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56篇文章
< 1 2 1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T淋巴细胞、IL-4及趋化因子CXCL13在神经梅毒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1
作者 彭超 林阳 何俐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2期251-254,259,共5页
目的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白介素-4(IL-4)及趋化因子CXC配体13(CXCL13)水平检测在神经梅毒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88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62例血清固定患者(血清固定组)及... 目的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白介素-4(IL-4)及趋化因子CXC配体13(CXCL13)水平检测在神经梅毒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88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62例血清固定患者(血清固定组)及126例神经梅毒患者(神经梅毒组)(包括无症状型31例,早期58例,晚期37例)。另选取同时期于本院门诊和体检就诊的正常健康者(对照组)80名。比较不同人群、梅毒不同病情程度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IL-4及化因子CXCL13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IL-4及趋化因子CXCL13联合检测对早期神经梅毒识别的诊断价值。结果CD4^(+)、CD4^(+)/CD8^(+)值:神经梅毒组<血清固定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CXCL13水平:神经梅毒组>血清固定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4^(+)/CD8^(+)值:晚期组<早期组<无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CXCL13水平:晚期组>早期组>无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外周血T淋巴细胞、IL-4及趋化因子CXCL13联合检查灵敏度为89.68%,特异度为91.11%,AUC=0.862(95%CI:0.806-0.933),均高于三指标单一检查(P<0.05)。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IL-4及趋化因子CXCL13水平变化与神经梅毒患者病情密切联系,三者联合检测度对神经梅毒的早期识别诊断具有更好的灵敏度、特异度,在神经梅毒病情进展评估及临床指导上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T淋巴细胞 il-4 趋化因子CXCL13 神经梅毒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对人PBMC/PBM表达IL-18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维 刘春红 +5 位作者 王静 ITALIANI Paola 王迅 BORASCHI Diana 马世平 瞿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8-223,共6页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对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IL-18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穿心莲内酯处理LPS刺激的PBMC(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LPS+IFNγ-/IL-4激活的磁珠分选PBM(PeripheralBlood Monocytes...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对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IL-18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穿心莲内酯处理LPS刺激的PBMC(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LPS+IFNγ-/IL-4激活的磁珠分选PBM(PeripheralBlood Monocytes,外周血单核细胞),利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IL-18、IL-18BP、IL-18Rα、IL-18Rβ基因转录水平,ELISA法检测PBM上清中的IL-18、IL-18BP和IL-1β、IL-1Rα。结果:穿心莲内酯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地调节PBMC IL-18和IL-18BP的表达。穿心莲内酯处理使LPS刺激的PBMC IL-18BP转录增加,IL-18BP/IL-18比值升高;使LPS+IFNγ-激活的PBM表达IL-18BP/IL-18比值从9.60倍升高至214倍;IL-4激活的PBM表达IL-1Rα/IL-1β比值从9 200降低至6 520。结论:穿心莲内酯可调节激活的外周血单核细胞IL-18相关基因转录和表达,抑制炎症时IL-18的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il-18 il-18BP 单核细胞
下载PDF
肺癌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及IL-18水平变化与肿瘤分期的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艳秋 李建春 +1 位作者 关洪全 蔡玉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31-732,共2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IL-18及TH细胞因子水平与临床肿瘤分期以及与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09例肺癌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18、Th1(IL-2、TNF-α)及Th2(IL-4、IL-10)水平。30例正常人外周血细胞因子作对照。结果肺癌组IL...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IL-18及TH细胞因子水平与临床肿瘤分期以及与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09例肺癌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18、Th1(IL-2、TNF-α)及Th2(IL-4、IL-10)水平。30例正常人外周血细胞因子作对照。结果肺癌组IL-18、Th1(IL-2、TNF-α)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Th2(IL-4、IL-10)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小细胞癌患者的外周血IL-18水平比鳞状细胞癌及肺腺癌水平明显降低(P<0.01);随着肺癌(分期)的加重,其外周血IL-18及Th1细胞因子(IL-2、TNF-α)水平逐渐下降。结论外周血IL-18及TH细胞因子水平能反映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并可能做为提示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il-18 TH1/TH2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巨噬细胞活化相关因子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的关系
