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癌治疗新方向:细胞免疫原性死亡
1
作者 汪增明 陈双庆 +3 位作者 任大虎 赵斌 赵洪珍 段国辰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310-314,共5页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类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被诊断为肺癌的患者通常会接受多种治疗,包括手术、化疗和/或放射治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然而,肺癌五年生存率仍然很低,特别是当癌症已达到晚期或发生远...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类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被诊断为肺癌的患者通常会接受多种治疗,包括手术、化疗和/或放射治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然而,肺癌五年生存率仍然很低,特别是当癌症已达到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时。因此,必须开发更有效、更新颖的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的诱导剂应用已被证明可以增强接受各种类型治疗患者的免疫力。ICD是指一种触发对死细胞抗原,特别是来自癌细胞的抗原的免疫反应的细胞死亡类型,它最初是关于使用传统细胞毒性药物进行抗癌化疗的效果提出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回顾和讨论ICD作为肺癌有前途的联合免疫疗法的作用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细胞免疫原性死亡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 联合免疫疗法
下载PDF
大分割电离辐射对放射抗性鼻咽癌细胞免疫原性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龙金华 冷吉 +1 位作者 曾宪琳 金仙槐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145-1150,1155,共7页
目的研究大分割电离辐射对放射抗性鼻咽癌(NPC)细胞系C666-1R细胞活力、细胞周期及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的影响。方法采用0、2、4、6、8、10、12及14 Gy剂量电离辐射照射NPC细胞株C666-1和C666-1R后、常规培养48 h,采用CCK-8法检测细... 目的研究大分割电离辐射对放射抗性鼻咽癌(NPC)细胞系C666-1R细胞活力、细胞周期及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的影响。方法采用0、2、4、6、8、10、12及14 Gy剂量电离辐射照射NPC细胞株C666-1和C666-1R后、常规培养48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RT-PCR法检测钙网蛋白(CRT)、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mRNA的表达水平,ELIS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CRT、HMGB1及HSP70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试剂盒检测细胞内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含量。结果经放射处理后不同照射剂量的C666-1R细胞活力均高于C666-1(P<0.05);与未放射细胞相比,经2~14 Gy电离辐射照射的2种NPC细胞株活力均明显下降(P<0.05),8 Gy照射的细胞活性最低(P<0.05),细胞周期阻滞于G_(2)期,CRT、HMGB1及HSP70 mRNA或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内的ATP含量均上调(P<0.05)。结论大分割电离辐射能够诱导放射抗性NPC细胞发生I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分割电离辐射 鼻咽癌细胞 放射抗性 细胞周期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下载PDF
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相关分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清 王艳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11,共3页
用多种化学药物和放射线治疗肿瘤时,肿瘤细胞可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即肿瘤细胞在发生凋亡的同时,由非免疫原性的细胞转变为具有免疫原性的细胞,并在机体内激发抗肿瘤免疫效应。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死亡是一种有多种信号分子和细胞因子... 用多种化学药物和放射线治疗肿瘤时,肿瘤细胞可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即肿瘤细胞在发生凋亡的同时,由非免疫原性的细胞转变为具有免疫原性的细胞,并在机体内激发抗肿瘤免疫效应。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死亡是一种有多种信号分子和细胞因子参与的复杂过程,这些分子的细胞定位和表达水平的改变直接影响死亡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机制的深入研究可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依据和手段。本文简要综述了与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相关分子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树突状细胞 钙网蛋白 热休克蛋白 高迁移率族蛋白B 三磷酸腺苷
下载PDF
多柔比星诱导人前列腺癌细胞免疫原性死亡
4
作者 吴红艳 曹春雨 +1 位作者 杨建林 王艳林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5年第5期426-431,共6页
