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联合用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吕子强 吕紫阳 +3 位作者 马成华 马晓成 马小罕 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5期579-585,共7页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是一类新型发展起来的抗肿瘤药物,通过调节核小体结构控制抑癌基因表达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近年来对具有去乙酰化酶(HDACs)抑制活性化合物的报道越来越少,对HDACi与作用于其他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的联合应...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是一类新型发展起来的抗肿瘤药物,通过调节核小体结构控制抑癌基因表达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近年来对具有去乙酰化酶(HDACs)抑制活性化合物的报道越来越少,对HDACi与作用于其他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的联合应用研究逐年增多,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重点介绍了HDACi与细胞毒药物、细胞分化诱导剂全反式维甲酸、DNA去甲基抑制剂(DNMT-i)、蛋白酶体抑制剂、细胞周期DNA修复抑制剂、蛋白酶体抑制剂等的抗肿瘤机制以及联合应用所取得的成绩,并对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和发展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乙酰酶抑制剂 联合治疗 抗肿瘤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欣 刘丹 +3 位作者 吕金玲 俞伟设 许野 赵临襄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16-322,共7页
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HAT)和组蛋白去乙酰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通过对组蛋白氮端氨基酸残基进行乙酰化或去乙酰化,调节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调控基因表达,该过程与癌症的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组蛋白去乙... 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HAT)和组蛋白去乙酰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通过对组蛋白氮端氨基酸残基进行乙酰化或去乙酰化,调节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调控基因表达,该过程与癌症的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通过增加细胞内组蛋白的乙酰化程度,提高p21等基因的表达水平等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分化和(或)凋亡。该文对HDAC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研究进展 综述 组蛋白抑制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MS-275抑制膀胱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曲巍 王立明 +3 位作者 朱有华 许涛 付莉莉 高文波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8,共4页
背景与目的:染色质核心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受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和组蛋白去乙酰酶(HDAC)的控制,它与基因表达调控密切相关、HDACs功能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HDAC Is)通过抑制HDACs而抗肿瘤。本文研究HDAC I类药... 背景与目的:染色质核心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受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和组蛋白去乙酰酶(HDAC)的控制,它与基因表达调控密切相关、HDACs功能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HDAC Is)通过抑制HDACs而抗肿瘤。本文研究HDAC I类药物之一MS-275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抑制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实验依据。方法:将不同浓度的MS-275作用于T24细胞,用MTT法检测生长抑制作用,用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测定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分别采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AnnexinV、PI双标流式细胞术观察和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MS-275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剂量、时间依赖关系,0.5μmol/L作用72 h的抑制率为9.34%±3.57%,而8μmol/L作用120 h达94.84%±1.33%。克隆形成率从阴性对照组的55.67%±6.51%降至4μmol/L组的2.33%±0.58%。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大量的凋亡形态特征的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示,作用48 h后的凋亡率在1μmol/L组、2μmol/L组和4μmol/L组分别为24.19%、30.77%和38.51%,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2.49%)。结论: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类药物具有体外抗膀胱癌作用,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是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并有望成为新的抗膀胱肿瘤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组蛋白抑制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培养的肿瘤细胞
下载PDF
