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在腹腔镜贲门周围间质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龚帅 张冲 +4 位作者 吴耐 张易 任泽强 张秀忠 张蓬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43-747,共5页
目的探讨组织结构分离技术(component separation technique,CST)在腹腔镜贲门周围间质瘤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6月20例贲门周围间质瘤应用CST行腹腔镜切除的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20例均成功完成手... 目的探讨组织结构分离技术(component separation technique,CST)在腹腔镜贲门周围间质瘤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6月20例贲门周围间质瘤应用CST行腹腔镜切除的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20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90.5±18.9)min,术中出血量(22.0±14.7)ml,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1.2±0.4)d,排气时间(2.1±0.8)d,术后住院时间(5.7±1.2)d。术后病理极低危1例,低危14例,中危4例,高危1例;肿瘤最大径(3.6±0.9)cm。术后1例胃排空功能障碍,1例胸腔积液,均治愈。无贲门狭窄、胃漏、胃出血、腹腔内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5个月,进食正常,无进食哽噎感,无反酸、烧心及反流等症状,CT检查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CST用于腹腔镜贲门周围间质瘤切除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腹腔镜 贲门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
下载PDF
应用组织结构分离技术重建腹壁巨大缺损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双 张育超 +1 位作者 王亮 江志鹏 《临床外科杂志》 2011年第6期433-434,共2页
本文详细描述了腹壁中间缺损采用组织分离技术修补和重建的方法。分析了组织结构分离技术的解剖基础、手术原理、适应证及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并结合临床应用体会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组织分离技术 切口疝 腹壁缺损
下载PDF
组织分离技术治疗腹壁肿瘤切除后腹壁缺损的疗效 被引量:1
3
作者 刁红亮 倪志展 +2 位作者 王松 葛步军 黄琦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63-464,465-467,共5页
目的探讨组织分离技术(CST)治疗腹壁肿瘤切除后腹壁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同济医院和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普外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因腹壁肿瘤行CST手术治疗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腹壁肿瘤患者均采用CST技术... 目的探讨组织分离技术(CST)治疗腹壁肿瘤切除后腹壁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同济医院和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普外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因腹壁肿瘤行CST手术治疗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腹壁肿瘤患者均采用CST技术治疗。肿瘤病理类型以隆突性皮纤维肉瘤最多(4例),其次为硬纤维瘤(2例)和结肠癌腹壁转移(2例)。术前CT测量平均肿瘤最大横径(5.3±1.5)cm,肿瘤切除后平均腹壁缺损最大横径(9.4±1.4)cm。7例患者采用前入路CST(2例保留脐周腹壁穿支血管神经束,5例采用腹横肌松解技术)。10例患者使用合成补片,2例因为感染切口或联合肠管切除未使用补片。术后发生切口相关并发症3例,腹腔高压及肺不张1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患者于术后17个月死于结肠癌肝转移,其余11例无肿瘤复发,无腹壁切口疝发生。结论在保证充分切缘的前提下,在腹壁肿瘤患者中使用CST技术可以有效关闭缺损,重建腹壁功能,防止切口疝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 腹部 组织分离技术
原文传递
后入路组织分离技术Sublay补片修补治疗复杂腹壁切口疝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富强 申英末 +2 位作者 赵凤林 杨硕 陈杰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26-929,共4页
目的探讨后入路组织分离技术Sublay补片修补治疗复杂腹壁切口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30例复杂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后入路组织分离技... 目的探讨后入路组织分离技术Sublay补片修补治疗复杂腹壁切口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30例复杂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后入路组织分离技术Sublay方法进行补片修补。观察指标:(1)术中及术后情况:切口疝缺损面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住院时间。(2)随访情况:疝复发情况、肠瘘及补片相关并发症。采用门诊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患者术后1、3、6个月门诊复查,1年后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疝复发情况及补片相关并发症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7月。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范围)表示。结果(1)术中及术后情况: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后入路组织分离技术Sublay补片修补手术。