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木素染色法在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建华 陈红 +4 位作者 张秀芹 许晓群 王宝红 高春义 王郡甫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7-530,共4页
目的:建立苏木素染色测定免疫效应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的方法:。方法:采用苏木素染色法观察人贴壁肿瘤细胞系Hep2的增殖活性,测定了人NK细胞系NK92、NKL和YT对SGC7901、Hep2细胞的细胞毒效应,新西兰白兔CTL细胞对VX2细胞的细胞毒效应... 目的:建立苏木素染色测定免疫效应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的方法:。方法:采用苏木素染色法观察人贴壁肿瘤细胞系Hep2的增殖活性,测定了人NK细胞系NK92、NKL和YT对SGC7901、Hep2细胞的细胞毒效应,新西兰白兔CTL细胞对VX2细胞的细胞毒效应。同时与MTT比色法及CCK-8比色法进行比较。结果:NK92、NKL和YT三种效应细胞对SGC7901和Hep2细胞杀伤6h或16h后,在效靶比分别为10:1、5:1、2.5:1和1.25:1时,三种方法:所测结果:均具有良好的效靶关系,且杀伤趋势基本一致。6次苏木素染色法测定NK92对SGC7901和Hep2细胞的细胞毒效应结果:显示CV<8%,MTT比色法测定结果:CV<12%,前者具有更好的重复性。苏木素染色法和MTT比色法所测兔CTL杀伤效应结果:一致,线性关系明显。结论:苏木素染色法用于免疫效应细胞对贴壁肿瘤细胞系的细胞毒效应测定,具有特异、稳定、简便、经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木素染色法 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测定 NK细胞
下载PDF
转Wee1基因靶细胞抗CTL介导的细胞毒效应 被引量:2
2
作者 胡萍 朱慧芬 +4 位作者 朱丽娟 杨敬 张悦 邵静芳 沈关心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02-504,共3页
目的 :研究Wee1转基因细胞抗CTL介导的细胞毒效应及抗穿孔素抗体对抗细胞毒效应的影响。方法 :体外混合NIT及淋巴细胞培养获得CTL ,并测定淋巴细胞增殖指数 (MTT法 ) ;采用脂质体将重组体Wee1Hu GFP导入哺乳动物细胞NIT ;以转染重组体... 目的 :研究Wee1转基因细胞抗CTL介导的细胞毒效应及抗穿孔素抗体对抗细胞毒效应的影响。方法 :体外混合NIT及淋巴细胞培养获得CTL ,并测定淋巴细胞增殖指数 (MTT法 ) ;采用脂质体将重组体Wee1Hu GFP导入哺乳动物细胞NIT ;以转染重组体前后的NIT为靶细胞 ,检测CTL介导的胞毒效应 (LDH法 ) ,同时测定抗穿孔素抗体对此效应的影响。结果 :混合细胞培养可诱导CTL的增殖 ;转染Wee1基因及加入抗穿孔素抗体NIT组发生的细胞溶解的数量最少。结论 :转Wee1基因靶细胞在一定程度上可抵抗CTL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穿孔素抗体可协同增强此抗胞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el基因 细胞 抗CTL介导 细胞毒效应 穿孔素抗体
下载PDF
嗜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在旋毛虫病免疫机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鹏 邢杰 +1 位作者 阎玉文 马平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嗜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单核细胞(Monocyte,Mon)介导的细胞毒效应在旋毛虫病免疫机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检测总IgE、特异性IgE、总IgG和特异性IgG,然后取IgE和IgG高检测值时相的血清为免疫血清,以CO2培养法观察免... 目的探讨嗜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单核细胞(Monocyte,Mon)介导的细胞毒效应在旋毛虫病免疫机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检测总IgE、特异性IgE、总IgG和特异性IgG,然后取IgE和IgG高检测值时相的血清为免疫血清,以CO2培养法观察免疫血清对Neu、Mon杀伤旋毛虫肌幼虫的影响。结果大鼠感染旋毛虫后2周和3周,血清特异性IgE最高,感染后5周,特异性IgG阳性率最高。在免疫血清存在时,无论感染鼠还是正常鼠的Neu和Mon对旋毛虫幼虫均有很强的杀伤作用,但感染鼠Neu的作用更强。孵育48 h时,Neu和Mon对旋毛虫肌幼虫的杀伤率分别为42.1%和23.0%。结论大鼠感染旋毛虫后,血清总IgE与特异性IgE、总IgG与特异性IgG同步增加;在免疫血清存在的情况下,Neu和Mon均有杀伤旋毛虫肌幼虫的作用,但感染鼠Neu的作用更强;Neu和Mon发挥杀伤旋毛虫肌幼虫作用时主要依赖的是I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IgE IgG 嗜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
下载PDF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胡素贤 黄瑾 董泽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目的 :进一步探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哮喘模型 ,分离哮喘鼠和正常鼠脾脏各种免疫细胞 ,包括单核 /巨噬细胞 (M)、树突状细胞 (DC)、B细胞、CD3+ T细胞、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 ,并以细胞增殖法和改良的MTT比色法[1 ]... 目的 :进一步探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哮喘模型 ,分离哮喘鼠和正常鼠脾脏各种免疫细胞 ,包括单核 /巨噬细胞 (M)、树突状细胞 (DC)、B细胞、CD3+ T细胞、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 ,并以细胞增殖法和改良的MTT比色法[1 ] 检测了上述各种细胞的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 (ADCC)。结果 :哮喘小鼠M自然状态下ADCC作用弱于对照组 (P <0 0 5) ;哮喘小鼠B细胞自然状态下ADCC作用弱于对照组 (P <0 0 5) ;哮喘小鼠T细胞及其亚群自然状态下ADCC作用弱于对照组 (P <0 0 5) ;哮喘小鼠树突状细胞自然状态下ADCC作用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在小鼠哮喘模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依赖 细胞介导 细胞毒效应 哮喘 发病机制
