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村社理性”到“村社制度”:理解村庄治理逻辑变迁的一个分析框架⒇ 被引量:9
1
作者 徐嘉鸿 贾林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92-100,共9页
组织租并不足以说明村社理性所具有的特质,村社制度所内涵的,除了长期演进的重复博弈结构中形成的具有工具理性特性的"队生产"形态,还包括以血缘认同和村落共同体认同为基础的具有价值理性性质的家庭内代际分工和外部协作行... 组织租并不足以说明村社理性所具有的特质,村社制度所内涵的,除了长期演进的重复博弈结构中形成的具有工具理性特性的"队生产"形态,还包括以血缘认同和村落共同体认同为基础的具有价值理性性质的家庭内代际分工和外部协作行为。这一价值形态和生产关系及其所依赖的小农经济,即为小农村社制度,它实质上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条件的制约下,农耕文明演进路径依赖地形成的内生性生产与治理结构。豫南村落自主治理实践形态表明,当前"三农"问题的重要根源在于乡村巨变导致乡土伦理价值体系的式微与村社制度的瓦解。因此,"三治"问题的解决需要重建以村社理性为核心的小农村社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租 村社理性 小农村社制度 乡土伦理
下载PDF
协同治理下的服务效能共谋——一个华南“混合行动秩序”的循证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伟 殷妙仲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2-93,共12页
本文在学理上形塑了一种"制度"——"机制"双轴联动效应;同时引入"利益契合"、"治理共识"、"协同性"和"协同增效"作为治理绩效的四项内嵌因子,进一步将"绩效同构"... 本文在学理上形塑了一种"制度"——"机制"双轴联动效应;同时引入"利益契合"、"治理共识"、"协同性"和"协同增效"作为治理绩效的四项内嵌因子,进一步将"绩效同构"——"风险共担"归纳为评量"制度"——"机制"之间是"失序"还是"有序"的重要标准。本文甄选出华南城市某社区以"混合行动秩序"为制度性示范意义的"协同治理"循证实例,带着"协同治理能否落地于本土情境形塑一种制度性框架"这一研究问题进行结构性论证、在该研究个案"服务效能共谋"的"地方性事实"中进行机制性探析,尝试在"制度——机制"互动论的基础之上转译出一种借鉴于西方语境、却对我国社会转型现实更具理论解释力的"情境性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治理 混合行动秩序 协同增效 组织租 类“多中心理论”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村制”与“村治”——一个苏南农村模式的循证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伟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2-101,共10页
中国农村社会在新城镇化转型期面临着隐秘在"取消农业税"或"土地流转"等宏观改革之下的村庄内部制度架构和行动策略的嬗变。本研究选取"村制"和"村治"两个概念,锁定村集体经济发达、乡村治理... 中国农村社会在新城镇化转型期面临着隐秘在"取消农业税"或"土地流转"等宏观改革之下的村庄内部制度架构和行动策略的嬗变。本研究选取"村制"和"村治"两个概念,锁定村集体经济发达、乡村治理类型颇具代表性、甚至具有"逆城市化"反向作用力的苏南某农村。不仅通过"乡政村治"向"乡村自治"的演进过程来动态呈现"类"多中心理论下的"三方联动式"村制结构和半封闭式权力秩序,还通过"治理绩效"和"风险理论"的双视阈,细数"村庄精英"导向下"能人治理"的行动策略,在呈现治理绩效指标的同时指出现行策略中的显隐风险因子。旨在以个案研究的"麻雀剖分"来具体论证含潜在区域示范意义的"农村地方性事实"其背后由"村制"与"村治"双向协作带来的"村社理性"和"组织租最大化",为新型城镇化的村庄基层制度化建设和乡村治理行动策略提供一次苏南地区的实证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多中心理论下的村制结构 半封闭式权力秩序 村庄精英 村社理性 组织租
下载PDF
“混合经济福利”的耦合型辩证观与“混合经济照顾”的结构性风险——一个新制度主义的解释框架
4
作者 陈伟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0-89,共10页
当西方福利国家对全能型政府的反思炽盛、对风险社会和民营化浪潮的解释力式微之时,有关新制度主义的理论框架顺势而生。本文对新制度主义的理论生发机制做了一次纵向考辨,发现在其框架下凝练而成的"混合经济福利"在公共政策... 当西方福利国家对全能型政府的反思炽盛、对风险社会和民营化浪潮的解释力式微之时,有关新制度主义的理论框架顺势而生。本文对新制度主义的理论生发机制做了一次纵向考辨,发现在其框架下凝练而成的"混合经济福利"在公共政策的推行过程中,是一种基于"多中心理论"的制度安排和"元治理"导向的制度效率之间的耦合型辩证观;同时针砭时弊地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作为论证"混合经济照顾"最适切的政策工具,试图呈现出我国类"混合经济福利"的制度实践中选用"元治理"作为适宜性逻辑对于结构性风险的规避和制度效率的策略性保障,旨在建构出一种于制度合法化与制度效率之间既有颉颃、又可联动的"双轴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制度主义 类“混合经济福利” 元治理 制度效率 组织租
下载PDF
乡村振兴的内源式建设路径研究——基于村社理性的视角 被引量:22
5
作者 渠鲲飞 左停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5-61,195,共8页
