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对氯喹致非组胺依赖性瘙痒模型小鼠延髓5-羟色胺能神经元及5-羟色胺受体2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赵一丁 闫婵娟 +2 位作者 孙丹 李文彬 闫小宁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56-59,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非组胺依赖性瘙痒模型小鼠瘙痒行为、延髓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及5-HT受体2B(5-HTR2B)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在对瘙痒调控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氯喹方法制作非组胺依赖性瘙痒模型。40只C57B/6J小鼠... 目的观察针刺对非组胺依赖性瘙痒模型小鼠瘙痒行为、延髓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及5-HT受体2B(5-HTR2B)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在对瘙痒调控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氯喹方法制作非组胺依赖性瘙痒模型。40只C57B/6J小鼠随机分为造模组(针刺组、非针刺组)、生理盐水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成模后,针刺组针刺双侧"血海""曲池"及"合谷",采用提插和捻转手法刺激,每日1次,共3次,非针刺组不予针刺,生理盐水组予颈背部注射生理盐水后不做处理,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分别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学变化,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延髓5-HT能神经元及5-HTR2B的表达。结果造模组小鼠搔抓次数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针刺组搔抓次数少于非针刺组(P<0.05),5-HT能神经元在空白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表达均不明显,造模组小鼠5-HT能神经元表达明显增加,针刺后5-HT能神经元表达减少,针刺组和非针刺组延髓5-HTR2B表达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针刺组5-HTR2B表达低于非针刺组(P<0.01)。结论针刺对瘙痒模型小鼠搔抓行为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延髓5-HT能神经元及5-HTR2B的表达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组胺依赖性 5-羟色胺能神经元 5-羟色胺受体2B 小鼠
下载PDF
MRGPRX2介导肥大细胞脱颗粒在特应性皮炎非组胺依赖性瘙痒中的作用
2
作者 王清滢 迟慧彦 宋艳丽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57-964,共8页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相关的慢性瘙痒是一种典型的非组胺依赖性瘙痒,由于抗组胺药物通常不能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因而非组胺依赖性瘙痒及其缓解机制日益受到关注。肥大细胞(mast cells,MCs)除了可以通过IgE与FcεRⅠ受体结合...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相关的慢性瘙痒是一种典型的非组胺依赖性瘙痒,由于抗组胺药物通常不能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因而非组胺依赖性瘙痒及其缓解机制日益受到关注。肥大细胞(mast cells,MCs)除了可以通过IgE与FcεRⅠ受体结合引发经典组胺依赖性瘙痒外,也可通过Mas相关的G蛋白偶联受体X2(Mas-related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X2,MRGPRX2)引发非组胺依赖性瘙痒并参与特应性皮炎的进程。MRGPRX2所介导的MCs快速脱颗粒通过激活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2,PAR-2),引起非组胺依赖性瘙痒,MCs-神经元单位改变趋于一种不稳定的平衡状态,形成神经源性炎症反应。缺失或抑制MRGPRX2可以显著降低MCs脱颗粒,预防并治疗急性和慢性过敏反应。因此,MRGPRX2介导的MCs脱颗粒在特应性皮炎非组胺依赖慢性瘙痒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抑制MRGPRX2减少MCs脱颗粒已经成为改善特应性皮炎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Mas相关的G蛋白偶联受体X2(MRGPRX2) 慢性 肥大细胞 组胺依赖性
下载PDF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对特应性皮炎小鼠皮肤组织PAR-2、TRPA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彩艳 张玉鑫 +7 位作者 袁慧敏 孙开元 汤阳 张淑静 高誉珊 孙燕 郑丰杰 李宇航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587-591,596,共6页
目的:探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对特应性皮炎(AD)小鼠皮损修复及PAR-2、TRPA1的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雄性BALB/c小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激素组、中药组。除正常组外,各组用2,4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AD模型。造模后模型组给... 目的:探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对特应性皮炎(AD)小鼠皮损修复及PAR-2、TRPA1的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雄性BALB/c小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激素组、中药组。除正常组外,各组用2,4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AD模型。造模后模型组给予皮炎平外抹,中药组给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灌胃,其余均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2次/d,共7 d。于第1、15、31、37天观察小鼠一般状态及搔抓行为并统计,HE染色观察致敏区域的皮肤病理变化,qRT-PCR、免疫组化分别检测皮肤中PAR-2、TRPA1的基因与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搔抓频次显著增多,致敏皮肤处有明显红斑渗出,局部潮红,皮肤增厚,伴有结痂。中药组、激素组较模型组明显改善。病理显示模型组较正常组棘层明显增厚,角化珠增多,毛囊结构明显增多,角化层明显增厚,见炎性细胞浸润,表皮不平整;激素组、中药组角化层及棘层增厚,角化珠及毛囊结构略有增多,较模型组改善明显。模型组小鼠皮肤组织中PAR-2、TRPA1的mRNA的表达较正常小鼠均显著性上调(P<0.05),经过中药、激素干预后,其表达均下调显著(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皮肤组织PAR-2、TRPA1免疫反应阳性均明显增多,角质形成细胞处最为显著;中药组、模型组表达较模型组均有所降低。结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改善AD皮损、减轻皮肤瘙痒,下调PAR-2、TRPA1的表达,进而调控非组胺依赖性神经信号传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组胺依赖性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蛋白酶活化受体
下载PDF
蛇床子素的止痒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罗玉鸿 高植明 +4 位作者 梁逊莹 付凯 雷冬晓 吴晓丹 聂红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4年第19期1750-1753,共4页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止痒作用。方法:小鼠面颊刮毛部位皮内注射10μl二盐酸组胺或二磷酸氯喹以复制组胺依赖性或非依赖性面颊瘙痒模型。模型小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等容含0.2%CMC-Na溶液)组、模型(等容含0.2%CMC-Na溶液)组、阳性对照[...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止痒作用。方法:小鼠面颊刮毛部位皮内注射10μl二盐酸组胺或二磷酸氯喹以复制组胺依赖性或非依赖性面颊瘙痒模型。模型小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等容含0.2%CMC-Na溶液)组、模型(等容含0.2%CMC-Na溶液)组、阳性对照[特非拉定(1.2 mg/kg)/醋酸地塞米松(0.08 mg/kg)]组与蛇床子素高、中、低剂量(40、20、10 mg/kg)组。观察小鼠瘙抓行为,光学显微镜观察小鼠皮肤病理学。结果:与组胺依赖性模型组比较,蛇床子素高、中、低剂量组小鼠搔抓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组胺非依赖性模型组比较,蛇床子素高剂量组小鼠搔抓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在注射二盐酸组胺或二磷酸氯喹后的前5 min搔抓次数达到最多,随后逐渐减少。高、中、低剂量蛇床子素均不改变模型小鼠搔抓次数的时程变化趋势。各组小鼠面颊皮肤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蛇床子素对组胺依赖性和组胺非依赖性瘙痒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中对组胺依赖性瘙痒的止痒作用更好,可能与其抑制组胺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素 组胺 氯喹 行为学分析 组胺依赖性 组胺非依赖性瘙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