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创机械通气对COPD患者组织通气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马跃荣 王小英 马俊英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595-597,共3页
目的 探讨有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组织通气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急诊科2009年1~12月应用有创通气的COPD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患者有创机械通气前后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 目的 探讨有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组织通气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急诊科2009年1~12月应用有创通气的COPD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患者有创机械通气前后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清酸碱度(pH)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42例COPD患者经有创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治疗后,死亡3例,病死率为7.14%,其中肺部感染死亡2例,呼吸衰竭死亡1例。39例治疗有效,恢复有效通气,成功脱机。治疗时间5~37 d,平均18.36 d;39例治疗后PaO2/FiO2和SaO2指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PaCO2和呼吸频率(RR)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对COPD患者应用有创机械通气可以通过增强组织通气,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应在临床尝试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有创呼吸机 组织通气 影响
下载PDF
有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组织通气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李顺好 《益寿宝典》 2020年第26期191-191,共1页
分析有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组织通气的影响。 方法:应用医学遴选分析对比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0 年 4 月以来我院收治的 64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按照通气中所选择措施差异分为病例数相同的两组,对照... 分析有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组织通气的影响。 方法:应用医学遴选分析对比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0 年 4 月以来我院收治的 64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按照通气中所选择措施差异分为病例数相同的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独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实验组给予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临床就两组应用后对患者的组织通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肺活量、时间肺活量、肺泡通气量上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单独有创通气对患者组织造成了一定的损伤,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对患者的通气效果突出,尤其表现在改善患者组织通气效果,可在后续患者的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创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组织通气
下载PDF
根系通气组织发育程度对水稻苗期生长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石承智 王瑞 +1 位作者 施卫明 李奕林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8-536,共9页