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是介导肿瘤细胞发生免疫原性死亡的关键性信号分子,在某些理化因素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的过程中,内质网上的CRT迅速转位到细胞膜上。作为一种特异的信号分子,凋亡肿瘤细胞膜上的CRT能介导吞噬细胞对凋亡肿... 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是介导肿瘤细胞发生免疫原性死亡的关键性信号分子,在某些理化因素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的过程中,内质网上的CRT迅速转位到细胞膜上。作为一种特异的信号分子,凋亡肿瘤细胞膜上的CRT能介导吞噬细胞对凋亡肿瘤细胞的识别和吞噬。目前有关免疫原性肿瘤细胞死亡的实验数据大多由动物细胞和动物活体实验得到,人肿瘤细胞在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时,是否也具有CRT膜转位这样的分子事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分析了3种临床常用的肿瘤化疗药物(柔红霉素、长春新碱、顺铂)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CRT亚细胞定位的影响,及其在介导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中的作用。在对比分析的3种临床抗肿瘤药物中,柔红霉素和顺铂可诱导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发生凋亡,但仅柔红霉素处理的PC3细胞膜上CRT的表达量显著增加。膜上高表达CRT的PC3细胞能更有效地被吞噬细胞吞噬。结果表明,柔红霉素作为抗肿瘤药物,能诱导敏感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网蛋白(CRT) 多柔比星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下载PDF
RP11-495P10.1在米托蒽醌诱导肝癌细胞免疫原性死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倩倩 谢辉 +1 位作者 林平 于晓光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22-227,共6页
目的探讨RP11-495P10.1在MIT诱导下对肝癌细胞HepG2中DAMPs的释放及细胞免疫原性反应的产生的影响,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免疫治疗手段.方法CCK-8检测MIT在HepG2细胞中的IC_(50);MIT处理细胞,免疫荧光、ATP试剂盒、流式细胞术、Western... 目的探讨RP11-495P10.1在MIT诱导下对肝癌细胞HepG2中DAMPs的释放及细胞免疫原性反应的产生的影响,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免疫治疗手段.方法CCK-8检测MIT在HepG2细胞中的IC_(50);MIT处理细胞,免疫荧光、ATP试剂盒、流式细胞术、Western印迹检测CRT膜转位、ATP分泌、细胞凋亡及细胞外HMGB1、Cleaved-PARP、p-eIF2α蛋白的表达;MIT处理下调RP11-495P10.1后的细胞,再次检测上述各指标,并用RT-PCR检测RP11-495P10.1的表达.结果①MIT引起HepG2细胞的凋亡,Cleaved-PARP蛋白表达升高;②CRT发生膜转位,ATP和HMGB1向细胞外分泌,p-eIF2α蛋白表达升高;③与单独用MIT处理组相比,MIT处理并下调RP11-495P10.1后的细胞,RP11-495P10.1的表达不受任何影响,而细胞凋亡更加明显,CRT的膜转位量、ATP、HMGB1的分泌量和p-eIF2α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结论RP11-495P10.1在MIT诱导下影响肝癌细胞DAMPs的释放,进而促进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发生,此研究将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免疫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11-495P10.1 钙网蛋白 MIT DAMPS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下载PDF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在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健伦 黄思剑 +6 位作者 牟漫 卫向红 操媛 王丽娟 卓可星 李旭 钟茂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2-557,共6页
肺癌是一种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具有分型多、恶性程度高及预后不良等特点。免疫疗法通过激发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控制和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已被证实对多种类型的恶性肿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 肺癌是一种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具有分型多、恶性程度高及预后不良等特点。免疫疗法通过激发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控制和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已被证实对多种类型的恶性肿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其特点是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的大量释放。在经过某些化疗药物、物理疗法、生物疗法或联合治疗后,肺癌细胞会发生ICD,由非免疫原性转变为免疫原性,进而募集和活化免疫细胞,最终激活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该文就ICD的发生机制以及ICD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 ICD诱导剂
下载PDF
端粒酶抑制剂6-硫代-2’-脱氧鸟苷诱导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
7
作者 王梦真 段彪 +2 位作者 白婧 罗逸铭 马雁冰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14-225,共12页
该文主要探讨端粒酶抑制剂6-硫代-2’-脱氧鸟苷(6-Thio-2’-deoxyguanosine,6-Thio-dG)是否诱导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并揭示所产生的ICD的免疫应答特征,为利用6-Thio-d G诱导肿瘤细胞ICD开展免疫治疗提供... 该文主要探讨端粒酶抑制剂6-硫代-2’-脱氧鸟苷(6-Thio-2’-deoxyguanosine,6-Thio-dG)是否诱导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并揭示所产生的ICD的免疫应答特征,为利用6-Thio-d G诱导肿瘤细胞ICD开展免疫治疗提供基础。首先,用不同浓度的6-Thio-d G处理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结肠癌CT26、宫颈癌相关肿瘤TC-1和乳腺癌4T1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死亡情况及形态特征;利用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试剂盒定量分析细胞死亡情况;以检测试剂盒以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析细胞死亡过程中免疫介质释放情况;免疫荧光染色实验考察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ALR)向细胞膜的迁移定位。