下载PDF
溶瘤呼肠孤病毒联合CD30/CD16A双特异性抗体对NK细胞介导的ADCC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廖春香 龙世棋 +5 位作者 安媛媛 车启元 王念雪 陈亮 杨薇 赵星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1-8,15,共9页
目的 探究溶瘤呼肠孤病毒(reovirus)联合CD30/CD16A双特异性抗体(Bs Abs)对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及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的影响。方法 采集健康献血者肝素抗凝静脉血30 m L,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免疫磁珠筛... 目的 探究溶瘤呼肠孤病毒(reovirus)联合CD30/CD16A双特异性抗体(Bs Abs)对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及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的影响。方法 采集健康献血者肝素抗凝静脉血30 m L,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免疫磁珠筛选获得NK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纯度;溶瘤呼肠孤病毒(reovirus)预处理NK细胞(Reo-NK组),以单独NK组为对照,采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检测2组NK细胞的活化作用;reovirus联合(CD30/CD16A) Bs Ab杀伤KARPAS-299细胞,分为Ig G1处理组(Ig G1+NK组)、CD30/CD16A处理组(CD30/CD16A+NK组)、病毒联合Ig G1处理组(Ig G1+Reo-NK组)及病毒联合CD30/CD16A处理组(CD30/CD16A+Reo-NK组),采用LDH释放实验检测各组NK细胞的活化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NK细胞表面活化标注物CD69和细胞毒性颗粒CD107a的表达;用reovirus联合(CD30/CD16A) Bs Ab处理NK细胞(Reo-NK+CD30/CD16A组),以NK联合(CD30/CD16A) Bs Ab为对照(NK+CD30/CD16A组),采用LDH释放试验检测2组NK细胞对Raji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 体外新鲜分离的NK细胞纯度可达70%以上;与单独NK细胞组相比,Reo-NK组DLD-1细胞的杀伤率明显增高(P<0.01);KARPAS-299细胞上CD30分子的阳性率高达90%以上;Ig G1与(CD30/CD16A) Bs Ab抗体浓度大于1.00×10^-12mol/L时,与NK+Ig G1组相比,NK+CD30/CD16A组促进KARPAS-299细胞死亡率(P<0.05);与Reo-NK相比,Reo-NK+CD30/CD16A组能明显促进KARPAS-299细胞死亡率(P<0.01);随着reovirus滴度增加,NK细胞表面活化标致物CD69及细胞毒性物质CD107a阳性率随之上升;reovirus与(CD30/CD16A) Bs Abs相比可以进一步促进NK细胞的活化。结论 Reovirus可促进NK细胞的活化并增强其细胞毒作用,联合(CD30/CD16A) Bs Abs后可进一步促进NK细胞介导的ADCC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双特异性 呼肠孤病毒 自然杀伤细胞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溶瘤作用 细胞毒效应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童虫杀伤机理的体外研究-抗体依赖的小鼠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6
作者 蔡银龙 吴观陵 赵慰先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3期49-52,共4页
运用体外免疫效应机理分析系统,证明了抗体依赖的小鼠中性粒细胞介导对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童虫的细胞毒作用(ADCC)。结果表明,正常小鼠的中性粒细胞能产生对日本血吸虫童虫的依赖抗体介导的ADCC反应,这种ADCC作用不依赖补体,补... 运用体外免疫效应机理分析系统,证明了抗体依赖的小鼠中性粒细胞介导对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童虫的细胞毒作用(ADCC)。结果表明,正常小鼠的中性粒细胞能产生对日本血吸虫童虫的依赖抗体介导的ADCC反应,这种ADCC作用不依赖补体,补体对中性粒细胞介导的这种ADCC无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虫 日本血吸虫 细胞介导 免疫效应 ADCC 细胞毒作用 保护性免疫 效应细胞 曼氏血吸虫 免疫血清
下载PDF
DSA对NK细胞介导ADCC效应中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7
作者 闫旭丽 苏丽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80-584,共5页