水稻苗期由于根系通气组织发育不完善导致根际缺氧是限制水稻生长的因素之一。本研究在水培条件下通过施用不同种类通气组织刺激剂(硝普钠、亚硒酸钠、硫氢化钠)研究其对水稻苗期生长、氮素积累、根系内部通气组织发育(孔隙度)及外部形... 水稻苗期由于根系通气组织发育不完善导致根际缺氧是限制水稻生长的因素之一。本研究在水培条件下通过施用不同种类通气组织刺激剂(硝普钠、亚硒酸钠、硫氢化钠)研究其对水稻苗期生长、氮素积累、根系内部通气组织发育(孔隙度)及外部形态、根际氧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通气组织刺激剂均能通过刺激通气组织发育改善根际氧环境从而促进苗期水稻生长。其中施用0.01 mmol/L亚硒酸钠处理效果最佳,植株干物质量、氮积累量、根孔隙度及根际氧含量分别较不添加刺激剂的对照处理显著增加36.7%、16.1%、57.3%和39.9%。无论是生物量还是氮积累均与水稻苗期通气组织发育程度存在一个明显的突变阈值(42%),当孔隙度小于该阈值时,孔隙度每增加1%时,单株水稻生物量和氮积累量分别显著增加8.8 mg和0.2 mg;而当孔隙度超过阈值时,二者则迅速降低。因此,苗期添加适宜浓度的通气组织刺激剂可以通过提高根系泌氧来缓解苗期水稻根际环境中溶解氧不足对水稻发育的抑制,同时也为提高水稻氮素吸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通气组织 根系泌氧 氮素吸收 根际环境
下载PDF
水母雪莲通气组织形成的相关基因SmLSD1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蒋欣悦 史国民 +2 位作者 代吴斌 李凤珍 何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0-558,共9页
该研究以水母雪莲为实验材料,通过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了通气组织形成相关基因SmLSD1(GenBank登录号为OL690334),并对该基因在不同胁迫下的表达量及编码蛋白结构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水母雪莲SmLSD1基因全长965 bp,包含537 bp... 该研究以水母雪莲为实验材料,通过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了通气组织形成相关基因SmLSD1(GenBank登录号为OL690334),并对该基因在不同胁迫下的表达量及编码蛋白结构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水母雪莲SmLSD1基因全长965 bp,包含537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78个氨基酸。(2)同源序列比对发现,水母雪莲SmLSD1蛋白与菊科植物牛蒡LSD1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达到98.31%。(3)亚细胞定位显示SmLSD1基因主要在细胞核和细胞膜上表达;原核表达显示,SmLSD1基因编码氨基酸的分子量约为18 kD。(4)荧光定量分析显示,SmLSD1基因在根、茎、叶中均有表达,且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在低温、低氧及紫外胁迫下,SmLSD1基因的表达量下调。研究推测,SmLSD1基因在水母雪莲通气组织的形成以及对逆境胁迫的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母雪莲 SmLSD1基因 通气组织 表达分析
下载PDF
黑毛雪兔子通气组织发育相关基因ShCTR1的克隆及表达
5
作者 代吴斌 史国民 +2 位作者 巨秀婷 蒋欣悦 何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42-749,共8页
黑毛雪兔子(Saussurea inversa Raab-Straube)是一种典型的高山植物,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该研究以黑毛雪兔子为材料,利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克隆了通气组织形成相关基因(ShCTR1),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系统进化分析、表达分析和亚细胞... 黑毛雪兔子(Saussurea inversa Raab-Straube)是一种典型的高山植物,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该研究以黑毛雪兔子为材料,利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克隆了通气组织形成相关基因(ShCTR1),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系统进化分析、表达分析和亚细胞定位分析,以探讨该基因的功能及其与通气组织的关系。结果表明:(1)成功克隆获得ShCTR1基因cDNA全长为2891 bp(NCBI登录号为:ON081649),包含2550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849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5.90,分子式C_(4066)H_(6417)N_(1159)O_(1268)S_(43),为疏水蛋白,无跨膜结构。