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及内皮素和组织因子促凝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郭梅 雷蕾 +3 位作者 潘国雄 赵瑛 易蕾 陈琦 《微循环学杂志》 2014年第4期26-28,34,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及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经临床确诊的TI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观察组,n... 目的:回顾性分析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及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经临床确诊的TI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观察组,n=54)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治疗组,n=54),两组均给予降压、降脂、控制血糖等常规措施,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n=56)。1个疗程后(7天)观察两组TIA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分析治疗前后两组血浆ET-1及全血TF-PCA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治疗组(70.37%vs 46.30%,94.44%vs 72.22%,P均<0.05)。治疗前,两组TIA患者ET-1及TFPCA水平无明显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ET-1及TF-PCA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较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脑及其它脏器出血。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TIA效果良好,且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奥扎格雷钠 低分子肝素钙 内皮素-1 组织因子活性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发病48h内同型半胱氨酸、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组织因子促凝活性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俊 杜丹心 +1 位作者 刘佳 张明洁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483-484,487,共3页
目的观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在冠心病(CHD)患者发病48h内的变化。方法采用相关仪器对300例CHD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cy、血浆vWF及全血TF-PCA水平进行检测和统计... 目的观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在冠心病(CHD)患者发病48h内的变化。方法采用相关仪器对300例CHD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cy、血浆vWF及全血TF-PCA水平进行检测和统计学分析。300例CHD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n=96),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n=100)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n=104)。结果 CHD患者Hcy、vWF及TF-PC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AMI组>UAP组>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及UAP组vWF及TF-PCA水平较SAP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糖尿病、高血压的SAP、UAP及AMI患者较未伴糖尿病、高血压同组患者Hcy水平均有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及AMI组vWF及TF-PC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检测Hcy、vWF及TF-PCA对CHD患者疾病的诊断及疗效的观察均有较为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稳定型心绞痛 同型半胱氨酸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组织因子活性
下载PDF
家兔组织浸液促凝及其抑制物活性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方淳来 李奕萍 +3 位作者 柯莉华 卢兴国 周璇 徐根波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7-268,共2页
目的研究家兔脏器组织促凝及其抑制物活性的分布特点.方法用气栓法致死家兔,取其脏器组织,以每克湿重组织加0.01 mol/L pH7.2的PBS 2 ml的比例用细胞匀浆器或研钵充分研碎,用血浆复钙时间(PRT)、抗凝血酶(AT)和肝素辅因子II(HCII)检测... 目的研究家兔脏器组织促凝及其抑制物活性的分布特点.方法用气栓法致死家兔,取其脏器组织,以每克湿重组织加0.01 mol/L pH7.2的PBS 2 ml的比例用细胞匀浆器或研钵充分研碎,用血浆复钙时间(PRT)、抗凝血酶(AT)和肝素辅因子II(HCII)检测组织浸出液中的活性量.结果 PRT高促凝活性(<30 s)有髓上腺、脾、肾皮质、脑、胃、肺、心肌和横纹肌,显著高于相对低促凝活性(>30 s)的大肠、肝、肾髓质(P<0.01).AT为肝、肺、胃和脑组织,明显高于大肠、肾髓质、肾皮质、横纹肌、脾和心肌组织(P<0.05).HCII活性为肾髓质、脑、大肠和横纹肌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0.01).结论不同组织以及同一组织的不同解剖部位有着不同的促凝及其抑制物活性,对了解脏器组织的出凝血特点以及易于发生血栓形成或出血倾向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组织 组织促凝活性 血酶活性 肝素辅因子Ⅱ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与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的结果观察
4
