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脑组织低灌注相关指标与分水岭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19
1
作者 白玉海 王晓红 +4 位作者 王玉春 宋全春 刘杰 耿志伟 佟晓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0-352,共3页
目的研究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脑组织低灌注相关指标与分水岭脑梗死的关系。方法(1)分别对68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A组)和72例颈内动脉TIA患者(B组)进行颅内外多普勒、头部MRI、MRA检查,并记录两组患者颈内动脉系统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 目的研究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脑组织低灌注相关指标与分水岭脑梗死的关系。方法(1)分别对68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A组)和72例颈内动脉TIA患者(B组)进行颅内外多普勒、头部MRI、MRA检查,并记录两组患者颈内动脉系统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性质和不同狭窄率出现患病率。(2)对梗死组中38例重度狭窄患者(C组)和对照组中32例重度狭窄患者(D组)的血液流、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发病时血压、左心室射血指数、颅内侧支循环开放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1)A组颈内动脉系统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97.05%、以大脑中动脉(79.41%)、软斑(67.64%)、重度狭窄(58.88%)患者为常见,与B组(75.00%、36.11%、43.05%、44.44%)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A组狭窄率越大,分水岭脑梗死患病率越高(χ2=8.47,<0.05)。(2)C组与D组之间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全血粘度高切、血浆粘度、餐后2h血糖、纤维蛋白原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左心室射血指数、发病时收缩压、颅内侧支循环开放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5)。结论分水岭脑梗死与颈内动脉系统粥样硬化斑块及性质关系密切,与狭窄率呈正向关系,其中以大脑中动脉多见。并存的低灌注相关因素是诱发分水岭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但较少发生在侧支循环开放丰富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组织低灌注相关指标 分水岭脑梗死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WBV、PV、FIB、CBF、Hcy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滕海英 王卫红 毛媛媛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5期295-300,共6页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分水岭脑梗死(CW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脑血流量(CBF)、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84例CW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分水岭脑梗死(CW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脑血流量(CBF)、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84例CW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羟乙基淀粉治疗。治疗28d后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2w、3个月后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并测定WBV、PV、FIB、CBF、Hcy,并检测糖、脂代谢指标(FBG、2hPG、TC、TG、LDL)及血压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86%vs 76.19%);治疗后7d、14d、28d和3个月,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8d、3个月,观察组的BI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8d后,观察组的WBV、PV、FIB、Hcy、FBG、2hPG、TC、TG、LD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B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DBP、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CWI能够降低患者的WBV、PV、FIB和Hcy,并增加CBF,从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水岭脑梗死 羟乙基淀粉 阿托伐他汀 组织低灌注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早期血清乳酸清除率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姬涛 高洁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889-892,共4页
目的评估早期乳酸清除率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急诊就诊的198例脓毒症患者,回顾入院6 h时乳酸清除率等指标并随访3个月的生存结局,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估早期乳酸... 目的评估早期乳酸清除率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急诊就诊的198例脓毒症患者,回顾入院6 h时乳酸清除率等指标并随访3个月的生存结局,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估早期乳酸清除率与患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98例脓毒症患者,其中男性106例,女性92例,平均年龄为(58.6±13.2)岁,整体死亡率为22.7%。死亡组与存活组相比,在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ScvO2、PvaCO2、早期乳酸清除率5个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期乳酸清除率低(OR=2.398)和APACHEⅡ评分高(OR=1.523)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是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乳酸清除率 组织低灌注 预后 死亡率
下载PDF
脑动脉狭窄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邓美霞 王敏 +1 位作者 潘政(综述) 石正洪(审校) 《疑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317-320,324,共5页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指由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范围从轻度认知障碍(MCI)到痴呆,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脑动脉狭窄(CAS)是由多种血管危险因素引起的与脑供血相关的颅内外动脉狭窄,不仅是缺血性卒中的致病危险...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指由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范围从轻度认知障碍(MCI)到痴呆,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脑动脉狭窄(CAS)是由多种血管危险因素引起的与脑供血相关的颅内外动脉狭窄,不仅是缺血性卒中的致病危险因素,也是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导致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就脑动脉狭窄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流行病学、病理机制、预防和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狭窄 血管性认知障碍 组织低灌注 脑白质变性 支架置入术
下载PDF
组织二氧化碳分压在失血性休克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卢恒志 吴太虎 +1 位作者 赵鹏 郑捷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62,共4页
失血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也是平、战时导致创伤伤员死亡的主要因素。发生失血性休克时,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和携氧能力下降将导致机体微循环发生严重障碍,组织低灌注和细胞缺氧。如不及时有效地治疗,将可能导致急性呼... 失血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也是平、战时导致创伤伤员死亡的主要因素。发生失血性休克时,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和携氧能力下降将导致机体微循环发生严重障碍,组织低灌注和细胞缺氧。如不及时有效地治疗,将可能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甚至死亡。因此,快速、准确地监测失血性休克严重程度对早期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组织低灌注 组织二氧化碳分压
原文传递
微循环监测对脓毒性休克治疗的指导作用
6
作者 解弘宇(综述) 王丽杰(审校)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380-383,共4页
脓毒性休克是脓毒症进展的最危重阶段,纠正组织低灌注是脓毒性休克治疗的核心,除液体复苏改善大循环外,还需要改善机体微循环,对不同类型休克应用相应的血管活性药物以满足机体对灌注的需求。脓毒性休克病情进展迅速,不同病理生理阶段... 脓毒性休克是脓毒症进展的最危重阶段,纠正组织低灌注是脓毒性休克治疗的核心,除液体复苏改善大循环外,还需要改善机体微循环,对不同类型休克应用相应的血管活性药物以满足机体对灌注的需求。脓毒性休克病情进展迅速,不同病理生理阶段微循环状态不同,增加了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难度。对外周微循环的监测和精准评估,对脓毒性休克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组织低灌注 微循环监测 个体化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