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5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仙桃与细叶石仙桃叶绿体基因组解析及其系统发育
1
作者 刘保财 胡学博 +3 位作者 张武君 赵云青 黄颖桢 陈菁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1-185,共15页
石仙桃和细叶石仙桃均为珍稀濒危的附生兰,两者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其系统发育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揭示石仙桃和细叶石仙桃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其系统发育。2022年5月取驯化栽培的石仙桃和细叶石仙桃幼嫩叶片,基于Illumina测序平台分别获... 石仙桃和细叶石仙桃均为珍稀濒危的附生兰,两者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其系统发育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揭示石仙桃和细叶石仙桃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其系统发育。2022年5月取驯化栽培的石仙桃和细叶石仙桃幼嫩叶片,基于Illumina测序平台分别获得石仙桃和细叶石仙桃叶绿体序列,用GetOrganelle组装、CPGAVAS2注释,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开展重复序列、密码子偏好性、四分体边界等叶绿体特征分析,并从NCBI上下载相关的序列开展基因组比较与系统发育分析。石仙桃叶绿体基因组大小为159122 bp(GC含量为37.41%),细叶石仙桃叶绿体基因组大小为158798 bp(GC含量为37.47%),两者均包括大单拷贝区(LSC)、小单拷贝区(SSC)和反向重复序列(IRa/IRb)。石仙桃与细叶石仙桃均注释了113个基因,其中编码蛋白质的基因79个,石仙桃中编码79个蛋白质基因使用22968个密码子,编码亮氨酸的UUA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频次(RSCU)达到1.90;细叶石仙桃中编码79个蛋白质的基因使用22923个密码子,编码亮氨酸UUA的RSCU达到1.91。石仙桃叶绿体基因组中共有44个简单序列重复(SSR)、47个散在重复、26个串联重复;细叶石仙桃有32个SSR、25个散在重复、30个串联重复。石仙桃属6个物种的四分体边界及共线性无大片段变化,但存在核苷酸多态性,trn K-UUU、trn Q-UUG、rpl16等基因可作为物种的分子标记候选基因。系统分析明确了石仙桃和细叶石仙桃等石仙桃属物种与蜂腰兰和流苏贝母亲缘关系较近,并同处于附生兰的分支中,叶绿体基因组大片段倒置等可能是兰科适应生活习性改变的原因之一。本研究明确了石仙桃和细叶石仙桃叶绿体基因组特征,探讨了其系统发育及兰科生活习性与叶绿体基因组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分类和分子标记开发等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仙桃 细叶石仙桃 叶绿体 基因组 系统发育 附生
下载PDF
基于茚三酮比色法测定闽产细叶石仙桃总氨基酸含量
2
作者 温秀萍 于虹敏 +4 位作者 蔡沓栗 范世明 刘蔚雯 杨成梓 林羽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38-243,共6页
目的:优化溶剂回流提取-茚三酮比色法测定福建省不同产地细叶石仙桃中总氨基酸含量。方法:以甘氨酸为对照品,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细叶石仙桃中总氨基酸含量;考察不同影响因素对茚三酮法测定细叶石仙桃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确定最佳检测... 目的:优化溶剂回流提取-茚三酮比色法测定福建省不同产地细叶石仙桃中总氨基酸含量。方法:以甘氨酸为对照品,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细叶石仙桃中总氨基酸含量;考察不同影响因素对茚三酮法测定细叶石仙桃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确定最佳检测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溶剂用量、溶剂浓度、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细叶石仙桃中总氨基酸提取工艺的影响,并以其为考察指标,优化筛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检测条件为测定波长568 nm、2%茚三酮溶液用量3.0 mL、缓冲液pH值6、缓冲液用量2.0 mL、水浴加热温度80℃、水浴加热时间40 min;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5%,乙醇用量35.0 mL,提取时间60 min,提取2次。在所收集到的福建省4个产地的细叶石仙桃中总氨基酸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永泰县、上杭县、屏南县、永春县。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建立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为细叶石仙桃的质量评价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样品中以永泰县所产的细叶石仙桃质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石仙桃 总氨基酸 茚三酮比色法
下载PDF
高温冲击对细叶结缕草幼苗生长和生理反应的影响
3
作者 邓力铭 李佳懿 +2 位作者 刘金平 穆文涛 银彩羽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88-92,共5页
