学组成的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大部分组分的实际胶质与储存时... 采用43℃催速储存方法,考察了车用汽油组分实际胶质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实际胶质和储存时间的一次回归方程,利用相关分析法对实际胶质生成速率与化学组成的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大部分组分的实际胶质与储存时间的线性关系明显,实际胶质的生成速率k与烃族组成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环状烯烃和异构烯烃对实际胶质的生成具有最大的促进作用,而链烷烃对实际胶质的抑制作用最大;芳香烃对实际胶质的作用不明显;实际胶质与酸度、色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组分 实际胶质 相关分析 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拉曼光谱技术的汽油组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冰 邓之银 +1 位作者 郑靖奎 王晓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77-1581,共5页
为实现汽油中所含组分含量的快速测定,对93号、97号汽油,芳烃、烯烃、苯、甲醇、乙醇等几类物质,以及往汽油中添加几类物质后的410个汽油混合物进行拉曼光谱检测。将获取的原始拉曼光谱经过有效波段提取、平滑去噪、基线扣除、数据归一... 为实现汽油中所含组分含量的快速测定,对93号、97号汽油,芳烃、烯烃、苯、甲醇、乙醇等几类物质,以及往汽油中添加几类物质后的410个汽油混合物进行拉曼光谱检测。将获取的原始拉曼光谱经过有效波段提取、平滑去噪、基线扣除、数据归一化等一系列预处理过程,最终提取出每个汽油混合样品光谱中所含的33个特征峰信息,依据现行的国标检测方法,以气相色谱法测定的汽油中各组分含量值为基础,结合化学计量学多重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汽油组分含量测定模型。经过比较,使用多输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MLS-SVR)建立的模型优于偏最小二乘(PLS)模型。MLS-SVR模型对汽油中芳烃、烯烃、苯、甲醇、乙醇测定精度均较好,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27%,0.30%,0.16%,0.17%,0.12%;相应的相关系数(r)为0.999 2,0.998 4,0.998 5,0.992 6,0.996 8。通过对未知混合汽油样品的测定,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推广预测精度,预测均方根误差不超过0.5%,能够满足工业中的测量需求。拉曼光谱结合多输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为汽油组分测定提供了一种高精确、快捷、方便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汽油组分 多输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
下载PDF
汽油替代物组分对缸内直喷和进气道喷射汽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浒 张弟平 +3 位作者 董芳 杨勇 刘馨璐 刘海峰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7-64,共8页
采用3种研究法辛烷值相同的汽油替代物在一辆缸内直喷(gasoline direction injection,GDI)和进气道喷射(port fuel injection,PFI)汽车上研究了不同汽油替代物组分对整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异辛烷,添加甲苯会导致CO_2排放升... 采用3种研究法辛烷值相同的汽油替代物在一辆缸内直喷(gasoline direction injection,GDI)和进气道喷射(port fuel injection,PFI)汽车上研究了不同汽油替代物组分对整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异辛烷,添加甲苯会导致CO_2排放升高,而添加二异丁烯会降低CO_2排放,甲苯和二异丁烯均使体积油耗降低。添加二异丁烯和甲苯使GDI汽车的CO排放升高并使THC排放降低,使PFI汽车新欧洲驾驶循环(new European drive cycle,NEDC)前100s的瞬态CO和THC排放升高。二异丁烯会使NOx排放降低而甲苯会导致NOx排放升高。在颗粒排放方面,添加甲苯使GDI汽车排放的颗粒物质量(particle mass,PM)和数量(particle number,PN)增加,添加二异丁烯会降低GDI汽车PM和PN排放;添加甲苯和二异丁烯会降低PFI汽车的PM排放,但会导致其PN增加。在加速性能方面,二异丁烯和甲苯的加入会缩短GDI汽车的加速时间,而甲苯会使PFI汽车的加速时间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组分 排放 底盘测功机 汽车性能
