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9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枫蓼肠胃康颗粒对细胞免疫反应性结肠炎中SOD、MDA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符健 邝少轶 +1 位作者 李佩琼 邢桂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0-112,共3页
目的 观察枫蓼肠胃康颗粒对细胞免疫反应性结肠炎大鼠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丙二醛 (MDA)的作用。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分成 6组 ,用三硝基苯磺酸和ethanol混和液灌肠法 ,建立大鼠细胞免疫反应性结肠炎动物模型 ,在 1、3、7、2... 目的 观察枫蓼肠胃康颗粒对细胞免疫反应性结肠炎大鼠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丙二醛 (MDA)的作用。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分成 6组 ,用三硝基苯磺酸和ethanol混和液灌肠法 ,建立大鼠细胞免疫反应性结肠炎动物模型 ,在 1、3、7、2 1d分别处死大鼠。对肠壁形态进行观察 ,并测定大鼠血中SOD活力及MDA含量。结果 高剂量组的肠壁损伤分值在 7、2 1d较造模组降低 (P <0 0 5 ) ;造模组大鼠SOD活力d 3和d 7低于高剂量给药组 (P <0 0 5 ) ,MDA含量d 7、2 1高于各给药组 (P <0 0 1或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蓼肠胃康颗粒 细胞免疫反应性结肠炎 氧自由基 丙二醛
下载PDF
乌梅丸通过调控NLRP3炎症小体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炎症反应及细胞焦亡
2
作者 李克亚 王真权 王军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2,109,共7页
目的:研究乌梅丸通过调控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3(NLRP3)炎症小体改善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黏膜炎症反应及细胞焦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进行动物实验,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灌肠的方式建立UC模型,造模后给予不同剂量... 目的:研究乌梅丸通过调控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3(NLRP3)炎症小体改善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黏膜炎症反应及细胞焦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进行动物实验,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灌肠的方式建立UC模型,造模后给予不同剂量乌梅丸灌胃,阴性对照(NC)-慢病毒(LV)或NLRP3-LV尾静脉注射。评价各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测量结肠长度,检测病理改变及组织病理评分、结肠组织IL-1β、IL-18含量及GSDMD-N、NLRP3、Cleaved caspase-1表达。结果:UC组大鼠结肠黏膜出现典型UC病理改变,DAI、组织病理评分、结肠组织IL-1β、IL-18含量及GSDMD-N、NLRP3、Cleaved caspase-1表达高于对照组,结肠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不同浓度乌梅丸组大鼠结肠黏膜UC病理改变改善,DAI、组织病理评分、结肠组织IL-1β、IL-18含量及GSDMD-N、NLRP3、Cleaved caspase-1表达低于UC组,结肠长度长于UC组(P<0.05);高剂量乌梅丸灌胃同时注射LV,NLRP3-LV+UC+高剂量乌梅丸组大鼠结肠黏膜UC病理改变加重,DAI、组织病理评分、结肠组织IL-1β、IL-18含量及GSDMD-N、NLRP3、Cleaved caspase-1表达高于NC-LV+UC+高剂量乌梅丸组,结肠长度短于NC-LV+UC+高剂量乌梅丸组(P<0.05)。结论:乌梅丸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改善UC大鼠肠黏膜炎症反应及细胞焦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结肠炎 乌梅丸 NLRP3炎症小体 炎症反应 细胞焦亡
下载PDF
CD48在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免疫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3
作者 陆雪珂 杨燕 +1 位作者 娄运伟 常廷民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74-679,684,共7页
目的探讨信号传导淋巴细胞活化分子家族2(signaltransduction lymphocyte activation molecule family 2,SLAMF2/CD48)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肠道免疫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6~8周龄的C57BL/6J雄性小鼠5只,... 目的探讨信号传导淋巴细胞活化分子家族2(signaltransduction lymphocyte activation molecule family 2,SLAMF2/CD48)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肠道免疫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6~8周龄的C57BL/6J雄性小鼠5只,分离其结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s)及固有层淋巴细胞(lamina propria lymphocytes,LPLs),提取细胞总RNA,RT-PCR、RT-q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细胞中CD48的表达情况。将10只6~8周龄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UC组,每组5只。UC组小鼠以含2.5%DSS的饮用水喂养5 d诱导急性UC模型,对照组小鼠以正常饮用水喂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结肠上皮细胞中EPCAM^(+)上皮细胞及CD45^(+)免疫细胞中CD48的表达及两组小鼠结肠LPLs中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及CD19^(+)B淋巴细胞和CD11b^(+)Ly6G^(+)中性粒细胞、CD11b^(+)F4/80^(+)巨噬细胞及CD11c^(+)MHCⅡ^(+)树突状细胞中CD48的表达情况。结果CD48在C57BL/6J雄性小鼠结肠LPLs中的表达高于IECs(P<0.001)。在结肠IECs内,CD45^(+)免疫细胞中CD48的表达高于EPCAM^(+)上皮细胞。与对照组相比,UC组CD11b^(+)F4/80^(+)巨噬细胞中CD48的表达降低(P=0.0065)。结论CD48在结肠免疫细胞中的表达高于上皮细胞,说明CD48可能通过免疫细胞而不是上皮细胞参与UC的发生发展过程。