作者 严蜀华 李明 +3 位作者 刘俊 杨明建 叶青跃 刘佳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2年第6期736-73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与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对脑梗死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方法:使用仪器法对90例脑梗死组及9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及TF-PCA进行检测。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TF-PCA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与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对脑梗死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方法:使用仪器法对90例脑梗死组及9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及TF-PCA进行检测。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TF-PCA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结论:常规检测血液流变学及TF-PCA对脑梗死患者的病情预测和早期诊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全血组织因子活性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性和全血组织因子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琳 雷蕾 +3 位作者 易蕾 郭梅 崔颖 张明洁 《微循环学杂志》 2012年第2期53-54,57,I0002,共4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液流变性和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4例经临床确诊的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观察组(n=52)和治疗对照组(n=52),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液流变性和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4例经临床确诊的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观察组(n=52)和治疗对照组(n=52),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前后检测各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TF-PCA进行比较分析,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n=90)为健康对照组。结果:ACI患者存在明显血液流变性异常,TF-PCA增强。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后,血流变指标和TF-PCA明显改善,其中以红细胞聚集指数和TF-PCA降低尤为明显(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对改善ACI患者血液流变性和高凝状态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钙 急性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组织因子活性
下载PDF
全血细胞组织因子活性改变在血栓前状态中的意义
6
作者 徐吟亚 刘金花 《血栓与止血学》 2010年第2期63-65,共3页
目的检测血循环中血细胞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issue factor procoagulant activity,TF-PCA),观察有疑似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疑似深部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以及糖尿病(diabe... 目的检测血循环中血细胞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issue factor procoagulant activity,TF-PCA),观察有疑似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疑似深部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以及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时,TF-PCA的改变及其在判断血栓前状态中的意义。方法受检病例95例(其中疑似DIC组12例,疑似DVT组36例,DM组47例)为我院近期住院和门诊患者,正常对照组38例为体检正常自愿献血者。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的全血复钙时间检测全血细胞TF活性(tissue factor clotting time,TiFaCT),根据全血凝固时间缩短的程度(△s)来判断TF-PCA的强弱,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疑似DIC组、疑似DVT组及DM患者组TF-PCA分别是(85.8±16.9)△s、(69.8±17.5)△s、(67.1±21.4)△s,与正常组(30.4±25.1)△s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疑似DIC患者、疑似DVT患者和DM患者在LPS刺激后TF-PCA明显增强,TiFaCT对于血栓前状态的诊断及预后评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因子活性 血栓前状态 弥散性血管内 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糖尿病
下载PDF
复发和初发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浆D-二聚体及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的测定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明洁 刘水晶 +2 位作者 朱杰平 毛洪博 李明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15-116,共2页
目的:分析复发和初发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D-二聚体(DD)及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的变化。方法:使用仪器法对70例复发性脑梗死(复发组)及80例初发性脑梗死(初发组)患者的血清Hcy、血浆DD及全血TF-PCA水平进行... 目的:分析复发和初发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D-二聚体(DD)及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的变化。方法:使用仪器法对70例复发性脑梗死(复发组)及80例初发性脑梗死(初发组)患者的血清Hcy、血浆DD及全血TF-PCA水平进行检测,并与8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复发组和初发组Hcy、DD及TF-PCA含量均增高,复发组升高更显著。结论:脑梗死患者Hcy、DD、TF-PCA血液水平检测,对复发和初发性脑梗死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脑梗死 初发性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D-二聚体 组织因子活性
原文传递
一期凝固法测定尿液组织因子促凝活性的方法学建立
8
