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荧光技术和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稻细条病菌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成国英 高世富 +2 位作者 候著卫 伍建宏 王桂芝 《湖北植保》 1996年第4期23-24,共2页
比较免疫荧光技术(IFT)和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稻细条病菌的检测灵敏度,前者为103cfu/ml,后者为104cfu/ml.通过与5属9种常见病原细菌和11株来自不同地区的稻细条病菌的反应,二者均未发生... 比较免疫荧光技术(IFT)和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稻细条病菌的检测灵敏度,前者为103cfu/ml,后者为104cfu/ml.通过与5属9种常见病原细菌和11株来自不同地区的稻细条病菌的反应,二者均未发生交叉反应,表现出了较好的特异性。对18份不同带菌材料的检测结果:IFT法检出符合率为66.67%,ELISA法检出符合率为33.33%;相比而言,在定性检测方面IFT是比ELISA操作更简便、更灵敏的快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条病菌 免疫荧光 检测
下载PDF
水稻品种对稻细条病菌的抗性测定 被引量:2
2
作者 成国英 黄昌华 《湖北植保》 1996年第3期22-25,共4页
三年共鉴定湖北省主栽的和参入省区试的早、中、晚稻品种或组合(下简称品种)的抗性(对细条病)合计133份,早稻58份,全表现抗病;中稻39份,抗病的10份,占25.6%,其中CNA4127、CNA4206、IRAT17... 三年共鉴定湖北省主栽的和参入省区试的早、中、晚稻品种或组合(下简称品种)的抗性(对细条病)合计133份,早稻58份,全表现抗病;中稻39份,抗病的10份,占25.6%,其中CNA4127、CNA4206、IRAT177和IR26为高抗,可作抗源,稀播稻、中育糯、协优413、3588、粳籼89和90136为中抗,可供病区选用。湖北主栽品种汕优63、V优63、汕优64以及高抗稻白叶枯病的杨稻4号、杨辐籼2号和B97均高感稻细条病。晚稻36份,仅S159和N50883表现中抗,急待开发抗源和选育抗病品种。对早、中、晚稻参鉴材料群体病情比较表明,在湖北省,稻细条病危害的重点是中、晚稻,故对此病的防治及抗病育种,应主要针对中、晚稻进行。以喷雾接种法鉴定品种抗性,方便、快捷且较符合自然发病规律,但受年度气候及环境条件影响较大,为减少这种“时”、“空”造成的差异,经比较分析三年鉴定结果发现:①设置抗、感病品种对照作参照物,以便对“差异”进行一定辐度校正;②当发病轻时,按病株率标准评判品种抗级,当发病重时,按病情指数评判品种抗级,可获得重复性较好的鉴定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细条病菌 抗病性 测定
下载PDF
不同致病型水稻细条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
作者 刘友勋 黄娟 《当代生态农业》 2010年第3期13-16,12,共5页
采用引物BOX和ERIC对来自4省的35个细条病菌菌株进行Rep-PCR扩增,BOX引物扩增出14条指纹带,10种谱型,以致病型为单位计算遗传多样性值为0.63~1.00;ERIC引物扩增出19条指纹带,17种谱型,遗传多样性值为0.86~1;引物ERIC比BOX在遗传多样... 采用引物BOX和ERIC对来自4省的35个细条病菌菌株进行Rep-PCR扩增,BOX引物扩增出14条指纹带,10种谱型,以致病型为单位计算遗传多样性值为0.63~1.00;ERIC引物扩增出19条指纹带,17种谱型,遗传多样性值为0.86~1;引物ERIC比BOX在遗传多样性方面有更好的分辨率;树状聚类图反映的遗传分簇差异,与菌株的致病型及其地理的来源之间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型 水稻细条病菌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稻细条病菌在病残上的越冬研究及越冬病田稻株发病情况调查
4
作者 成国英 林梅根 +1 位作者 候著卫 伍建宏 《湖北植保》 1996年第4期21-22,共2页
该试验证明:稻细条病菌可以在湖北自然越冬,但越冬菌量较低,以致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荧光抗体染色(IFT),以及接种等技术,难以查获田间越冬病残所带活菌。
关键词 水稻 细条病菌 越冬 发病率 调查
下载PDF
氮硝基脲对稻瘟病菌及细条病菌的抑制作用
5
作者 崔旭红 张国安 谢九皋 《湖南化工》 2000年第5期46-49,54,共5页
进行了氮硝基脲类农药对水稻稻瘟病菌、水稻细条病菌室内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氮硝基脲的间氯代衍生物对水稻细条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最佳抑制浓度为 2 .0 0× 1 0 - 4g/ml,抑制效果在 4 8h内为 1 0 0 % ,72h内为 75... 进行了氮硝基脲类农药对水稻稻瘟病菌、水稻细条病菌室内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氮硝基脲的间氯代衍生物对水稻细条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最佳抑制浓度为 2 .0 0× 1 0 - 4g/ml,抑制效果在 4 8h内为 1 0 0 % ,72h内为 75.85% ,但此类农药对水稻稻瘟病菌没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硝基脲 水稻 稻瘟病菌 细条病菌 抑制作用