进一步研究发现,DSS诱导UC模型后,CD48在巨噬细胞中的表达下降,提示其可能通过巨噬细胞在急性U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结肠炎 免疫细胞 肠上皮细胞 固有层淋巴细胞 信号传导淋巴细胞活化分子家族2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的肠道免疫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洋 宋志前 +4 位作者 鲁欣悦 王淳 彭诗涛 张婷 宁张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68-175,共8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疾病。UC与肠道免疫关系密切,肠相关淋巴组织以及固有层含有丰富的免疫细胞,对于维持肠道免疫稳态具有重要作用。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 Th)17...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疾病。UC与肠道免疫关系密切,肠相关淋巴组织以及固有层含有丰富的免疫细胞,对于维持肠道免疫稳态具有重要作用。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 Th)17/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y cell, Treg)失衡与UC肠道免疫稳态息息相关,而Th17/Treg细胞的分化和功能受到细胞代谢重编程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与UC相关的肠相关淋巴组织以及固有层内多种免疫因素、Th17/Treg细胞代谢重编程以及中药免疫调节治疗UC现状3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UC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结肠炎 肠道免疫 TH17细胞 TREG细胞 代谢重编程
下载PDF
Th9细胞和Bregs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免疫学致病中的研究及其与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
5
作者 薛小春 田尧 郑志存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6-810,共5页
目的:探讨Th9细胞和Bregs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UC)免疫学致病中的作用及其与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UC患者105例作为观察对象(UC组),其中48例处于疾病缓解期(缓解期UC组),57... 目的:探讨Th9细胞和Bregs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UC)免疫学致病中的作用及其与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UC患者105例作为观察对象(UC组),其中48例处于疾病缓解期(缓解期UC组),57例处于疾病活动期(活动期UC组),并根据活动期UC组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划分亚组:轻型组(n=20)、中型组(n=24)和重型组(n=13),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对两组患者外周血中Th9和Bregs细胞比例进行分析,ELISA检测两组血清IL-9、IL-10、IL-35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Th9、Bregs细胞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和炎症程度的相关性。结果:UC组患者Bregs细胞比例、Th9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活动期UC组CAI评分、Bregs细胞比例及Th9高于缓解期UC组(P<0.05)。重型活动期UC患者Th9细胞和Bregs细胞比例明显高于中型和轻型活动期UC患者,其中中型活动期组高于轻型活动期组(P<0.05)。活动期和缓解期UC组患者CRP、IL-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活动期高于缓解期(P<0.05);活动期和缓解期IL-10、IL-35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活动期低于缓解期(P<0.05)。重型组的CRP、IL-9水平高于轻型、中型组,其中中型组高于轻型组(P<0.05);重型组IL-10及IL-35水平明显低于中型和轻型组,其中中型组低于轻型组(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Th9、Bregs细胞均与疾病活动度、CRP、IL-9水平呈正相关,与IL-10、IL-35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活动期UC患者外周血中Th9、Bregs细胞比例均明显升高,均与其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辅助临床早期诊断、评估病情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9细胞 Bregs细胞 溃疡结肠炎 免疫 疾病活动度 相关分析
下载PDF
泄浊解毒方改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和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机制研究
6
作者 康欣 刘建平 +4 位作者 任杰 杜明民 赵源 胡博乾 郎晓猛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65-71,共7页
目的探讨泄浊解毒方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其对β-catenin/FOSL2/ARID5A分子及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组(柳氮磺胺吡啶干预)和低、中、高剂量组(泄浊解毒方干预)。干预14 ... 目的探讨泄浊解毒方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其对β-catenin/FOSL2/ARID5A分子及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组(柳氮磺胺吡啶干预)和低、中、高剂量组(泄浊解毒方干预)。干预14 d后采用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和结肠组织评分(colon mucosa damage index,CDMI)评价大鼠的状态;HE染色观察病变组织,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M1、M2巨噬细胞含量,RT-PCR检测iNOS、CD206及β-catenin/FOSL2/ARID5A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结肠组织β-catenin/FOSL2/ARID5A分子的蛋白表达。结果1)低中高剂量组DAI评分、CMDI评分、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HE染色可见低中高剂量组结肠组织损伤与炎症浸润轻于模型组。3)低、中、高剂量组M1型巨噬细胞比例和iNOS mRNA显著低于模型组,M2型巨噬细胞比例和CD206 mRNA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4)低、中、高剂量组结肠组织中β-catenin和FOSL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ARID5A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泄浊解毒方能有效改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下调β-catenin/FOSL2/ARID5A分子的表达,调节巨噬细胞的极化,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肠道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浊解毒方 溃疡结肠炎 免疫平衡 巨噬细胞 FOS样抗原2
