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下持续负压引流术联合中药口服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白细胞变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綦声波 高成业 秦万民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9期10-13,19,共5页
目的 研究皮下持续负压引流术联合中药口服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白细胞变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200例结直肠癌并且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 目的 研究皮下持续负压引流术联合中药口服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白细胞变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200例结直肠癌并且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取皮下持续负压引流术联合中药口服的治疗方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治疗方式,分析对比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免疫功能指标、离床活动所需时间、进食恢复所需时间、住院时间、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计数水平、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等。结果 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48,P<0.05)。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离床活动所需时间、进食恢复所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计数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 CA199)、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125, CA12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下持续负压引流术联合中药口服能够有效降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并且对降低住院时间、加快进食等均有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持续负压引流术 中药口服 结直肠癌患者 切口感染率 细胞变化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后患者远期视力恢复情况角膜内皮细胞变化及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段琼 王飞 马波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1324-1329,共6页
目的:探头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治疗后患者远期视力恢复情况,角膜内皮细胞变化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 目的:探头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治疗后患者远期视力恢复情况,角膜内皮细胞变化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视力、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变化情况;根据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情况进行分组,分为严重丢失组与一般丢失组,首先采用单因素分析,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中,分析导致严重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的危险因素。结果:各时点裸眼近视、裸眼远视、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裸眼近视、裸眼远视视力显著高于手术前,术后1周显著高于术后1d、术后1个月显著高于术后1d、术后1周;术后6个月显著高于术后1d、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角膜内皮细胞严重丢失者40例,一般丢失者33例;根据单因素分析显示:角膜中央内皮细胞严重丢失与一般丢失患者中,年龄、术前晶状体核硬度分级、术前前房深度、术前眼轴长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术前晶状体核硬度分级、术前前房深度、术前眼轴长度是导致患者角膜严重丢失的影响因素与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可改善患者视力,但患者存在角膜丢失情况,年龄、术前晶状体核硬度分级、术前前房深度、术前眼轴长度是导致患者角膜严重丢失的影响因素与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对于该类型患者需格外留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白内障 远期视力 角膜内皮细胞变化
下载PDF
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与原发性肝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启明 吴沛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635-637,共3页
关键词 血T淋巴细胞亚群 原发性肝癌 细胞变化 射频消融(RFA) 预后 NK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流式细胞 恶性肿瘤 文献报道
下载PDF
子宫颈癌伴发印戒样细胞变化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4
作者 杜雪梅 钟定荣 +3 位作者 昌红 沈兵 张建英 高颖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3-215,共3页
目的探讨印戒样细胞变化与印戒细胞癌的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子宫颈癌中印戒样细胞进行病理学分析,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K、CK7、E-cadherin、CEA、p53、Ki-67、vimentin、p16、p63、ER、PR表达并复... 目的探讨印戒样细胞变化与印戒细胞癌的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子宫颈癌中印戒样细胞进行病理学分析,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K、CK7、E-cadherin、CEA、p53、Ki-67、vimentin、p16、p63、ER、PR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印戒样细胞变化与印戒细胞癌在形态上相似。印戒样细胞变化分非瘤性和肿瘤性印戒样细胞变化,子宫颈鳞癌和绒毛状管状腺癌可伴发非瘤性印戒样细胞变化。非瘤性印戒样细胞变化的细胞局限在基膜内,印戒细胞癌细胞在固有层内或更深组织内呈浸润性生长。非瘤性印戒样细胞变化免疫组化标记E-cadherin阳性,Ki-67低增殖指数和p53阴性,而印戒细胞癌E-cadherin阴性,Ki-67增殖指数高和p53阳性。肿瘤性印戒样细胞变化与肿瘤类型相关。结论印戒样细胞变化的细胞在形态上与印戒细胞癌细胞相似,需仔细观察组织学结构,并结合病变器官,借助于免疫组化(CK、E-cadherin、CEA、p53等)和特殊染色(D-PAS)有助于做出正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戒细胞 印戒样细胞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临床及外周CD4^+CD25^+T细胞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波 裴豪 《肝脏》 2010年第1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 临床特征 细胞变化 CD4+CD25+T细胞 发病机制 外周血