30例患者术中测量切口疝缺损面积为(222±124)cm^2;手术时间为100min(40~235min);术中出血量为80mL(50—200mL)。30例患者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为5d(2~15d)。7例发生术后并发症患者中,手术部位感染3例.均为浅部伤口感染.其中1例经负压封闭引流后伤口愈合,2例行清创引流术后延期愈合;术后血清肿2例,1个月后经穿刺抽吸及局部加压后恢复;伤口脂肪液化1例,对症治疗后好转;术后活动性出血1例.第2次手术探查证实为肌层小动脉出血,经缝扎止血。30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5d(10~57d)。(2)随访情况:30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7±3)个月,无疝复发及肠瘘发生,无补片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后入路组织分离技术Sublay补片修补治疗复杂腹壁切口疝安全可行,术后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疝 肌后修补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 补片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与开放组织结构分离技术治疗腹壁疝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正民 周少波 +1 位作者 贲大刚 许兆龙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476-480,共5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与开放组织结构分离技术对腹壁疝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116例腹壁疝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开放组织结构分离技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组织结构分离技术;比较2组手术情况、疼痛情况、生活... 目的:评价腹腔镜与开放组织结构分离技术对腹壁疝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116例腹壁疝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开放组织结构分离技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组织结构分离技术;比较2组手术情况、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和术后感染、血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1),而手术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及疼痛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2组SF-36评分均升高,而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感染率、血肿发生率及再次手术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而手术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组织结构分离技术治疗腹壁疝,可有效降低病人术后感染率、血肿发生率及再次手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放组织结构分离技术 腹壁疝 感染 血肿
下载PDF
腹壁疝组织结构分离技术的进展和改革 被引量:4
6
作者 顾岩 杨建军 +2 位作者 宋致成 杨董超 董文陪 《临床外科杂志》 2019年第9期739-742,共4页
近20年来,腹壁疝的治疗技术发展迅速。与补片桥接修补相比,在恢复腹壁解剖结构基础上的补片加强修补能够显著降低腹壁疝短期并发症与长期的复发率,复发风险显著下降,因此,基于腹壁缺损关闭的补片加强修补技术成为腹壁疝治疗的主要手段[1... 近20年来,腹壁疝的治疗技术发展迅速。与补片桥接修补相比,在恢复腹壁解剖结构基础上的补片加强修补能够显著降低腹壁疝短期并发症与长期的复发率,复发风险显著下降,因此,基于腹壁缺损关闭的补片加强修补技术成为腹壁疝治疗的主要手段[1]。但对于巨大腹壁疝,特别是存在腹腔失容(loss of domain,LOD)等情况的复杂腹壁疝,如何有效地关闭腹壁缺损是外科医师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挑战。组织结构分离(component separation,,CS)技术是一种可用于巨大、复杂腹壁疝的腹壁重建技术,其原理是利用自身组织来关闭腹壁缺损并重建腹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疝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 进展
下载PDF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在腹壁功能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顾岩 王惠春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3期214-217,共4页
复杂腹壁缺损的修复与重建一直是困扰腹壁外科医师的一个难题,传统的直接缝合难以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已基本被放弃。应用各种补片进行腹壁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手段,虽然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但包括感染、肠漏等在内的各... 复杂腹壁缺损的修复与重建一直是困扰腹壁外科医师的一个难题,传统的直接缝合难以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已基本被放弃。应用各种补片进行腹壁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手段,虽然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但包括感染、肠漏等在内的各种并发症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 腹壁 修复 重建
下载PDF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修复与重建腹壁缺损的临床体会
8
作者 张鹏飞(综述) 秦伟(审校)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期488-489,共2页