下载PDF
miRNA调控claudin-2表达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巨噬细胞极化的机制
7
作者 朱卫 曾婷婷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通过封闭蛋白2(Recombinant,claudin-2)表达变化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方法选取BALB/c雌性小鼠按照体重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以及上调组和下调组,每组15只。对4...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通过封闭蛋白2(Recombinant,claudin-2)表达变化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方法选取BALB/c雌性小鼠按照体重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以及上调组和下调组,每组15只。对4组小鼠溃疡性结肠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分析小鼠溃疡性结肠炎评分情况、炎性因子、免疫细胞、巨噬细胞、claudin-2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上调组、下调组miRNA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上调组miRNA表达降低、下调组升高(P<0.05);与上调组比较,下调组miRNA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上调miRNA第3 d、5 d、7 d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明显降低、下调组升高;与上调组比较,下调组miRNA表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上调组、下调组T淋巴细胞的糖蛋白(CD4^(+))、白细胞分化抗原(CD8^(+))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上调组CD4^(+)、CD8^(+)水平降低,下调组升高(P<0.05);与上调组比较,下调组CD4^(+)、CD8^(+)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上调组、下调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上调组TNF-α、IL-6、IL-8水平降低(P<0.05);与上调组比较,下调组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上调组、下调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升高,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CD206)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上调组iNOS水平降低、CD206水平升高,下调组iNOS水平升高、CD206水平降低(P<0.05);与上调组比较,下调组iNOS升高、CD206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上调组、下调组claudin-2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上调组claudin-2蛋白表达降低、下调组claudin-2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上调溃疡性结肠炎小鼠miRNA能够调节巨噬细胞极化,从而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claudin-2 血清炎因子 免疫细胞 溃疡结肠炎 巨噬细胞极化
下载PDF
清热利湿健脾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菌群、免疫炎性反应及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8
作者 朱银花 吴青燕 +1 位作者 张娜娜 王冬冬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 探讨清热利湿健脾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道菌群、免疫炎性反应及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SPF级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制备UC大鼠模型。低剂量组大鼠给予1.42 g/kg清热利湿健脾方汤灌胃,持续14 d;高剂量组大... 目的 探讨清热利湿健脾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道菌群、免疫炎性反应及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SPF级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制备UC大鼠模型。低剂量组大鼠给予1.42 g/kg清热利湿健脾方汤灌胃,持续14 d;高剂量组大鼠给予5.68 g/kg清热利湿健脾方灌胃,持续14 d;模型组和正常组大鼠灌胃氯化钠溶液等剂量,持续14d。比较各组大鼠DAI评分,肠道菌群,免疫炎性因子,ATF4、CHOP和GRP78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UC大鼠DAI评分、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相对表达量、IL-6、IL-17、ATF4、CHOP和GRP78蛋白表达灰度值升高,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相对表达量、IL-10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UC大鼠DAI评分、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相对表达量、IL-6、IL-17、ATF4、CHOP和GRP78蛋白表达灰度值降低,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相对表达量、IL-10水平升高(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UC大鼠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相对表达量、IL-10水平降低,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相对表达量、IL-10水平升高(P<0.05)。结论 清热利湿健脾方可改善UC大鼠肠道菌群,减轻免疫炎性反应,下调ATF4、CHOP及GRP78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利湿健脾方 溃疡结肠炎 肠道菌群 免疫反应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清肠温中方联合粪菌移植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免疫的调控作用
9
作者 孙中美 李军祥 +4 位作者 路琼琼 丁庞华 姜慧 施晓军 毛堂友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2期9-13,共5页
