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运动瓣环位移技术定量评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节段收缩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汪军虎 张建蕾 贺彩玲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838-840,共3页
目的:探讨组织运动瓣环位移(TMAD)技术定量评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节段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选择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AMI组)39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3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TMAD技术测量两组二尖瓣六个位点(前壁、下壁、侧壁... 目的:探讨组织运动瓣环位移(TMAD)技术定量评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节段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选择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AMI组)39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3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TMAD技术测量两组二尖瓣六个位点(前壁、下壁、侧壁、后壁、前间隔、后间隔)二尖瓣环收缩期位移(MAD),采用二维斑点追踪(2D-STI)技术测量左心室各壁二维纵向收缩期应变(SSL),比较两组上述参数以及行TMAD与SSL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二尖瓣环六个位点MAD均显著减低;二尖瓣环六个位点MAD与SR显著相关。结论:TMAD可准确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节段心肌收缩功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壁心肌梗死 诊断 @组织运动瓣环位移技术 心肌收缩 超声检查
下载PDF
组织运动瓣环位移技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同步性的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石晶 孙艳丹 张军 《心脏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460-462,共3页
目的:探讨组织运动瓣环位移技术(TMAD)定量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室内收缩运动同步性的价值。方法:选择CHF患者33例,同期选择健康人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QLAB8.1软件测量左心室16节段收缩末期容积达峰时间标准差(Tmsv16-SD)以及... 目的:探讨组织运动瓣环位移技术(TMAD)定量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室内收缩运动同步性的价值。方法:选择CHF患者33例,同期选择健康人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QLAB8.1软件测量左心室16节段收缩末期容积达峰时间标准差(Tmsv16-SD)以及测量二尖瓣环6个位点(前间隔侧,后间隔侧,前壁侧,侧壁侧,后壁侧以及下壁侧)二尖瓣环位移达峰时间,计算其标准差(TP-SD)。比较两组Tmsv16-SD、TP-SD等参数,并分析Tmsv16-SD与TP-SD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F组Tmsv16-SD及TP-SD均高于对照组(P<0.05);Tmsv16-SD与TP-SD呈线性正相关。结论:组织运动瓣环位移技术是评价CHF患者左室内运动同步性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慢性心力衰竭 组织运动瓣环位移技术 同步性
下载PDF
组织运动瓣环位移技术与右室射血分数评价下壁心肌梗死右室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宋势波 李艺玲 欧阳斯华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1年第6期1032-1034,共3页
目的:分析组织运动瓣环位移(TMAD)技术与右室射血分数(RVEF)评价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右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下壁心肌梗死患者36例,并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TMAD技术检测受试者右室游离壁(TMAD1),室间隔处(TMAD2),三... 目的:分析组织运动瓣环位移(TMAD)技术与右室射血分数(RVEF)评价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右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下壁心肌梗死患者36例,并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TMAD技术检测受试者右室游离壁(TMAD1),室间隔处(TMAD2),三尖瓣中点处(TMADm),右室纵向缩短百分比(TMADm%),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和右室射血分数(RVEF)。比较两组上述参数,并进行TMAD参数与RVEF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RVEDV、RVESV、RVEF、TMAD1、TMAD2、TMADm、TMADm%均显著减低(P<0.05),并且TMAD各参数都与RVEF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右室收缩功能较健康人减低,TMAD技术或可用于定量评价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右心室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运动位移 下壁心肌梗死 右心室功能
下载PDF
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技术评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左心纵向收缩功能及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黄婷 罗雪清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0期47-51,共5页
