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融合个性化细胞关系和背景信息的宫颈细胞分类方法
1
作者 丁博 李超炜 +2 位作者 秦健 何勇军 洪振龙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90-3399,共10页
宫颈细胞分类在宫颈癌辅助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的宫颈细胞分类方法未充分考虑细胞关系和背景信息,也没有模拟病理医生的诊断方式,导致分类性能较低。因此,该文提出了一种融合细胞关系和背景信息的宫颈细胞分类方法,由基... 宫颈细胞分类在宫颈癌辅助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的宫颈细胞分类方法未充分考虑细胞关系和背景信息,也没有模拟病理医生的诊断方式,导致分类性能较低。因此,该文提出了一种融合细胞关系和背景信息的宫颈细胞分类方法,由基于细胞关系的图注意力分支(GAB-CCR)和背景信息注意力分支(BAB-WSI)组成。GAB-CCR采用细胞特征间的余弦相似度,首先构建相似和差异细胞关系图,并利用GATv2增强模型对细胞关系建模。BAB-WSI使用多头注意力模块捕捉涂片背景上的关键信息并反映不同区域的重要性。最后,将增强后的细胞特征和背景特征融合,提升了网络的分类性能。实验表明,相比于基线模型Swin Transformer-L,所提方法在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和F1-Score分别提高了15.9%,30.32%,8.11%和31.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宫颈细胞分类 细胞关系 背景信息 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爪蟾脊索在决定过程中和相邻细胞的关系
2
作者 曾弥白 周美云 王莹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99-309,共11页
已经知道,对预定脊索的决定起重要作用的是位于它两侧的预定肌节。电子显微镜的观察指出,预定脊索和肌节细胞相互靠得很近,或者相隔一定距离,以突起相连形成腔隙。有被小窝和小泡在两类细胞的外缘常被观察到。最引人注意的是在肌节细胞... 已经知道,对预定脊索的决定起重要作用的是位于它两侧的预定肌节。电子显微镜的观察指出,预定脊索和肌节细胞相互靠得很近,或者相隔一定距离,以突起相连形成腔隙。有被小窝和小泡在两类细胞的外缘常被观察到。最引人注意的是在肌节细胞近腔隙的部位或者附近,球状体的出现。它们大小不等,内含物主要是颗粒,有的松散分布,有的致密地充满整个球状体。这些颗粒的大小和电子染色与这时期胚胎细胞中的核糖体很相似。在预定脊索细胞中以及附近,未见上述结构,但是,观察到它们伸出突起包吞腔隙中物质的现象。讨论了这些球状体的出现与脊索决定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爪蟾 脊索 细胞关系
下载PDF
应用细胞合成计量关系模型分析鱼腥藻7120的混合营养生长 被引量:3
3
作者 喻国策 蔡昭铃 +1 位作者 施定基 欧阳藩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20-427,共8页
根据文献中鱼腥藻细胞大分子的含量和组成情况 ,计算了细胞合成所需要的小分子单体和前体代谢物的量 ,得到代谢意义上的细胞生物合成计量关系 .利用此计量关系模型 ,对鱼腥藻 712 0细胞在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光自养和混合营养生长的对... 根据文献中鱼腥藻细胞大分子的含量和组成情况 ,计算了细胞合成所需要的小分子单体和前体代谢物的量 ,得到代谢意义上的细胞生物合成计量关系 .利用此计量关系模型 ,对鱼腥藻 712 0细胞在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光自养和混合营养生长的对数生长阶段进行了代谢通量分析 .结果表明 ,葡萄糖的利用影响了细胞初级碳代谢的流动状况 ,混合营养生长过程比光自养生长过程磷酸戊糖途径氧化性分支的反应程度明显加强 .随着培养的进行 ,葡萄糖被细胞用作碳源的比例可能减小 ,而用作能源的比例可能增大 .图 2表 1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物合成计量关系 鱼腥藻7120 混合营养生长 代谢通量分析 葡萄糖利用 模型
下载PDF
低剂量双酚A与17β雌二醇对MCF-7细胞增殖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及其联合作用探索 被引量:16
4
作者 卫立 王斌 +1 位作者 刘树深 尹大强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68-972,共5页
采用MCF7细胞增殖实验研究了类雌激素双酚A(BPA)、17β雌二醇(E2)对MCF7细胞增殖效应的单独作用以及两者间联合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显示,BPA在10-10~10-3mol·L-1浓度范围内、E2在10-14~10-3mol·L-1浓度范围内的单独作... 采用MCF7细胞增殖实验研究了类雌激素双酚A(BPA)、17β雌二醇(E2)对MCF7细胞增殖效应的单独作用以及两者间联合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显示,BPA在10-10~10-3mol·L-1浓度范围内、E2在10-14~10-3mol·L-1浓度范围内的单独作用均存在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倒U型剂量效应关系曲线,体系中E2浓度分别为10-8、10-11、10-14mol·L-1情况下,BPA在10-3~10-9mol·L-1浓度范围内和E2的联合作用与其单独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呈现出独立作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17β雌二醇、MCF-7细胞增殖实验、剂量效应关系 联合作用 风险评价
下载PDF
早期发育细胞间相互关系的电子显微学研究
5
作者 曾弥白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258-264,共7页
根据电镜观察,结合在两栖类胚胎进行的在体和离体实验的结果,认为,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决定"和"分化"两个过程中细胞间的相互关系不同,不但相互作用的细胞类别不同,方式也不一样。在"决定"过程中,主要的... 根据电镜观察,结合在两栖类胚胎进行的在体和离体实验的结果,认为,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决定"和"分化"两个过程中细胞间的相互关系不同,不但相互作用的细胞类别不同,方式也不一样。在"决定"过程中,主要的影响来自相邻细胞,也就是不同类别的细胞,方式可能是多样的。在"分化"过程中,主要依赖于同类细胞之间的相互影响,间隙连接介导的细胞通讯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发育 细胞间相互关系 两栖类 电子显微学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变化及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6
6
