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组织因子微颗粒的检测及其在出凝血异常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4
1
作者
周莉莉
韩悦
+7 位作者
朱倩
胡璐萍
赵世香
朱明清
戴兰
沈文红
陈黎
吴德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37-940,共4页
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建立组织因子微颗粒的检测方法,并探讨其在出凝血异常中的临床意义。应用特异性荧光抗体CD142-PE标记组织因子,采用FCM建立组织因子微颗粒的检测方法。测定20例血栓性疾病患者及25例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建立组织因子微颗粒的检测方法,并探讨其在出凝血异常中的临床意义。应用特异性荧光抗体CD142-PE标记组织因子,采用FCM建立组织因子微颗粒的检测方法。测定20例血栓性疾病患者及25例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治疗前后的组织因子微颗粒,观察组织因子微颗粒在各组患者中的变化。结果表明,20例血栓性疾病患者组织因子微颗粒〔(123.28±197.03)/μl〕明显高于20例健康对照组〔(33.27±16.14)/μl,P<0.05〕;25例APL患者治疗前组织因子微颗粒为(75.24±104.58)/μl,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过诱导治疗缓解后组织因子微颗粒水平明显下降至(34.24±25.20)/μl(P<0.01)。在这25例APL患者中,18例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组织因子微颗粒在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7例未合并DIC患者治疗前后的组织因子微颗粒水平未见明显变化。结论: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组织因子微颗粒可对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帮助,并对APL的DIC状况与疾病预后做出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因子微颗粒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血栓性疾病
流式细胞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体外组织因子微颗粒的表达及其促凝活性的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邵妍妍
丁秋兰
+6 位作者
戴菁
陆晔玲
许冠群
张利伟
沈韻
王鸿利
王学锋
《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270-274,共5页
目的体外细胞系培养刺激获得组织因子微颗粒(TF+MP)并对其促凝活性进行研究。方法用不同浓度脂多糖(LPS)刺激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梯度离心后重悬分离获得微颗粒(MP);在正常人去MP血浆中加入MP,采用凝血酶生成试验分别检...
目的体外细胞系培养刺激获得组织因子微颗粒(TF+MP)并对其促凝活性进行研究。方法用不同浓度脂多糖(LPS)刺激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梯度离心后重悬分离获得微颗粒(MP);在正常人去MP血浆中加入MP,采用凝血酶生成试验分别检测组织因子(TF)和磷酯酰丝氨酸(PS)的凝血酶生成能力;采用ZYMUPHEN MP-TF试剂盒检测TF阳性的MP中TF的促凝活性,选用0.45和0.65μm的滤膜滤过MP,分别检测直径<0.45和<0.65μm的MP颗粒的促凝活性。结果凝血酶生成试验和发色底物功能检测结果显示体外表达的MP具有促凝活性。凝血酶生成试验结果表明MP的凝血活性与LPS的刺激呈浓度依赖性增强。直径>0.65μm的MP颗粒具有较强的促凝活性。结论体外经THP-1单核细胞系培养表达MP具有一定的促凝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因子微颗粒
组织
因子
磷脂酰丝氨酸
凝血酶生成试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重组组织因子微颗粒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赵峰梅
卢晓霞
+3 位作者
李红霞
潘薇薇
张全爱
赵邑
《山西科技》
2017年第5期36-40,共5页
采用磷脂酰胆碱(DOPC)、磷脂酰丝氨酸(DOPS)2种合成磷脂,按照6∶4、7∶3、8∶2的比例(摩尔比),分别以磷脂质量浓度为2.0%、2.5%、3.0%的混合溶液,超滤交换,制备9种双层磷脂微颗粒(MP),MP与人重组组织因子(rhTF243)脂化,得到人重组组织...
采用磷脂酰胆碱(DOPC)、磷脂酰丝氨酸(DOPS)2种合成磷脂,按照6∶4、7∶3、8∶2的比例(摩尔比),分别以磷脂质量浓度为2.0%、2.5%、3.0%的混合溶液,超滤交换,制备9种双层磷脂微颗粒(MP),MP与人重组组织因子(rhTF243)脂化,得到人重组组织因子的磷脂微颗粒(rhTF243+MP)。经PT方法检测比较9种rhTF243+MP的凝血活性、稳定性及储存时间,确定最佳磷脂配比、浓度及制备工艺,制备具有稳定促凝血活性的rhTF243+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重组
组织
因子
组织因子微颗粒
磷脂酰丝氨酸
PT测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颗粒在血栓及其相关性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4
作者
周莉莉
韩悦
吴德沛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32-134,共3页
微颗粒是从各种不同细胞膜上脱落下来的一类膜性小囊泡,通过细胞表面的刺激,激发细胞凋亡或激活,使微颗粒释放。微颗粒具有促凝、促炎症、促使血管生成和调节内皮功能等作用。现就微颗粒在血栓疾病或血栓相关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及研...
