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陪护护理模式对手部软组织缺损皮瓣移植修复住院患者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王青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150-0153,共4页
分析对手部软组织损皮瓣移植修复住院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接受皮瓣移植修复的手部软组织缺损住院患者66例护理,常规护理(参照组33例),无陪护护理模式(研讨组33例,判定不同方案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在手部功能评... 分析对手部软组织损皮瓣移植修复住院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接受皮瓣移植修复的手部软组织缺损住院患者66例护理,常规护理(参照组33例),无陪护护理模式(研讨组33例,判定不同方案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在手部功能评分互比,无差异性,P>0.05。但护理后,两组在各评分均高于护理前,而研讨组更高,P<0.05。研讨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接受皮瓣移植修复的手部软组织缺损住院患者予以不同护理方案存在明显差异,而无陪护护理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手部功能及降低并发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陪护护理 手部软组织缺损移植修复 手部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组织皮瓣移植在口腔及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振东 李树春 徐成钧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51-53,共3页
从1986年3月~1995年5月,头颈外科应用前臂游离皮瓣及岛状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及颌面部恶性肿瘤大面积切除后组织缺损50例(52次手术)。男性36例,女性14例。鳞状细胞癌43例,腺癌7例,前臂游离皮瓣重建舌5例,颊粘膜3例,腮腺癌切除后皮肤缺... 从1986年3月~1995年5月,头颈外科应用前臂游离皮瓣及岛状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及颌面部恶性肿瘤大面积切除后组织缺损50例(52次手术)。男性36例,女性14例。鳞状细胞癌43例,腺癌7例,前臂游离皮瓣重建舌5例,颊粘膜3例,腮腺癌切除后皮肤缺损4例,岛状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底及舌15例,牙龈4例,扁桃体癌术后3例,眼睑癌侵及眶内切除1例。50例中47例成功占94%,其中三年生存率62.9%(22/35),五年生存率36.4%(8/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移植 口腔颌面部肿瘤 修复术
下载PDF
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头面四肢肿瘤切除术后的软组织缺损(英文)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利平 Peter C.Neligan 姚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5期5027-5031,共5页
背景:传统股前外侧皮瓣移植的临床应用已非常广泛,新一代带穿支游离皮瓣移植在国内尚处于初始阶段。目的:观察头面部和四肢肿瘤切除术后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方法及其修复效果。设计:病例分析。单位: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象... 背景:传统股前外侧皮瓣移植的临床应用已非常广泛,新一代带穿支游离皮瓣移植在国内尚处于初始阶段。目的:观察头面部和四肢肿瘤切除术后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方法及其修复效果。设计:病例分析。单位: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象:选择2004-04/2006-04在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及多伦多大学多伦多总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16例需要皮瓣移植的患者,所有患者软组织缺损不能直接缝合导致肌腱、血管、神经、骨质外露。男13例,女3例,年龄26~72岁。因头面肿瘤切除后造成软组织缺损、骨质外露修复9例,平均50岁;因四肢肿瘤切除术后造成软组织缺损、骨质外露修复7例,平均为39岁,所有患者均对手术项目知情同意。方法:患者均采取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医生分两组同时或先后进行手术。肿瘤切除由头颈外科或骨外科医生承担,肿瘤切除后由整形外科医生承担修复任务,整形外科医生先确定受区血管床,并游离,准备好受区血管。其中有2例游离出神经断端做神经修复。根据创口情形切取穿支皮瓣:于髂前上棘及髌骨前外上缘连线作为皮瓣的纵轴线,确定中点,并在中点区域设计所需要的皮瓣。皮瓣最大面积达28cm×15cm,在皮瓣范围内用超声多普勒仪确定主要穿支浅出点(即超声回音最强点)一二个。沿设计线切开皮肤皮下,在放大镜下逐步切开分离皮下组织与深筋膜。遇到主要穿支后,确保一二支主要穿支不受损伤;并沿着穿支血管追踪分离深筋膜、肌肉或肌间隔,及至所需要的血管蒂的长度和所需要的血管管径的大小。必要时保留股前外侧皮神经,本组修复皮神经两例。供瓣区创面直接闭合,放负压引流。在显微镜下用9-0尼龙线吻合血管,用10-0尼龙线吻合神经,间断缝合皮瓣与受区创缘,同时放负压引流于瓣下。头部创口缝线术后9~11d拆除,四肢创口的缝线术后12~15d拆除,供瓣区缝线术后15d以后拆除,引流管在术后3d拔除。观察所有患者术后愈合情况(Ⅰ期愈合:术后伤口按期愈合;Ⅱ期愈合:术后伤口未按期愈合),同时观察皮瓣是否坏死、伤口是否裂开等。主要观察指标:所有患者皮瓣移植后成活情况、皮瓣供区和受区的外形及功能。结果:纳入需要皮瓣移植的患者16例均进入结果分析。15例患者移植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大部分成活,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伤口Ⅰ期愈合14例,Ⅱ期愈合2例(1例皮瓣远端约2.5cm宽的皮瓣缺血坏死,清除坏死组织后直接缝合愈合,另1例面部上端与皮远瓣区伤口有约3cm长裂开,经换药、再缝合处理后愈合)。所有患者伤口愈合后外形满意,均未见明显疤痕,下肢负重、行走不受影响。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对供区损伤小,对受区修复效果好,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头面和四肢肿瘤清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 穿支 修复 组织肿瘤缺损 移植
下载PDF
21例移植皮瓣远端血液循环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7
4