作者 黄雌友 姚伟峰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的变化,并以血浆假性血友病因子水平作为内皮功能损伤的指标,观察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有无血管并发症分为无血管病变组(n=...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的变化,并以血浆假性血友病因子水平作为内皮功能损伤的指标,观察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有无血管并发症分为无血管病变组(n=19)、微血管病变组(n=20)和大血管病变组(n=23),选择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和血浆假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并测定糖脂代谢指标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在无血管病变组、微血管病变组和大血管病变组的水平逐步升高(P<0.01);血浆假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在大血管病变组高于微血管病变组,微血管病变组高于无血管病变组(P<0.01),无血管病变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血浆假性血友病因子、甘油三酯、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r分别为0.43、0.45、0.52和0.62,P<0.01)。结论细胞间粘附分子1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可作为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血管并发症尤其是大血管病变发生的预测及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之间的关系 酶联免疫吸附法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2型糖尿病 血管病变
下载PDF
芸薹属种间细胞质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唐继宏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7-82,共6页
芸薹属是属内种间关系研究得较深的一个属。自从1935年禹长春根据细胞遗传学研究提出芸薹属6个种的“U”三角关系以来,许多分类学研究都支持这一假说(Parakash andHinata,1980),包括解剖学比较(Berggren,1962)、细胞遗传学研究(U.1935),
关键词 芸薹属 细胞关系 种间关系
下载PDF
无血缘关系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成功1例报道
8
作者 陈林 娄世锋 +3 位作者 周慷 陈姝 罗云 邓建川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959-959,共1页
关键词 无血缘关系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血液病 治疗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全锦花 张新超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66-368,共3页
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广泛分布在各种血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上。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通过参与复杂的配体间相互作用而介导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粘附及粘附反应,导致冠状动脉血管内皮损伤。目前发现血小板内... 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广泛分布在各种血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上。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通过参与复杂的配体间相互作用而介导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粘附及粘附反应,导致冠状动脉血管内皮损伤。目前发现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的L125V、S563N和R670G三个基因多态性表现出强烈的连锁不平衡。本文对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的分子和基因结构、功能、分布及其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与冠心病的关系 综述 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 冠心病
下载PDF
不明原因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成熟与细胞凋亡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Erel C.T. Aydin Y. +1 位作者 Kaleli S. 张剑萍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 2005年第12期27-27,共1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spontaneous endometrial apoptosis in women with unexplained infertility and to find out whether there is a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dometrial apoptosis, age, and hormonal parameters. S...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spontaneous endometrial apoptosis in women with unexplained infertility and to find out whether there is a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dometrial apoptosis, age, and hormonal parameters. Study design: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as a prospective, case-controlled study in a University Hospital setting. A total of 34 endometrial biopsies were performed from 17 women with unexplained infertility and 17 fertile controls, who were admitted for tubal ligation. Endometrium was sampled on the seventh post-ovulatory day. On the same day of endometrial sampling, serum levels of FSH, LH, PRL, TSH, E2, progesterone, 17α - hydroxyprogesterone, testosterone and DHEA- S were determined. Endometrial glandular and stromal apoptosis were investigated by DNA nick end labeling (TUNEL) method on each sample. Endometrial apoptotic index was calculated and correlated with age and hormonal parameters. Result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either endometrial glandular apoptotic index (AI) or stromal AI between the groups. However, the mean glandular AI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mean stromal AI (p = 0.0001). There was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endometrial