目的 应用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tissue motion mitral annular displacement,TMAD)技术评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患者左心纵向收缩功能,并分析其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1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目的 应用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tissue motion mitral annular displacement,TMAD)技术评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患者左心纵向收缩功能,并分析其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1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的69例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甲亢性心脏病将其分为单纯甲亢组(n=43)和甲心组(n=26),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35名纳入正常对照组。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获取受试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TMAD各参数;比较各组上述参数的差异,并分析TMAD参数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T,hs-cTnT)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研究对象的LVEDV、LVESV、LVEF、TMAD各参数、CK-MB、hs-cTn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LVEDV、LVESV、CK-MB和hs-cTnT正常对照组<单纯甲亢组<甲心组,LVEF及TMAD各参数正常对照组>单纯甲亢组>甲心组。TMAD各参数均与LVEF呈正相关(P<0.001),TMAD部分参数与CK-MB呈负相关(P<0.05)。结论 TMAD技术可早期评估甲亢患者左心纵向收缩功能,且与CK-MB、hs-cTnT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运动二尖位移 左心收缩功能 心肌损害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下载PDF
组织瓣环运动位移评价心室肥厚患者左室收缩功能
5
作者 贾玄慧 亢春苗 +2 位作者 沈亚梅 马盼盼 朱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0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组织瓣环运动位移(TMAD)自动追踪技术定量评价心室肥厚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60例心室肥厚患者,原发性高血压亚组30例,尿毒症亚组30例,纳入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自动获取心尖四腔心... 目的探讨组织瓣环运动位移(TMAD)自动追踪技术定量评价心室肥厚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60例心室肥厚患者,原发性高血压亚组30例,尿毒症亚组30例,纳入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自动获取心尖四腔心切面、心尖两腔心切面二尖瓣环四个位点TMAD值、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及左室整体圆周应变(LVGCS),应用Bland-Altman法检验TMAD参数一致性及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价TMAD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原发性高血压亚组和尿毒症亚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尿毒症亚组的心率(HR)高于原发性高血压亚组及对照组(P<0.05)。尿毒症亚组的TMAD参数及应变参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原发性高血压亚组的LVGLS、T-AP4sep、T-AP4mid%、T-AP2int、T-AP2ant及T-AP2mid%低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TMAD各参数对心室肥厚患者左室收缩功能降低具有中等预测价值。结论TMAD可以定量评价心室肥厚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且可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运动位移 心室肥厚 尿毒症 原发性高血压 左室收缩功能 斑点追踪技术
下载PDF
组织运动瓣环位移与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监测乳腺癌化疗后心脏毒性的有效性及对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琳 狄秀华 +2 位作者 汤雪璐 刘以林 王冬晓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期35-38,47,共5页
目的:应用组织运动瓣环位移(TMAD)与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低剂量蒽环类药物(ANT)治疗乳腺癌患者的心脏毒性作用。方法:4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均接受化疗,包括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或姑息治疗。在化疗前基础状态(T_(0))及... 目的:应用组织运动瓣环位移(TMAD)与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低剂量蒽环类药物(ANT)治疗乳腺癌患者的心脏毒性作用。方法:4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均接受化疗,包括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或姑息治疗。在化疗前基础状态(T_(0))及每周期化疗前1 d(T_(1~5))及第6次化疗结束后21 d(T_(6))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存储图像。获取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后,应用Qlab软件导入左室心尖三腔心、四腔心、两腔心及大动脉短轴三切面图像,获取左室应变参数[左室心肌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LVGLS)、径向应变(LVGRS)与圆周应变(LVGCS)]。切换软件进入TMAD模式获取二尖瓣环位移相关参数(TMAD-sep、TMAD-lat、TMAD1-midpt、TMAD1-midpt%、TMAD-ant、TMAD-inf、TMAD2-midpt、TMAD2-midpt%)。