目的:探讨抗供者特异性抗体(DSA)在自然杀伤细胞(NK)介导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ADCC)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作用。方法:收集10名健康供者为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科确诊为AML拟行allo-HSCT的患者提供的外周静脉... 目的:探讨抗供者特异性抗体(DSA)在自然杀伤细胞(NK)介导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ADCC)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作用。方法:收集10名健康供者为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科确诊为AML拟行allo-HSCT的患者提供的外周静脉血,并分离提取外周血NK细胞为效应细胞。选取培养至4-6代HUVEC与DSA共培养,将结合DSA的HUVEC作为靶细胞(CDH组),未结合DSA的HUVEC作为阴性对照(UDH组);将效应细胞与靶细胞共培养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表达,应用MTT法检测HUVEC细胞活性,间接反映DSA介导ADCC效应对内皮细胞损伤作用的强弱。结果:随着效靶比增加,HUVEC细胞活性降低,IFN-γ表达水平增高,在同一效靶比(1∶1、10∶1、20∶1)下,CDH组HUVEC细胞活性明显低于UDH组,IFN-γ表达水平明显高于UDH组;在效靶比为1∶1时,随着DSA浓度提高,CDH组HUVEC细胞OD值渐降低,IFN-γ表达水平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DSA可通过NK细胞介导的ADCC效应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供者特异性抗体 NK细胞 内皮细胞 单个核细胞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TNF基因转染对巨噬细胞功能影响
8
作者 肖农 曹雪涛 +3 位作者 于益芝 雷虹 马施华 章卫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95-296,共2页
肿瘤坏死因子(TNF)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抗肿瘤作用最强的一种生物活性因子。它除了直接的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外还介导单核/巨噬细胞发挥强有力的细胞毒效应。但TNF的半衰期短且毒负作用严重。已有学者研究了逆转录病毒介导的TNF基因转染... 肿瘤坏死因子(TNF)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抗肿瘤作用最强的一种生物活性因子。它除了直接的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外还介导单核/巨噬细胞发挥强有力的细胞毒效应。但TNF的半衰期短且毒负作用严重。已有学者研究了逆转录病毒介导的TNF基因转染TIL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基因 转染 重组腺病毒介导 抗肿瘤作用 巨噬细胞功能 细胞 细胞毒效应 生物活性因子 逆转录病毒介导 发现
下载PDF
120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盛雄 谢新生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血T淋巴细胞亚群 乙型肝炎患者 外周血T细胞亚群 测定 免疫反应异常 免疫复合物 细胞毒作用 T细胞介导
下载PDF
γδT细胞及其相关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卓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83-87,共5页
T细胞表面表达两类抗原受体 :TCRαβ和TCRγδ .γδT细胞是较晚发现的一个T细胞亚群 ,它的表面分子标志为CD3+ CD4 -CD8-.从发生、分布、免疫应答的范围和机制等方面来看 ,γδT细胞在机体免疫系统中处于较原始、低级的地位 ,主要起... T细胞表面表达两类抗原受体 :TCRαβ和TCRγδ .γδT细胞是较晚发现的一个T细胞亚群 ,它的表面分子标志为CD3+ CD4 -CD8-.从发生、分布、免疫应答的范围和机制等方面来看 ,γδT细胞在机体免疫系统中处于较原始、低级的地位 ,主要起辅助、补充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ΔT细胞 HSP Fas/Fas—L介导的细胞毒效应 TUBAgs 自身免疫病
下载PDF
基于流式细胞术评价单核细胞介导的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的方法学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华 黄向博 +1 位作者 沈弢 邵一鸣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建立基于流式细胞术的评价单核细胞介导的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的检测方法。方法 PKH26和CFSE染色的P815细胞为靶细胞,与P815特异性抗体孵育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加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作为效应细胞,共同孵育后流式细... 目的:建立基于流式细胞术的评价单核细胞介导的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的检测方法。方法 PKH26和CFSE染色的P815细胞为靶细胞,与P815特异性抗体孵育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加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作为效应细胞,共同孵育后流式细胞术检测 CD3-CD14+PKH26+CFSE-细胞群的百分比,并确定最佳效靶比及效应细胞和靶细胞的孵育时间。运用上述方法对23例HCV慢性感染者和22例健康人的单核细胞介导的抗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 antibody depend-ent cellular cytotoxicity , ADCC)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可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3-CD14+PKH26+CFSE-细胞群来评价单核细胞介导的ADCC效应,最佳效靶比为10∶1,最佳杀伤孵育时间为4 h。慢性HCV感染者单核细胞介导的ADCC效应较健康对照明显降低( P=0.009)。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基于流式细胞术的单核细胞介导的ADCC效应的检测方法,为病毒感染及药物研发中免疫学评价提供快速、敏感、安全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 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 流式细胞