进一步,建立皮下移植TC-1小鼠肿瘤模型,当肿瘤长至4~5 mm时,注射6-Thio-d G对荷瘤小鼠进行治疗性干预,通过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与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的细胞免疫应答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高迁移率组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 B1,HMGB1)的释放情况。研究结果显示,6-Thio-dG可诱导4种肿瘤细胞死亡,死亡特征与细胞类型、药物剂量和处理时间有关;肿瘤细胞经6-Thio-dG诱导后促进了发挥免疫刺激作用的“发现我”信号分子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和HMGB1、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释放,以及“吃了我”信号分子CALR在细胞膜的聚集。在肿瘤模型中,6-Thio-dG显著抑制了小鼠肿瘤生长,提高了肿瘤组织中HMGB1水平,增强了表达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的肿瘤抗原特异性的脾细胞应答,降低了脾细胞中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的水平。该研究揭示了6-Thio-d G能够诱导肿瘤细胞ICD,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增强了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应答能力,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Thio-dG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黑色素瘤 宫颈癌 结肠癌 乳腺癌
原文传递
人参皂苷辛酸酯通过内质网应激诱导肝癌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机制研究
8
作者 戴珍珍 黄青昕 +4 位作者 胡淇睿 吴汉城 潘瑶 邓泽元 陈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7-771,779,共6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辛酸酯(Rh2-O)能否诱导Huh-7肝癌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h-7细胞,设置空白对照组、Rh2-O药物组及阳性对照组(米托蒽醌处理),CCK-8、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ELISA及化学发光法分...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辛酸酯(Rh2-O)能否诱导Huh-7肝癌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h-7细胞,设置空白对照组、Rh2-O药物组及阳性对照组(米托蒽醌处理),CCK-8、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ELISA及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细胞上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钙网蛋白(CRT)的膜外翻,荧光探针DCFH-DA检测细胞内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Rh2-O可显著降低细胞活力,促进细胞凋亡,诱导细胞HMGB1分泌、ATP释放及CRT膜外翻,使细胞内蓄积大量ROS,提高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ERK、eIF2α、p-eIF2α表达(均P<0.05)。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苯基丁酸(4-PBA)预处理可显著减弱Rh2-O诱导的CRT膜外翻(P<0.05)。结论:Rh2-O可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其机制可能与Rh2-O激活内质网应激促进细胞CRT膜外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 辛酸酯衍生物 肝癌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Oleandrin诱导肝癌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9
作者 苏楠 高晓馨 +2 位作者 陈诗 廖一鸣 张桂荣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787-1791,共5页
目的:探讨夹竹桃苷(Oleandrin)诱导肝癌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及潜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uH-7和HepG2,设置空白对照组及Oleandrin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细胞上清高迁移率... 目的:探讨夹竹桃苷(Oleandrin)诱导肝癌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及潜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uH-7和HepG2,设置空白对照组及Oleandrin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细胞上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三磷酸腺苷(ATP)的含量,免疫荧光法和流式技术检测细胞钙网蛋白(CRT)的膜外转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中PERK和eIF2α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变化。结果:Oleandrin作用肝癌细胞HuH-7和HepG2后,细胞活力显著降低。Oleandrin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引起肝癌细胞ATP、HMGB1的释放及CRT的膜转位,同时提高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PERK、eIF2α和p-eIF2α等)的表达水平。结论:Oleandrin可能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竹桃苷 肝癌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免疫疗法