作者 付文金 郑磊 +10 位作者 邓任堂 陈楚甜 叶长钦 王少波 刘亮 陈梅莲 彭兰芬 熊石龙 包杰 汤惠华 王前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1134-1137,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检测尿液组织因子促凝血活性的方法。方法以owren-koller稀释液5倍稀释尿液后,在STAGO全自动凝血仪检测凝固时间,通过兔脑粉不同浓度及其对应的凝固时间确定相应的标准曲线,计算出尿液组织因子(TF)的促凝血活性(TF-PCA)...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检测尿液组织因子促凝血活性的方法。方法以owren-koller稀释液5倍稀释尿液后,在STAGO全自动凝血仪检测凝固时间,通过兔脑粉不同浓度及其对应的凝固时间确定相应的标准曲线,计算出尿液组织因子(TF)的促凝血活性(TF-PCA),并对该方法进行评价。结果通过owren-koller稀释液处理尿液有效解决了尿液理化因素变异大、干扰物质多等对TF活性检测的影响,TF中和单抗可有效抑制PCA活性,说明尿液PCA活性源于TF。TF-PCA测定方法学评价:总不精密度分别小于7%,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尚可,平均回收率为80.8%,最低检测限为5mu/L,并在15~2200mu/L之间线性良好。结论一期凝固法是一种简便、结果可靠的检测尿液TF-PCA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期固法 尿液 组织因子活性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和血浆D-二聚体及脑钠肽的结果分析
9
作者 李明 王文怡 +1 位作者 周有利 张明洁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3年第6期850-851,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全血组织因子凝血活性(TF-PCA)、血浆D-二聚体(DD)及B型脑钠肽(BNP)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仪器法对63例AMI患者及61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全血TF-PCA和血浆DD及BNP水平的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AM...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全血组织因子凝血活性(TF-PCA)、血浆D-二聚体(DD)及B型脑钠肽(BNP)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仪器法对63例AMI患者及61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全血TF-PCA和血浆DD及BNP水平的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AMI患者全血TF-PCA、血浆DD和BNP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TF-PCA、DD和BNP对AMI患者的病情预测和早期诊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组织因子活性 D-二聚体 B型脑钠肽
原文传递
糖尿病患者白细胞组织因子促凝血活性的改变及意义
10
作者 姜伟超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2年第6期776-778,共3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血循环中细胞组织因子促凝血活性(TF-PCA)和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变化,探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方法:TF-PCA采用内毒素刺激全血凝固法(TiFaCT法),Hcy采用生化法。结果:测得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患者TF-PCA...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血循环中细胞组织因子促凝血活性(TF-PCA)和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变化,探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方法:TF-PCA采用内毒素刺激全血凝固法(TiFaCT法),Hcy采用生化法。结果:测得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患者TF-PCA为50.3±29.6TF-PCA△s,血浆Hcy浓度为(11.89±6.39)μmol/L,伴有血管病变患者TF-PCA为82.3±33.8TF-PCA△s,血浆Hcy浓度为(25.10±7.84)μmol/L,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而且伴血管病变患者的增高更为明显,TF-PCA和Hcy的改变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糖尿病患者全血TF-PCA增强提示存在血栓前状态,血浆Hcy浓度的增高提示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血管损伤,对TF-PCA和Hcy的监测有利于糖尿病并发症血管病变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组织因子活性 同型半胱氨酸 血栓前状态
原文传递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全血细胞组织因子活性改变的意义 被引量:13
11
作者 魏文宁 胡豫 +3 位作者 绕绘 熊丽丽 杨锐 杨焰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1182-1186,共5页
目的应用脂多糖(LPS,内毒素)刺激全血细胞组织因子(TF)的表达及促凝活性(TF-PCA)增强程度,观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TF—PCA的改变及在诊断DIC中的意义。方法病例资料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05年1月至... 目的应用脂多糖(LPS,内毒素)刺激全血细胞组织因子(TF)的表达及促凝活性(TF-PCA)增强程度,观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TF—PCA的改变及在诊断DIC中的意义。方法病例资料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住院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正常埘照组(A组)38例,疾病组中相关凝血检查正常病例(B组)8例,1~2项凝血检查异常组(C组)21例,疑似DIC组(D组,凝血检查3项或以上,但未达到DIC诊断标准者)12例,符合DIC诊断病例(E组)23例。采用用LPS刺激的全血复钙时间检测全血细胞TF活性(Tissue Facwor Clotting Time,TiFaCT),即在抗凝全血中加入或不加LPS于37℃温育一定时间,然后复钙检查全血凝固时间,根据全血凝固时间缩短的程度(△s)来判断TF-PCA的强弱。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成ISD—t检验及双变量相关性处理,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受检病例进行回顾性、描述性分析显示DIC、疑似DIC患者TF-PCA分别是(95.2±68.6)、(85.8±16.9)△s与正常组(30.4±25.1)△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FmRNA检测、TF—PCA抑制实验结果提示TiFaCT测定TF-PCA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DIC和疑似DIC患者在LPS刺激后TF—PCA明显增强,TiFaCT对于DIC的诊断及预后评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细胞组织因子表达 组织因子活性 弥散性血管内 患者