下载PDF
清洁汽油组分生产技术 被引量:4
10
作者 韩忠祥 孙昱东 《当代化工》 CAS 2008年第5期511-515,共5页
阐述了国内外清洁汽油组分生产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内容包括汽油的加氢和非加氢精制技术、重整技术、异构化技术、烷基化技术及含氧化合物生产技术的新进展。
关键词 清洁汽油组分 生产技术 进展
下载PDF
催化干气制乙苯和高辛烷值汽油组分技术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文杰 杨为民 《工业催化》 CAS 2015年第6期480-485,共6页
为充分利用炼油厂干气中的稀乙烯资源,设计开发了稀乙烯制乙苯成套技术(SGEB)。该技术采用预处理工艺脱除原料干气中的丙烯和丁烯,苯和乙烯气相烷基化反应部分使用高效SEB系列稀乙烯制乙苯催化剂,在反应温度(320-380)℃、反应压力(... 为充分利用炼油厂干气中的稀乙烯资源,设计开发了稀乙烯制乙苯成套技术(SGEB)。该技术采用预处理工艺脱除原料干气中的丙烯和丁烯,苯和乙烯气相烷基化反应部分使用高效SEB系列稀乙烯制乙苯催化剂,在反应温度(320-380)℃、反应压力(0.7-1.0)MPa和苯烯物质的量比为5.0-7.0条件下,乙烯转化率达99%以上。利用该技术进行生产的能耗和物耗较低,每吨乙苯的苯单耗为0.75 t、乙烯单耗0.275 t、综合能耗150 kg标准油,产品乙苯纯度超过99.8%,主要杂质二甲苯含量低于0.08%,该技术已在国内9套装置上成功应用。同时,根据部分炼油厂汽油辛烷值不够的实际情况,对干气制乙苯技术进行工艺优化设计,停用脱丙烯预处理单元,分离单元仅到苯分离塔为止,烷基化反应苯烯物质的量比可降低至4.0-5.0,每吨产品的能耗降低至约80 kg标准油,得到的调和汽油组分辛烷值高达108.1,有效利用干气资源满足了企业汽油调和辛烷值的要求。采用开发的两种技术,企业可根据市场和自身情况灵活选择生产乙苯或高辛烷值汽油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学工程 催化干气 乙苯 高辛烷值汽油组分 烷基化 能耗
下载PDF
焦化轻油制备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 被引量:1
12
作者 申曙光 任云朋 +2 位作者 张东峰 范济民 赵志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3-628,共6页
以焦化轻油为原料,通过精馏脱除苯,预加氢采用NiMo/γ-Al2O3脱除不饱和组分,主加氢在CoMo/γ-Al2O3作用下完成脱硫来制备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比较了先精馏后加氢和先加氢后精馏两种工艺对产品中苯、硫含量和辛烷值的影响,确定了最佳... 以焦化轻油为原料,通过精馏脱除苯,预加氢采用NiMo/γ-Al2O3脱除不饱和组分,主加氢在CoMo/γ-Al2O3作用下完成脱硫来制备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比较了先精馏后加氢和先加氢后精馏两种工艺对产品中苯、硫含量和辛烷值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工艺参数对加氢脱硫的影响,最优的工艺条件为:温度300℃、压力3.0 MPa、氢油比900∶1、液体空速0.4 h-1。在此工艺条件下脱硫率为98.73%,产物中苯含量0.96%和硫含量36 mg/kg均符合车用汽油国家标准Ⅳ的要求;此外,加氢产品的氮含量为87 mg/kg,溴价为0.45,辛烷值达112.1,焦化轻油经本工艺处理后可作为高芳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轻油 加氢脱硫 高辛烷值 汽油调和组分
下载PDF
汽油及其组分的潜在卫生学影响
13
作者 韩运双 浦跃朴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128-128,F003,共2页