依据亚热带地区夏季超高温出现及持续特点,设置5个高温梯度(36℃、38℃、40℃、42℃、44℃),对细叶结缕草幼苗进行30 d(2 h/d)冲击处理,通过测定株高、分蘖数、叶面积、生物量、叶绿素和生理活性物质含量等指标,研究高温冲击细叶结缕草... 依据亚热带地区夏季超高温出现及持续特点,设置5个高温梯度(36℃、38℃、40℃、42℃、44℃),对细叶结缕草幼苗进行30 d(2 h/d)冲击处理,通过测定株高、分蘖数、叶面积、生物量、叶绿素和生理活性物质含量等指标,研究高温冲击细叶结缕草幼苗生长和生理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温冲击显著影响形态指标,≥38℃降低株高、叶数和总叶面积,≥40℃降低分蘖数,对形态指标影响大小为总叶面积>分蘖数>株高>叶数>叶厚。2)高温冲击显著影响生物量累积和分配,≥40℃降低总生物量和根冠比,生物量优先向地上部分分配。3)高温冲击显著影响叶绿素含量,≥38℃降低叶绿素a含量,≥40℃降低叶绿素b,叶绿素a/b受影响较小。4)高温冲击显著影响生理物质,温度越高SOD、POD活性和MDA、Pro含量越大,影响大小为MDA>POD>SOD>Pro>CAT,抗性物质含量对不同高温的响应差异较大。综上,高温冲击影响细叶结缕草生长、分生和光合能力,通过调节抗性物质抵抗高温伤害,可抵御44℃高温冲击安全越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结缕草 高温 草坪草 生理 生长策略
下载PDF
细叶韭花调味油的工艺优化及其挥发性成分分析
4
作者 李雨奇 薛成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3,67,共6页
采用高温浸提法制备细叶韭花调味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细叶韭花调味油的工艺条件,并分析其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细叶韭花调味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大豆油200 g、细叶韭花添加量12 g、浸提温度62℃、浸提时间53 min、... 采用高温浸提法制备细叶韭花调味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细叶韭花调味油的工艺条件,并分析其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细叶韭花调味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大豆油200 g、细叶韭花添加量12 g、浸提温度62℃、浸提时间53 min、葱姜蒜质量比2∶1∶3、葱姜蒜混合添加量7 g。在此条件下制成的细叶韭花调味油的感官评分为90.2,酸价为1.94 mg KOH/g,过氧化值为0.14 g/100 g,菌落总数和大肠杆菌数均未检出。挥发性成分分析表明,在细叶韭花调味油中共鉴定出36种挥发性成分,且与大豆油的挥发性成分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韭花 调味油 感官评分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壳聚糖复合涂膜法在细叶黄皮果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苏秀芳 吴霞明 +1 位作者 农华 陈永 《中国果菜》 2023年第8期4-11,共8页
为延长细叶黄皮果的保鲜期,试验以广西崇左市龙州县的细叶黄皮果为原料,采用壳聚糖复合涂膜法对细叶黄皮果进行保鲜,通过测定细叶黄皮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还原糖含量、总酸度、烂果率和失水率等指标来判定保鲜效果。经过单因素实验和正... 为延长细叶黄皮果的保鲜期,试验以广西崇左市龙州县的细叶黄皮果为原料,采用壳聚糖复合涂膜法对细叶黄皮果进行保鲜,通过测定细叶黄皮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还原糖含量、总酸度、烂果率和失水率等指标来判定保鲜效果。经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结果得出,细叶黄皮果采用壳聚糖复合涂膜法的最佳配方为壳聚糖2%,山梨酸钾0.05%,脱氢乙酸钠2%,氯化钙6%。此条件下细叶黄皮果可以保鲜15 d,保鲜期比自然条件下延长1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黄皮果 保鲜 壳聚糖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细叶远志皂苷调控PPARγ/PGC-1α信号通路保护D-半乳糖协同Aβ_(1-42)损伤的HT-22细胞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从婷 朱国旗 +3 位作者 陈彦 瞿艳 卞志娟 王训翠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21,共6页
以D-半乳糖协同Aβ_(1-42)诱导HT-22细胞损伤建立AD体外模型,旨在研究PPARγ/PGC-1α信号通路在D-半乳糖协同Aβ_(1-42)诱导HT-2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细叶远志皂苷的干预机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台盼蓝染料排斥实验检测细胞死亡率... 以D-半乳糖协同Aβ_(1-42)诱导HT-22细胞损伤建立AD体外模型,旨在研究PPARγ/PGC-1α信号通路在D-半乳糖协同Aβ_(1-42)诱导HT-2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细叶远志皂苷的干预机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台盼蓝染料排斥实验检测细胞死亡率;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细胞衰老情况;Mito-Tracker荧光标记观察线粒体损伤程度;罗丹明123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比色法检测超微量总ATP酶含量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PPARγ、PGC-1α、COX-2和NF-κB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炎性因子TNF-α和IL-6的含量。