AI and age (r = 0.91, p = 0.02). Serum T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found to be decreased in the unexplained infertility group (p = 0.0001). In addition, serum TSH level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I in the glandular endometrium in women with unexplained infertility (r = 0.611, p = 0.009) Conclusion: Endometrial apoptosis increases with age. Serum levels of testosterone were lower in unexplained infertility. The effect of serum TSH levels on apoptosis in the glandular epithelium of the endometrium needs further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细胞凋亡关系 腺上皮细胞 间质细胞 输卵管结扎术 羟孕酮 硫酸脱氢表雄酮 取材时间 细胞凋亡指数 细胞凋亡现象
下载PDF
对“研究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的关系”实验的改进
11
作者 宋小兰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中学 生物教学 北师大版教材 “研究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的关系”实验 改进方法
下载PDF
压力探针技术在植物水分关系研究中的运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万贤崇 张岁岐 张文浩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1-479,共9页
压力探针(pressure probe)技术最初设计时用于测定巨型藻类细胞的膨压,后来转到对高等植物细胞的膨压及其他水分关系参数的测定,现在已发展成为植物生理学和生态学研究中的一种多用途技术。它可以在细胞原位测定水分及溶质跨膜运输及分... 压力探针(pressure probe)技术最初设计时用于测定巨型藻类细胞的膨压,后来转到对高等植物细胞的膨压及其他水分关系参数的测定,现在已发展成为植物生理学和生态学研究中的一种多用途技术。它可以在细胞原位测定水分及溶质跨膜运输及分布情况。能够在不离体的植物中测定水通道的活性。新近发展的木质部压力探针是惟一可以直接测定导管或管胞中负压的技术。文章介绍该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在植物水分生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探针 细胞膨压 细胞水分关系 溶质运输 细胞壁体积弹性模量 反射系数
下载PDF
“植物病原真菌与寄主植物互作关系的超微结构和细胞化学研究”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13
作者 窦春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植物病原真菌与寄主植物互作关系的超微结构和细胞化学研究” 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康振生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与尿酸检测及相关性 被引量:24
14
作者 崔斌 黄岚 +2 位作者 宋耀明 耿召华 晋军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与尿酸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42例冠心病患者均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明显的冠状动脉狭窄;36例对照组经临床检查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测定各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采集研究对象外周血...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与尿酸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42例冠心病患者均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明显的冠状动脉狭窄;36例对照组经临床检查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测定各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采集研究对象外周血进行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14天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计数细胞克隆形成单位评估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单支与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组尿酸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冠心病组中稳定型心绞痛组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单支、双支、三支冠状动脉病变组内皮祖细胞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尿酸与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呈负相关(r=-0.382,P=0.037)。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呈负相关,血清尿酸可能通过抑制内皮祖细胞数量从而减弱内皮祖细胞参与损伤内皮修复的能力,与冠心病发生及临床表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与尿酸的关系 免疫细胞化学 内皮祖细胞 尿酸 细胞培养 冠心病
下载PDF
严重冠心病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传昶 胡大军 +5 位作者 杨天伦 蒲晓群 郑昭芬 游咏 易军 王肖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887-890,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连续入选80例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按照Rentrop分级方法对冠状动脉侧支循环进行分级:0级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连续入选80例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按照Rentrop分级方法对冠状动脉侧支循环进行分级:0级26例,1级22例,2级18例,3级1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并应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结果冠状动脉侧支循环0级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清水平为20.75±6.89 ng/L,1级组为22.04±5.18 ng/L,2级组为27.32±6.14ng/L,3级组为32.27±12.04 