目的:探讨组织结构分离技术修复与重建腹壁缺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接受组织结构分离技术(component separation technique,CST)联合补片修补术的患者10例;接受单纯补片修补法20例,其中Onlay法5例,Suably法6例... 目的:探讨组织结构分离技术修复与重建腹壁缺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接受组织结构分离技术(component separation technique,CST)联合补片修补术的患者10例;接受单纯补片修补法20例,其中Onlay法5例,Suably法6例,IPOM法9例。结果 CST联合补片组:手术平均时间(231±60)min,手中出血(80±30)mL,住院时间(14±3)d;肠漏1例,血清肿2例,切口感染2例,疼痛8例;术后无复发。单纯补片组:手术平均时间(150±60)min,手中出血(70±40)mL,住院时间(13±6)d;血清肿6例,切口感染4例,疼痛18例;术后复发3例。结论 CST联合补片修补术是通过自身的肌肉组织进行修补,修补和重建的腹壁具有肌肉层的保护,对维持腹壁正常的生理功能十分重要。这种技术避免了远处肌肉或肌皮瓣的转移等更加复杂的操作,术后也可以避免发生腹壁功能不全,如排气、排尿、排便的不畅,仰卧起坐困难等;尤为重要的是大大降低术后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缺损 补片 组织分离技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腹壁重建23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洪范 Salissou Sadou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6年第8期724-726,共3页
目的总结应用组织结构分离技术修复腹壁大及巨大中线切口疝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11~2015-06应用组织结构分离技术修复腹壁大及巨大中线切口疝2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3例局部皮下出现血清肿,均经穿刺抽液治愈。全部病... 目的总结应用组织结构分离技术修复腹壁大及巨大中线切口疝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11~2015-06应用组织结构分离技术修复腹壁大及巨大中线切口疝2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3例局部皮下出现血清肿,均经穿刺抽液治愈。全部病例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随访36~48个月,1例(4.3%)于术后6个月切口疝复发。结论组织结构分离技术安全、有效、经济,是腹壁大及巨大中线切口疝可供选择的腹壁重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 切口疝 腹壁重建
下载PDF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贺立辉 黄侃 彭静君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4年第6期723-725,共3页
目的探讨组织结构分离技术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广东省人民医院普外二区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0例腹壁巨大切口疝患者行组织结构分离技术腹壁切口疝修补术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入院时详细评估,控制基础疾... 目的探讨组织结构分离技术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广东省人民医院普外二区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0例腹壁巨大切口疝患者行组织结构分离技术腹壁切口疝修补术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入院时详细评估,控制基础疾病,术前呼吸功能训练,肠道准备,术后即使用腹带加压包扎,严密观察呼吸功能,协助早期下床活动,积极镇痛,详细的出院指导。结果本组20例患者符合腹壁巨大切口疝出院标准,术后随访5-24个月,短期内无复发。结论对组织结构分离技术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痊愈并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 壁巨大切口疝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联合疝补片修补成人巨大脐疝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1
作者 席庆元 刘磊 黄俊 《安徽医学》 2017年第9期1167-1168,共2页
目的探讨疝补片修补联合组织结构分离技术修补成人巨大脐疝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应用疝补片修补联合组织结构分离技术治疗的21例巨大脐疝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1例巨大脐疝患者均痊愈出院。手... 目的探讨疝补片修补联合组织结构分离技术修补成人巨大脐疝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应用疝补片修补联合组织结构分离技术治疗的21例巨大脐疝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1例巨大脐疝患者均痊愈出院。手术时间平均(90.21±17.10)min,平均住院时间(9.14±5.05)d。术后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1例,皮下浆液样肿2例,随访2~32个月未见复发病例,无术后异物感和慢性疼痛发生。结论疝补片修补联合组织结构分离技术对于巨大脐疝的修补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疝 疝补片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
下载PDF
内镜组织结构分离技术在巨大腹壁切口疝治疗中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顾岩 杨建军 宋志成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65-1169,共5页
巨大腹壁切口疝(LIH)由于其治疗的复杂性使其至今仍是腹壁外科医师所必须面对的挑战。在腹部缺损关闭基础上实施腹壁加强修补是腹壁重建的基本原则,建立在组织结构分离基础上的内镜组织结构分离技术(ECST)为腹壁缺损的关闭提供了重要的... 巨大腹壁切口疝(LIH)由于其治疗的复杂性使其至今仍是腹壁外科医师所必须面对的挑战。在腹部缺损关闭基础上实施腹壁加强修补是腹壁重建的基本原则,建立在组织结构分离基础上的内镜组织结构分离技术(ECST)为腹壁缺损的关闭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与帮助,不仅可以更小的创伤实现与开放组织结构分离技术同样的腹壁重建效果,而且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准确掌握与正确实施ECST对于LIH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腹壁切口疝 内镜组织结构分离技术 腹壁 重建