(2)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黑毛雪兔子ShCTR1与菜蓟(Cynara cardunculus L.)CcCTR1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最高;非编码区序列分析发现ShCTR1基因含有大量的光响应元件,表明ShCTR1基因可能参与对紫外胁迫的响应。(3)实时荧光定量分析显示,ShCTR1基因在根、茎和叶中均有表达,且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在紫外、低温和低氧胁迫下,ShCTR1基因的表达量均上调,证明ShCTR1基因参与了对以上3种环境胁迫的响应。(4)亚细胞定位显示,ShCTR1主要分布于细胞核。研究推测,黑毛雪兔子ShCTR1基因可能在通气组织的形成以及对逆境胁迫的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毛雪兔子 ShCTR1基因 通气组织 表达分析
下载PDF
低pH条件下不同氮源对水稻根通气组织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汪晓丽 司江英 +1 位作者 陈冬梅 封克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6-70,共5页
以5个水稻品种(农垦57、泗优917、扬稻6号、汕优63和巴西旱稻)为试验材料,在pH4.5和6.5的条件下分别供应NH+4-N和NO-3-N2种形态氮源,利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低pH条件下,不同氮形态对水稻根系通气组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处理中,距... 以5个水稻品种(农垦57、泗优917、扬稻6号、汕优63和巴西旱稻)为试验材料,在pH4.5和6.5的条件下分别供应NH+4-N和NO-3-N2种形态氮源,利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低pH条件下,不同氮形态对水稻根系通气组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处理中,距水稻幼苗根尖0~10mm内和15mm处通气组织都未明显发育,但在距根尖25mm处的切片显示出明显的差异。在近中性条件(pH6.5)下,氮源的形态对水稻根通气组织的发育几乎没有影响。在低pH条件下,NH+4-N加快了籼稻(扬稻6号和汕优63)皮层细胞通气组织的形成,而NO-3-N减慢了粳稻(农垦57和泗优917)和旱稻(巴西旱稻)通气组织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低PH 氮形态 通气组织
下载PDF
高氮磷胁迫下菖蒲(Acorus calamus Linn.)通气组织和根系释氧的响应 被引量:14
7
作者 黄丹萍 贺锋 +2 位作者 肖蕾 徐栋 吴振斌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3-88,共6页
以湿地植物菖蒲为研究对象,在水培条件下观察3个浓度梯度的氮磷污水(处理组1、2、3依次为N:40 mg/L、P:4 mg/L;N:80 mg/L、P:8 mg/L;N:120 mg/L、P:12 mg/L)对其胁迫后的根系释氧和通气组织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高氮磷胁迫明显抑制菖蒲... 以湿地植物菖蒲为研究对象,在水培条件下观察3个浓度梯度的氮磷污水(处理组1、2、3依次为N:40 mg/L、P:4 mg/L;N:80 mg/L、P:8 mg/L;N:120 mg/L、P:12 mg/L)对其胁迫后的根系释氧和通气组织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高氮磷胁迫明显抑制菖蒲株高和根系长度的生长,减少植物根系数量;高氮磷胁迫还可以增加植物根系释氧量和促进根系通气组织形成,由于根系长度和数量的减少,处理组的根系释氧总量不及对照组;高氮磷胁迫不改变菖蒲根系释氧趋势,根尖最大,离根尖越远释氧越小.研究还发现,根尖释氧量大小和通气组织呈正相关,根基和根中部释氧量与通气组织关系不显著,说明植物通气组织的形式更有利于根尖释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菖蒲 根系释氧 通气组织 氮磷胁迫 水生植物
下载PDF
植物根内通气组织形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8
作者 孔妤 王忠 +1 位作者 顾蕴洁 汪月霞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8-253,共6页
植物能否在湿地或淹涝环境中生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植物是否具有健全发达的通气组织。在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概述了植物根内通气组织的形成过程,主要涉及生理功能、诱导因子和相关酶等,推测细胞程序性死亡是溶生... 植物能否在湿地或淹涝环境中生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植物是否具有健全发达的通气组织。在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概述了植物根内通气组织的形成过程,主要涉及生理功能、诱导因子和相关酶等,推测细胞程序性死亡是溶生性通气组织形成的机理,乙烯在整体信号转导网络中起关键性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组织 乙烯 细胞程序性死亡