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细叶远志皂苷(10、20、40μmol/L)能显著提高D-半乳糖协同Aβ1-42诱导的HT-22细胞存活率,降低β-半乳糖苷酶阳性表达,增加细胞内ATP酶活性,阻止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抑制炎症因子TNF-α和IL-6水平的增加,下调NF-κB和COX-2蛋白的表达同时上调HT-22细胞中PPARγ、PGC-1α蛋白的表达。结果提示细叶远志皂苷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D-半乳糖协同Aβ_(1-42)损伤的HT-2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上调PPARγ/PGC-1α信号通路、增强线粒体能量代谢、阻止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远志皂苷 Aβ_(1-42) 线粒体能量代谢 HT-22细胞 PPARγ/PGC-1α通路
下载PDF
细叶小檗生理、光合特性及叶表微形态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2
7
作者 黄荣雁 孟维珊 +7 位作者 朱琨 刘殿辉 赵竹婷 路程伟 孙正轩 唐宽宇 周佳奇 程瑜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86-1392,共7页
为探究细叶小檗(Berberis poiretii Schneid.)抗干旱能力,本研究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对细叶小檗幼苗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轻度、中度、重度干旱胁迫下细叶小檗幼苗生理、光合及叶表微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细... 为探究细叶小檗(Berberis poiretii Schneid.)抗干旱能力,本研究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对细叶小檗幼苗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轻度、中度、重度干旱胁迫下细叶小檗幼苗生理、光合及叶表微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细叶小檗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在中度干旱时达到最大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均随胁迫的加剧呈递减趋势,而水分利用效率在重度干旱时大幅度提高;叶表蜡质覆盖面和气孔密度随胁迫的加剧呈增大趋势,而气孔大小和开度呈减小趋势。试验表明细叶小檗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适合在中度干旱地区栽培,本研究为细叶小檗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小檗 干旱胁迫 生理特性 光合特性 叶表微形态
下载PDF
细叶远志皂苷通过Aβ_(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对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艳丽 梁小裕 周妍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49-152,I0004,I0005,共6页
目的 探讨细叶远志皂苷(tenuifolin, TEN)对Aβ_(25-35)(淀粉样蛋白片段)诱导PC12细胞损伤对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 设立不同浓度TEN组,干预Aβ_(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模型,MTT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确立细胞保护浓度。实验分为空白组、... 目的 探讨细叶远志皂苷(tenuifolin, TEN)对Aβ_(25-35)(淀粉样蛋白片段)诱导PC12细胞损伤对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 设立不同浓度TEN组,干预Aβ_(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模型,MTT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确立细胞保护浓度。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TEN组。JC-1测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PINK1、Parkin、LC3II/I、p62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INK1、Parkin、 LC3II/I和蛋白表达升高,P62蛋白表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TEN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上调,PINK1、Parkin和LC3II/I蛋白表达降低,P62蛋白表达升高。结论 细叶远志皂苷能减轻Aβ_(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INK1-Parkin介导的粒体自噬途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远志皂苷 Aβ_(25-35) 线粒体自噬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不同萃取头及色谱柱对细叶韭花水提液易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邹熙 丁鹏霞 李美萍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6-254,共9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比较不同涂层纤维萃取头和不同色谱柱对细叶韭花水提液易挥发性成分萃取分离的效果和特点。