下载PDF
肝脏微循环障碍中间质细胞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吕超 王俊学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31-233,共3页
关键词 肝脏微循环障碍 细胞变化 间质 胶原纤维 急慢性肝炎 微血栓形成 毛细血管化 病理表现
下载PDF
不同灸量隔药饼灸干预免疫抑制兔免疫细胞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李雷勇 翟春涛 +1 位作者 田岳凤 贾翠娜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1期1785-1786,共2页
前期研究证实,隔药饼灸可拮抗环磷酰胺免疫抑制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1]。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灸量隔药饼灸对免疫抑制兔机体功能影响的灸量效应之间的关系,此次研究着重观察了采用3壮、5壮、7壮的不同灸量的隔药饼灸对环磷酰胺(CTX)... 前期研究证实,隔药饼灸可拮抗环磷酰胺免疫抑制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1]。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灸量隔药饼灸对免疫抑制兔机体功能影响的灸量效应之间的关系,此次研究着重观察了采用3壮、5壮、7壮的不同灸量的隔药饼灸对环磷酰胺(CTX)造成的免疫抑制模型兔之免疫细胞CD3^+、CD4^+、CD8^+、NK细胞、B细胞的影响,分析隔药饼灸不同灸量的施灸对免疫抑制兔免疫功能产生的效应差异以及可能的机制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作用 隔药饼灸 灸量 细胞变化 环磷酰胺 免疫功能 机体功能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血细胞变化与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高燕 《护理研究》 2003年第12A期1393-1393,共1页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脾切除术 术后并发症 细胞变化 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护理
下载PDF
疟疾患者的血细胞变化与临床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顾保罗 贺超奇 李仪 《江西医学检验》 2005年第4期367-367,330,共2页
关键词 细胞变化 疟疾 临床关系 显微镜检查 患者 细胞分析仪 细胞参数 主要疾病 身心健康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老年人白细胞变化的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宫向荣 杜涛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第8期981-982,共2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后老年人白细胞变化的规律。方法:收集72例MP感染的老年患者和20名健康体检员,应用颗粒凝集法测定MP,采用日本Sysmex XT-2000i全自动五分类血球计数仪检测白细胞。结果:MP感染组的老年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后老年人白细胞变化的规律。方法:收集72例MP感染的老年患者和20名健康体检员,应用颗粒凝集法测定MP,采用日本Sysmex XT-2000i全自动五分类血球计数仪检测白细胞。结果:MP感染组的老年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P>0.05),中性粒细胞比例及绝对值增高(P<0.01)。淋巴细胞比例及绝对值下降(P<0.01),单核细胞比例增高(P<0.05),单核细胞绝对值也增高(P<0.01),至于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及血小板的数量变化不大。结论:MP感染的老年患者白细胞变化的规律对诊断并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老年人 颗粒凝集法 细胞变化
下载PDF
颅内病毒感染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国钱 杨学志 张扬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7期934-934,共1页
关键词 外周血白细胞变化 细胞病毒感染 颅内化脓性感染 感染患者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计数 细胞总数 临床实践
下载PDF
颈椎损伤患者白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探讨
12
作者 张启栋 王彬 +4 位作者 姜妍芳 夏睿 孔荣 尚希福 刘朝晖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5期1727-172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颈椎脊髓损伤患者外伤后1周内白细胞变化及年龄、性别、时间、严重程度等对白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检测66例颈椎损伤患者外伤后7d之内的血常规,并排除可能影响白细胞计数的其他因素,分析白细胞变化特点。结果66例被研究的... 目的探讨急性颈椎脊髓损伤患者外伤后1周内白细胞变化及年龄、性别、时间、严重程度等对白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检测66例颈椎损伤患者外伤后7d之内的血常规,并排除可能影响白细胞计数的其他因素,分析白细胞变化特点。结果66例被研究的颈椎脊髓损伤患者伤后7d内白细胞计数(10.61±0.91)×109/L。完全瘫痪组白细胞计数(12.52±1.58)×109/L;不完全瘫痪组白细胞计数(9.94±1.14)×109/L;无神经症状组白细胞计数(8.99±1.05)×109/L。结论颈椎脊髓损伤患者7d内白细胞升高,损伤程度、受伤时间、损伤节段与白细胞升高有关,而年龄、性别与白细胞升高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脊髓损伤 细胞变化
下载PDF
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细胞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郭秀芝 《系统医学》 2019年第17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细胞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7月内到该院体检的248名放射工作人员作为对象且设为观察组,另外选择98名无射线接触的医务人员将其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对... 目的探讨分析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细胞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7月内到该院体检的248名放射工作人员作为对象且设为观察组,另外选择98名无射线接触的医务人员将其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对象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细胞变化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37%vs 0.07%;0.27%vs 0.06%),但是数据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5、0.133,P=0.651、0.714);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细胞变化与工龄、岗位有一定关系。结论放射工作人员,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容易引起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细胞变化,临床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工作人员 外周血淋巴细胞 染色体畸变 微核细胞变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白癜风患者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后T细胞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剑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2年第9期682-683,共2页