原文传递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用于腹壁切口疝修补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渝 王弼偲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48-450,共3页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应用于腹壁缺损或者切口疝治疗中,通常在开放式或腹腔镜下联合补片应用,对复杂腹壁缺损或切口疝的治疗有着较好的治愈率,可能成为治疗复杂腹壁切口疝的主流术式之一。
关键词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 切口疝 腹壁缺损
原文传递
腹腔镜联合组织结构分离技术治疗造口旁疝16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昶 孙旭阳 +2 位作者 纪艳超 王垚 张成森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15-1216,121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组织结构分离技术(CST)在造口旁疝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应用腹腔镜联合CST治疗的16例造口旁疝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为70~250...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组织结构分离技术(CST)在造口旁疝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应用腹腔镜联合CST治疗的16例造口旁疝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为70~250(152.9±60.8)min。术后发生血清肿2例,切口感染1例,疼痛2例(3~4周缓解)。经非手术治疗,病人顺利出院。随访6-15个月,16例病人恢复腹壁有效外观,正常参与呼吸和协调身体其他部位的运动,达到腹壁功能重建的效果。所有病人无慢性疼痛及造口旁疝复发。结论腹腔镜联合CST修补造口旁疝,恢复腹壁结构连续性的同时达到腹壁的功能性重建,手术兼具腹腔镜创伤小、干扰轻、恢复快等优点,降低了疝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口旁疝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 腹腔镜
原文传递
生物补片加强开放与内镜组织结构分离技术修复腹壁缺损 被引量:4
15
作者 宋致成 顾岩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9期588-591,F0003,共5页
目的 比较基于生物补片加强的开放组织结构分离技术与内镜组织结构分离技术修复腹壁缺损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9例基于生物补片加强的开放组织结构分离技术和内... 目的 比较基于生物补片加强的开放组织结构分离技术与内镜组织结构分离技术修复腹壁缺损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9例基于生物补片加强的开放组织结构分离技术和内镜组织结构分离技术修复腹壁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开放组织结构分离技术修复者11例,行内镜组织结构分离技术修复者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平均随访(14.96±8.89)个月,两组患者均无缺损复发,术中平均出血量:开放组织结构分离技术组(362.18 ±517.15) mL高于内镜组织结构分离技术组(255.00±148.03) mL;平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开放组织结构分离技术组(195.00±71.93) min、(20.45±0.28)d分别低于内镜组织结构分离技术组(211.75±70.79) min、(24.50±12.49)d;切口并发症发病率:开放组织结构分离技术组(18.2%)高于内镜组织结构分离技术组(1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生物补片加强的开放组织结构分离技术与内镜组织结构分离技术均可有效用于腹壁缺损的修复重建,内镜组织结构分离技术在降低切口并发症发病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还需大样本、长期的临床随访进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缺损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 内镜组织结构分离技术 修复外科手术 肿瘤
原文传递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对降低巨大腹壁切口疝术后复发率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建军 顾岩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76-1079,共4页
如何有效修复重建巨大腹壁切口疝,降低术后复发率,一直是困扰疝与腹壁外科医师的难题。基于补片加强修补术的组织结构分离技术不仅在解剖上,还能在功能上实现对巨大腹壁切口疝的有效修复重建,患者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单纯缝合和补片... 如何有效修复重建巨大腹壁切口疝,降低术后复发率,一直是困扰疝与腹壁外科医师的难题。基于补片加强修补术的组织结构分离技术不仅在解剖上,还能在功能上实现对巨大腹壁切口疝的有效修复重建,患者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单纯缝合和补片桥接修补术。规范施行组织结构分离技术对改善巨大腹壁切口疝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腹壁切口疝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 修复 重建 复发
原文传递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在疝外科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金松 刘昶 纪艳超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2年第9期605-608,共4页
近年来,腹壁组织结构分离技术在国内外主要被应用于腹壁缺损的修补与腹壁重建中,特别是针对腹壁巨大缺损的修补,而联合应用腹腔镜微创技术以及人工合成补片更体现出该技术在腹壁重建中的优势。本文着重就组织结构分离技术的手术原理... 近年来,腹壁组织结构分离技术在国内外主要被应用于腹壁缺损的修补与腹壁重建中,特别是针对腹壁巨大缺损的修补,而联合应用腹腔镜微创技术以及人工合成补片更体现出该技术在腹壁重建中的优势。本文着重就组织结构分离技术的手术原理、适应证、优势、操作方法、并发症及相关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 治疗应用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