本文综述了1990~1997年间在国际学术文献上刊载的有关汽油毒性的流行病学与毒理学的研究资料。包括含铅和无铅汽油及其组分或添加剂。1汽油的毒性研究1.1动物实验1992年,荷兰劳工部对汽油毒性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归纳与... 本文综述了1990~1997年间在国际学术文献上刊载的有关汽油毒性的流行病学与毒理学的研究资料。包括含铅和无铅汽油及其组分或添加剂。1汽油的毒性研究1.1动物实验1992年,荷兰劳工部对汽油毒性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归纳与总结。该报告包括了不同种类动物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组分 卫生学 毒性研究 毒理学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汽油组分及汽油辛烷值预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仇爱波 周如金 +1 位作者 邱松山 曾兴业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2-66,共5页
介绍了汽油组分及汽油辛烷值预测方法,重点阐述拓扑指数法、基团贡献法对汽油组分辛烷值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的研究,并综述利用仪器分析提取参数对汽油辛烷值进行构效关系研究。综述了分别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法﹑遗传算法﹑支持向量机... 介绍了汽油组分及汽油辛烷值预测方法,重点阐述拓扑指数法、基团贡献法对汽油组分辛烷值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的研究,并综述利用仪器分析提取参数对汽油辛烷值进行构效关系研究。综述了分别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法﹑遗传算法﹑支持向量机﹑多元线性回归法﹑偏最小二乘法对汽油及汽油组分辛烷值进行拟合的情况及优劣,由于拓扑指数计算比较简单,能较完善的表示分子结构特征,得到的辛烷值预测模型的相关性比其他方法较好,该方法是目前比较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烷值 汽油 汽油组分 拓扑指数法 基团贡献法
下载PDF
液化石油气生产高辛烷值汽油调合组分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征兵 任潇航 +2 位作者 沈方峡 刘丹禾 郝代军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0年第4期6-10,共5页
利用改性HZSM-5分子筛催化剂,在反应温度280~400℃、反应空速0.25~0.50 h^(-1)和反应压力0.2~0.5 MPa条件下可将液化石油气转化为高辛烷值汽油调合组分。工业试验表明,该技术催化剂和工艺用于催化裂化醚后C_4生产高辛烷值汽油调合组... 利用改性HZSM-5分子筛催化剂,在反应温度280~400℃、反应空速0.25~0.50 h^(-1)和反应压力0.2~0.5 MPa条件下可将液化石油气转化为高辛烷值汽油调合组分。工业试验表明,该技术催化剂和工艺用于催化裂化醚后C_4生产高辛烷值汽油调合组分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石油气 芳构化 辛烷值 汽油调合组分
下载PDF
碳四烃芳构化烷基化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联产蒸汽裂解料技术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玫 马安 +1 位作者 李吉春 郭洪臣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51,共5页
研究纳米沸石分子筛SHY-DL催化剂上的芳构化反应性能,探索临氢条件、二烯烃含量、反应温度及空速等条件对芳构化反应的影响。在固定床反应器上以炼油厂碳四烃为原料,在反应温度360~450℃、压力2.0MPa、碳四烃液相进料体积空速0.9~1.2... 研究纳米沸石分子筛SHY-DL催化剂上的芳构化反应性能,探索临氢条件、二烯烃含量、反应温度及空速等条件对芳构化反应的影响。在固定床反应器上以炼油厂碳四烃为原料,在反应温度360~450℃、压力2.0MPa、碳四烃液相进料体积空速0.9~1.2h-1的操作条件下,碳四烯烃转化率达99%,干气产率小于2.0%,C5+液相收率为43%~50%,液相产物的RON和MON值为98.8和87.9。在实验室蒸汽热裂解评价装置上,研究碳四烃芳构化副产LPG裂解制乙烯的性能。结果表明,在裂解温度910℃、水油质量比0.45的条件下,LPG裂解的乙烯收率为30.98%,丙烯收率为15.95%,属较好的裂解制乙烯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四烃芳构化 催化剂 高辛烷值汽油组分 液化气 裂解原料
下载PDF
利用轻石脑油异构化技术生产优质汽油调和组分 被引量:14
17
作者 胡云峰 《中外能源》 CAS 2013年第6期61-64,共4页