乡村振兴的实质是依靠乡村自组织地深度参与,以产业升级实现村庄整体性变迁。这与村社理性内在逻辑具有一致性。村社理性中反复博弈、完全信息、有效制约等工具功能,不仅可以降低乡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成本,还有助于建立利益结合紧密的合... 乡村振兴的实质是依靠乡村自组织地深度参与,以产业升级实现村庄整体性变迁。这与村社理性内在逻辑具有一致性。村社理性中反复博弈、完全信息、有效制约等工具功能,不仅可以降低乡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成本,还有助于建立利益结合紧密的合作组织,为乡村振兴打下统的基础。而具有血缘和村落共同体文化认同的村社理性,在治理上具有保护型的特征,有利于乡村深度参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村社理性中的熟人社会的特质,模糊化利益,使得乡村可以通过内部化机制化解外部经济风险,对乡村的产业升级具有积极的作用。有效地发挥村社理性在乡村振兴中的功能,对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村社理性 组织租 保护型经纪
下载PDF
板块挤压:企业员工沟通的壁障及破解
6
作者 王翠萍 《运城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89-90,共2页
企业靠人来发展。中国民营企业内普遍存在信息方面对内沟通对外封锁的非正式组织,即官僚设租组织、家庭成员组织和员工互助组织。它们像三个板块一样相互挤压,结果会使企业肢解和破碎。破解之法是决策者主动与员工沟通,公布决策秘密,实... 企业靠人来发展。中国民营企业内普遍存在信息方面对内沟通对外封锁的非正式组织,即官僚设租组织、家庭成员组织和员工互助组织。它们像三个板块一样相互挤压,结果会使企业肢解和破碎。破解之法是决策者主动与员工沟通,公布决策秘密,实现企业决策民主化,壮大民营企业抗衡侵害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僚设组织 家庭成员组织 员工互助组织 板块挤压
下载PDF
村社理性:破解“三农”与“三治”困境的一个新视角 被引量:114
7
作者 温铁军 董筱丹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23,共4页
从村社理性视角分析了破解"三农"与"三治"困境的进路。农村社区因能够内部化处理成员合作的交易成本,并形成组织租,而在要素配置与社会治理领域具有弱化风险、维护稳定的作用。这既可以提高农户的福祉水平,也有助... 从村社理性视角分析了破解"三农"与"三治"困境的进路。农村社区因能够内部化处理成员合作的交易成本,并形成组织租,而在要素配置与社会治理领域具有弱化风险、维护稳定的作用。这既可以提高农户的福祉水平,也有助于实现整体社会的稳定,并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社理性 组织租 乡村治理 新农村建设
原文传递
村社理性:基于苏南工业化经验的比较制度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董筱丹 杨帅 +2 位作者 李行 曾天云 温铁军 《制度经济学研究》 CSSCI 2012年第1期1-15,共15页
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苏南地区农村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为例,讨论了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在资本投入严重匮乏甚至背负债务的情况下,苏南农村社区如何依托村社组织进行内部资源动员来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尤其以成规模劳动投入替代稀缺资金... 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苏南地区农村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为例,讨论了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在资本投入严重匮乏甚至背负债务的情况下,苏南农村社区如何依托村社组织进行内部资源动员来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尤其以成规模劳动投入替代稀缺资金要素;二是苏南农村如何依托村社组织进行各种制度创新,弱化原始积累阶段可能出现的社会分化和农业衰败等负外部性;三是进入21世纪苏南农村在土地资源资本化过程中如何降低与外部主体的交易成本。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比较制度分析的视角,提出了一个可能比西方经济学的"个体理性"、"集体理性"更适合东方小农村社制之社会结构的"村社理性"的概念,并初步分析了村社组织租的产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工业化 负外部性 村社理性 组织租 比较制度分析
原文传递
商业银行治理:一个新的解释框架——商业银行"契约型"治理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43
9
作者 罗开位 连建辉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因其高负债、网络化和风险承担机制的特殊性,其治理是不能简单套用一般企业治理中的"股东"逻辑理论的,因此有必要寻找一个全新的分析框架。本文基于对商业银行契约性质的再认识,提出了商业银...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因其高负债、网络化和风险承担机制的特殊性,其治理是不能简单套用一般企业治理中的"股东"逻辑理论的,因此有必要寻找一个全新的分析框架。本文基于对商业银行契约性质的再认识,提出了商业银行治理的"契约型"逻辑。本文认为,商业银行是一个关于组织准租的创造与分配的货币经营型市场契约,决定银行所有权配置的根本性条件是各签约人的"谈判实力"。本文所提出的"契约型"治理逻辑,是一种货币经营型市场契约意义上的银行治理观,它强调的不是股东单边治理,而是具有谈判实力的各签约方之间的多边合作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股东”逻辑 契约结构 组织 “契约型”逻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