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apicidin及其类似物的抗原虫与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韦进钟 林庆华 谢明权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6-150,共5页
Apicidin是镰刀菌代谢产物,属环四肽类分子,能结合组蛋白脱乙酰酶(HDAC)使组蛋白过度乙酰化,具有广谱抗顶复亚门原虫和广谱抗肿瘤作用,可抑制肿瘤细胞转移、增殖和促使肿瘤细胞凋亡、分化。对apicidin类似物的生物学活性研究表明,apici... Apicidin是镰刀菌代谢产物,属环四肽类分子,能结合组蛋白脱乙酰酶(HDAC)使组蛋白过度乙酰化,具有广谱抗顶复亚门原虫和广谱抗肿瘤作用,可抑制肿瘤细胞转移、增殖和促使肿瘤细胞凋亡、分化。对apicidin类似物的生物学活性研究表明,apicidin的癸酸侧链、大环结构和色氨酸侧链是药效基团元件,使其能竞争性结合HDAC,发挥其生物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抑制 APICIDIN 抗原虫 抗肿瘤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ID4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波 陈剑英 +1 位作者 王国斌 陈道达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2021-2025,共5页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曲古菌素A (TSA)对结肠癌细胞Caco2增殖的影响和机制.方法:5-500μg/L TSA处理结肠癌Caco2细胞0-5d,在药物处理前及36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RT-PCR检测ID4 mRNA的表达...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曲古菌素A (TSA)对结肠癌细胞Caco2增殖的影响和机制.方法:5-500μg/L TSA处理结肠癌Caco2细胞0-5d,在药物处理前及36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RT-PCR检测ID4 mRNA的表达.结果:TSA在100μg/L浓度以上可以明显抑制结肠癌Caco2细胞的增殖(P<0.05),但在5和20μg/L浓度时抑制作用不明显.100μg/L TSA可导致细胞G_1期阻滞,但没有诱导明显的细胞凋亡.RT-PCR显示20μg/L TSA作用36 h后ID4 mRNA表达增强(P<0.05),在100μg/L其表达显著增强(P<0.01).结论:TSA可以通过阻滞Caco2细胞的G_1期和重新表达ID4来发挥抑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抑制 结肠癌 ID4基因
下载PDF
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丙戊酸钠对胃癌细胞浸润转移的影响
6
作者 赵霞 邵贝贝 贺仆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0年第6期64-66,共3页
目的 探讨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丙戊酸钠对胃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肿瘤细胞体外迁移实验和Tanswell小室侵袭模型评价丙戊酸钠对BGC-823细胞浸润转移能力的影响.同时检测BGC-823细胞中MMP-2、MMP-9的表达来... 目的 探讨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丙戊酸钠对胃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肿瘤细胞体外迁移实验和Tanswell小室侵袭模型评价丙戊酸钠对BGC-823细胞浸润转移能力的影响.同时检测BGC-823细胞中MMP-2、MMP-9的表达来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 对照组细胞培养24小时后迁移细胞数目较多,而丙戊酸钠试验组细胞迁移数目随药物浓度升高而逐渐减少(p〈0.001);对照组穿过聚碳酯膜细胞数目明显高于药物实验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MMP-2、MMP-9蛋白表达被明显下调.结论 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丙戊酸钠可显著抑制胃癌细胞侵袭转移,通过调节染色体组蛋白乙酰化水平下调金属基质蛋白酶(MMP-2、MMP-9)表达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 组蛋白抑制 胃癌 丙戊酸 金属基质蛋白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增加结直肠癌对5-氟尿嘧啶的化疗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延诲 刘扶摇 梁慧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30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增加结直肠癌对5-氟尿嘧啶的化疗敏感性。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5-氟尿嘧啶或/和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肿瘤特异性抗原(TSA)对小鼠结肠腺癌细胞CT26的增殖效应。结果CCK8检测显示,5-氟尿嘧啶在浓度≥10μM时...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增加结直肠癌对5-氟尿嘧啶的化疗敏感性。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5-氟尿嘧啶或/和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肿瘤特异性抗原(TSA)对小鼠结肠腺癌细胞CT26的增殖效应。结果CCK8检测显示,5-氟尿嘧啶在浓度≥10μM时对细胞增殖发挥抑制作用,对照组与5-FU(10μ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A在浓度≥25ng/ml时对细胞增殖发挥抑制作用,对照组与TSA(25ng/m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5μM的5-氟尿嘧啶和10ng/ml的TSA联合用药时就能产生发挥增殖抑制作用,对照组与5-FU(5uM)联合TSA(10ng/m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能够增加结直肠癌对5-氟尿嘧啶的化疗敏感性,是一个很有潜力的结直肠癌化疗增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氟尿嘧啶 细胞增殖 组蛋白抑制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MS-275抑制肝癌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吴延诲 瑜斌 梁慧芳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1期292-292,共1页