作者 墨天燕 张志芹 史玉婷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2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有效护理措施,提高移植皮瓣成活率。方法将21例发生移植皮瓣术后血液循环障碍者以皮瓣的血管吻合近端为标志分为A区、B区、C区,动态观察各区血氧饱和度变化,发现变化及时对症处理。结果 21例中18例皮瓣远端血液循环危象解除或改... 目的探讨有效护理措施,提高移植皮瓣成活率。方法将21例发生移植皮瓣术后血液循环障碍者以皮瓣的血管吻合近端为标志分为A区、B区、C区,动态观察各区血氧饱和度变化,发现变化及时对症处理。结果 21例中18例皮瓣远端血液循环危象解除或改善,皮瓣成活;3例皮瓣远端部分发生坏死行二次手术植皮。结论分区观察法有利于皮瓣远端血液循环障碍的早期发现,为有效及时处理提供依据,从而提高组织皮瓣移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移植皮瓣 血液循环障碍 原因分析 护理
下载PDF
122例软组织缺损皮瓣移植术的护理
5
作者 王景荣 卜令梅 张艳萍 《中原医刊》 2005年第4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组织缺损移植 护理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术后护理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围手术期中的效果 被引量:4
6
作者 林丽娜 杨海燕 冯小蕊 《中国民康医学》 2019年第19期156-157,共2页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围手术期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6例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基础护理,观察组予综合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围手术期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6例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基础护理,观察组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手术成功率、皮瓣坏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97.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瓣坏死率为2.63%,低于对照组的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围手术期患者中,有助于提升手术成功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游离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 围手术期
下载PDF
吞咽功能训练在口腔癌行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思奇 毕小琴 +1 位作者 周倩 汤晓雪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2年第6期64-66,共3页
目的探究吞咽功能训练在游离组织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三甲医院头颈肿瘤外科于2020年8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口腔癌行游离组织皮瓣移植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究吞咽功能训练在游离组织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三甲医院头颈肿瘤外科于2020年8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口腔癌行游离组织皮瓣移植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护理与吞咽功能评定。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术后吞咽功能训练。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程度、平均住院时间、留置胃管时间。结果吞咽功能训练后,实验组改善吞咽功能障碍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留置胃管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吞咽功能评定联合吞咽功能训练能有效改善口腔癌行游离组织皮瓣移植术后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进而减少留置胃管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游离组织移植 吞咽功能训练 吞咽功能障碍
下载PDF
急诊组织瓣游离移植术后月经来潮期间的处理 被引量:1
8
作者 祁志华 《中医正骨》 2006年第9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游离组织 月经来潮 移植术后 术后血管危象 组织移植 抗血栓形成 急诊 显微外科
下载PDF
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整形外科治疗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心灵 林志禹 +2 位作者 陈玉杰 董文芳 杨欣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0-91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整形外科治疗方案在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纳入16例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根据创面特征及缺损情况决定不同整形外科治疗方案,包括清创、创面密闭式负压吸引(vacuum seali... 目的:探讨不同整形外科治疗方案在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纳入16例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根据创面特征及缺损情况决定不同整形外科治疗方案,包括清创、创面密闭式负压吸引(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根据创面缺损部位及程度设计不同组织皮瓣覆盖等。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16例,其中3例使用清创联合VSD治疗后创面直接缝合,6例使用清创联合Z皮瓣修复创面,1例使用双侧骶棘肌肌瓣修补硬脊膜缺损联合Z皮瓣修复皮肤创面,1例使用背阔肌皮瓣修复创面,3例使用第四腰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1例使用局部旋转皮瓣修复创面,1例使用臀大肌肌皮瓣修复创面。16例患者中,有7例创面细菌培养阳性,其中3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铜绿假单胞杆菌,1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大肠埃希菌,1例肺炎克雷波杆菌,其余9例创面细菌培养均为阴性。术后有7例患者出现创面不同程度愈合不良,其中3例进行换药治疗,2例进行二次清创缝合,1例采用头皮游离皮片移植,1例进行局部积液抽吸,以上7例患者均好转出院,其余9例患者手术后创面均一期愈合良好。16例患者均未行内固定取出。结论:多种因素可以导致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早期干预、彻底清创、去除坏死/感染组织、选择合适的皮瓣有效创面填充覆盖是保证脊柱术后创面愈合、减少内固定取出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路内固定手术 切口愈合不良 整形外科手术 组织移植