结合本室前期试验结果,共检测出133类易挥发性物质,包括10种含硫类、22种酯类、8种酸类、46种碳氢...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比较不同涂层纤维萃取头和不同色谱柱对细叶韭花水提液易挥发性成分萃取分离的效果和特点。结合本室前期试验结果,共检测出133类易挥发性物质,包括10种含硫类、22种酯类、8种酸类、46种碳氢类、15种醇类、8种酮类、10种醛类、8种酚类、2种醚类和4种其他类化合物。其中细叶韭花水提液关键性香气成分包括对乙烯基愈疮木酚、1,3-二噻烷、二甲基三硫醚、二甲基二硫醚、甲基丙基二硫醚、2,5-二甲基噻吩、3,4-二甲基噻吩等物质。根据总离子流色谱图,细叶韭花水提液易挥发性成分在HP-5色谱柱上的分离效果优于RTX-WAX色谱柱。同时,比较不同萃取头在检出成分数量、总相对含量的差异,结合主成分分析筛选出最优萃取头,结果表明采用85μm PA萃取头,在HP-5色谱柱上分离鉴定效果较好;采用65μm PDMS/DVB萃取头,在RTX-WAX色谱柱上分离鉴定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细叶韭花提取液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细叶香茶菜中两个新的对映-贝壳杉烷二萜化合物(英文) 被引量:1
10
作者 纳智 姜北 +3 位作者 牛雪梅 林中文 李朝明 孙汉董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2年第4期477-480,共4页
从云南中甸产细叶香茶菜 (Isodontenuifolia (W .W .Smith)Kudo)的地上部分分离得到 6个化合物 ,它们的结构通过波谱方法得到鉴定。其中化合物 1和 2为新的对映_贝壳杉烷二萜化合物 ,即细叶香茶菜甲素 (3β ,6α ,15 β_trihydroxy_1α... 从云南中甸产细叶香茶菜 (Isodontenuifolia (W .W .Smith)Kudo)的地上部分分离得到 6个化合物 ,它们的结构通过波谱方法得到鉴定。其中化合物 1和 2为新的对映_贝壳杉烷二萜化合物 ,即细叶香茶菜甲素 (3β ,6α ,15 β_trihydroxy_1α ,7β_diacetoxy_11β ,16 β_epoxy_ent_kaurane) (1)和细叶香茶菜乙素 (1α,6α ,11β_trihydroxy_3β,7β_diacetoxy_ent_kaur_16_en_15_one)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香茶菜 唇形科 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 细叶香茶菜甲素 细叶香茶菜乙素 对映-贝壳杉烷二萜化合物
下载PDF
不同树种套种下细叶麦冬生长状态及林地土壤性状差异分析
11
作者 张姣佼 万欣 +2 位作者 王保松 王磊 邢玮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901-2909,共9页
【目的】评价不同树种套种细叶麦冬的生长状态及林地土壤性状差异,以期了解林下环境对细叶麦冬生长的影响,筛选适宜其生长的套种模式,为优化麦冬的林下栽培方式及林下药用植物合理化种植提供参考。【方法】设4种细叶麦冬种植模式:模式1... 【目的】评价不同树种套种细叶麦冬的生长状态及林地土壤性状差异,以期了解林下环境对细叶麦冬生长的影响,筛选适宜其生长的套种模式,为优化麦冬的林下栽培方式及林下药用植物合理化种植提供参考。【方法】设4种细叶麦冬种植模式:模式1,女贞套种细叶麦冬;模式2,落羽杉套种细叶麦冬;模式3,樱花+榉树套种细叶麦冬;模式4,非林下单一种植细叶麦冬(对照)。比较不同模式下细叶麦冬叶长、叶宽、鲜重和干重等生物量,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块根营养物质含量和林地土壤养分等指标,并通过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套种模式样地环境存在差异,年均温与年均光照强度均为模式4>模式2>模式1>模式3。与对照相比,3种套种模式均提高了细叶麦冬的生物量及叶绿素含量。其中模式3下细叶麦冬叶片生长状态最好,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最高;其次为模式1的细叶麦冬生长较好。4种模式下细叶麦冬块根黄酮和多糖含量存在差异,模式3的细叶麦冬块根黄酮含量最高(0.43 mg/g),模式1的细叶麦冬多糖含量最高(171.02 mg/g)。套种模式同时提升了林下土壤养分含量,其中模式3的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和全氮含量均最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细叶麦冬叶部指标与年均温和年均光照强度呈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P<0.01,下同)负相关,块根性状与土壤养分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与非林下单一种植相比,3种套种模式产生的适度遮阴效果及对土壤养分的改善均有利于细叶麦冬生长,但不同树种对细叶麦冬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樱花+榉树和女贞与细叶麦冬的套种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麦冬 林药套种 生物量 叶绿素含量 土壤养分 相关分析
下载PDF
细叶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雪芬 韦荣芳 +5 位作者 卢文杰 吴练中 朱大元 宋国强 冯胜初 徐任生 《中草药》 CAS 1984年第3期6-6,共1页