微颗粒是从各种不同细胞膜上脱落下来的一类膜性小囊泡,通过细胞表面的刺激,激发细胞凋亡或激活,使微颗粒释放。微颗粒具有促凝、促炎症、促使血管生成和调节内皮功能等作用。现就微颗粒在血栓疾病或血栓相关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
颗粒
血栓性疾病
组织因子微颗粒
原文传递
题名
组织因子微颗粒的检测及其在出凝血异常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4
1
作者
周莉莉
韩悦
朱倩
胡璐萍
赵世香
朱明清
戴兰
沈文红
陈黎
吴德沛
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
出处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37-940,共4页
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编号09KJB320014)
江苏省人事厅六大高峰人才项目(第五批)资助
文摘
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建立组织因子微颗粒的检测方法,并探讨其在出凝血异常中的临床意义。应用特异性荧光抗体CD142-PE标记组织因子,采用FCM建立组织因子微颗粒的检测方法。测定20例血栓性疾病患者及25例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治疗前后的组织因子微颗粒,观察组织因子微颗粒在各组患者中的变化。结果表明,20例血栓性疾病患者组织因子微颗粒〔(123.28±197.03)/μl〕明显高于20例健康对照组〔(33.27±16.14)/μl,P<0.05〕;25例APL患者治疗前组织因子微颗粒为(75.24±104.58)/μl,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过诱导治疗缓解后组织因子微颗粒水平明显下降至(34.24±25.20)/μl(P<0.01)。在这25例APL患者中,18例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组织因子微颗粒在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7例未合并DIC患者治疗前后的组织因子微颗粒水平未见明显变化。结论: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组织因子微颗粒可对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帮助,并对APL的DIC状况与疾病预后做出评估。
关键词
组织因子微颗粒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血栓性疾病
流式细胞技术
Keywords
tissue factor-positive microparticle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haemostatic disorder
flow cytometry
分类号
R365.15 [医药卫生—病理学]
R733.71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外组织因子微颗粒的表达及其促凝活性的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邵妍妍
丁秋兰
戴菁
陆晔玲
许冠群
张利伟
沈韻
王鸿利
王学锋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医学基因组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检验科
出处
《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270-274,共5页
基金
Novo Nordisk Haemophilia Research Fund in China
文摘
目的体外细胞系培养刺激获得组织因子微颗粒(TF+MP)并对其促凝活性进行研究。方法用不同浓度脂多糖(LPS)刺激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梯度离心后重悬分离获得微颗粒(MP);在正常人去MP血浆中加入MP,采用凝血酶生成试验分别检测组织因子(TF)和磷酯酰丝氨酸(PS)的凝血酶生成能力;采用ZYMUPHEN MP-TF试剂盒检测TF阳性的MP中TF的促凝活性,选用0.45和0.65μm的滤膜滤过MP,分别检测直径<0.45和<0.65μm的MP颗粒的促凝活性。结果凝血酶生成试验和发色底物功能检测结果显示体外表达的MP具有促凝活性。凝血酶生成试验结果表明MP的凝血活性与LPS的刺激呈浓度依赖性增强。直径>0.65μm的MP颗粒具有较强的促凝活性。结论体外经THP-1单核细胞系培养表达MP具有一定的促凝活性。
关键词
组织因子微颗粒
组织
因子
磷脂酰丝氨酸
凝血酶生成试验
Keywords
Tissue factor-positive microparticles
Tissue factor
Phosphatidylserine
Thrombin generation test
分类号
R446.11 [医药卫生—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重组组织因子微颗粒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赵峰梅
卢晓霞
李红霞
潘薇薇
张全爱
赵邑
机构
山西省生物研究所
太原博奥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山西科技》
2017年第5期36-40,共5页
基金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人源化组织因子抗体的制备及在肠癌靶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603D421022)
文摘
采用磷脂酰胆碱(DOPC)、磷脂酰丝氨酸(DOPS)2种合成磷脂,按照6∶4、7∶3、8∶2的比例(摩尔比),分别以磷脂质量浓度为2.0%、2.5%、3.0%的混合溶液,超滤交换,制备9种双层磷脂微颗粒(MP),MP与人重组组织因子(rhTF243)脂化,得到人重组组织因子的磷脂微颗粒(rhTF243+MP)。经PT方法检测比较9种rhTF243+MP的凝血活性、稳定性及储存时间,确定最佳磷脂配比、浓度及制备工艺,制备具有稳定促凝血活性的rhTF243+MP。
关键词
人重组
组织
因子
组织因子微颗粒
磷脂酰丝氨酸
PT测定
Keywords
recombinant human tissue factor
tissue factor microparticle
phosphatidylserine
PT assay method
分类号
R446.11 [医药卫生—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颗粒在血栓及其相关性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4
作者
周莉莉
韩悦
吴德沛
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出处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32-134,共3页
文摘
微颗粒是从各种不同细胞膜上脱落下来的一类膜性小囊泡,通过细胞表面的刺激,激发细胞凋亡或激活,使微颗粒释放。微颗粒具有促凝、促炎症、促使血管生成和调节内皮功能等作用。现就微颗粒在血栓疾病或血栓相关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微
颗粒
血栓性疾病
组织因子微颗粒
分类号
R363 [医药卫生—病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组织因子微颗粒的检测及其在出凝血异常中的临床意义
周莉莉
韩悦
朱倩
胡璐萍
赵世香
朱明清
戴兰
沈文红
陈黎
吴德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体外组织因子微颗粒的表达及其促凝活性的分析
邵妍妍
丁秋兰
戴菁
陆晔玲
许冠群
张利伟
沈韻
王鸿利
王学锋
《检验医学》
CAS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人重组组织因子微颗粒的制备研究
赵峰梅
卢晓霞
李红霞
潘薇薇
张全爱
赵邑
《山西科技》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微颗粒在血栓及其相关性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周莉莉
韩悦
吴德沛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