下载PDF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原位修复手掌皮肤逆行撕脱伤 被引量:9
10
作者 康庆林 谢庆平 +3 位作者 曹显科 卢全中 宋海涛 田万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6-217,共2页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原位修复手掌皮肤逆行撕脱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 根据手掌皮肤的应用解剖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 6例手掌皮肤逆行撕脱伤进行原位修复 ,具体措施包括吻合撕脱皮肤内浅静脉的远近断端 ,重建其静脉回流修复手指...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原位修复手掌皮肤逆行撕脱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 根据手掌皮肤的应用解剖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 6例手掌皮肤逆行撕脱伤进行原位修复 ,具体措施包括吻合撕脱皮肤内浅静脉的远近断端 ,重建其静脉回流修复手指指动脉以及吻接损伤皮肤的皮神经。 结果  4例手掌皮肤完全成活 ,2例掌心皮肤小部分坏死 ,经游离移植而愈 ,手掌外形及功能颇佳。 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原位修复手掌皮肤逆行撕脱伤 ,能最大限度恢复受伤皮肤的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掌肤撕脱伤 显微外科手术 治疗方法 手术适应证 游离组织移植
原文传递
香港特别行政区显微外科30年回顾
11
作者 熊良俭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8-399,共2页
香港特别行政区显微外科的临床应用与国内外一样,最早是在上世纪70年代施行断肢(指)再植开始,然后,随着皮瓣技术的发展而在各有关专科推广应用。我们可把本地区显微外科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时期:首先是微血管吻合及断肢(指)再植... 香港特别行政区显微外科的临床应用与国内外一样,最早是在上世纪70年代施行断肢(指)再植开始,然后,随着皮瓣技术的发展而在各有关专科推广应用。我们可把本地区显微外科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时期:首先是微血管吻合及断肢(指)再植期,然后是组织皮瓣移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特别行政区 显微外科 断肢(指)再植 组织移植 微血管吻合 临床应用 国内外
原文传递
Use of pedicled latissimus dorsi myocutaneous flap to reconstruct the upper limb with large soft tissue defects
12
作者 QU Zhi-gang LIU Yu-jie +2 位作者 HE Xu DING Xiao-hen FANG Guan-grong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12年第6期352-354,共3页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port the technique of reconstruction of large skin and soft tissue defects in the upper extremity using pedicled latissimus dorsi myocu- taneous flaps. Methods: Six patients with large sk...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port the technique of reconstruction of large skin and soft tissue defects in the upper extremity using pedicled latissimus dorsi myocu- taneous flaps. Methods: Six patients with large skin and soft tissue defects were included in this report. There were 5 trauma patients and the rest one needed to receive plastic surgery for his extremity scar. All wounds were in the upper extremity. The sizes of defects ranged from 15 cmx6 cm to 30 cmx 18 cm. Pedicled latissimus dorsi myocutaneous flaps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defect area and raised with part of latissi- mus dorsi. The thoracodorsal artery and its perforators were carefully protected during surgery. Results: All flaps healed primarily without flap congestion, margin necrosis or infection. The skin donor sites either received split-thickness skin graft (3 cases, mostly from the anterior thigh) or was closed primarily (3 cases) and had minimal morbidity. Follow-up of 6-12 months showed that the contour of flap was aesthetic and the func- tion of limb was excellent. Conclusion: Our experience indicates that the pedicled latissimus dorsi myocutaneous flap is favorable for recon- struction of large skin and soft tissue defects in the upper extrem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gical flaps Upper extremity Softtissue injuries Reconstructive surgical procedur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