本文报道自细叶香茶菜[Rabdosia ternifolia(D.Don)Hara]全草的乙醇提取物分得两个二萜成分,经鉴定甲素为sodoponin,乙素为新化合物6α-acetylsodoponin,命名为ternifolin。
关键词 细叶香茶菜 细叶香茶菜甲素 细叶香茶菜乙素 二萜类
下载PDF
细叶云南松林大径木择伐后的遗传多样性动态及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
13
作者 黄春晖 白天道 +3 位作者 李远发 黄厚宸 郑党斌 蒋维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0-69,共10页
【目的】研究择伐对林分后续遗传多样性及空间遗传格局是否有显著影响。【方法】对大径木(DBH≥20 cm)强度择伐(1970年)后自然恢复49 a(2019年)的细叶云南松天然林样地内个体进行全站仪定位,并基于nSSR标记检测其遗传多样性,探究择伐后... 【目的】研究择伐对林分后续遗传多样性及空间遗传格局是否有显著影响。【方法】对大径木(DBH≥20 cm)强度择伐(1970年)后自然恢复49 a(2019年)的细叶云南松天然林样地内个体进行全站仪定位,并基于nSSR标记检测其遗传多样性,探究择伐后不同时期更新个体(以径级推算)的多样性变化。最后结合空间坐标及遗传关系分析其小尺度空间遗传格局。【结果】参试群体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期望杂合度He=0.641,Shannon’s指数I=1.209),但群体内存在一定程度的近/自交(固定指数F=0.234);比较不同径级组遗传多样性表明,群体内观测杂合度(Ho)、F随径级减小分别呈递增和递减趋势,He,I呈先下降后增加趋势,表明近/自交主要发生在伐后早期,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林分遗传多样性的暂时下降。后期随着林分的自然更新,有效繁殖群体增大,遗传多样性逐步增加;空间遗传聚类表明,样方内个体可分为两组,组内个体呈现轻度聚集分布,但空间自相关分析未达显著水平,表明林分现有遗传格局可能受到了择伐造成的母树非随机分布、长距离基因流(种子/花粉)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结论】以收获为主的大径木强度择伐对伐后初期细叶云南松林分的遗传多样性及空间遗传格局有负面影响,但随着林分的自然恢复,其所带来负面效应逐渐下降,表明细叶云南松林具备一定的遗传多样性自我修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云南松 择伐 自然恢复 SSR 空间遗传格局
下载PDF
细叶十大功劳叶中总生物碱大孔树脂纯化及抗氧化研究
14
作者 贾凯 刘俊 +2 位作者 耿晓桐 张耀洲 肖颖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3-189,共7页
为确定细叶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叶中总生物碱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及抗氧化活性,该研究通过比较6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总生物碱的静态吸附和解吸附效果,优选出最佳树脂并考察其动态纯化总生物碱的工艺条件,并采用DPPH法对... 为确定细叶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叶中总生物碱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及抗氧化活性,该研究通过比较6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总生物碱的静态吸附和解吸附效果,优选出最佳树脂并考察其动态纯化总生物碱的工艺条件,并采用DPPH法对纯化前后的总生物碱抗氧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效果最好,其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浓度50 mg·mL^(-1)(生药浓度)、上样量26 BV、上样液流速2 BV·h^(-1);吸附完成后,以3 BV水洗后再以4 BV 50%乙醇洗脱,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总生物碱含量由13.33%提高到56.64%。(2)各样品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对照品Vc(IC_(50)=10.39μg·mL^(-1))>总生物碱纯化品(IC_(50)=39.08μg·mL^(-1))>总生物碱粗品(IC_(50)=55.28μg·mL^(-1))。综上表明,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可有效富集细叶十大功劳叶中总生物碱有效部位,细叶十大功劳叶中总生物碱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十大功劳叶 总生物碱 AB-8树脂 纯化 抗氧化
下载PDF
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细叶青冈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
15
作者 宋思婧 丁山 +3 位作者 庞春梅 郑枭 王通 余树全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73-1081,共9页