所有测值均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结果:反映左心功能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中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自T_(4)始较前一周期及T_(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LVGLS、LVGCS、LVGRS绝对值均呈下降趋势,且均在T_(2)开始与T_(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LVGLS变化较敏感。TMAD相关参数测值均呈下降趋势,TMAD-ant、TMAD-inf、TMAD2-midpt、TMAD2-midpt%在T_(2)开始与T_(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MAD2-midpt%在观察期间变化较敏感。结论:TMAD与2D-STI技术均对监测低剂量ANT的心脏毒性作用有重要价值;TMAD技术操作相对便捷,有望成为评价早期心肌损伤的更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组织运动位移 二维斑点追踪 乳腺肿瘤 类药物
下载PDF
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技术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左心功能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何鑫 葛丽丽 李玉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58-161,170,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技术(TMAD)评价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SH)患者早期左心功能的改变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45例SH患者纳入试验组,同期选取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使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基本参数:左心室舒张末内...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技术(TMAD)评价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SH)患者早期左心功能的改变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45例SH患者纳入试验组,同期选取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使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基本参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二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二尖瓣舒张早期和心房收缩期峰值流速比值(E/A),用TMAD技术分别测量四腔心及两腔心切面得到参数:二尖瓣环后间隔位点位移(TMAD1)、左室侧壁位点位移(TMAD2)、收缩期二尖瓣环连线中点的最大位移值(TMAD Midpt)及瓣环中点平均位移率(TMAD Midpt%=TMAD Mid/舒张末期左心室长径),最后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参数对比,在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尚未发生明显改变的前提下,TMAD技术获得的四腔心及两腔心切面两组参数TMAD1、TMAD2、TMAD Midpt、TMAD Midpt%均明显减低,并且AP2TMAD Midpt与TSH呈正相关性(r=0.313,P<0.05)。结论:TMAD技术方便、快捷、可重复性好,能够在更早期准确的探查到SH患者左心室心肌的微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床甲状腺亢进 早期 左心室功能 组织运动二尖位移技术 超声检查 临床诊断
下载PDF
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自动追踪技术评估冠心病患者左房功能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玉佩 彭永权 +4 位作者 王文渊 彭雪莲 杨小燕 李文兰 夏纪筑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9期701-707,共7页
目的探讨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自动追踪(TMAD)技术在评估不同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左房功能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疑诊为冠心病患者88例,根据Gensini评分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Gensini评分0分)、轻度病变组30例(Gensini评分<25分)... 目的探讨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自动追踪(TMAD)技术在评估不同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左房功能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疑诊为冠心病患者88例,根据Gensini评分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Gensini评分0分)、轻度病变组30例(Gensini评分<25分)及中重度病变组28例(Gensini评分≥25分)。应用双平面Simpson法获取各组左房总射血分数(LATEF)、被动射血分数(LAPEF)和主动射血分数(LAAEF),TMAD技术获取左房充盈期位移(TMAD-D)、被动射血期位移(TMAD-P)和左房收缩期位移(TMAD-S),比较各组上述参数的差异;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患者TMAD-D与LATEF、TMAD-P与LAPEF、TMAD-S与LAAEF、TMAD参数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MAD参数对中重度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度病变组LATEF、LAPEF、TMAD-D、TMAD-P均减小,中重度病变组LATEF、LAPEF、LAAEF、TMAD-D、TMAD-P、TMAD-S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轻度病变组比较,中重度病变组LATEF、LAPEF、LAAEF、TMAD-D、TMAD-P、TMAD-S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患者TMAD-D与LATEF、TMAD-P与LAPEF、TMAD-S与LAAEF均呈正相关(r=0.856、0.847、0.774,均P<0.001),TMAD-D、TMAD-P、TMAD-S与Gensini评分均呈负相关(r=-0.765、-0.551、-0.531,均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TMAD-D、TMAD-P、TMAD-S诊断中重度冠状动脉病变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1、0.841、0.835。结论TMAD技术能准确评估不同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左房功能,可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组织运动二尖位移 冠状动脉疾病 心房功能