下载PDF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及其在肝癌治疗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巩辰宇 谭凯 杜锡林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9期1025-1033,共9页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 ICD)在肝癌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机体发生ICD时,细胞分泌多种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DAMPs),包括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钙网蛋白(calr...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 ICD)在肝癌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机体发生ICD时,细胞分泌多种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DAMPs),包括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钙网蛋白(calreticulin, CRT)、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 B1, HMGB1)、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和干扰素(Interferon, IFN)等。DAMPs通过各种模式识别受体吸引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免疫细胞,并促进其成熟、活化从而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目前诱导ICD治疗肝癌主要通过药物方式(化疗药物、靶向药物等)、生物方式(溶瘤病毒)及物理方式(纳米脉冲刺激、光动力疗法等)。本文就ICD的相关分子及在肝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在临床上为肝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一些有益参考。Immunogenic cell death (ICD)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hen ICD occurs in the body, cells secrete various 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DAMPs), and the major DAMPs include 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 calreticulin (CRT),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 B1 (HMGB1), heat shock protein (HSP), and interferon (IFN), etc. DAMPs attract natural killer cells, macrophages, dendritic cells and other immune cells through various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and promote their maturation and activation to enhance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s. Currently, the induction of ICD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reatment is mainly done by pharmacological (chemotherapeutic drugs, targeted drugs, etc.), biological (oncolytic viruses), and physical (nano-pulse stimulation, photodynamic therapy, etc.) modalities. In this article, we present a review of the important molecules related to ICD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induced ICD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reatment, in order to help design more effective and precise strategies to trea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三磷酸腺苷 钙网蛋白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下载PDF
基于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探讨中药抗肿瘤新机制
11
作者 李尤 廖文琦 +2 位作者 刘峰林 马琳 钱晓萍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3年第4期86-94,共9页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是一种免疫激活的特殊细胞死亡形式。中药ICD诱导剂如紫草素、姜黄素、白藜芦醇、异槲皮苷、欧夹竹桃苷、雷公藤红素等单体及其载药纳米颗粒、联合疗法通过促使濒死的肿瘤细胞释放损伤相...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是一种免疫激活的特殊细胞死亡形式。中药ICD诱导剂如紫草素、姜黄素、白藜芦醇、异槲皮苷、欧夹竹桃苷、雷公藤红素等单体及其载药纳米颗粒、联合疗法通过促使濒死的肿瘤细胞释放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nger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招募并活化免疫细胞,使抗肿瘤治疗取得长远的疗效。其上游机制包括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基于活性氧的内质网应激,调控NF-κB、PI3K/Akt/mTOR、AMPK、JAK/STAT等通路,诱导细胞凋亡、焦亡、铁死亡、坏死性凋亡或调控自噬。中药诱导ICD作为一种更加安全、高效的肿瘤治疗方式,通过“祛邪以扶正”的新颖机制,为中医药抗肿瘤治疗开拓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中药 肿瘤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 免疫微环境
下载PDF
新型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基因分型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预后价值
12
作者 罗小彬 钟亚丽 +2 位作者 邹勇 邓云良 丁昊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542-548,共7页
目的探究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基因在胶质母细胞瘤(GBM)中的潜在机制和预后价值。方法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的GBM样本信息,并获取ICD基因,同时进行基因分型,再进行整合生物信息学验证基因分型的预后价值,最后进行预后模型... 目的探究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基因在胶质母细胞瘤(GBM)中的潜在机制和预后价值。方法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的GBM样本信息,并获取ICD基因,同时进行基因分型,再进行整合生物信息学验证基因分型的预后价值,最后进行预后模型的构建。结果通过共识聚类获得了2种与ICD基因相关的亚型,ICD高亚型(风险)组与不良的预后、PTEN基因高突变、高基质评分、高免疫评分有关。重要的是,本研究还构建了基于ICD特征的GBM新分类系统。结论本研究首次使用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基因进行基因分型,并成功构建预后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基因分型 胶质母细胞 预后价值