目的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HDACIs)通过抑制HDACs而抗肿瘤。本文研究该类药物Ms-275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MS-275作用于HepG2细胞,用CCK-8法检测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Ms-275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存在明显... 目的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HDACIs)通过抑制HDACs而抗肿瘤。本文研究该类药物Ms-275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MS-275作用于HepG2细胞,用CCK-8法检测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Ms-275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剂量、时间依赖关系。结论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类药物可以抑制肝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组蛋白抑制 细胞增殖
下载PDF
乳腺癌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及其治疗意义
9
作者 侯双雁 李也鹏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18-423,共6页
乳腺癌是一类在分子水平上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其存在许多未知的机制,导致治疗耐药、复发、转移,严重地影响了治疗疗效和预后。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是近二十年来备受关注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其与乳腺癌的增殖、分化、生长及预后密切相关... 乳腺癌是一类在分子水平上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其存在许多未知的机制,导致治疗耐药、复发、转移,严重地影响了治疗疗效和预后。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是近二十年来备受关注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其与乳腺癌的增殖、分化、生长及预后密切相关,已发现调节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将就组蛋白乙酰化修饰与乳腺癌的关系及其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做一综述,希望为临床治疗乳腺癌提供更充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组蛋白转移 组蛋白 组蛋白转移抑制 组蛋白抑制
下载PDF
应用丙戊酸钠调节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时昌文 赵霞 +3 位作者 李杰 于振海 孙京杰 曹莉莉 《中国医药》 2008年第11期659-662,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丙戊酸钠调节染色体组蛋白低乙酰化水平对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并进一步检测Cyctin A、Cyclin D1、Cyclin E、P21^Waf/cip1蛋白及mRNA表达变化,探讨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应用0.75~4.0mmol/L丙戊... 目的观察应用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丙戊酸钠调节染色体组蛋白低乙酰化水平对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并进一步检测Cyctin A、Cyclin D1、Cyclin E、P21^Waf/cip1蛋白及mRNA表达变化,探讨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应用0.75~4.0mmol/L丙戊酸钠作用于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克隆形成试验观察克隆形成率、碘化丙啶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Cyclin A、Cyclin D1、Cyclin E、P21^Waf/cip1蛋白表达,RT—PCR检测分析Cyclin A、Cyclin D1、Cyclin E、P21^Waf/cip1 mRNA表达。结果0.75~4.0mmol/L丙戊酸钠作用24、48、72、96h,观察组出现了时间-剂量依赖趋势的生长抑制,同时细胞克隆形成率显著降低,对照组细胞增殖周期G1、S、M期所占比例未见明显改变,而观察组则随药物浓度、作用时间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增殖周期G1期阻滞,G1期比例由55.4%~82.8%不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Cyclin A、Cyclin D1蛋白及mRNA表达均被明显下调而P21^Waf/cip1蛋白、mRNA表达则被明显上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Cyclin E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则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应用特异性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调节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克隆形成、阻滞细胞增殖周期于G1期;丙戊酸钠作为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上调P21^Waf/cip1 mRNA蛋白表达,下调Cyclin D1、Cyclin A mRNA蛋白表达分别和/或协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组蛋白抑制 丙戊酸钠
下载PDF
缺血再灌注对大鼠海马组蛋白脱乙酰酶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建国 陈静 +4 位作者 孟金凤 张倩倩 燕子 赵欣 张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35-141,共7页
目的:研究缺血再灌注(I/R)后海马不同区域I类和II类组蛋白脱乙酰酶(HDAC)的表达和功能,以阐明HDAC在I/R性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脑I/R模型,采用Western Blot分析HDAC和磷酸化HDAC(p-HDAC)在海马CA1、CA3和DG区的表达,在体... 目的:研究缺血再灌注(I/R)后海马不同区域I类和II类组蛋白脱乙酰酶(HDAC)的表达和功能,以阐明HDAC在I/R性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脑I/R模型,采用Western Blot分析HDAC和磷酸化HDAC(p-HDAC)在海马CA1、CA3和DG区的表达,在体分别给予HDAC(1、2、3、4、7)特异性抑制剂(Parthenolide、CAY10683、RGFP966、Tasquinimod、MS-275)后,采用尼氏染色检测其对海马神经元存活的影响。结果:在CA1区和CA3区,I/R组p-HDAC1、p-HDAC2、p-HDAC3、HDAC4、p-HDAC4和p-HDAC7的表达比假手术(sham)组显著增高(P<0.01)。在DG区,sham组HDAC1、p-HDAC1、p-HDAC2、p-HDAC3、HDAC4、p-HDAC4、HDAC7和p-HDAC7的表达显著高于sham组CA1区和CA3区的表达(P<0.05)。I/R组CA1区存活神经元数目比sham组低(P<0.01),HDAC抑制剂可显著减弱CA1区神经元死亡(P<0.01),而对CA3和DG区存活神经元数目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I/R可通过p-HDAC(1、2、3、4、7)影响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存活,抑制其功能能够减弱神经元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海马 组蛋白 组蛋白抑制 神经元死亡 大鼠