下载PDF
组织运动瓣环位移技术定量评价单纯腹型肥胖患者左心室长轴收缩功能 被引量:12
9
作者 拓胜军 刘丽文 +9 位作者 张建蕾 周晓东 白爱芳 汪军虎 曹晓燕 左蕾 马慧 张华 王江鹏 梁丽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73-377,共5页
目的应用组织运动瓣环位移(TMAD)技术定量评价腹型肥胖患者左心室整体长轴收缩功能,并探讨左心室整体长轴功能与肥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38例腹型肥胖患者和34例健康成人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心尖四腔观、心尖二腔观图像,应用TMA... 目的应用组织运动瓣环位移(TMAD)技术定量评价腹型肥胖患者左心室整体长轴收缩功能,并探讨左心室整体长轴功能与肥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38例腹型肥胖患者和34例健康成人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心尖四腔观、心尖二腔观图像,应用TMAD技术测量二尖瓣环4个位点收缩期最大位移(MADs)、二尖瓣环中点收缩期最大位移(MAD-midpt)、二尖瓣环中点收缩期标准化位移(MAND-midpt)以及双平面法测量的二尖瓣环中点收缩期标准化位移(MABND-midpt),比较两组上述参数值,并行腰臀比(WHR)与二尖瓣环位移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腹型肥胖组四个位点MADs低于对照组(P值均〈0.001),心尖四腔观、心尖两腔观MAD-midpt、MAND-midpt及MABND-midpt均低于对照组(P均〈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WHR与MADs均值(r=-0.663,P=0.000)、MABND—midpt(r=-0.716,P=0.000)均呈线性负相关,控制年龄和身高因素,WHR与MABND-midpt仍呈线性负相关(偏相关系数r=-0.697,P=0.000)。结论腹型肥胖患者左心室整体长轴收缩功能明显受损,TMAD可定量评价腹型肥胖患者左心室整体长轴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肥胖症 心室功能 组织运动瓣环位移技术
原文传递
组织运动瓣环位移技术在经皮二尖瓣修复术长期随访中的初步研究
10
作者 余蕾 刘先宝 +7 位作者 胡泼 朱齐丰 陈涵 范嘉祺 何宇欣 蒲朝霞 李晶 王建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28-1132,共5页
目的:探讨组织运动瓣环位移(TMAD)技术在经皮二尖瓣修复术(MitraClip)治疗有症状的中重度二尖瓣反流(MR)患者中的价值,并评价手术的长期效果及其耐久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10-2014-06应用MitraClip系统治疗有症状的中重度MR患者11例... 目的:探讨组织运动瓣环位移(TMAD)技术在经皮二尖瓣修复术(MitraClip)治疗有症状的中重度二尖瓣反流(MR)患者中的价值,并评价手术的长期效果及其耐久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10-2014-06应用MitraClip系统治疗有症状的中重度MR患者11例,其中10例患者术后完成超过1个月的随访,纳入后续的数据分析。10例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1年、2年、3年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观察MR程度,运用TMAD技术测量二尖瓣环位移指标,将其与各常规心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3年随访中,3例患者死亡。10例患者术后MR程度及左心房内径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min步行试验(6MWDT)与生活质量评分(AQoL)术后均较术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MAD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存在中等程度相关,与健康生活量表(EQ-5D)存在弱-中等程度相关,与NYHA、6MWDT可能存在边缘相关;而LVEF与NYHA、EQ5D等主观报告数据间不存在相关性。LVEF及左室心腔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MAD各参数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MAD技术为MitraClip术后有效评价心功能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新方法。MitraClip术能有效改善MR及左房扩大,具有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运动瓣环位移技术 经皮二尖修复术 MITRACLIP 心功能
原文传递
组织运动瓣环位移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左心室纵向收缩功能
11
作者 刘大伟 赵蕾 +1 位作者 陈栋 王永祥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4年第9期917-919,共3页
目的应用组织运动二尖瓣瓣环位移技术(tissue mitral annular displacement,TMAD)测量收缩期二尖瓣环位移(mitral annular displacement,MAD),评价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F前、后左心室纵... 目的应用组织运动二尖瓣瓣环位移技术(tissue mitral annular displacement,TMAD)测量收缩期二尖瓣环位移(mitral annular displacement,MAD),评价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F前、后左心室纵向收缩功能变化。