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肠黏膜下层在组织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付燕 陈红梅 《解剖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30-433,共4页
小肠黏膜下层是一种天然细胞外基质类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机械性能以及低免疫原性等特点,植入宿主体内能促进细胞增殖和组织生长,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中已被广泛用于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消化道、腱膜组织、心血管系统、皮肤... 小肠黏膜下层是一种天然细胞外基质类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机械性能以及低免疫原性等特点,植入宿主体内能促进细胞增殖和组织生长,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中已被广泛用于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消化道、腱膜组织、心血管系统、皮肤等组织器官的修复重建,并且在板层角膜重建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就小肠黏膜下层的生物学特性、组织修复重建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黏膜下层 组织修复重建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带气囊配内套管气管套管在口腔组织修复重建术后护理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梁展鸣 张丽萍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1年第4期322-323,共2页
目的:总结一次性带气囊配进口聚乙烯材料(PVC)内套管气管套管在口腔组织修复重建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40例舌癌根治+组织瓣转移修复舌再造患者术后行气管切开放置一次性带气囊PVC内套管气管套管置管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目的:总结一次性带气囊配进口聚乙烯材料(PVC)内套管气管套管在口腔组织修复重建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40例舌癌根治+组织瓣转移修复舌再造患者术后行气管切开放置一次性带气囊PVC内套管气管套管置管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一次性带气囊PVC内套管痰痂堵管者显著低于一次性聚脂类套管,反流误吸发生率显著低于金属气管套管。结论:带气囊PVC内套管气管套管在颌面外科大手术后气道管理中,便于观察和进行气道护理,有效的防止痰液阻塞,并可避免分泌物流入肺部引起肺部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气囊 内套管 口腔组织修复重建 护理
下载PDF
工程组织修复重建外科——21世纪神经外科研究的热点
3
作者 刘斌 吴承远 焦力群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2年第1期54-56,共3页
关键词 工程组织修复重建外科 结缔组织工程 神经外科
下载PDF
中药用于骨组织修复重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源静 刘文静 +1 位作者 杨岚 郭吕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523-525,共3页
随着口腔种植修复技术的广泛应用,如何改善缺牙患者的骨质和骨量的不足,促进牙种植后的早期骨结合,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近年来,中医药用于骨组织修复重建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其对骨整合的速度和骨结合能力有一定的作用,本文就有关... 随着口腔种植修复技术的广泛应用,如何改善缺牙患者的骨质和骨量的不足,促进牙种植后的早期骨结合,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近年来,中医药用于骨组织修复重建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其对骨整合的速度和骨结合能力有一定的作用,本文就有关中药对骨修复重建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组织修复重建 种植体 骨整合
下载PDF
小肠黏膜下层在组织修复重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凯 张育敏 +2 位作者 张乃丽 徐伟俊 李宝兴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38-1143,共6页
目的对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在组织修复重建中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现状和前景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SIS的基础研究及组织修复重建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SIS作为一种细胞外基质材料,具有良... 目的对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在组织修复重建中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现状和前景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SIS的基础研究及组织修复重建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SIS作为一种细胞外基质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特性、组织相容性和较低的免疫原性,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中用于修复重建不同类型的组织缺损,特别是在疝、泌尿系统疾病和难愈性皮肤创伤修复中效果显著。组织工程学技术的发展扩大了SIS修复重建的领域和范围,推动了SIS的深入研究。但是,SIS在组织修复重建中的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组织工程技术构建的细胞/SIS复合材料应用于临床也需要更深入研究。结论 SIS在组织修复重建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小肠黏膜下层 组织修复重建
原文传递
303例下咽癌的外科治疗及组织移植修复重建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3
6
作者 唐平章 张宗敏 +5 位作者 祁永发 徐震纲 吴雪溪 吴耀煌 贺永东 张彬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6-170,共5页
目的 探讨下咽癌的外科治疗及术后下咽食管缺损不同组织移植Ⅰ期重建方法在下咽癌治疗中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6 5~ 1998年外科治疗下咽癌患者 30 3例 ,其中 130例经不同组织移植重建下咽食管手术治疗 (1997年UICC分期 :Ⅱ... 目的 探讨下咽癌的外科治疗及术后下咽食管缺损不同组织移植Ⅰ期重建方法在下咽癌治疗中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6 5~ 1998年外科治疗下咽癌患者 30 3例 ,其中 130例经不同组织移植重建下咽食管手术治疗 (1997年UICC分期 :Ⅱ期 5例 ;Ⅲ期 16例 ;Ⅳ期 10 9例 ) ,其中梨状窝区 94例 ,咽后壁区 18例 ,环后区 18例。游离空肠 15例 ,胃代下咽食管 81例 ,结肠代下咽食管 10例 ,胸大肌肌皮瓣修复 2 0例 ,其他方法 4例。 173例下咽癌患者不需要重建 (Ⅰ期 7例 ,Ⅱ期 12例 ,Ⅲ期 5 1例 ,Ⅳ期 10 3例 ) ,其中梨状窝 16 0例 ,咽后壁 8例 ,环后 5例。结果 Kaplan Meire法统计生存率 ,130例组织移植重建患者 3年生存率为 4 3 2 % ,5年生存率为 36 4 % ;173例不需要组织重建患者 3年生存率为 5 9 2 % ,5年生存率为 4 7 7%。各组吞咽功能良好率均在 80 %以上。胃代下咽食管手术死亡率为 8 6 % (7/81例 ) ;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手术死亡率 15 0 % (3/2 0 9例 ) ;游离空肠及结肠代食管下咽无手术死亡。总手术并发症 2 0世纪 90年代之前为 4 4 3% (35 /79例 ) ,90年代手术并发症为 13 7%(7/5 1例 ) ,χ2 =13 4 5 7,P =0 0 0 4 ,差异有显著性 ;其中 90年代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并发症最高为18 2 % (2 /11例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咽癌 外科治疗 组织移植修复重建 下咽食管缺损