ng/L,随着侧支循环分级的增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清水平也相应增高(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分级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清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冠心病患者中,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良好患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清浓度高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不良患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清浓度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分级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冠心病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关系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下载PDF
植物生理学研究中的压力探针技术 被引量:5
16
作者 万贤崇 叶清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7-506,共10页
压力探针技术是一种用来测定微系统中压力大小和变化的新技术。其最初被设计用于直接测定巨型藻类的细胞膨压。随着操作装置的进一步微型化和精密化,后来被应用于测定普通高等植物细胞膨压及其它水分关系参数。该技术的发展建立在一系... 压力探针技术是一种用来测定微系统中压力大小和变化的新技术。其最初被设计用于直接测定巨型藻类的细胞膨压。随着操作装置的进一步微型化和精密化,后来被应用于测定普通高等植物细胞膨压及其它水分关系参数。该技术的发展建立在一系列相应的流体物理学理论基础上。通过这些物理学公式的计算,该技术能测定跨细胞膜或器官的水分运输速度以及它们的水力学导度;测定溶液中水分和溶质的相对运输速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还可以测定细胞壁的刚性等。目前压力探针技术已成为植物生理学和生态学领域研究中的多用途技术。它可以在细胞水平上原位测定水分及溶质跨膜运输及分布情况,这对于阐明水通道功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此外,木质部压力探针技术是目前唯一可以直接测定导管或管胞中负压的工具。该技术还可以用于单细胞汁液的样品采集,结合微电极技术测定导管或其它细胞中的pH值、离子浓度以及细胞膜电位。本文重点介绍该技术使用的基本原理和相应的理论基础,并详细地描述了操作过程中的技术和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水分关系 压力探针 反射系数 溶质运输.细胞膨压
下载PDF
中国理论物理学家与生物学家结合的典范——回顾汤佩松和王竹溪先生对植物细胞水分关系研究的历史性贡献(上)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寄星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03-409,共7页
文章介绍了我国生物学家汤佩松先生和理论物理学家王竹溪先生 4 2年前在植物生理学方面作出的一项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贡献 .他们于 194 1年先于西方科学家二十多年提出解释植物细胞水分关系的热力学理论 ,首先引入了水势概念 .然而这项... 文章介绍了我国生物学家汤佩松先生和理论物理学家王竹溪先生 4 2年前在植物生理学方面作出的一项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贡献 .他们于 194 1年先于西方科学家二十多年提出解释植物细胞水分关系的热力学理论 ,首先引入了水势概念 .然而这项贡献一直被埋没四十多年才得到承认 .文章分析了汤佩松和王竹溪先生工作的内容、历史地位及其产生的背景 ,讨论了其在国内外的遭遇的原因及今日应当从中记取的教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理论物理学家 生物学家 汤佩松 王竹溪 植物细胞水分关系 热力学 植物生理学 水势 水分运动
原文传递
中国理论物理学家与生物学家结合的典范——回顾汤佩松和王竹溪先生对植物细胞水分关系研究的历史性贡献(下)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寄星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77-483,共7页
关键词 中国 理论物理学家 生物学家 汤佩松 王竹溪 植物细胞水分关系 植物生理学 学术合作
原文传递
5-苯基-1-苯氨基-1氢-咪唑衍生物的定量结构细胞毒性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芳荣 李江波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4-278,共5页
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AM1法和从头计算HF/3-21g*方法,计算了42个抗HIV5-苯基-1-苯氨基-1氢-咪唑衍生物相关的量子化学参数,特别是计算了相应化合物的溶剂化自由能参数。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理化参数,建立了相关系数高(r=0.938)、标准偏差... 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AM1法和从头计算HF/3-21g*方法,计算了42个抗HIV5-苯基-1-苯氨基-1氢-咪唑衍生物相关的量子化学参数,特别是计算了相应化合物的溶剂化自由能参数。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理化参数,建立了相关系数高(r=0.938)、标准偏差较小(s=0.125)的回归方程(去掉化合物3);用留一法获得的交叉验证的相关系数平方Q2=0.799>0.5。研究结果对设计新的低毒抗HIV-1药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苯基-1-苯氨基-1氢-咪唑衍生物 定量结构细胞毒性关系 ANTI-HIV 极化连续介质模型
原文传递
感光细胞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改丽 肖云 高晓唯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0年第8期1576-1579,共4页
感光细胞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是一个大分子糖脂蛋白,是感光细胞间基质(IPM)中主要的可溶性蛋白。在视觉周期即维生素A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对维持感光细胞的完整性必不可少,了解IRBP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视网膜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有... 感光细胞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是一个大分子糖脂蛋白,是感光细胞间基质(IPM)中主要的可溶性蛋白。在视觉周期即维生素A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对维持感光细胞的完整性必不可少,了解IRBP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视网膜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有利于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光细胞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结构功能疾病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