白癜风是一种因机体选择性破坏黑素细胞而引起的皮肤和须发脱色的皮肤科常见病。关于白癜风发病机制,目前存在多种理论,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白癜风的发生与自身免疫系统紊乱密切相关。因此临床上... 白癜风是一种因机体选择性破坏黑素细胞而引起的皮肤和须发脱色的皮肤科常见病。关于白癜风发病机制,目前存在多种理论,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白癜风的发生与自身免疫系统紊乱密切相关。因此临床上多用免疫调节剂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 白癜风 细胞变化 治疗 患者 免疫系统紊乱 发病机制 选择性破坏
下载PDF
肝病患者血细胞变化对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
15
作者 曹春蕊 王美春 陈秀丽 《河北医药》 CAS 2007年第7期749-749,共1页
关键词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细胞变化 肝病患者 医学科学技术 临床工作
下载PDF
229例急性脑血管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变化分析
16
作者 陈薇 金钦华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6年第10期710-711,共2页
近年来研究提示,周围血白细胞(WBC)增多与急性脑血管病(ACVD)的发病及预后有着密切的联系。ACVD 早期检测外周血 WBC 数可作为判断病情的一项辅助指标。本文就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 ACVD229例早期外周血白细胞变化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近年来研究提示,周围血白细胞(WBC)增多与急性脑血管病(ACVD)的发病及预后有着密切的联系。ACVD 早期检测外周血 WBC 数可作为判断病情的一项辅助指标。本文就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 ACVD229例早期外周血白细胞变化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29例选自1993年1月~1995年10月住院的 ACVD 患者(全部经头颅 MR 或 CT 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细胞变化 病例分析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巨核细胞变化的观察
17
作者 刘丽萍 赵宁宁 +1 位作者 任翠爱 冉学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5期131-132,共2页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患者 骨髓细胞形态学 巨核细胞减少 细胞变化 骨髓巨核细胞数量 形态学观察 骨髓表现 总结报告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变化对预后的影响
18
作者 周庆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1期939-939,共1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变化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73例急性脑卒中 患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并对脑出血及脑缺血组患者分别进行分析。结果:73例患者中白细胞增高共27例, 正常46例。脑出血组28例中有2...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变化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73例急性脑卒中 患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并对脑出血及脑缺血组患者分别进行分析。结果:73例患者中白细胞增高共27例, 正常46例。脑出血组28例中有20例(71%)白细胞升高,脑缺血组45例中有6例(13%)白细胞升高,两组相 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白细胞增高组病死率29.63%,白细胞正常组病死率2.17%,两组比较差异有 显著性意义(P<0.01),肢瘫及神经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白细胞增高与病情和预 后密切相关,因此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白细胞水平对判断病情及估计预后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急性脑卒中 外周血白细胞变化 预后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病人早期外周血白细胞变化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力 秦洁 魏运良 《天津医药》 CAS 1997年第12期748-749,共2页
白细胞和白细胞流变学异常在脑血管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急性脑卒中病人发病早期可出现外周血白细胞增多。现对146例不同病理类型的急性脑卒中病人进行比较,以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关键词 中风 外周血 细胞变化 预后
下载PDF
窒息早产儿有核红细胞变化与缺氧性脑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姬静璐 李少华 +4 位作者 李朝英 王玉 魏继红 孙东明 杨小巍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1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讨窒息对早产儿血常规中红细胞参数的影响,以及有核红细胞(NRBC)在窒息早产儿中是否具有预测早产儿缺氧性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科的窒息早产儿伴脑损伤的为观察组(n=50,MRI确认)... 目的:探讨窒息对早产儿血常规中红细胞参数的影响,以及有核红细胞(NRBC)在窒息早产儿中是否具有预测早产儿缺氧性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科的窒息早产儿伴脑损伤的为观察组(n=50,MRI确认),窒息早产儿无脑损伤组(n=30),无窒息早产儿20例为对照组(n=20)。三组患儿均在生后的不同时间点进行血常规红细胞参数检测、MRI、振幅整合脑电图和头颅彩色多普勒检查。动态观察窒息早产儿脑损害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红细胞总数(RBC)、HGB、H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RBC及NRB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振幅整合脑电图EEG连续性(Co)、睡眠觉醒周期(Cy)和下边缘振幅值(L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血流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NRBC参数在窒息早产儿出生后12个月基本恢复正常(P<0.05),脑损伤发生百分率显著下降(P<0.05),NRBC升高程度与窒息程度成正相关。结论:窒息早产儿初生血常规红细胞参数NRBC升高程度与窒息程度成相关;窒息早产儿NRBC恢复正常的时间与头颅影像学及脑电图异常恢复时间成正相关,可以作为预测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 早产儿 细胞参数变化 缺氧性脑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