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环流化床锅炉组合脱硫系统运行策略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蔡毅 程乐鸣 +2 位作者 许霖杰 王勤辉 方梦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1-171,共11页
通过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与尾部烟气湿法脱硫相结合的组合式脱硫方式,燃煤电站SO2排放可以达到新的国家标准。基于燃煤SO2产生及脱除过程中系统平准化运行成本最低的原则,提出了一种组合脱硫系统运行状态选择策略模型。对某300MW循... 通过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与尾部烟气湿法脱硫相结合的组合式脱硫方式,燃煤电站SO2排放可以达到新的国家标准。基于燃煤SO2产生及脱除过程中系统平准化运行成本最低的原则,提出了一种组合脱硫系统运行状态选择策略模型。对某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组合脱硫系统计算表明:采用w(Szs)表征电站燃煤的含硫量,基于w(Szs)高低将燃煤分为6类。I类煤种,系统宜仅运行CFB炉内脱硫;III类、V类煤种,系统宜仅运行FGD湿法脱硫;II类、IV类、VI类煤种,系统宜采用CFB和FGD同时运行的组合脱硫方式。石灰石单价、脱硫石膏单价、以及上网电价对系统运行状态影响较大,工业水单价影响较小。通过敏感性分析可知,上网电价对平准化运行成本影响程度最大;石灰石单价远高于工业水单价的影响程度;而脱硫石膏售价增加有利于降低平准化运行成本。组合脱硫系统运行状态需要根据实际运行参数进行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烟气湿法 组合脱硫系统 运行成本 运行状态
下载PDF
组合脱硫工艺治理低浓度SO_2烟气的应用
2
作者 罗文权 俞兵 +2 位作者 庄福礼 马绍斌 赵长青 《有色金属设计》 2013年第3期23-26,共4页
根据国内外脱硫技术的应用情况,阐述了驰宏公司铅锌技改工程采用新型组合脱硫工艺治理低浓度SO2烟气,能经济、有效地实现SO2烟气达到或低于国家标准排放。
关键词 组合脱硫 低浓度SO2烟气 废气污染防治
下载PDF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组合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保沙 石国芳 +1 位作者 瞿东蕙 王道楠 《广州化工》 CAS 2015年第1期33-34,41,共3页
2013年9月17日环境保护部发布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中国第五阶段)》,标准中对催化裂化汽油中硫含量的要求变得越来越严格。随着单一脱硫工艺越来越难以满足新的标准,新型组合工艺应运而生。包括:萃取—光催化氧化组... 2013年9月17日环境保护部发布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中国第五阶段)》,标准中对催化裂化汽油中硫含量的要求变得越来越严格。随着单一脱硫工艺越来越难以满足新的标准,新型组合工艺应运而生。包括:萃取—光催化氧化组合技术、氧化—萃取组合技术以及RSDS-Ⅱ技术等等。采用新型组合脱硫工艺,解决了原工艺对汽油产品辛烷值、烯烃饱和度的影响,降低了汽油产品的硫含量。与此同时,减轻了石油炼制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汽油 组合脱硫 辛烷值 环境
下载PDF
组合式脱硫脱硝工艺在焦炉烟气治理中的运用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艳梅 《华东科技(综合)》 2019年第2期466-466,共1页
现代化工产业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进步,但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污染,焦炉烟气是化工产业污染环境的主要来源,主要原因是化工企业采用焦炉进行冶金。本文主要阐述组合式脱硫脱硝工艺在焦炉烟气治理中的运用,希望可以为化工企业改善工... 现代化工产业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进步,但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污染,焦炉烟气是化工产业污染环境的主要来源,主要原因是化工企业采用焦炉进行冶金。本文主要阐述组合式脱硫脱硝工艺在焦炉烟气治理中的运用,希望可以为化工企业改善工艺提供借鉴,缓解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 焦炉烟气 治理工艺
下载PDF
工业烟气脱硫工艺进展 被引量:17
5
作者 苏少龙 曲晓龙 +3 位作者 钟读乐 孙彦民 马月谦 王贺昌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15,87,共4页
随着中国对环保的日益重视,SO2的排放浓度也受到严格限制。在中国一些地区,SO2排放浓度限值已要求≤20 mg/m3。因此,电厂、水泥厂等污染型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控制SO2的排放浓度。目前,脱硫技术主要分为干法脱硫、半干法脱硫以及湿... 随着中国对环保的日益重视,SO2的排放浓度也受到严格限制。在中国一些地区,SO2排放浓度限值已要求≤20 mg/m3。因此,电厂、水泥厂等污染型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控制SO2的排放浓度。目前,脱硫技术主要分为干法脱硫、半干法脱硫以及湿法脱硫等。每种脱硫方法又包括多种工艺。此外,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开发的组合式脱硫技术在水泥厂烟气脱硫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该脱硫工艺具有使用条件宽、建设和运行费用低、脱硫率高的特点,可以实现二氧化硫的超低排放。且该脱硫工艺不会引入钾、钠、氯、硫、磷等有害元素,因而不会影响水泥熟料的生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法 半干法 湿法 组合
下载PDF
石灰石炉内高温煅烧固硫产物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董建勋 冯兆兴 +1 位作者 张悦 黄其励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7-100,共4页