下载PDF
缺磷玉米根内通气组织的发育时间及基因型差异 被引量:12
9
作者 樊明寿 陈刚 孙国荣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20-1124,共5页
为了研究通气组织在缺磷植物中的生理作用,对低磷胁迫下玉米种子根通气组织的形成时间进行了观察,并比较了磷营养效率不同的8个玉米自交系根组织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低磷胁迫下,玉米种子根内皮层细胞解体及通气组织的形成早于植株... 为了研究通气组织在缺磷植物中的生理作用,对低磷胁迫下玉米种子根通气组织的形成时间进行了观察,并比较了磷营养效率不同的8个玉米自交系根组织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低磷胁迫下,玉米种子根内皮层细胞解体及通气组织的形成早于植株生物量、根冠比、比根长的变化,甚至早于茎叶磷浓度的变化;在相同的磷胁迫下,不同基因型玉米根内通气组织的发育状况呈现出显著差异,而且通气组织的发育面积与玉米比根长呈显著正相关。同时,比根长的增加意味着根系与土壤接触面积的增加,且被普遍认为是植物适应低磷胁迫的机制之一,所以玉米根内通气组织的形成可能与玉米适应低磷胁迫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胁迫 玉米 通气组织 基因型 变异
下载PDF
五种红树植物通气组织对人工非潮汐生境的响应 被引量:8
10
作者 伍卡兰 彭逸生 +2 位作者 郑康振 李旭林 陈桂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6927-6934,共8页
红树植物自然条件下生长于河口、海岸潮间带。受潮汐作用影响,红树植物在生理、形态、结构上对渍水环境产生了相应的适应机制。其中红树植物通气组织的发达程度与其耐淹水的能力具有很高的相关性,是衡量红树植物耐淹浸能力的重要依据。... 红树植物自然条件下生长于河口、海岸潮间带。受潮汐作用影响,红树植物在生理、形态、结构上对渍水环境产生了相应的适应机制。其中红树植物通气组织的发达程度与其耐淹水的能力具有很高的相关性,是衡量红树植物耐淹浸能力的重要依据。利用测定孔隙率和石蜡切片面积比两种方法揭示了华南地区5种红树植物优势种: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秋茄(Kandelia candel)和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在自然条件和人工生境下根通气组织的发育规律,并用石蜡切片研究了茎和叶的通气组织发育状况。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得根的通气组织发育程度的结果相关性显著(P<0.05)。5种红树植物通气组织主要产生于根部,茎和叶发育较少,除了潮汐生境中白骨壤根的通气组织为根、茎、叶总和的48.16%、非潮汐生境中桐花树根为43.81%,其余树种根部通气组织占总体的50%以上。自然潮间带生境中,桐花树、木榄、白骨壤、秋茄、红海榄,通气组织分别为(14.98±3.34)%、(27.83±2.3)%、(29.64±3.17)%、(30.09±4.12)%、(42.12±3.14)%,通气组织比例与其在潮间带上的分带性和演替序列较为吻合。非潮汐人工生境下,红海榄、木榄、秋茄、桐花树和白骨壤根部通气组织较自然生境下均有所增加,说明各树种对非潮汐淹浸条件具备一定的适应力。根据非潮汐生境下通气组织的比例可判定它们对恒定水位的适应能力依次为:桐花树>白骨壤>秋茄>木榄>红海榄。红树植物对非潮汐淹浸条件的适应有利于在沿海地区开展人工生境下红树林的栽培与推广应用,研究结果对提高栽培成活率,更大限度地发挥红树林的生态服务价值,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植物 通气组织 非潮汐生境 适应性
下载PDF
两种通气组织不同的水稻品种根表铁膜的形成及砷吸收积累的差异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婧 胡莹 +3 位作者 王新军 陈学萍 黄益宗 朱永官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5期711-717,共7页
采用土壤盆栽试验方法,比较了两种通气组织结构不同的水稻品种(扬稻6号和农垦57)根表铁膜的形成及其吸收积累As的差异.结果表明,通气组织结构不同对水稻根表铁膜的形成及其对As的吸收积累有显著影响.通气组织结构发达的扬稻6号根表铁膜... 采用土壤盆栽试验方法,比较了两种通气组织结构不同的水稻品种(扬稻6号和农垦57)根表铁膜的形成及其吸收积累As的差异.结果表明,通气组织结构不同对水稻根表铁膜的形成及其对As的吸收积累有显著影响.通气组织结构发达的扬稻6号根表铁膜数量和铁膜中As含量均显著高于农垦57,扬稻6号根表铁膜量为431.53g·kg-1,铁膜中As含量达到220.2mg·kg-1,分别是农垦57的1.3和1.7倍.发达的通气组织结构显著抑制了As由水稻地下部到地上部的转运以及地上部对As的吸收:扬稻6号地上部As含量为10.77mg·kg-1,显著低于农垦57(12.85mg·kg-1);扬稻6号对As的转移系数(TF)为0.067,仅为农垦57的7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基因型 通气组织 铁膜 As污染