原文传递
内镜组织结构分离技术治疗腹壁缺损 被引量:5
18
作者 顾岩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3期15-18,共4页
如何有效进行复杂腹壁缺损的修复与重建一直是困扰腹壁外科医师的一个难题,传统的组织结构分离技术虽然能够通过自体组织推进实现腹壁缺损的功能性修复,但其广泛皮瓣分离所导致的切口并发症是其重要不足。而内镜组织结构分离技术由于可... 如何有效进行复杂腹壁缺损的修复与重建一直是困扰腹壁外科医师的一个难题,传统的组织结构分离技术虽然能够通过自体组织推进实现腹壁缺损的功能性修复,但其广泛皮瓣分离所导致的切口并发症是其重要不足。而内镜组织结构分离技术由于可保护腹壁穿支血管,因此具有并发症少、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点。作为一种自体组织修复的重要手段,内镜组织结构分离技术必将在腹壁缺损修复重建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内窥镜 腹壁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
原文传递
前入路组织结构分离技术和腹横肌分离技术在腹壁正中巨大切口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董超 宋致成 +6 位作者 杨建军 王惠春 吴巨刚 田宝星 韩俊芳 胡敏 顾岩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12-1017,共6页
目的:探讨前入路组织结构分离技术(CST)和腹横肌分离(TAR)技术在腹壁正中巨大切口疝(LIH)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腹壁正中... 目的:探讨前入路组织结构分离技术(CST)和腹横肌分离(TAR)技术在腹壁正中巨大切口疝(LIH)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腹壁正中LIH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开放CST、内镜组织结构分离技术(ECST)或开放TAR加强修补。观察指标:(1)手术学指标:患者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住院时间。(2)术后并发症。(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生存情况和切口疝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结果:(1)手术学指标:24例腹壁正中LIH患者均成功完成腹壁缺损的补片加强修复重建,其中14例行开放CST加强修补 (8例传统CST,6例保留腹壁穿支血管神经束的CST);8例行ECST加强修补;2例行开放TAR加强修补。开放CST、ECST、开放TAR加强修补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186±97)min、(209±90)min和(206±21)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18±108)mL、(251±88)mL和(281±13)mL;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8.2±10.0)d、 (22.5±12.9)d和(14.0±2.8)d。(2)术后并发症:14例行开放CST加强修补患者中,术后2例发生血清肿或血肿,2例切口感染,1例切口脂肪液化裂开,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8例行ECST加强修补患者中,1例发生肺炎,经对症处理后痊愈;1例发生侧腹壁疝,行开放Sublay补片加强修补术后痊愈;2例行开放TAR加强修补患者均顺利康复,无并发症发生。(3)随访情况:24例患者中,1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1±9)个月。随访期间3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因心肺衰竭死亡,2例因恶性肿瘤术后复发死亡。1例伴切口感染患者术后切口疝复发,再次入院后行开放Sublay补片加强修补术后痊愈。结论:基于补片加强的CST是腹壁正中LIH修复重建的重要手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式对于提高腹壁正中LIH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疝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 腹横肌分离技术 腹壁重建
原文传递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规范化操作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 被引量:34
20
作者 田文 +5 位作者 唐健雄 顾岩(文/图) 陈思梦 翁山耕 王平(文/图) 李航宇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88-493,共6页
复杂腹壁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是困扰腹壁外科医师的难题,理想的治疗效果不仅是要恢复腹壁的解剖完整性与外观,更要恢复腹壁的功能,通过腹壁重建达到治疗腹壁缺损的目的。腹壁重建的核心是关闭腹壁缺损,而如何关闭各种大或巨大腹壁缺损,并... 复杂腹壁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是困扰腹壁外科医师的难题,理想的治疗效果不仅是要恢复腹壁的解剖完整性与外观,更要恢复腹壁的功能,通过腹壁重建达到治疗腹壁缺损的目的。腹壁重建的核心是关闭腹壁缺损,而如何关闭各种大或巨大腹壁缺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腹壁缺损的修复重建是腹壁外科医师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1]。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基于对腹壁解剖、生理及功能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出现的组织结构分离(component separation,CS)技术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案,由于其能够帮助实现各种大或巨大腹壁缺损的关闭,因此,该术式及其各种改进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推广[2-3]。我国于2010年左右开始应用CS技术治疗各种大或巨大腹壁缺损[4],目前开展此技术的医院和例数明显增多,但尚缺乏相应的手术操作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缺损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 修复 重建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