目的:探究清肠温中方联合粪菌移植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免疫应答的调控作用。方法:将30只健康的SPF级雌性C57BL/6小鼠按照1∶4的比例随机分为空白组(6只)、干预组(24只)。空白组小鼠全程自由饮用无菌水,并自第8天起给予无菌水灌胃,... 目的:探究清肠温中方联合粪菌移植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免疫应答的调控作用。方法:将30只健康的SPF级雌性C57BL/6小鼠按照1∶4的比例随机分为空白组(6只)、干预组(24只)。空白组小鼠全程自由饮用无菌水,并自第8天起给予无菌水灌胃,同时收集新鲜粪便,便制作粪便滤液;干预组自由饮用2.5%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溶液7天建立UC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清肠温中方组、粪菌移植组、清肠温中方联合粪菌移植组(联合组),各组干预7天。观察小鼠一般情况,测量体质量、检测粪便潜血、记录粪便性状,计算疾病活动指数。干预结束后处死小鼠,结肠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取脾脏,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γδT细胞、CD4^(+)T细胞;取小鼠结肠组织,运用RT-qPCR检测TLR2 mRNA、pIgR mRNA的表达,Elisa检测sIgA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小鼠相比,DSS诱导结肠炎小鼠呈现明显的肠道炎症,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便血、体质量下降、大便稀溏等;而当DSS停用后,各项临床表征开始缓解,各干预组小鼠呈现相对快速地恢复过程,疾病活动指数及组织病理学评分较模型组小鼠明显降低(P<0.05)。对肠黏膜免疫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发现,模型组小鼠γδT细胞、CD4^(+)T细胞含量及结肠TLR2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肠pIgR mRNA、结肠sIgA表达较空白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经过1周的治疗后,各干预组小鼠γδT细胞、CD4^(+)T细胞、结肠TLR2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肠pIgR mRNA、结肠sIgA表达明显升高(P<0.05或P<0.01);其中联合组改善肠黏膜损伤方面更为明显。结论:清肠温中方联合粪菌移植可通过影响肠黏膜免疫应答,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肠道炎症,促进肠黏膜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 清肠温中方 粪菌移植 肠黏膜免疫 ΓΔT细胞 小鼠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中医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月 陆芝梅 +2 位作者 李蕾 吕碧君 陈欢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7期35-37,58,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与肠道免疫相关的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巨噬细胞是一种固有免疫细胞,在肠道免疫屏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外界的刺激下巨噬细胞能迅速诱导,从而在机体中发挥促炎和抑炎作用。巨噬细胞极化在UC发病过程中起重要...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与肠道免疫相关的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巨噬细胞是一种固有免疫细胞,在肠道免疫屏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外界的刺激下巨噬细胞能迅速诱导,从而在机体中发挥促炎和抑炎作用。巨噬细胞极化在UC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西医治疗手段长期治疗UC时伴随着明显的副作用,且预后效果欠佳。临床治疗中发现,中医诊治该疾病具有疗效高且副作用小的优势,但是中医治疗该疾病的作用机制并不明确,所以本文从中医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缓解UC的角度出发,探究UC与巨噬细胞极化之间的联系,阐明中医治疗UC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从而缓解肠道炎症和修复肠黏膜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溃疡结肠炎 固有免疫 巨噬细胞极化
下载PDF
连接蛋白通过T淋巴细胞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炎症反应
11
作者 冯燕 刘卫东 +4 位作者 李婷 史甜 阿迪来·阿布都热西提 张梦霞 高峰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209-1213,共5页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模型中外周血、脾脏、肠道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亚群Cx43和Cx45的表达。方法建立DNBS诱导的UC大鼠模型,ELISA检测血清IL-4和IFN-γ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脾脏、肠道黏膜固有...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模型中外周血、脾脏、肠道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亚群Cx43和Cx45的表达。方法建立DNBS诱导的UC大鼠模型,ELISA检测血清IL-4和IFN-γ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脾脏、肠道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亚群Cx43和Cx45的表达。结果UC大鼠中血清IL-4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血清IFN-γ水平较对照组大鼠显著升高(P<0.05)。UC大鼠中,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Cx43、CD4^(+)-Cx45、CD8^(+)-Cx43、CD8^(+)-Cx45的表达量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C大鼠脾脏淋巴细胞中CD4^(+)-Cx43、CD4^(+)-Cx45、CD8^(+)-Cx43、CD8^(+)-Cx45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UC大鼠肠道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CD4^(+)-Cx43、CD4^(+)-Cx45表达量与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CD8^(+)-Cx43、CD8^(+)-Cx45的表达量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接蛋白通过脾脏和肠道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参与UC的免疫反应,可能作为潜在的预测标志物和预防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溃疡结肠炎 连接蛋白 适应免疫