下载PDF
应用VPA调节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对肿瘤细胞Caspase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霞 时昌文 +3 位作者 孙京杰 曹莉莉 李杰 于振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9-233,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丙戊酸钠(VPA)调节染色体组蛋白低乙酰化修饰对肿瘤细胞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蛋白表达及活性的影响,同时通过检测VPA与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特异性抑制剂协同作用后细胞凋亡的变... 目的:探讨应用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丙戊酸钠(VPA)调节染色体组蛋白低乙酰化修饰对肿瘤细胞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蛋白表达及活性的影响,同时通过检测VPA与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特异性抑制剂协同作用后细胞凋亡的变化加以验证。方法:应用0.75~4.0 mmol/L VPA干预肝癌细胞HepG2、胃癌细胞BGC-823、乳腺癌细胞MCF-7 48小时后,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的变化;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活性;流式细胞仪间接免疫荧光法定量分析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蛋白表达。结果:0.75~4.0 mmol/L VPA干预48小时后,FCM分析可见HepG2、BGC-823、MCF-7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并且呈剂量依赖趋势;HepG2、BGC-823、MCF-7细胞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均被明显上调、活性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Caspase8活性及蛋白表达在HepG2、MCF-7细胞未见明显改变,BGC-823细胞仅轻度增加。VPA与Caspase3、9相应特异性抑制剂共同作用后,Caspase3、Caspase9活性被抑制,细胞凋亡率较VPA单独干预组显著降低(P〈0.005);VPA与Caspase8特异性抑制剂共同作用组细胞凋亡率与VPA单独作用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应用VPA干预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对HepG2、BGC-823、MCF-7细胞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及活性可起明显的调控作用;对Caspase8的调控作用则随肿瘤细胞来源及表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趋势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 组蛋白抑制 丙戊酸钠 肝癌 胃癌 乳腺癌 细胞凋亡 Caspase调控
下载PDF
调节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对肝癌细胞浸润转移的影响
13
作者 时昌文 汪运山 +1 位作者 曹莉莉 孙京杰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8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VIA调节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对肝细胞性肝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肿瘤细胞体外迁移实验和T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模型评价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丙戊酸钠对HepG2细胞浸润转... 目的 探讨应用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VIA调节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对肝细胞性肝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肿瘤细胞体外迁移实验和T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模型评价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丙戊酸钠对HepG2细胞浸润转移能力的影响.进一步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HepG2细胞中MMP-2、MMP-9的表达来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 细胞培养24小时后,对照组迁移细胞数目较多,而0.75-4.0mmol/L丙戊酸钠试验组细胞迁移数目随药物浓度升高而逐渐减少(P<0.001);对照组穿过聚碳酯膜细胞数目明显高于药物实验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MMP-2、MMP-9蛋白表达被明显下调,并且与肿瘤细胞迁移、侵袭的变化密切相关.结论 应用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逆转染色体组蛋白低乙酰化水平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侵袭转移,下调金属基质蛋白酶(MMP-2、MMP-9)表达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侵袭 组蛋白抑制 肝癌细胞系 丙戊酸 金属基质蛋白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与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及其抑制剂抗血吸虫作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王宇昕 许静 夏超明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4,共8页