方法成功行CABG术冠心病患者47例(冠心病组),分别于术前、术后7d及术后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心尖四腔观、心尖二腔观图像,应用TMAD技术测量二尖瓣环室4个位点(室间隔侧、侧壁侧、下壁侧、前壁侧)MAD,应用双平面法测量二尖瓣环中点收缩期标准化位移(mid-point of mitral annular biplanar normalized displacement,MABND-midpt),并与同期4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组术前、术后7d及术后6个月二尖瓣环4个位点MAD及二尖瓣环中点MABND-midpt均低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术后7d二尖瓣环室间隔侧、侧壁侧、下壁侧、前壁侧MAD((9.1±1.0)、(9.6±0.6)、(9.0±1.2)、(9.2±1.0)mm)及二尖瓣环中点MABND-midpt((10.1±1.0)%)均低于术前((10.2±1.1)、(11.1±0.9)、(10.7±1.0)、(11.1±1.2)mm和(12.7±1.2)%)(P<0.05),术后6个月二尖瓣环室间隔侧、侧壁侧、下壁侧、前壁侧MAD((12.1±0.7)、(12.6±0.6)、(12.3±1.0)、(12.6±1.2)mm)及二尖瓣环中点MABND-midpt((14.5±1.1)%)均高于术前(P<0.05)。结论 CABG术后冠心病患者左心室长轴收缩功能改善,但仍低于正常水平,TMAD可用于评价CABG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组织运动瓣环位移技术 左心室纵向收缩功能
原文传递
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自动追踪技术定量评价心功能减低患者左心收缩功能及病变程度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娟 周爱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07-910,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自动追踪(TMAD)技术定量评估心功能减低患者左心收缩功能的意义。方法根据双平面Simpson法测定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收集125例心功能减低患者为心功能减低(LVEF≤54%)组,50名健康体检心功能正常(LVE... 目的观察应用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自动追踪(TMAD)技术定量评估心功能减低患者左心收缩功能的意义。方法根据双平面Simpson法测定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收集125例心功能减低患者为心功能减低(LVEF≤54%)组,50名健康体检心功能正常(LVEF≥55%)者为正常对照组。将心功能减低组再分为LVEF 50%~54%、LVEF45%~49%、LVEF 40%~44%、LVEF 35%~39%及LVEF≤34%亚组,各25例。在室间隔和侧壁上描记两点,分别记为第1点和第2点,软件自动计算二者的最大位移;将两点连线,中点记为第3点,计算最大位移及其占左心室长径百分比。结果心功能减低组TMAD各项参数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TMAD各参数均与LVEF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 TMAD参数有望成为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一个新的、甚至可替代LVEF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运动二尖位移自动追踪 超声心动描记术 Simpson法 每搏输出量
下载PDF
组织运动瓣环位移技术评价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早期改变 被引量:1
13
作者 仇萍 姚丙南 +3 位作者 吉越英 韩世琴 李建新 王爱国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8期36-38,共3页
目的采用组织运动瓣环位移技术(TMAD)检测长期右心室起搏(RVAP)对左心室整体与节段收缩功能的影响,为左心室早期心功能受损检测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入选行DDDR模式起搏的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均为RVAP,在术前以及术后1年采用TMAD技术检测... 目的采用组织运动瓣环位移技术(TMAD)检测长期右心室起搏(RVAP)对左心室整体与节段收缩功能的影响,为左心室早期心功能受损检测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入选行DDDR模式起搏的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均为RVAP,在术前以及术后1年采用TMAD技术检测二尖瓣环六个位点二尖瓣环位移(MADseg)、整体位移(MADglobal),采用M型超声检测左心室收缩期同步性指标TAS-POST以及双平面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实验室检查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根据起搏器程控检查计算心室累计起搏比例(Cum%VP)。同期选择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6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与术前以及健康对照组比较,术后DDDR组LVEF、NT-proBNP无显著改变(P>0.05),然而其二尖瓣环各位点MAD以及二尖瓣环MADglobal均减低(P<0.05);与术前比较,DDDR组术后TAS-POST增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ADglobal与Cum%VP显著负相关(r=-0.646,P=0.000)。结论长期RVAP左心室纵向整体与节段收缩功能以及同步性减低,TMAD可早期监测心功能受损,为长期RVAP患者早期心功能异常的检测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人工 心肌收缩 组织运动瓣环位移技术
原文传递
组织运动瓣环位移技术评价老年双腔起搏器患者不同部位起搏与预后关系
14
作者 姚丙南 仇萍 +4 位作者 韩世琴 李建新 徐鹏 吉越英 王朝晖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4年第6期435-438,473,共5页