4
作者 方姣 陈闻锦 +8 位作者 郑文凯 勾梦壮 刘永利 陈松 李娜 黄隽超 李艳丽 潘淑娟 谭云龙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活化相关因子与精神分裂症(SCZ)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门诊或住院SCZ患者(n=166)和正常对照(n=71)为对象。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精神病理症状,用酶联...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活化相关因子与精神分裂症(SCZ)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门诊或住院SCZ患者(n=166)和正常对照(n=71)为对象。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精神病理症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实验(ELISA)测定α-NaGalases、MAF和IL-18浓度。分析生物学指标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SCZ组α-NaGalases (P<0.001)和MAF(P<0.01)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SCZ组中,IL-18与α-NaGalases浓度(r=-0.24,P<0.01)负相关;α-NaGalases与MAF浓度(r=0.67,P<0.001),PANSS阳性症状量表总分与IL-18 (r=0.21,P <0.05)、MAF浓度(r=0.22,P <0.01)正相关。α-NaGalases和MAF的中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相对中介效应占比25.47%。结论:IL-18水平升高可能提示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发生,α-NaGalases和MAF可能会负性调节IL-18对SCZ的炎性损伤作用,从而代偿性缓解阳性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细胞介素-18 α-N-乙酰半乳糖胺酶 巨噬细胞活化因子
下载PDF
不同分期肺癌患者血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IL-18水平变化及其预后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文军 范桂虹 +1 位作者 杨明 王开绿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年第5期187-18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T分期肺癌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白介素18(IL-18)水平变化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120例(NSCLC组),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体检正常者85例(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Th1细胞因子(IL-2、IFN-... 目的探讨不同T分期肺癌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白介素18(IL-18)水平变化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120例(NSCLC组),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体检正常者85例(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Th1细胞因子(IL-2、IFN-γ)、Th2细胞因子(IL-6、IL-10)、IL-18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T分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NSCLC组IL-2、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IL-6、IL-10、IL-18水平高于对照组;Ⅰ~Ⅱ分期患者IL-6、IL-18水平低于Ⅲ、Ⅳ期,Ⅲ期低于Ⅳ期(P<0.05),其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止随访日期,IL-6正常组生存率高于升高组,IL-18正常组生存率高于升高组(P<0.05)。结论 NSCLC患者伴随Th1细胞、Th2细胞分泌的因子及IL-18水平异常,其中IL-6、IL-18可能与NSCLC患者T分期、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因子 临床分期 il-18 预后
下载PDF
哮喘患者痰中IL-18、IL-16、IL-8、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水平和类糜蛋白酶活性的测定 被引量:7
6
作者 谢华 何韶衡 +2 位作者 魏继福 孙丽 陈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201-2204,共4页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IL-18、IL-16、IL-8、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的水平和类糜蛋白酶(chymase)活性。方法采用夹心ELISA法检测痰中IL-18、IL-16、IL-8、eotaxin水平。Chymase活性测定使用琥珀酰-丙氨酸-丙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硝...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IL-18、IL-16、IL-8、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的水平和类糜蛋白酶(chymase)活性。方法采用夹心ELISA法检测痰中IL-18、IL-16、IL-8、eotaxin水平。Chymase活性测定使用琥珀酰-丙氨酸-丙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硝基酰苯胺(SAAPP)作底物,采用酶标仪以410nm波长连续监测吸光度的变化。