C5/C6烷烃(轻石脑油)异构化是在临氢条件下,利用含贵金属铂的强酸性催化剂发生异构化反应,将直链烷烃转化为带支链的异构体,即异构化油。异构化油不含硫、芳烃、烯烃,其辛烷值较高,RONC最高可达93,同时RONC和MONC之间只差1~2个单位,是... C5/C6烷烃(轻石脑油)异构化是在临氢条件下,利用含贵金属铂的强酸性催化剂发生异构化反应,将直链烷烃转化为带支链的异构体,即异构化油。异构化油不含硫、芳烃、烯烃,其辛烷值较高,RONC最高可达93,同时RONC和MONC之间只差1~2个单位,是优质的汽油调和组分,尤其适合生产国Ⅴ标准的汽油。轻石脑油异构化工艺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料一次通过型和正构烷烃循环型。我国C5/C6异构化催化剂生产和工业应用处于发展阶段,这与国产原油轻石脑油含量较少及轻石脑油普遍用做生产乙烯的原料有关。烷烃异构化在国外已是成熟的工艺过程,美国环球油品公司(UOP)和法国石油研究院(Axens)的C5/C6烷烃异构化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该技术已成为炼油厂调节汽油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生产优质汽油调和组分,还能将炼油厂低价值的轻石脑油转化为高价值的汽油产品,在充分利用资源,节能减排的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石脑油 异构化 汽油调和组分 国Ⅴ汽油
下载PDF
基于MOVES分析汽油组分对机动车的污染排放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同猛 管丞昊 《当代化工》 CAS 2015年第6期1280-1283,共4页
选取西安市轻型客车为研究对象,利用MOVES移动源排放模型,结合实测数据,模拟计算各汽油组分对轻型客车污染排放因子的影响。经过测算,得知硫含量和雷德蒸汽压对CO和HC的排放敏感性较强,汽油中硫含量由500×10-6降至10×10-6可... 选取西安市轻型客车为研究对象,利用MOVES移动源排放模型,结合实测数据,模拟计算各汽油组分对轻型客车污染排放因子的影响。经过测算,得知硫含量和雷德蒸汽压对CO和HC的排放敏感性较强,汽油中硫含量由500×10-6降至10×10-6可令CO的排放降低47.25%,HC的排放降低49.13%,而雷德蒸汽压由14 psi降至8 psi可令CO减排36.41%,HC减排13.17%,而芳烃含量只对CO敏感,芳烃含量由50%降至20%可令CO的排放降低17.61%,而烯烃含量由10%增加到22%令NOx和CO的排放分别增加了4.46%,3.42%,而HC的排放降低了2.19%,四项指标对于PM的排放均影响甚微,对CO2的排放则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组分 排放因子 MOVES 敏感性
下载PDF
汽油调和组分油性质及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奔 关大昕 +1 位作者 刘广彬 王会成 《辽宁化工》 CAS 2022年第9期1320-1322,共3页
介绍了辽阳石化公司汽油组分油的生产现状及在线调和,围绕国Ⅵ汽油的要求,降低烯烃、芳烃、苯的含量,同时又要保证辛烷值的要求。对两组不同配比的汽油组分进行分析对比,结合组分油性质总结出各组分对汽油指标的贡献,优化汽油调和配方,... 介绍了辽阳石化公司汽油组分油的生产现状及在线调和,围绕国Ⅵ汽油的要求,降低烯烃、芳烃、苯的含量,同时又要保证辛烷值的要求。对两组不同配比的汽油组分进行分析对比,结合组分油性质总结出各组分对汽油指标的贡献,优化汽油调和配方,既能平衡汽油池各个组分,又能使汽油的利润最大化,并且调和的汽油产品符合国Ⅵ标准汽油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 国Ⅵ汽油标准 在线调和 汽油组分
下载PDF
PONA分析法测定车用乙醇汽油调和组分油芳烃含量 被引量:5
20
作者 段微微 唐恩柱 肖艳 《天津化工》 CAS 2009年第5期55-57,共3页
利用毛细管PONA色谱柱分离、GC2010PONA分析软件定性、定量测定了4个车用乙醇汽油调和组分油芳烃含量,分离出111~128个峰,定性出90~100个峰,定性组分含量占总含量的92.18%~95.26%,芳烃组分定性准确,芳烃含量数据可靠,为探讨车用乙醇... 利用毛细管PONA色谱柱分离、GC2010PONA分析软件定性、定量测定了4个车用乙醇汽油调和组分油芳烃含量,分离出111~128个峰,定性出90~100个峰,定性组分含量占总含量的92.18%~95.26%,芳烃组分定性准确,芳烃含量数据可靠,为探讨车用乙醇汽油调和组分油调和方案提供依据,验证了PONA分析法在调和汽油分析中的应用,拓宽了PONA分析技术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PONA色谱柱 Gc2010PONA分析软件 车用乙醇汽油调和组分 定性 定量 芳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