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组合型气囊参数对缓冲特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 1
-
-
作者
李建阳
周宇
王红岩
竺梅芳
-
机构
航天工程大学士官学校
陆军装甲兵学院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
出处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68-573,共6页
-
文摘
为分析用于大载重回收任务的组合型气囊的参数对缓冲特性的影响,利用动力学方程和气体热力学基本方程建立了组合型气囊缓冲过程的动力学模型。以某大载重回收系统为算例,模拟气囊缓冲过程,研究了排气口尺寸、排气口开启时机、气囊初始充气压力和内囊高度对缓冲特性的影响。最后,针对排气口直径、主气囊初始充气压力和排气口开启时机3个参数提出改进方案,通过改进前后两组方案缓冲特性曲线对比验证所提出方案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以为大载重回收用组合型气囊初期的参数设计及缓冲试验提供指导,从而减少试验次数、缩短开发周期。
-
关键词
组合型气囊缓冲特性
大载重回收系统
排气口直径
主气囊初始充气压力
排气口开启时间
-
Keywords
cushioning characteristics of combined airbag
heavy load recovery system
vent diame-ter
initial pressure of main airbag
venting time
-
分类号
V44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
-
题名基于折纸技术的组合型缓冲气囊设计及仿真
- 2
-
-
作者
徐彦
杨毅龙
陈刚
李广兴
陈华健
-
机构
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出处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4-35,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748209,11402229)
上海航天科技创新基金(SAST2021-059)。
-
文摘
为了改善传统圆柱缓冲气囊的缓冲性能,文章基于折纸技术,设计并研究了一种新型组合型缓冲气囊。基于解析模型,设计了气囊的几何尺寸、初始压力、卸载压力及排气口等;基于控制体积法建立了返回器和组合型缓冲气囊的有限元分析模型,仿真得到了缓冲过程的动力学行为,并对组合型缓冲气囊的缓冲特性进行了分析。和传统圆柱缓冲气囊对比,新型组合型缓冲气囊的最大过载为5.95gn,将返回器的过载降低了39.6%。研究了组合型缓冲气囊在复杂环境下的缓冲性能,探究了非水平着陆面、有风环境、地面障碍等对缓冲过程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缓冲气囊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适用于复杂着陆环境,为大载重返回器的软着陆缓冲系统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
关键词
组合型缓冲气囊
折纸
冲击动力学
最大过载
复杂环境
返回式航天器
-
Keywords
combined cushion airbag
origami
impact dynamics
maximum overload
complex environment
return spacecraft
-
分类号
V47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
-
题名无人机软着陆气囊缓冲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 3
-
-
作者
蔡文
李斌
温金鹏
王力
-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西北工业大学第
-
出处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67-1875,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172238)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B07050)
-
文摘
以上单翼布局无人机为对象,建立软着陆气囊缓冲系统的简化解析模型,开展了气囊软着陆系统缓冲特性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气囊设计参数的可行取值域,选取气囊初始设计参数。之后,构建缓冲系统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气囊设计参数及着陆姿态对于缓冲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正常着陆工况下,解析模型得到的气囊设计参数对无人机质心过载峰值的影响规律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不过由于解析模型中引入了多个假设,两种方法得到的过载峰值大小存在差异。当着陆存在初始姿态角时,会加重无人机缓冲过程中的俯仰与滚转运动,易造成机体的损坏。为了避免二次硬冲击带来的局部意外损害,提出一种组合型气囊设计方案。仿真分析表明,应用组合型气囊可以在缓冲后段提供有效的软支撑作用,避免无人机发生二次硬冲击和反弹翻覆。
-
关键词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无人机
排气型气囊
组合型气囊
俯仰角
滚转角
-
Keywords
basic disciplines of aerospace and technology
UAV
vented airbag
hybrid airbag
pitch angle
roll angle
-
分类号
V279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