原文传递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型脑梗死对纤溶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琳 朱鸣 +3 位作者 雷蕾 赵英 潘国雄 张明洁 《微循环学杂志》 2013年第1期55-56,I0002,共3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和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94例经临床确诊的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n=47)和对照治疗组(n=47),...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和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94例经临床确诊的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n=47)和对照治疗组(n=47),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检测治疗前后DD、FIB及TF-PCA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进展型脑梗死患者DD、FIB明显增高,TF-PCA增强。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DD、FIB及TF-PCA较治疗前及对照治疗组治疗后均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改善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型脑梗死 尿激酶 低分子肝素钙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组织因子活性
下载PDF
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全血组织因子活性检测在慢性脑血管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明国 杜忠芳 +3 位作者 程静 石应元 严蜀华 魏文宁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0年第12期1189-1190,119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组织因子促凝活性指标对慢性脑血管病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的作用。方法:对77例慢性脑血管病患者(慢性脑血管病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全血黏度等6项参数及组织因子促凝活性,并比较2组各项指标变化情...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组织因子促凝活性指标对慢性脑血管病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的作用。方法:对77例慢性脑血管病患者(慢性脑血管病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全血黏度等6项参数及组织因子促凝活性,并比较2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慢性脑血管病组患者全血黏度等6项指标及组织因子促凝活性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其中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和组织因子促凝活性降低明显(P<0.01)。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组织因子促凝活性对慢性脑血管病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血管病 血液流变学 全血组织因子活性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组织因子活性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付文金 郑磊 +6 位作者 王前 汤惠华 王少波 叶长钦 陈载鑫 熊石龙 彭兰芬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71-273,294,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3名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尿白蛋白/肌酐比共分为三组:比值<30mg/g为正常蛋白尿组(n=22),30mg/g≤比值<300mg/g为微量白蛋白尿组(n=2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3名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尿白蛋白/肌酐比共分为三组:比值<30mg/g为正常蛋白尿组(n=22),30mg/g≤比值<300mg/g为微量白蛋白尿组(n=26),比值≥300mg/g为大量白蛋白尿组(n=15);同时选择21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一期凝固法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F-PCA。常规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RP(Hs-CRP)、尿酸(UA)、胱抑素C(CYSC),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外周血TF-PCA随尿蛋白水平升高而升高,同时单个核细胞TF-PCA与空腹血糖、Hs-CRP、UA等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19、0.293、0.232(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F-PCA明显升高,且与多种因素相关,TF-PCA升高可能与DN的发病机制、病程进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 组织因子活性 糖尿病肾病
原文传递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凝血功能指标与棘形红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明洁 韩晓峰 +3 位作者 杨玉梅 叶青跃 刘水晶 李德仁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3年第4期559-560,共2页
目的:观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CPHD)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变化与棘形红细胞的关系。方法:使用仪器法检测68例CPHD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DD、FIB及TF-PCA,同时... 目的:观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CPHD)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变化与棘形红细胞的关系。方法:使用仪器法检测68例CPHD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DD、FIB及TF-PCA,同时用电镜观察CPHD患者同期静脉血液中的棘形红细胞,并做正常对照。结果:68例CPHD患者急性加重期的DD、FIB及TF-PCA测定结果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且棘形红细胞明显增多(P<0.01);缓解期DD、FIB、TF-PCA水平及棘形红细胞数量恢复或接近正常。结论:DD、FIB及TF-PCA水平变化与棘形红细胞数量呈正相关,棘形红细胞的增多可间接影响凝血功能,加重CPHD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组织因子活性 棘形红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