血吸虫病是一种被忽视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目前,吡喹酮是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也是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的唯一有效药物。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吡喹酮已在大规模血吸虫病化疗中应用了40余年,长期大规模使用导致部分地区血吸虫对其产... 血吸虫病是一种被忽视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目前,吡喹酮是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也是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的唯一有效药物。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吡喹酮已在大规模血吸虫病化疗中应用了40余年,长期大规模使用导致部分地区血吸虫对其产生了抗性,因此迫切需要研发新型抗血吸虫药物作为候选替代药物。近期研究表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和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在血吸虫的生长发育以及繁殖等阶段中均起关键作用,被认为是治疗血吸虫病的潜在药物靶点。本文总结了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与组蛋白乙酰转移酶抑制剂在抗血吸虫药物研究中的最新进展,以期为抗血吸虫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抗血吸虫药物 组蛋白抑制 组蛋白转移抑制
原文传递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西达本胺联合多柔比星在淋巴瘤中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15
作者 李英新 李一丹 +2 位作者 原现华 李英 张艳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08-0111,共4页
分析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西达本胺联合多柔比星在淋巴瘤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就诊的110例淋巴瘤患者资料,并依据治疗方案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西达本胺治疗,观察组实施西达本胺联... 分析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西达本胺联合多柔比星在淋巴瘤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就诊的110例淋巴瘤患者资料,并依据治疗方案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西达本胺治疗,观察组实施西达本胺联合多柔比星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实施比较。结果 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83.64%,较67.27%更高,治疗后观察组CD3+、CD4+水平均较高,CD8+水平相较对照组更低,与对照组数值对比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西达本胺联合多柔比星在淋巴瘤治疗中具有确切价值,能够提升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抑制 西达本胺 多柔比星 淋巴瘤 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下载PDF
组织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伏瑞斯特的药理与临床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俊玲 封宇飞 傅得兴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7-189,共3页
伏瑞斯特是一种口服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FDA批准其用于治疗其他药物治疗期间或以后仍持续、恶化或复发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现对伏瑞斯特的药理作用、药动学、药物相互作用、治疗和安全性进行综述。
关键词 伏瑞斯特 组蛋白乙酰酶抑制剂 皮肤T细胞淋巴瘤
原文传递
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的抗癌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楼文珠 孙雪燕 +3 位作者 李龙珠 宋梦婉 陶晶 郭俊明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9期1045-1052,共8页
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和组蛋白脱乙酰酶分别催化组蛋白的乙酰化和脱乙酰基反应,调节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从而调控基因表达。这些过程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通过增加细胞内组蛋白的乙酰化程度,调节多种基因... 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和组蛋白脱乙酰酶分别催化组蛋白的乙酰化和脱乙酰基反应,调节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从而调控基因表达。这些过程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通过增加细胞内组蛋白的乙酰化程度,调节多种基因的表达水平,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分化和凋亡。该文从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分化、诱导细胞凋亡和抗血管形成等4个方面介绍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的抗癌机制,并简要介绍它们的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抑制 肿瘤 抗癌作用 表观遗传
原文传递
组蛋白乙酰转移酶抑制剂在慢性疼痛中调制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汤文昕 李治松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877-882,共6页