【目的】细叶青冈Cyclobalanopsisgracilis是中亚热带森林主要构成树种,也是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优势树种之一。研究自然状态下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森林群落中细叶青冈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探讨其动态规... 【目的】细叶青冈Cyclobalanopsisgracilis是中亚热带森林主要构成树种,也是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优势树种之一。研究自然状态下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森林群落中细叶青冈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探讨其动态规律及其影响机制,对该区域森林生态恢复、细叶青冈种群发展以及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保护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1 hm^(2)(100 m×100 m)固定监测样地2012和2017年2期调查数据,从种群数量特征、龄级结构及空间分布等方面分析细叶青冈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①2012—2017年细叶青冈种群个体从276株增加到291株,死亡个体共25株,新增个体共40株,种群年增长率为1.06%。种群平均胸径从10.65 cm增加到10.82 cm,胸高断面积从4.71 m^(2)·hm^(-2)增加到5.15 m^(2)·hm^(-2)。②细叶青冈种群年龄结构呈倒“J”型,种群自然更新良好,种群结构稳定。③细叶青冈种群新增与死亡个体集中分布在幼苗幼树阶段(Ⅰ~Ⅱ龄级),且随龄级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④细叶青冈整体呈聚集分布,随着龄级的增加转为随机分布。相比2012年,2017年幼苗聚集强度有所减弱,幼树、中树聚集强度稍有增强。⑤各生长阶段间的空间关联均在小尺度表现为正相关,随着尺度的增加过渡到无相关或负相关,2017年除幼树与中树、幼树与大树外,其余生长阶段间的空间正相关稍有增强。【结论】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细叶青冈种群属于稳定增长型种群,种群整体呈聚集分布,各生长阶段间的空间关联在小尺度空间呈正关联,体现细叶青冈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生存策略和适应机制。5 a间种群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变化不显著,幼龄个体因聚集分布受密度制约而竞争激烈。为维持种群的长期稳定,必要时可分阶段进行人工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目山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细叶青冈 种群结构 空间分布格局
下载PDF
滇藏细叶芹的质量标准研究
16
作者 黎嘉茗 李华 +4 位作者 罗卓雅 杨德忠 旷复生 米玛卓雅 黄国凯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1期197-200,共4页
目的:研究确立滇藏细叶芹的质量标准。方法:制定滇藏细叶芹性状、显微鉴别特征及薄层鉴别的方法;测定滇藏细叶芹药材等相应的检查项,制定其合理限度,研究绿原酸含量测定法。结果:性状及鉴别方法专属性强,检查项中的水分、总灰分、酸不... 目的:研究确立滇藏细叶芹的质量标准。方法:制定滇藏细叶芹性状、显微鉴别特征及薄层鉴别的方法;测定滇藏细叶芹药材等相应的检查项,制定其合理限度,研究绿原酸含量测定法。结果:性状及鉴别方法专属性强,检查项中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和绿原酸含量测定平均值分别为6.6%、5.3%、1.0%、50.3%,0.07 mg/g。结论:此研究出的方法简便、专属性强,能非常好的控制藏药滇藏细叶芹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藏细叶 绿原酸 质量标准 显微鉴别 薄层鉴别
下载PDF
广西金钟山细叶云南松径向生长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17
作者 余碧云 唐金利 +2 位作者 韦海勇 胡宝清 苏宏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68-1577,共10页
为探究广西金钟山细叶云南松径向生长及其对气候的响应,该文建立了细叶云南松树木年轮标准年表,采用响应分析探讨了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并使用逐步回归和方差分解量化了不同气候因子对径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响应分析结果显... 为探究广西金钟山细叶云南松径向生长及其对气候的响应,该文建立了细叶云南松树木年轮标准年表,采用响应分析探讨了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并使用逐步回归和方差分解量化了不同气候因子对径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响应分析结果显示,上一年1月、8月、9月、11月的日照时数以及上一年10月的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与标准年表年轮宽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上一年6月降雨量>10 mm的天数与年轮宽度呈显著负相关;当年2月的降雨量、3月的空气相对湿度和平均最低气温、6月的日照时数以及9月的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均与年轮宽度呈显著正相关。(2)逐步回归最终模型的方差分解结果显示,上一年10月的平均最低气温对细叶云南松径向生长的影响最大(方差解释量达23.35%),其次是当年9月的平均最高气温(方差解释量为10.39%);上一年1月和11月的日照时数分别解释了径向生长变异的3.94%和6.58%。综上表明,秋季的温度和冬季的光照条件是限制细叶云南松径向生长最主要的气候因子,早春干旱和雨季大降雨量会降低细叶云南松的径向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生长 气候响应 相对贡献率 细叶云南松 广西金钟山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大籽蒿和细叶亚菊中5种成分
18