原文传递
鲨鱼血清具有抗癌细胞作用
12
《中国水产》 1985年第5期31-31,共1页
为了从海洋资源中探索抗癌物,上海水产学院养殖系鱼病微生物教研组与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协作,从1983年起进行了“鲨鱼血清抗人类癌细胞K562(红血球性白血病)的杀伤效应”研究。他们采用目前测定细胞毒性、检测抗肿瘤抗体较精确的技术,... 为了从海洋资源中探索抗癌物,上海水产学院养殖系鱼病微生物教研组与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协作,从1983年起进行了“鲨鱼血清抗人类癌细胞K562(红血球性白血病)的杀伤效应”研究。他们采用目前测定细胞毒性、检测抗肿瘤抗体较精确的技术,以5’-碘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靶细胞DNA进行细胞介导和抗体一补体介导的毒性测定,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抗癌 细胞 抗体 类癌 细胞介导 杀伤效应 鱼病 毒性测定 养殖
下载PDF
FADDdel-GFP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抗细胞毒效应初步观察
13
作者 胡萍 王国华 +10 位作者 朱晓华 虞涛 朱慧芬 杨敬 张玮 殷焦 徐子辉 刘晓 徐芬 沈关心 龚非力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 构建融合蛋白FADDdel GFP真核表达载体 pFADDdel GFP ,用该融合基因转染小鼠胰岛瘤细胞 (NIT) ,从而抑制死亡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凋亡信号传导 ,以探讨IDDM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FADDdel定向连接于真核表... 目的 构建融合蛋白FADDdel GFP真核表达载体 pFADDdel GFP ,用该融合基因转染小鼠胰岛瘤细胞 (NIT) ,从而抑制死亡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凋亡信号传导 ,以探讨IDDM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FADDdel定向连接于真核表达载体 pEGFP N1 ,用脂质体将重组子pFADDdel GFP导入哺乳动物细胞NIT并检测其表达 ,采用FACS和MTT法检测特异性T细胞对转染重组子NIT引起的细胞毒效应。结果 转染重组子 pFADDdel GFP的NIT可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 ;pFADDdel GFP转染的NIT对特异性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有明显抵抗。结论 成功构建 pFADDdel GFP融合基因并获稳定表达 ;pFADDdel GFP转染NIT可有效抑制死亡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凋亡信号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表达载体 细胞毒效应 初步观察 基因重组技术 哺乳动物细胞 特异性T细胞 MTT法检测 信号传导 受体介导 NIT T细胞介导 重组子 融合蛋白 基因转染 防治措施 发病机制 IDDM FACS 蛋白表达 稳定表达 融合基因 细胞
原文传递
自然杀伤细胞的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效应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14
作者 沈弢 庄辉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61-165,共5页
自2005年丙型肝炎病毒(HCV)病毒体外培养[1]获得成功至今,HCV感染相关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大量研究显示,HCV感染所致的免疫损伤是引起肝内炎症的主要原因。一直以来,对HCV病毒性肝炎免疫应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适应性免疫应答,而固有免... 自2005年丙型肝炎病毒(HCV)病毒体外培养[1]获得成功至今,HCV感染相关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大量研究显示,HCV感染所致的免疫损伤是引起肝内炎症的主要原因。一直以来,对HCV病毒性肝炎免疫应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适应性免疫应答,而固有免疫介导的抗HCV作用机制仍不清楚。人体肝脏内含有大量的固有免疫细胞,如NK细胞、NK T细胞、γδT细胞等,此类细胞约占整个肝脏淋巴细胞的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 自然杀伤细胞 自发清除 TOLL样受体
原文传递
IgG4与自身免疫病 被引量:5
15
作者 余成秀 罗雄燕 +2 位作者 邹倩 杨明辉 袁国华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38-841,共4页
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约占血清中总免疫球蛋白的75%-80%。IgG是血液和细胞外液中的主要抗体成分,发挥着重要免疫学效应,如调理作用、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及抗感染... 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约占血清中总免疫球蛋白的75%-80%。IgG是血液和细胞外液中的主要抗体成分,发挥着重要免疫学效应,如调理作用、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及抗感染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 自身免疫病 总免疫球蛋白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 免疫学效应 抗感染作用 细胞毒作用 细胞外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