目的 探讨右心室中位间隔面及心尖部起搏下组织运动瓣环位移(TMAD)及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植入DDD起搏器老年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选择右心室中位间隔部起搏患者(RVMSP组)56... 目的 探讨右心室中位间隔面及心尖部起搏下组织运动瓣环位移(TMAD)及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植入DDD起搏器老年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选择右心室中位间隔部起搏患者(RVMSP组)56例、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患者(RVAP组)42例,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6、18个月心电图QRS时限,采用TMAD技术检测二尖瓣环六个位点二尖瓣环位移(MADseg)、整体位移(MADglobal),采用M型超声检测左心室收缩期同步性指标TAS-POST以及双平面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实验室检查NT-proBNP、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以及出现心血管事件包括心室高频事件(VHR)等指标.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按期随访.2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RVAP组最高(P<0.05),2组V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RVMSP组患者术后6、18个月NT-proBNP、LVEF、LVEDV等均无变化,RVAP组NT-proB-NP、LVEF、LVEDV无变化,二尖瓣环各位点MAD以及二尖瓣环MADgloba降低,TAS-POST增加(P<0.05).术后18个月RVAP组NT-proBNP增加,LVEDV值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无变化.结论 RVMSP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不影响患者心功能,为较理想起搏部位,TMAD可早期监测心功能受损,为起搏器患者早期心功能异常的检测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 组织运动瓣环位移技术 预后
原文传递
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振林 韩江涛 +2 位作者 杨启才 唐益君 陈礼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1341-1344,共4页
目的探讨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TMAD)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外科于2012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79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及同期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对照者(... 目的探讨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TMAD)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外科于2012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79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及同期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PhilipsIe33型超声诊断仪及配套探头常规二维超声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PhilipsQlab9.0分析软件中的TMAD插件,比较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常规二维超声结果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二尖瓣环收缩期速度(s),TMAD参数(二尖瓣环6个位点位移、二尖瓣环位移相关指标)。结果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LVEF、LVESD、室间隔侧s、左室侧壁s分别为(48.0±2.65)%、(42.5±2.89)mm、(4.78±1.23)cm/s、(5.37±1.32)cm/s,对照组分别为(61.7±4.98)%。、(48.3±3.04)mm、(8.60±1.45)cm/s、(10.9±1.68)cm/s;与对照组比较,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LVEF显著减小,LVESD及室间隔侧、左室侧壁二尖瓣环收缩期速度显著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二尖瓣环前后壁、前后间隔、下壁、左室侧壁6个位点的收缩期最大位移值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尖四腔、两腔、左室长轴收缩期二尖瓣环连线中点的最大位移值及其占左室长轴的百分比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TMAD技术能够通过测量二尖瓣环不同位点位移参数值,准确、客观的评价其左心室收缩功能,具有简便、不依赖图像质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组织运动二尖位移 收缩功能 左心室
下载PDF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对冠心病患者二尖瓣环运动曲线的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庆民 王慧芳 +1 位作者 韩兆凤 张音佳 《上海医学影像》 2003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 本文旨在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观察冠心病患者二尖瓣环运动曲线以评估其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 方法32例冠心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作对照研究,测定其二尖瓣环后间隔、侧壁、下壁、前间隔和后壁六处各位点的Sa、Ea、Aa及Ea/Aa之比。... 目的 本文旨在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观察冠心病患者二尖瓣环运动曲线以评估其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 方法32例冠心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作对照研究,测定其二尖瓣环后间隔、侧壁、下壁、前间隔和后壁六处各位点的Sa、Ea、Aa及Ea/Aa之比。 结果 1.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人二尖瓣环的DTI运动曲线为规律波群,有三个主波,收缩波Sa波,舒张早期Ea波,舒张晚期Aa波 2.冠心病患者二尖瓣环六个节点Sa、Ea及Ea/Aa较正常组显著下降(P<0.01)3.冠心病患者二尖瓣环六个节点平均Sa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r=0.689,P<0.01)平均Ea/Aa与二尖瓣血流曲线E/A之比也有良好相关性(r=0.427 P<0.05)4.正常组与冠心病组心尖四腔观二尖瓣环侧壁Sa、Ea/Aa之比与六个节点平均参数相关系数最大。 结论 DTI测量二尖瓣环运动曲线能同时测定左室收缩、舒张功能,从而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的、直接可靠的、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 冠心病 二尖 运动曲线 冠状动脉 DTI 左室功能