以石灰石炉内喷入与烟气循环流化床的组合式脱硫工艺方案为应用对象,选择辽宁地区富产的不同用途的 7 种石灰石,在煤燃烧热态实验装置上,对其炉内高温煅烧产物的活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盐酸滴定法和湿法消化法评价煅烧产... 以石灰石炉内喷入与烟气循环流化床的组合式脱硫工艺方案为应用对象,选择辽宁地区富产的不同用途的 7 种石灰石,在煤燃烧热态实验装置上,对其炉内高温煅烧产物的活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盐酸滴定法和湿法消化法评价煅烧产物的活性。结果表明,煅烧温度、煅烧停留时间、石灰石粒度和石灰石品种等因素对石灰石高温煅烧产物活性有显著影响:在 1 100℃附近存在一个石灰石最佳煅烧温度区间,在此温度区间内,煅烧产物的活性最高;煅烧停留时间越长,煅烧产物活性越高;石灰石粒度越小,煅烧产物活性越高。盐酸滴定法和湿法消化法对煅烧产物的活性能给出一致的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工艺 实验研究 石灰石炉 高温煅烧 产物 活性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SO_2超低排放技术与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潘好伟 杨圣超 +3 位作者 马萍 邹梦 张亮 刘寅 《应用能源技术》 2019年第2期27-29,共3页
进行CFB锅炉的超低排放势在必行。总结了通过优化石灰石活性、粒径、运行温度、配风方式等继续提高炉内脱硫效率的方法。指出采用炉内脱硫与烟气的湿法、半干法、干法脱硫等相结合进行组合脱硫,以进一步降低SO_2排放浓度,同时注意组合... 进行CFB锅炉的超低排放势在必行。总结了通过优化石灰石活性、粒径、运行温度、配风方式等继续提高炉内脱硫效率的方法。指出采用炉内脱硫与烟气的湿法、半干法、干法脱硫等相结合进行组合脱硫,以进一步降低SO_2排放浓度,同时注意组合脱硫建设和运行策略的优化,是实现低成本CFB超低排放的可行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二氧化 超低排放 组合脱硫
下载PDF
Intensification of Deep Hydrodesulfurization Through a Two-stage Combination of Monolith and Trickle Bed Reactors 被引量:1
8
作者 许闵 刘辉 +1 位作者 季生福 李成岳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8期888-897,共10页
Deep hydrodesulfurization (HDS)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to produce high quality liquid fuels with ultra-low sul- fur.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for deep HDS could be implemented by developing new active catalysts and/... Deep hydrodesulfurization (HDS)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to produce high quality liquid fuels with ultra-low sul- fur.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for deep HDS could be implemented by developing new active catalysts and/or new types of reactors. In this work, the kinetics of dibenzothiophene (DBT) hydrodesulfurization over Ni-P/SBA-15/ cordierite catalyst was investigated at 340-380 ℃ and 3.0-5.0 MPa. The first-order reaction model with respect to both DBT and H2 was used to fit the kinetics data in a batch recycle operation system. It is found that both the activation energy and rate constant over the Ni-P monolithic catalyst under our operating conditions are close to those over conventionally used HDS catalysts. Comparative performance studies of two types of reactors, i.e., trickle bed reactor and monolithic reactor, were performed based on reactor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monolithic reactor is 3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trickle bed reactor on a catalyst weight basis since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the catalyst is higher in the monolithic reactor, but the volumetric productivity of the monolithic reactor is lower for HDS of DBT. Based on simulation results, a two- reactor-in-series configuration for hydrodesulfurization is proposed, in which a monolithic reactor is followed by a tickled bed reactor so as to attain intensified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converting fuel oil of different sulfur-containing compounds. It is illustrated that the two reactor scheme outperforms the trickle bed reactor both on reactor volume and catalyst mass bases while the content of sulfur is reduced from 200 μg·g-1 to about 10 μ·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desulfurization (HDS) Kinetics Mass transfer Monolithic reactor Trickle bed reactor Reactor model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