下载PDF
自然杀伤细胞2组成员A、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表达检测对PD-L1阻断免疫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赵刚刚 张鸿毅 +3 位作者 肖克兵 杨辉 李子峰 赵华才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52-256,共5页
目的:探究自然杀伤细胞2组成员A(NKG2A)及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表达检测对PD-L1阻断免疫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PD-L1阻断免疫治疗后,根据治疗反应性将其... 目的:探究自然杀伤细胞2组成员A(NKG2A)及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表达检测对PD-L1阻断免疫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PD-L1阻断免疫治疗后,根据治疗反应性将其分为缓解组和未缓解组;对缓解组患者随访3个月,将其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NKG2A和PD-L1在CD4^(+)和CD8^(+)上的表达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NKG2A和PD-L1预测膀胱癌患者治疗反应性的价值。结果:100例研究对象中,缓解组患者72例(72.00%),未缓解组患者28例(28.00%),两组性别、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缓解组患者肿瘤直径小于未缓解组,NKG2A、PD-L1/CD4^(+)和PD-L1/CD8^(+)表达水平均低于未缓解组(均P<0.05)。膀胱癌患者NKG2A、PD-L1/CD4^(+)和PD-L1/CD8^(+)表达预测免疫治疗后缓解的AUC值分别为0.771、0.724、0.710;联合诊断的AUC为0.836。72例缓解患者中,出现复发29例(40.28%),未出现复发43例(59.72%),两组性别、年龄以及肿瘤直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复发组NKG2A、PD-L1/CD4^(+)和PD-L1/CD8^(+)表达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均P<0.05)。NKG2A、PD-L1/CD4^(+)和PD-L1/CD8^(+)表达预测膀胱癌患者缓解后复发的AUC值分别为0.775、0.740、0.728;联合诊断的AUC为0.874。结论:NKG2A、PD-L1/CD4^(+)和PD-L1/CD8^(+)在不同治疗反应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水平不同,三者对于膀胱癌患者PD-L1阻断免疫治疗反应性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三者联合预测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肿瘤直径 自然杀伤细胞2组成员A 程序死亡因子配体1 免疫治疗 反应
下载PDF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蕴证患者的免疫细胞分子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诗静 黄卓健 +7 位作者 陶屈源 侯江涛 彭彬 罗泳欣 李燕舞 李辉标 钟嘉敏 陈新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3期5357-5362,共6页
背景:免疫细胞介导的组织破坏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但其机制尚未阐明,同时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蕴证患者缺乏客观的生物标志物。目的: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探讨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蕴证患者的免疫细胞分子特征,寻找溃... 背景:免疫细胞介导的组织破坏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但其机制尚未阐明,同时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蕴证患者缺乏客观的生物标志物。目的: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探讨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蕴证患者的免疫细胞分子特征,寻找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蕴证患者的生物标志物,为其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临床获取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2例健康对照者的结肠活检组织,建库后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并对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聚类和降维分析、细胞类型注释、差异表达分析和细胞通讯分析等。结果与结论:(1)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聚类鉴定出29个细胞亚群,组成9种细胞类型;(2)对比健康对照组,溃疡性结肠炎组CD4+细胞毒性T细胞、初始CD8+T细胞、生发中心、S100AhighB细胞、活化B细胞、NK_C2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表达增高(P<0.0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Tfh细胞、NKT细胞和NK细胞的表达减少(P<0.05);(3)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富集显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免疫调控增加,NK细胞、浆细胞和Th17细胞存在代谢重编程;(4)细胞通讯分析共鉴定了14种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为主;(5)两组人群的免疫细胞分子特征存在较大差异,这些细胞亚群可能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蕴证患者的生物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结肠炎 细胞转录组测序 免疫细胞 脾虚湿蕴 分子特征 生物标记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的辨证治疗
14
作者 王健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4年第1期31-31,共1页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的转变,溃疡性结肠炎已逐渐发展为全球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免疫介导的结肠炎症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研究发现,环境因素以及遗传易感性对肠道共...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的转变,溃疡性结肠炎已逐渐发展为全球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免疫介导的结肠炎症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研究发现,环境因素以及遗传易感性对肠道共生微生物产生不适当的免疫反应就造成了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所以本病很难彻底痊愈,有很高的复发风险,并且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结肠炎 免疫介导 饮食习惯 复发风险 辨证治疗 免疫反应 遗传易感 黏液脓血便