下载PDF
湿地植物通气组织和渗氧对其重金属吸收和耐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俊兴 任红艳 +7 位作者 郭庆军 Marc Peters 万小铭 徐汭祥 朱光旭 张晗芝 魏荣菲 叶志鸿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4-401,共8页
湿地植物具有强大的通气组织和根部渗氧能力特征,使得其根际微环境处于氧化状态从而适应湿地土壤浸水的环境。近年来,湿地植物通气组织和渗氧在重金属吸收和耐性研究方面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对此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本文分别对湿地植... 湿地植物具有强大的通气组织和根部渗氧能力特征,使得其根际微环境处于氧化状态从而适应湿地土壤浸水的环境。近年来,湿地植物通气组织和渗氧在重金属吸收和耐性研究方面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对此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本文分别对湿地植物通气组织和渗氧特征,通气组织和渗氧对重金属吸收和耐性影响、对根际微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该领域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认为针对从通气组织和渗氧角度出发研究湿地植物重金属耐性机理,应重点对湿地植物根际重金属的环境化学行为展开深入研究,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应注重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物 土壤 通气组织 渗氧 重金属 耐性
下载PDF
三峡库区河岸植物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 var. depauperata Keng)茎通气组织发生对水淹的响应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小萍 曾波 +3 位作者 陈婷 叶小齐 罗芳丽 刘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864-1871,共8页
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 var. depauperata Keng)在三峡库区长江及其支流江(河)岸有广泛分布,对水淹有很好的耐受能力。有研究表明许多植物在水淹时通气组织发生增强,通气组织的产生改善了植株通气状况,提高了植物对水淹的抵御能力... 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 var. depauperata Keng)在三峡库区长江及其支流江(河)岸有广泛分布,对水淹有很好的耐受能力。有研究表明许多植物在水淹时通气组织发生增强,通气组织的产生改善了植株通气状况,提高了植物对水淹的抵御能力。为了研究水淹是否会影响野古草的通气组织发生以及野古草通气组织发生对水淹的反应,考察了不同水淹深度、不同水淹时间和不同水淹方式处理时野古草茎中通气组织的发生情况。实验中共设置3个水淹深度:不进行水淹(对照)、植株地下部分淹没、植株完全淹没于水下2m深处;5个淹没时间:植株被淹没的时间长度分别为5、10、20、30d和60d;2种水淹方式:连续水淹和间歇水淹。实验结果表明:(1)在无水淹情况下野古草茎中可以产生通气组织,通气组织产生随植株的生长而增强;水淹加快了野古草通气组织发生的进程,促进了野古草通气组织的提前发生。(2)野古草茎中通气组织并不会因为水淹的时间越长而产生越多,植株通气组织的大小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因水淹时间的增长而继续增大。(3)淹没深度对通气组织发生有一定影响,总的看来,地下部分淹没野古草植株的通气组织发生要强于完全淹没植株。(4)不同水淹方式对野古草通气组织发生的影响因水淹深度不同而有差异。在完全淹没情况下,连续水淹植株的通气组织比间歇水淹植株的通气组织发达;在地下部分淹没情况下,除水淹初期外,随水淹时间的延长,连续水淹植株通气组织发生与间歇水淹植株没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 VAR. depauperata Keng) 通气组织 水淹
下载PDF
乙烯利诱导水稻根内通气组织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孔妤 王忠 +3 位作者 顾蕴洁 熊飞 陈刚 韩鹰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70,共6页