下载PDF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药物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阮怡愔 崔晓娟 冯炜炜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17期3370-3375,共6页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易出现复发、转移和耐药,因此针对卵巢癌的治疗一直是妇科的研究热点。一些化疗药物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允许免疫系统通过“旁观者效应”根除化疗耐药的肿瘤细胞和肿瘤干细胞,从...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易出现复发、转移和耐药,因此针对卵巢癌的治疗一直是妇科的研究热点。一些化疗药物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允许免疫系统通过“旁观者效应”根除化疗耐药的肿瘤细胞和肿瘤干细胞,从而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此外,ICD还可通过吸引周边免疫细胞攻击肿瘤、释放损伤相关分子模式、刺激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等相关机制抑制免疫逃逸。已知能够诱导卵巢癌发生ICD的药物包括阿霉素、米托蒽醌、环磷酰胺、博来霉素、奥沙利铂、紫杉醇和BET抑制剂等。ICD诱导药物可能增加免疫治疗效果,从而为卵巢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化疗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钙网蛋白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徐鹏福 杨磊磊 张锐利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期137-141,共5页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发生ICD时,细胞分泌多种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DAMPs通过各种模式识别受体吸引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发生ICD时,细胞分泌多种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DAMPs通过各种模式识别受体吸引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先天免疫细胞,并促进其成熟、活化,以杀死肿瘤细胞,同时产生记忆效果。目前通过诱导ICD治疗结直肠癌主要是药物方式、生物方式及物理方式。本文就诱导ICD通过免疫途径改变致癌信号的相关研究和临床发现进行综述,以帮助未来设计更有效和更精确的策略来治疗结直肠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结直肠癌 肿瘤免疫 光动力疗法
下载PDF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相关基因对膀胱癌预后分型及免疫治疗的影响
15
作者 白洋洋 陈瑞廷 +1 位作者 孙继建 郭依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6-433,共8页
目的探讨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相关基因对膀胱癌(BC)预后及免疫治疗的影响。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取BC数据集,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BC中34个ICD相关基因的表达。基于ICD相关基因表达进行聚类分析,对2种... 目的探讨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相关基因对膀胱癌(BC)预后及免疫治疗的影响。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取BC数据集,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BC中34个ICD相关基因的表达。基于ICD相关基因表达进行聚类分析,对2种ICD相关亚型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富集、体细胞突变差异和免疫细胞浸润差异分析。构建LASSO Cox回归风险预后模型,验证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ICD相关基因在BC和正常膀胱组织中表达有差异。2种ICD相关亚型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T细胞激活、免疫球蛋白生成等生物学功能;参与T细胞激活、B细胞激活、T细胞活化的正向调节等信号通路。体细胞突变结果显示,ICD高评分组TP53突变频率更高,富含更多免疫细胞。利用7个ICD相关基因建立风险预后模型,该模型在不同临床特征中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ICD相关基因对BC患者的预后预测和免疫治疗指导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预后 肿瘤微环境 免疫治疗
下载PDF
金属药物在肿瘤免疫原性细胞死亡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王欣如 郝炳荣 +1 位作者 孙丽新 李欣 《中南药学》 2023年第10期2672-2679,共8页
随着肿瘤治疗方法的不断发展,免疫疗法在临床实践中展现了良好的优势,已成为目前最有潜力的肿瘤治疗方法之一。其中,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是一种新型的免疫疗法,具有明显抑制肿瘤的治疗效果。近年来,有研究发现金属配... 随着肿瘤治疗方法的不断发展,免疫疗法在临床实践中展现了良好的优势,已成为目前最有潜力的肿瘤治疗方法之一。其中,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是一种新型的免疫疗法,具有明显抑制肿瘤的治疗效果。近年来,有研究发现金属配合物除了发挥细胞毒性作用外,还具备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及ICD诱导剂的研究现状,并总结了诱导ICD的金属药物研究进展,讨论了可诱导ICD的金属药物所面临的挑战,以期为诱导ICD的金属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金属药物 诱导剂 免疫治疗
下载PDF
辣椒素诱导人骨肉瘤细胞MG-63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被引量:2
17