下载PDF
甘草泻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患者肠道菌群、炎症免疫细胞因子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冯永波 周忠海 +6 位作者 高玉华 徐丽 邢文文 夏娟 张一滕 韩春霞 邢磊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8期940-944,共5页
目的研究甘草泻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患者肠道菌群、炎症免疫细胞因子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1例,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予以美沙拉嗪治疗,试验组在对... 目的研究甘草泻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患者肠道菌群、炎症免疫细胞因子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1例,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予以美沙拉嗪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甘草泻心汤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肠道菌群、炎症免疫细胞因子及中医证候积分水平,治疗8周后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治疗8周后的总有效率(75.61%)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更高(95.12%,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肛门灼痛、小便短赤评分降低,且试验组更低(P<0.05);2组双歧杆菌、乳杆菌、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升高,且试验组更高(P<0.05)。治疗过程中试验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头痛,1例出现恶心呕吐,1例出现皮疹,但未出现肝功能异常,均未影响继续治疗。结论甘草泻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可能与其调节肠道菌群、炎症免疫细胞因子表达有关,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结肠炎 甘草泻心汤 肠道菌群 炎症免疫细胞因子 中医证候 安全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常钰玲 桑虎 李伟 《大医生》 2023年第13期110-112,共3页
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UC患者为观察组,根据UC程度将观察组... 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UC患者为观察组,根据UC程度将观察组患者分为重度UC组、中度UC组及轻度UC组,另选取同期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血清CRP、PCT及IL-6水平。比较不同程度UC患者血清CRP、PCT及IL-6水平。分析血清CRP、PCT及IL-6水平与UC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CRP、PCT及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UC组和中度UC组患者血清CRP、PCT及IL-6水平高于轻度UC组,重度UC组高于中度UC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RP、PCT及IL-6水平与UC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CRP、PCT及IL-6水平与UC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将其作为临床评估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结肠炎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细胞介素-6
下载PDF
SIRI及SII指数在评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活动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7
作者 王博 黄益洲 +4 位作者 方华蓥 洪娜 吕超蓝 刘杰 余跃 《安徽医学》 2024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及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活动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安徽省立医院消化内科的190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Mayo评分将UC患...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及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活动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安徽省立医院消化内科的190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Mayo评分将UC患者分为轻度活动期组、中度活动期组及重度活动期组。选取同期79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所有UC患者住院期间相关检验指标和健康志愿者血常规结果,比较4组研究对象SIRI、SI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UC患者SIRI、SII、NL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活动期UC患者SIRI、SII、NLR水平大于中度活动期及轻度活动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活动期组UC患者SIRI、SII、NLR水平大于轻度活动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UC患者中SII、SIRI、NLR均与ESR、CRP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与清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其中SII与血红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中重度活动期UC患者相对于轻度活动期,SII诊断效能大于SIRI、NLR(P<0.05),且与联合指标诊断效能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II、SIRI与UC患者疾病活动相关,同时对于不同疾病活动度的患者具有良好鉴别能力,且SII的预测价值优于S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结肠炎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 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下载PDF
