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电“S^+X^-I^+”组装途径合成Ti-MCM-41分子筛及其催化氧化性能 被引量:11
1
作者 郭建维 王乐夫 +1 位作者 崔英德 刘卅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092-1097,共6页
采用静电“S+ X-I+ ”组装途径合成了骨架含钛的中孔分子筛Ti MCM 4 1,系统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分子筛结构的影响以及Ti MCM 4 1分子筛对不同烯烃的催化氧化性能 .在强酸介质中由于钛源的高度溶解导致只有部分Ti进入分子筛骨架 ,骨架钛含量... 采用静电“S+ X-I+ ”组装途径合成了骨架含钛的中孔分子筛Ti MCM 4 1,系统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分子筛结构的影响以及Ti MCM 4 1分子筛对不同烯烃的催化氧化性能 .在强酸介质中由于钛源的高度溶解导致只有部分Ti进入分子筛骨架 ,骨架钛含量随HCl/TEOS增大而减小 ,分子筛收率及晶胞参数 (a0 )、孔道壁厚(δwt)随HCl/TEOS的增大而增大 .在较宽的C16TMABr /TEOS (0 3~ 1 0 )和H2 O/TEOS (6 0~ 12 0 )范围内均能得到高度有序的Ti MCM 4 1分子筛 .采用丙酮 水混合溶剂萃取法可以有效回收分子筛原粉中的模板剂而不影响分子筛的结构有序度 .以双氧水或分子氧为氧化剂 ,Ti MCM 4 1分子筛对多种烯烃均具有催化氧化活性 .静电“S+ X-I+ ”组装途径合成的Ti MCM 4 1分子筛催化氧化活性略低于水热晶化法合成的Ti MCM 4 1分子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S+X-I^+”组装途径Ti-MCM-41分子筛 合成 催化氧化
下载PDF
多糖纳米载体的自组装制备途径及生物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晚秋 高苗苗 +1 位作者 徐源 窦红静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1-29,共9页
纳米载体由于增强渗透阻滞(EPR)效应可以高效富集于肿瘤部位,有利于增强药物体内循环时间和增强药物稳定性,从而成为增强肿瘤治疗和诊断效果的有力手段。作为一种天然来源的生物大分子,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功能性,可以实现... 纳米载体由于增强渗透阻滞(EPR)效应可以高效富集于肿瘤部位,有利于增强药物体内循环时间和增强药物稳定性,从而成为增强肿瘤治疗和诊断效果的有力手段。作为一种天然来源的生物大分子,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功能性,可以实现主动靶向,如透明质酸具有特异性靶向到CD44受体的功能。因此由多糖制备的纳米载体是抗肿瘤药物包封和靶向控释的优异候选材料之一。目前葡聚糖、壳聚糖、透明质酸及海藻酸盐等多种多糖已成功用于多糖纳米载体的制备及相关生物医学应用。在包括乳化、自组装等制备多糖纳米载体的不同方法中,自组装途径由于其适用范围广、所得载体性能可控,已成为多糖纳米载体制备的主要方式。多糖纳米载体的自组装途径主要包括聚电解质吸附自组装、基于多糖聚合物的两步法自组装、以及聚合/自组装联合的一步法途径。目前来说,制备多糖纳米载体多通过先进行多糖改性或多糖共聚物合成、进而由不同的驱动力诱导多糖共聚物自组装这两步骤完成。但总体上,较为复杂的多糖改性方法、以及多糖溶液自组装中较低的固含量都造成两步法制备多糖纳米载体时效率较低,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近年来,包括我们在内的一些研究组提出通过"聚合-自组装"二合一的途径实施多糖纳米载体的"一步法"制备。即从多糖出发,在单体于多糖主链上的接枝共聚过程中,驱动共聚物的溶液相自组装,从而一步制得多糖基纳米载体。在"一步法"途径中,纳米载体的制备效率得以显著提升,并可通过引入适当的功能性单体赋予纳米载体以特定的功能性。这一途径为多糖纳米载体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主要从多糖纳米载体制备的自组装途径出发,分类介绍了由不同自组装驱动力制备多糖纳米载体的方法,在对"两步法"制备多糖纳米载体的驱动力进行归纳的基础上,着重介绍接枝共聚诱导自组装的"一步法"途径。此外,基于多糖本身特殊的生物功能性,如细胞识别等特点,本文还介绍了多糖纳米载体的主动靶向药物输运等生物应用,以期能为高效制备具有生物功能性的多糖纳米载体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纳米载体 组装途径 两步法 一步法 主动靶向
原文传递
破囊壶菌属微生物中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及其代谢工程应用
3
作者 谢曦 陈碧翰 +6 位作者 罗俊锴 郭梓蔚 王琴 肖更生 刘东杰 林蠡 刘袆帆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27-342,共16页
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VLCPUFAs)包括ARA、EPA、DHA等不但能营养机体,又具有独特生理功能而受到广泛的关注。破囊壶菌属微生物作为VLCPUFAs主要生产者,是鱼类、贝类等海洋生物富集积累VLCPUFAs的重要来源。许多研究指出,破囊壶菌具有大... 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VLCPUFAs)包括ARA、EPA、DHA等不但能营养机体,又具有独特生理功能而受到广泛的关注。破囊壶菌属微生物作为VLCPUFAs主要生产者,是鱼类、贝类等海洋生物富集积累VLCPUFAs的重要来源。许多研究指出,破囊壶菌具有大规模工业化生产VLCPUFAs的潜力。但是,目前对其的生物合成途径和组装机理仍未清楚。该综述从破囊壶菌属微生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储藏性脂质的组装机理和提高VLCPUFAs产量的基因工程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介绍,着重对其VLCPUFAs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油脂组装机理开展详细的介绍,并整理、结合一些较为前沿的研究发现对这些途径研究的潜在应用进行探讨,提高人们对破囊壶菌的生物合成及甘油酯组装途径的认知。研究表明,通过异源表达参与VLCPUFAs合成的基因,能在微生物工程菌和油料作物中产生EPA、DPA和DHA等功能油脂,含量能达到总脂的5%~40%,而通过基因工程敲除或改造破囊壶菌微生物的脂质合成途径基因,能提高破囊壶菌DHA产量约3%~55%。这些实例为指导VLCPUFAs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生物合成 组装途径 破囊壶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