下载PDF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鉴别左室舒张功能假性正常的价值 被引量:7
17
作者 宋鲁梅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4年第8期565-567,共3页
目的 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鉴别二尖瓣血流图假性正常的价值。方法 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检测 30例正常人和 5 5例冠心病患者的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峰值 ,同时运用脉冲多普勒检测二尖瓣口血流速度峰值 ,两者做对比研究。结果 心绞... 目的 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鉴别二尖瓣血流图假性正常的价值。方法 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检测 30例正常人和 5 5例冠心病患者的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峰值 ,同时运用脉冲多普勒检测二尖瓣口血流速度峰值 ,两者做对比研究。结果 心绞痛组二尖瓣血流图与二尖瓣环运动频谱均异常 ,E/ A<1 ,Ea/ Aa<1 ,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心肌梗死组二尖瓣血流图假性正常 ,二尖瓣环运动频谱异常 ,E/ A>1 ,Ea/ Aa<1 ,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能鉴别二尖瓣血流假性正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 检测 二尖运动 鉴别 左室舒张功能 假性正常
下载PDF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在正常人二尖瓣环运动的初步研究
18
作者 田瑞霞 左鲁生 +3 位作者 赵宝珍 张爱宏 张爱玲 朱先存 《淮海医药》 2000年第2期87-88,共2页
目的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脉冲频谱技术对正常人二尖瓣环运动进行研究,探讨正常人二尖瓣环运动的特征。方法通过DTI-二维彩色及脉冲频谱显示模式检测40例健康成人,心尖四腔观和心尖二腔观室壁及相应二尖瓣环的运动。结... 目的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脉冲频谱技术对正常人二尖瓣环运动进行研究,探讨正常人二尖瓣环运动的特征。方法通过DTI-二维彩色及脉冲频谱显示模式检测40例健康成人,心尖四腔观和心尖二腔观室壁及相应二尖瓣环的运动。结果心尖四腔观、心尖二腔观二尖瓣环外侧缘波峰形态相似,测得收缩期、舒张早期、晚期峰值速度(S、E、A),时间速度积分及相应加速度、减速度。结论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能实时、定量检测二尖瓣环运动的变化,为评价正常心肌状态及病理状态提供一项无创性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组织成像 二尖运动 无创性新技术
下载PDF
定量组织运动速度成像技术分析冠心病患者二尖瓣环纵向运动
19
作者 苏虹 徐春华 房琦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3年第2期99-100,共2页
目的 :观察正常人与冠心病患者二尖瓣环纵向运动特征 ,评价探讨定量组织运动速度成像 (TVI)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 TVI技术对 2 7例正常人和 2 4例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在心尖四腔心切面的间隔处、侧壁处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进行测量分... 目的 :观察正常人与冠心病患者二尖瓣环纵向运动特征 ,评价探讨定量组织运动速度成像 (TVI)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 TVI技术对 2 7例正常人和 2 4例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在心尖四腔心切面的间隔处、侧壁处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对比 ,冠心病组 S波、 E波测值明显下降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两组 A波测值无显著性差异 ;测量的二尖瓣环两位点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二尖 纵向 运动特征 TVl 定量组织运动速度成像技术
下载PDF
定量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定冠心病二尖瓣环运动评价左室舒张功能
20
作者 苏虹 徐春华 +1 位作者 陶冶 郭佩琦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5年第8期614-615,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定量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检测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方法应用TDI技术,对30例正常人和27例经临床确诊冠心病的患者进行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检测,并与血流多普勒等反映左室舒张功能参数进行比较分...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定量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检测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方法应用TDI技术,对30例正常人和27例经临床确诊冠心病的患者进行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检测,并与血流多普勒等反映左室舒张功能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三个组的二尖瓣环TDI的Ea值与正常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I、II组的Ea/Aa与正常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III组的Ea/Aa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Ea及Aa测值均明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TD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可以无创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织 多普勒成像技术 冠心病 二尖运动 左室舒张功能 舒张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