以扬稻6号(Oryza sativa L.)幼苗为材料,研究乙烯利对根内组成型通气组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营养液中乙烯利浓度的增高,中皮层部位细胞解体形成通气空腔数增多,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呈下降趋势;以正常生长的水稻根系为对照,100mg/... 以扬稻6号(Oryza sativa L.)幼苗为材料,研究乙烯利对根内组成型通气组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营养液中乙烯利浓度的增高,中皮层部位细胞解体形成通气空腔数增多,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呈下降趋势;以正常生长的水稻根系为对照,100mg/L乙烯利处理后根尖10mm和距根尖10mm以上部位的木葡聚糖转葡糖苷酶(XET)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相应部位,XET基因的积累与通气组织形成具有一致性;对处理与对照根尖10mm部位超微结构比较发现,乙烯利处理后根系皮层细胞发生死亡解体的时间早,在距离根尖4mm处多数细胞内核已解体消亡,细胞壁周围可见较多的高尔基体、线粒体和膜包裹的空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乙烯利 组成型通气组织 木葡聚糖转葡糖苷酶基因
下载PDF
淹水胁迫下小麦根通气组织形成的PCD特征及活性氧作用初探 被引量:11
15
作者 邓祥宜 李继伟 +3 位作者 阳超男 姜珍 肖诗鑫 周竹青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32-838,共7页
为了解淹水条件下小麦根通气组织形成的细胞学特点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在通气组织形成中的作用,以高度耐湿的华麦8号幼苗为材料进行淹水处理,在显微水平上系统地观察了通气组织的形成过程,在分子水平上检测了... 为了解淹水条件下小麦根通气组织形成的细胞学特点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在通气组织形成中的作用,以高度耐湿的华麦8号幼苗为材料进行淹水处理,在显微水平上系统地观察了通气组织的形成过程,在分子水平上检测了细胞核DNA的断裂情况,并对ROS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荧光观察。结果表明:(1)通气组织最先起源于根皮层中部,然后逐渐扩展,到淹水8d时基本形成,淹水60d时更为发达;(2)淹水1.5~48h根皮层出现大量细胞核DNA断裂,且细胞核DNA降解为180~200bp的片段,证明小麦根通气组织的形成过程是根皮层细胞发生细胞程序化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的过程,而且淹水1.5~48h是根皮层细胞死亡高峰期;(3)ROS在细胞核DNA发生断裂前开始积累,在通气组织形成中呈现动态变化。上述结果表明,淹水胁迫下小麦根通气组织形成是一个皮层细胞PCD的过程,并且ROS可能参与介导了PCD的进程。另外,淹水胁迫在前期抑制了次生根的产生,随后又促进了次生根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淹水胁迫 根皮层 通气组织 细胞程序化死亡 活性氧
下载PDF
植物通气组织的形成过程和生理生态学意义 被引量:55
16
作者 樊明寿 张福锁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15-618,共4页
文章从感受逆境信号、信号传递到细胞解体形成通气组织等几个过程介绍了植物通气组织形成过程的研究进展 ,并阐述了通气组织的生理生态学意义。
关键词 植物 通气组织 形态过程 生理生态学
下载PDF
外源乙烯和α-萘乙酸对三峡库区岸生植物野古草和秋华柳茎通气组织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婷 曾波 +2 位作者 罗芳丽 叶小齐 刘巅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19-922,共4页
为了探究乙烯和α-萘乙酸(α-NAA)是否是水淹环境条件下植物体内通气组织形成的直接原因,对三峡库区岸生植物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和秋华柳(Salix variegata)在无水淹环境条件下施加乙烯利和α-NAA后茎中通气组织的形成情况进行... 为了探究乙烯和α-萘乙酸(α-NAA)是否是水淹环境条件下植物体内通气组织形成的直接原因,对三峡库区岸生植物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和秋华柳(Salix variegata)在无水淹环境条件下施加乙烯利和α-NAA后茎中通气组织的形成情况进行了研究。实验分3种处理:单独用乙烯利溶液处理(浓度分别为0、250和500 mg·L-1)、单独用α-NAA溶液处理(浓度分别为0、50和100 mg·L-1)和二者混合处理(250 mg·L-1乙烯利溶液+50 mg·L-1α-NAA溶液)。处理5 d后,采用切片法制备其茎中部横切面切片,用E80i Nikon显微镜进行观察,并运用ACT-2U和SimplePCI软件分析野古草和秋华柳茎中通气组织的形成情况。结果显示:在这3种处理条件下,野古草和秋华柳茎中通气组织形成均有明显增强,并且较高浓度的乙烯利溶液促使茎通气组织形成更多,施加的α-NAA浓度越高,形成通气组织的能力越强;混合溶液处理与单独施加250 mg·L-1乙烯利或单独施加50 mg·L-1α-NAA的处理相比,对通气组织形成的增强效应无明显差异。研究表明,在水淹条件下植物体内通气组织的发生与乙烯和生长素含量的增加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占草 通气组织 乙烯利 Α-萘乙酸 秋华柳 三峡库区