作者 谢雨宸 彭芳 +3 位作者 王悦 易欢 徐鑫梅 范刚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000-4004,共5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大籽蒿和细叶亚菊中绿原酸、伞形花内酯、芦丁、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的含量,并比较其种间差异。方法两者50%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CAPCELL PAK⁃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水,梯...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大籽蒿和细叶亚菊中绿原酸、伞形花内酯、芦丁、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的含量,并比较其种间差异。方法两者50%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CAPCELL PAK⁃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90 nm。采用t检验比较2种药材中5种成分的含量差异。结果5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96.03%~103􀆰11%,RSD 0.51%~2.26%。大籽蒿和细叶亚菊中绿原酸、伞形花内酯、芦丁、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平均含量分别为3.61、0.71、1.46、8.74、1.44 mg/g和2.60、0.26、0.79、6.31、1.22 mg/g。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大籽蒿与细叶亚菊相比5种化学成分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籽蒿 细叶亚菊 化学成分 HPLC
下载PDF
细叶百合DREB转录因子生物信息学及胁迫应答表达分析
19
作者 谭萌萌 孙绍营 +3 位作者 王静文 王依萍 燕浩 张彦妮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5-101,198,共8页
DREB转录因子是AP2/ERF家族的主要成员,在植物应对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还没有针对细叶百合DREB转录因子家族的系统分析。本研究基于细叶百合(根、茎、叶)转录组数据筛选出12个DREB转录因子,命名为LpDREB1-LpDREB12,并对其进... DREB转录因子是AP2/ERF家族的主要成员,在植物应对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还没有针对细叶百合DREB转录因子家族的系统分析。本研究基于细叶百合(根、茎、叶)转录组数据筛选出12个DREB转录因子,命名为LpDREB1-LpDREB12,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不同组织在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细叶百合DREB蛋白多为不稳定蛋白且具有一定亲水性,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是蛋白二级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系统进化分析显示,12个细叶百合DREB转录因子同61个拟南芥DREB转录因子聚类到一起,说明细叶百合和拟南芥DREB家族成员具有较高的保守性。表达模式分析表明,在干旱、盐、低温及脱落酸胁迫下12个细叶百合DREB基因的表达均有组织特异性。研究结果丰富了细叶百合DREB基因数据库,为挑选优质抗逆基因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百合 生物信息学分析 DREB转录因子 胁迫表达
下载PDF
细叶百合Catalase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20
作者 宋煜 林文昊 +2 位作者 荆一博 董懿 金淑梅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6-767,共12页
为探究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Catalase(CAT)基因与耐盐碱胁迫的关系,从细叶百合鳞茎中成功克隆出LpCat基因。该基因的ORF区长度为1479 bp,编码492个氨基酸,对其进行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细叶百合Catalase蛋白与通江百合(L.s... 为探究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Catalase(CAT)基因与耐盐碱胁迫的关系,从细叶百合鳞茎中成功克隆出LpCat基因。该基因的ORF区长度为1479 bp,编码492个氨基酸,对其进行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细叶百合Catalase蛋白与通江百合(L.sargentiae)、菠萝(Ananas comosus)、油棕(Elaeis guineensis)等植物的Catalase蛋白亲缘关系较近。构建了pQE-LpCat原核表达载体,以1 mol·L^(-1)IPTG为诱导剂进行LpCat蛋白的体外诱导表达与纯化。在添加50 mmol·L^(-1)NaHCO_(3)胁迫下,携带PQE-LpCat蛋白的菌液生长浓度高于对照菌株。在1 mol·L^(-1)NaHCO_(3)、2.5 mol·L^(-1)H_(2)O_(2)胁迫下过表达LpCAT基因烟草(Nicotiana plumbaginifolia)植株与野生型相比,枯萎程度相对较低。通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和蒸腾速率,H_(2)O_(2)含量,丙二醛(MDA)等生理指标检测说明过表达LpCat基因烟草植株比野生型烟草植株更耐盐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百合 Catalase基因 盐碱逆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