下载PDF
游离前臂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潘光华 黄桂林 +4 位作者 蒋练 宋庆高 满城 陈尚 胡小华 《广东牙病防治》 2007年第9期409-410,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游离前臂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游离前臂皮瓣移植对11例口腔癌切除后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结果术后观察1—12个月,皮瓣均存活,口腔功能恢复良好,外形满意。结论前臂皮瓣移植...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游离前臂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游离前臂皮瓣移植对11例口腔癌切除后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结果术后观察1—12个月,皮瓣均存活,口腔功能恢复良好,外形满意。结论前臂皮瓣移植是修复口腔癌术后颌面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前臂皮瓣 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 组织修复重建
下载PDF
改良桡侧前臂游离皮瓣修复术治疗面颈部皮肤癌切除后组织缺损的效果
8
作者 胡恺 李建成 +3 位作者 杨东昆 吴志刚 张林娜 王续纪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2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桡侧前臂游离皮瓣修复术治疗面颈部皮肤癌切除后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治疗的60例面颈部皮肤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改良组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改良桡侧前臂游离皮瓣修复术治疗面颈部皮肤癌切除后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治疗的60例面颈部皮肤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改良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肿瘤扩大切除和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改良组行改良桡侧前臂游离皮瓣修复术治疗,对照组行胸大肌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两组皮瓣成活率、预后情况、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改良组有1例发生术后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及时抢救成功。对照组有2例发生术后血管危象,其中1例经手术探查及时抢救成功,1例最终出现皮瓣部分液化坏死。两组皮瓣存活率、皮瓣面积、皮瓣制备时间、术后引流量、缺损修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改良组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UW-QOL)评分中外观、吞咽功能、咀嚼功能及肩部运动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桡侧前臂游离皮瓣修复术在面颈部皮肤癌切除后组织缺损治疗中具有较高的成功率,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桡侧前臂游离皮瓣修复 胸大肌皮瓣修复 面颈部皮肤癌切除 组织缺损修复重建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含有白细胞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孙慧颖 朱崇元 +1 位作者 冯国栋 高志强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20年第12期1706-1710,共5页
自体血液制品作为特殊的生物制剂在临床应用中日益得到重视。含有白细胞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L-PRF)是最具标志性的第二代富血小板血液制品,其较第一代富血小板血浆(PRP)具有更规则、稳定的纤维蛋白网,并含有更加丰富的生长因子及细胞因... 自体血液制品作为特殊的生物制剂在临床应用中日益得到重视。含有白细胞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L-PRF)是最具标志性的第二代富血小板血液制品,其较第一代富血小板血浆(PRP)具有更规则、稳定的纤维蛋白网,并含有更加丰富的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生物学效应更强;且L-PRF制备更简单、安全性更高。目前L-PRF已广泛应用于口腔科、骨科、整形外科的组织修复及重建工作中,且有望在耳外科手术中作为自体材料修复软组织及骨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有白细胞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富血小板血浆 组织修复重建 外耳道重建
下载PDF
下尺桡关节脱位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尚修超 顾加祥 《解剖与临床》 2013年第6期530-532,共3页
目的:总结下尺桡关节(DRUJ)脱位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在PubMed、中国知网及医知网数据库查阅近年国内外关于DRUJ脱位治疗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单纯DRUJ脱位多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合并桡骨远端骨折的早期DRUJ脱位... 目的:总结下尺桡关节(DRUJ)脱位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在PubMed、中国知网及医知网数据库查阅近年国内外关于DRUJ脱位治疗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单纯DRUJ脱位多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合并桡骨远端骨折的早期DRUJ脱位可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DRUJ脱位采用改良Sauve-kapandji手术及改良Milch手术;而软组织修复重建手术可稳定DRUJ,术后恢复快。结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利于DRUJ脱位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DRUJ脱位的治疗方法各有优劣,应根据患者的损伤程度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尺桡关节 脱位 内固定 外固定 组织修复重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