下载PDF
对洪湖、枣阳和蒲圻细条病菌噬菌体溶菌型的比较
6
作者 成国英 曾云 《湖北植保》 1996年第4期20-21,共2页
经互溶性比较,证明洪湖、枣阳和蒲圻分离细条病菌R27、R28、和R29为同一噬菌体溶菌型。
关键词 水稻 细条病菌 致病力 湖北
下载PDF
湖北省稻细条病菌与其它地方稻细条病菌血清学关系比较
7
作者 成国英 高世富 《湖北植保》 1996年第4期19-20,共2页
以稻细条菌R29免疫大耳白兔获取的抗血清,同湖北的以及广西、福建和湖南的共11个菌株进行琼胶双扩散反应,结果是同其中9株菌产生清晰吻合的沉淀线,说明这9株为同一血清型,但同广西的R1和福建的R17不产生沉淀线,说明这... 以稻细条菌R29免疫大耳白兔获取的抗血清,同湖北的以及广西、福建和湖南的共11个菌株进行琼胶双扩散反应,结果是同其中9株菌产生清晰吻合的沉淀线,说明这9株为同一血清型,但同广西的R1和福建的R17不产生沉淀线,说明这两株为不同血清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条病菌 血清学 湖北
下载PDF
水稻细条病菌单细胞系致病力分化初步研究
8
作者 刘友勋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22期14-14,64,共2页
以稀释倒平板法从0型菌RHL1-2、Ⅱ型菌RJ3-2、Ⅲ型菌RJX3-2、Ⅳ型菌RH2-2分离得到36个单细胞系;在4个鉴别品种上,0型菌RHL1-2、Ⅱ型菌RJ3-2和其单细胞系表现为弱毒力;Ⅲ型菌RJX3-2、Ⅳ型菌RH2-2和其单细胞系毒力分化明显。结果表明,细... 以稀释倒平板法从0型菌RHL1-2、Ⅱ型菌RJ3-2、Ⅲ型菌RJX3-2、Ⅳ型菌RH2-2分离得到36个单细胞系;在4个鉴别品种上,0型菌RHL1-2、Ⅱ型菌RJ3-2和其单细胞系表现为弱毒力;Ⅲ型菌RJX3-2、Ⅳ型菌RH2-2和其单细胞系毒力分化明显。结果表明,细条病菌的致病型是由不同毒力的细胞组成的混合体,其单细胞系毒力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条病菌 致病力分化
下载PDF
Advance in Rice Bacterial Leaf Streak Researches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荣胜 陈志谊 刘永锋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2期298-305,310,共9页
Rice bacterial leaf streak,caused by 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is an important bacterial disease in rice-planting areas in South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It occurs every year in local areas.This paper... Rice bacterial leaf streak,caused by 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is an important bacterial disease in rice-planting areas in South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It occurs every year in local areas.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advance in the occurrence and harms of rice bacterial leaf streak in China,classification of Xanthomonas oryzae and infection characteristics,pathogenic factors and pathogenicity of rice bacterial leaf streak and breeding of bacterial leaf streakresistance rice cultivars.Some issues involved in occurrence and control of rice bacterial leaf streak were presented,and the areas on which the future studies might be focused we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bacterial leaf steak Xanthomonas oryzae Occurrence and harm Control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