背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组蛋白变化的乙酰化和去乙酰化导致了伤害性进展基因的异常转录,而这些基因的异常转录与慢性疼痛紧密相关,并且研究证实炎症和神经损伤上调了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HAT),促进了组蛋... 背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组蛋白变化的乙酰化和去乙酰化导致了伤害性进展基因的异常转录,而这些基因的异常转录与慢性疼痛紧密相关,并且研究证实炎症和神经损伤上调了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HAT),促进了组蛋白的乙酰化进而引起疼痛的发生。据报道,组蛋白乙酰转移酶抑制剂(histone acetvhransferase inhibitor,HATI)能通过阻止趋化因子和环氧化酶-2(cyclooxgenase-2,COX-2)等细胞因子的上调从而缓解疼痛。目的探讨HATI减轻疼痛的机制以及各自的临床应用,完善组蛋白乙酰化和去乙酰化作用于慢性疼痛的理论。内容对目前关于HATI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趋势通过对HATI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研究,为临床镇痛药物的开发提供更多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转移抑制 慢性疼痛
原文传递
既往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丙戊酸钠与卒中风险降低相关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宏建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期35-35,共1页
组蛋白脱乙酰酶9(histone deacetylase 9,HDAC9)基因多态性与大动脉卒中有关。因此,抑制HDAC9可能为缺血性卒中提供一种新型二级预防手段。抗癫痫药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SVA)是一种非特异性HDAC9抑制剂。英国剑桥大学临床... 组蛋白脱乙酰酶9(histone deacetylase 9,HDAC9)基因多态性与大动脉卒中有关。因此,抑制HDAC9可能为缺血性卒中提供一种新型二级预防手段。抗癫痫药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SVA)是一种非特异性HDAC9抑制剂。英国剑桥大学临床神经科学卒中研究组的Rebecca等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探讨在缺血性卒中后给予SVA能否降低卒中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抑制 缺血性卒中 丙戊酸钠 短暂性脑缺血 发作后 valproate 风险 英国剑桥大学
原文传递
两种新型的BTK和HDAC抑制剂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中的协同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婕 魏婷 +3 位作者 许艳丽 玉斌 杨荧 李庆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14-1822,共9页
目的:探索两种新型的布鲁顿激酶(BTK)抑制剂泽布替尼(zanubrutinib)和组蛋白脱乙酰酶(HDAC)抑制剂pracinostat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中是否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方法:(1)用浓度为0、2.5、5、10、20、40、80、160μmol/L的单... 目的:探索两种新型的布鲁顿激酶(BTK)抑制剂泽布替尼(zanubrutinib)和组蛋白脱乙酰酶(HDAC)抑制剂pracinostat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中是否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方法:(1)用浓度为0、2.5、5、10、20、40、80、160μmol/L的单药泽布替尼和浓度为0、15.63、31.25、62.5、125、250、500、1 000、2 000nmol/L的单药pracinostat分别处理NU-DUL-1(ABC型人弥漫性大B淋巴瘤细胞)和SU-DHL-6(GCB型人弥漫性大B淋巴瘤细胞)细胞24、48和72 h后,采用CellTiter-Glo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2)用浓度为0、5、7.5、10、12.5、15μmol/L的泽布替尼和浓度为0、15.62、31.25、62.5、125、250 nmol/L的pracinostat单药或联合处理NU-DUL-1细胞和SU-DHL-6细胞48 h后,采用CellTiter-Glo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在SynergyFinder(https://synergyfinder. fimm. fi)网站选用零相互作用效价模型计算联合用药的协同指数。(3)浓度为0、20μmol/L的泽布替尼和浓度为0、200 nmol/L的pracinostat单药或联合处理NU-DUL-1细胞,浓度为0、20μmol/L的泽布替尼和浓度为0、150 nmol/L的pracinostat单药或联合处理SU-DHL-6细胞,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4)浓度为0、10、20μmol/L的泽布替尼和浓度为0、100、200 nmol/L的pracinostat单药或联合处理NU-DUL-1细胞,浓度为0、10、20μmol/L的泽布替尼和浓度为0、150、300 nmol/L的pracinostat单药或联合处理SUDHL-6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cleaved PARP1、caspase-3、cleaved caspase-3、caspase-8和cleaved caspase-8的表达。结果:(1)泽布替尼和pracinostat可在体外抑制NU-DUL-1细胞和SU-DHL-6细胞增殖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2)泽布替尼和pracinostat联用在NU-DUL-1细胞中协同指数为19.553(>10),在SU-DHL-6细胞中协同指数为19.392(>10),两药联合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3)泽布替尼和pracinostat联合可增强细胞凋亡,联合组细胞凋亡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和单药组显著增加(P<0.05)。(4)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泽布替尼和pracinostat联合增加NU-DUL-1和SU-DHL-6细胞中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8和cleaved PARP1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联合组凋亡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和单药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泽布替尼和pracinostat联合可显著抑制NU-DUL-1和SU-DHL-6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通过增加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8和PARP1的剪切诱导细胞凋亡,发挥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泽布替尼 组蛋白抑制 pracinostat 联合用药 协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