作者 金涛 彭昊 +1 位作者 王艳林 吴红艳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7年第7期918-922,共5页
目的探讨辣椒素与顺铂能否抑制人骨肉瘤细胞MG-63增殖并诱导其免疫原性死亡(ICD)。方法 MTT检测细胞的增殖;线粒体膜电位分析细胞凋亡;流式细胞计量术检测细胞膜上钙网蛋白(CRT)表达量;荧光素酶法检测细胞外ATP的释放;ELISA检测细胞上... 目的探讨辣椒素与顺铂能否抑制人骨肉瘤细胞MG-63增殖并诱导其免疫原性死亡(ICD)。方法 MTT检测细胞的增殖;线粒体膜电位分析细胞凋亡;流式细胞计量术检测细胞膜上钙网蛋白(CRT)表达量;荧光素酶法检测细胞外ATP的释放;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分泌。结果辣椒素及顺铂作用均能抑制细胞MG-63增殖(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辣椒素和顺铂均可诱导MG-63细胞凋亡(P<0.01),但只有辣椒素能诱导MG-63细胞内质网中CRT转移到细胞膜表面,且促进ATP及HMGB1的释放(P<0.01)。结论辣椒素可诱导人骨肉瘤细胞凋亡及免疫原性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骨肉瘤
下载PDF
杂交蛋白氧载体光动力治疗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志宽 刘兰兰 +3 位作者 梁锐晶 何华美 郑明彬 蔡林涛 《集成技术》 2018年第5期20-28,共9页
肿瘤细胞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能释放特定的信号分子,从而触发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对评估肿瘤治疗方法的长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血红蛋白(Hb)和人血清白蛋白(HSA)为材料,采用二硫键共价偶联的方法构建了包载光敏剂二... 肿瘤细胞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能释放特定的信号分子,从而触发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对评估肿瘤治疗方法的长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血红蛋白(Hb)和人血清白蛋白(HSA)为材料,采用二硫键共价偶联的方法构建了包载光敏剂二氢卟吩e6(Ce6)的杂交蛋白氧载体(C@Hb/HSA),并考察了C@Hb/HSA对结肠癌细胞(CT26.WT)的光动力治疗效果和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情况。结果显示,在激光照射下,低剂量的C@Hb/HSA能显著提升CT26.WT细胞内的活性氧水平,使其细胞存活率降低至(17.8±5.5)%。同时,基于C@Hb/HSA的光动力治疗能有效增加细胞表面钙网蛋白的暴露,从而增强CT26.WT细胞的免疫原性,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蛋白 纳米氧载体 光动力治疗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钙网蛋白
下载PDF
IGFBP-4对A549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蓝秀 李伟文 +2 位作者 孙蕾 黎媛 赵嘉璐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49-52,57,共5页
目的:探讨IGFBP-4对A549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IGFBP-4组、IGFBP-4+NAC组和IGFBP4+si-p38组。经培养48 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内ROS、钙网... 目的:探讨IGFBP-4对A549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IGFBP-4组、IGFBP-4+NAC组和IGFBP4+si-p38组。经培养48 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内ROS、钙网蛋白(CRT)含量,ELISA法检测培养基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含量和细胞内SOD、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p-p38和p38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GFBP-4组细胞内ROS、CRT、HMGB1、MDA含量、p-p38和p38表达升高,细胞存活率、SOD2含量下降(P<0.05);与IGFBP-4组相比,IGFBP-4+NAC组和IGFBP-4+si-p38细胞内ROS、CRT、HMGB1和MDA含量下降,细胞存活率、SOD2含量增高(P<0.05)。结论:IGFBP-4通过激活p38 MAPK通路,诱发细胞内氧化应激促使A549细胞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p38 MAPK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二十二碳六烯酸诱导小鼠宫颈癌相关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的作用
20
作者 陈永俊 孙文佳 +1 位作者 何金蓉 马雁冰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4-299,306,共7页
目的建立诱导小鼠宫颈癌相关肿瘤细胞TC-1发生免疫原性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的优化策略并揭示其特点。方法在体外分别用花青素、二甲双胍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处理TC-1细胞,显微镜观察细胞死亡情况... 目的建立诱导小鼠宫颈癌相关肿瘤细胞TC-1发生免疫原性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的优化策略并揭示其特点。方法在体外分别用花青素、二甲双胍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处理TC-1细胞,显微镜观察细胞死亡情况及形态特征,筛选性价比较高的药物探讨其毒力学特征;通过不同浓度的药物处理同一时间和同一浓度的药物处理不同时间两种方案处理TC-1细胞,显微镜观察及LDH试剂盒检测细胞死亡情况;ATP试剂盒、ELISA检测细胞死亡的免疫介质释放,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分子表达。结果 DHA在诱导细胞死亡效果和成本上优于花青素及二甲双胍。160μmol/L DHA诱导TC-1细胞8 h是诱导ICD的最优条件,且TC-1细胞死亡呈现肿胀的细胞焦亡形态。DHA处理促进了TC-1细胞ICD物质ATP及IL-6、IL-1β、TNF-α的释放;DHA诱导的ICD可能与细胞自噬相关。结论 DHA能够有效诱导TC-1细胞ICD,本研究为探讨肿瘤细胞焦亡以及基于小鼠模型开展宫颈癌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二碳六烯酸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宫颈癌 TC-1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