营养支持及干预对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Th细胞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范红芬 卢茸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3期3223-3226,共4页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及干预对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Th细胞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7年1月间在本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UC患者90例,经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营养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UC临床常规...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及干预对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Th细胞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7年1月间在本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UC患者90例,经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营养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UC临床常规治疗,营养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入营养支持及干预。对比两组肠道菌群分布、Th1/Th2细胞因子含量、炎症介质含量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肠道菌群分布、Th1/Th2细胞因子含量、炎症介质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营养干预组中肠杆菌、肠球菌的数量低于对照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丁酸梭菌的数量高于对照组;血清中IL-2、IFN-γ的含量低于对照组,IL-4、IL-10的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中MCP-1、MIP-1a、HMGB-1的含量低于对照组。结论: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接受营养支持及干预,可进一步均衡肠道菌群分布及Th1/Th2免疫应答,抑制全身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溃疡结肠炎 营养支持 肠道菌群 Th细胞免疫应答 炎症反应
下载PDF
黄酮类中药单体对溃疡性结肠炎信号通路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毛琼 郑凯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759-768,共10页
黄酮类中药单体多存在于天然植物中,因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及较高的药用价值而日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涉及各年龄层的自身免疫学疾病,以其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粘液脓血便为特征。因其... 黄酮类中药单体多存在于天然植物中,因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及较高的药用价值而日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涉及各年龄层的自身免疫学疾病,以其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粘液脓血便为特征。因其患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负担,目前尚未有根治措施。近年来的研究证实,黄酮类中药单体可以调控多条信号通路,包括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信号通路、Janus激酶(the Janus kinase, JAK)/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STAT)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 Nrf2)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ide 3-kinases, PI3K)/蛋白激酶B (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信号通路,以此发挥抗炎、抗氧化应激、调节免疫、保护肠道上皮屏障和改变微生物群等作用来减轻UC肠道损伤。故基于黄酮类中药单体调控相关信号通路治疗UC作一综述,以期为中药活性成分治疗UC进一步深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结肠炎 黄酮类 中药 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免疫调节
下载PDF
仑伐替尼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肝细胞癌致结肠炎迅速进展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进原 王琲 +3 位作者 朱全刚 王正昕 陶一峰 邱晓燕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49-354,共6页
1例62岁男性因肝细胞癌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仑伐替尼,1周后出现水样腹泻,每天2~3次。此后,患者接受第1剂替雷利珠单抗后20余天,腹泻渐加重,每日约40次,停用仑伐替尼,接受第2剂替雷利珠单抗,腹泻无明显缓解,对症治疗后减轻。重启... 1例62岁男性因肝细胞癌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仑伐替尼,1周后出现水样腹泻,每天2~3次。此后,患者接受第1剂替雷利珠单抗后20余天,腹泻渐加重,每日约40次,停用仑伐替尼,接受第2剂替雷利珠单抗,腹泻无明显缓解,对症治疗后减轻。重启仑伐替尼,腹泻再次加重,结肠镜检查诊断为急性结肠炎伴全结肠糜烂,推测为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所致免疫相关性结肠炎。患者停药入院接受肝移植后,给予免疫抑制剂抗移植物排斥反应,腹泻逐渐痊愈。PD-1抑制剂引起的腹泻程度通常较轻,本例患者最初由TKI引起轻度腹泻,在给予第1剂PD-1抑制剂后迅速发展为严重结肠炎。TKI和PD-1抑制剂联合应用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及其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程序细胞死亡受体1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免疫相关结肠炎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