下载PDF
山东滨海盐生植物根结构及通气组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辛华 曹玉芳 辛洪婵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8-102,共5页
对山东滨海 1 4种盐生植物的根及根中的通气组织进行了解剖学的比较研究。研究表明 :除了少数植物的根中产生发达的机械组织、通气组织不发达以外 ,绝大多数植物的根中都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这些通气组织的胞间隙非常明显 ,形成多个通... 对山东滨海 1 4种盐生植物的根及根中的通气组织进行了解剖学的比较研究。研究表明 :除了少数植物的根中产生发达的机械组织、通气组织不发达以外 ,绝大多数植物的根中都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这些通气组织的胞间隙非常明显 ,形成多个通气道 ,特别是一些根状茎、平卧茎发达的植物 ,如沙滩黄芩 (ScutellariastrigillosaHeml.)、海边香豌豆 (Lathyrusmaritimus (L .)Bigel.)、肾叶打碗花 (Calystegiasol danella (L .)R .Br.) ,其通气道较大。胞间隙的发生主要有二种情况 :(1 )裂生胞间隙 ;(2 )溶生胞间隙 ,这是大多数胞间隙形成的方式。通气组织大多分布于靠近表皮的皮层和靠近周皮的次生韧皮部中 ,即位于保护组织的内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滨海 比较研究 盐生植物 根结构 通气组织
下载PDF
小麦次生根皮层通气组织产生方式对小麦耐湿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顿新鹏 朱旭彤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7-309,共3页
以 4个耐湿性不同的小麦品种为材料 ,观察了渍水条件下其次生根结构。结果表明 ,渍水处理后 ,小麦的次生根以两种方式产生通气组织。各品种处理期间产生的次生根和耐湿性强的品种处理前产生的次生根经渍水处理后多以方式Ⅰ产生通气组织 ... 以 4个耐湿性不同的小麦品种为材料 ,观察了渍水条件下其次生根结构。结果表明 ,渍水处理后 ,小麦的次生根以两种方式产生通气组织。各品种处理期间产生的次生根和耐湿性强的品种处理前产生的次生根经渍水处理后多以方式Ⅰ产生通气组织 ,通气组织形成是由单个细胞凹陷 ,内容物消失 ,最后细胞壁完全叠合并彼此连接而形成的 ,通气组织呈矩形并且不易破裂 ;不耐湿的品种处理前产生的次生根经处理后皮层以方式Ⅱ产生通气组织 ,通气组织是由多个细胞融合 ,内容物消失而形成的 ,通气组织形状不规则 ,易彼此贯通导致机械组织及表皮的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耐湿性 次生根 通气组织 皮层薄壁细胞
下载PDF
洞庭湖四种优势湿地植物茎、叶通气组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秦先燕 谢永宏 陈心胜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0-405,共6页
对通气组织的解剖观察有助于了解湿地植物的生长、分布及对不同生境的适应。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在光学显微镜下对洞庭湖湿地沿水位高程梯度分布的4种优势植物——荻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红穗苔草Carex ... 对通气组织的解剖观察有助于了解湿地植物的生长、分布及对不同生境的适应。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在光学显微镜下对洞庭湖湿地沿水位高程梯度分布的4种优势植物——荻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红穗苔草Carex argyi、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的茎和叶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茎通气组织的形成部位主要在皮层、维管束和髓腔,其中髓腔所占比例最大(>77%)。茎通气组织大小为:水蓼(57.8%)>红穗苔草(45.5%)≥虉草(41.7%)≥荻(37.8%)。4种湿地植物的叶均在叶肉组织和(或)维管束内形成通气组织,如荻、虉草的形成部位是维管束,水蓼的是叶肉组织,而红穗苔草在叶肉组织和维管束内均可以形成,但以叶肉组织中为主,占99%。红穗苔草叶通气组织最发达,为33.8%,其它3种植物相对不发达,仅为0.13%~1.68%。除虉草外,其它3种植物通气组织大小与其分布位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可见,湿地植物通气组织与其分布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组织 解剖学 分布 生境 湿地植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