结果Chymase活性测定12/32(37.5%)的哮喘患者痰液中水解SAAPP的酶活性高于对照组,类糜蛋白酶抑制剂SBTI、α1-AT可分别抑制这种酶活性的71.9%和72.1%;急性期哮喘患者痰中IL-18、IL-16、IL-8和eotaxin值均高于对照组;相关性分析表明IL-8与IL-16(r=0.55,P<0.05)和eotaxin(r=0.41,P<0.05)之间存在弱正相关;IL-18与IL-16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64,P<0.01);IL-18与IL-16均与eotaxin有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6和0.64,P<0.01);eotaxin、IL-18、IL-16、IL-8与嗜中性粒细胞、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哮喘患者痰液中IL-18、IL-16、IL-8、eotaxin水平及chymase活性增高,表明它们在哮喘发病机制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糜蛋白酶 细胞介素18 细胞介素16 细胞介素8 趋化因子 嗜酸细胞 哮喘 肥大细胞
下载PDF
IL-18及Th1细胞因子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关系 被引量:12
7
作者 邹映雪 杨瑄 马翠安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06-90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与Th1细胞因子在儿童肺炎支原体(MP)肺炎发展中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65例MP肺炎患儿血清IL-18、干扰素-γ(IFN-γ)、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进行胸部CT检查,...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与Th1细胞因子在儿童肺炎支原体(MP)肺炎发展中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65例MP肺炎患儿血清IL-18、干扰素-γ(IFN-γ)、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进行胸部CT检查,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血清IL-18、IL-6、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且IL-18水平与IL-6呈正相关。重症组较轻症组血清IL-18、IL-6、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IFN-γ较轻症组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叶浸润数与血清IL-18水平呈正相关(r=0.70,P<0.05)。合并胸腔积液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较同组未发生胸腔积液患者显著升高,胸水IL-18及TNF-α水平与血清相比明显增高(P<0.01),但IL-6和IFN-γ水平与血清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L-18在MP感染急性期明显增高,在疾病发展中起重要作用。IL-18能刺激Th1介导的免疫应答,IFN-γ的特殊表现提示IL-18可能并非单一通过Th1细胞因子通路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白细胞介素18 细胞介素6 干扰素Ⅱ型 肿瘤坏死因子Α 儿童
下载PDF
狼疮肾炎患者血中巨噬细胞衍生趋化因子和IL-18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晓非 刘海娜 +4 位作者 蒋莉 张榕 张晓莉 郭韵 段红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7-76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狼疮肾炎(LN)患者血中巨噬细胞衍生趋化因子(MDC)和白介素18(IL-18)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对不同病理类型LN患者血中MDC和IL-18进行测定。结果:(1)Ⅱ、Ⅲ型LN患者血中MDC的水平明显增高。MDC的水平与L...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狼疮肾炎(LN)患者血中巨噬细胞衍生趋化因子(MDC)和白介素18(IL-18)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对不同病理类型LN患者血中MDC和IL-18进行测定。结果:(1)Ⅱ、Ⅲ型LN患者血中MDC的水平明显增高。MDC的水平与LN患者血中补体的变化呈负相关,与抗ds-DNA抗体的变化呈正相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疾病活动评分(SLEDAI)呈正相关。(2)IL-18的水平在Ⅱ、Ⅲ、Ⅳ型LN患者血中均明显增高,且与补体下降呈负相关,与抗ds-DNA抗体水平、SLEDAI评分及LN患者的肾功异常呈正相关。③MDC的水平在Ⅱ、Ⅲ型LN组与IL-18水平的变化呈正相关,在Ⅳ型LN组无明显相关变化。结论:MDC和IL-18在LN的发生发展中均有重要作用,MDC对病变过程中的病理损伤的程度及Th1/Th2细胞失衡的变化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IL-18在LN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的监控上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白介素18 巨噬细胞衍生的趋化因子
下载PDF
二烯丙基三硫对急性肺损伤小鼠血清细胞因子IL-18,IL-10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康兴斌 马凯峰 +2 位作者 张亚丽 赵红林 李春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三硫(DATS)对急性肺损伤小鼠血清IL-18,IL-10的影响。方法 9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①急性肺损伤组: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脂多糖(LPS);②预防组:腹腔注射DATS 7d后注射LPS;③治疗组:腹腔注射LPS后30min注射DATS;④DAT...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三硫(DATS)对急性肺损伤小鼠血清IL-18,IL-10的影响。方法 9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①急性肺损伤组: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脂多糖(LPS);②预防组:腹腔注射DATS 7d后注射LPS;③治疗组:腹腔注射LPS后30min注射DATS;④DATS组:腹腔注射DATS 7d;⑤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光镜观察12h点肺组织形态学改变。测定血清中IL-18及IL-10在2h和6h含量。结果 DATS预防组肺泡间渗出及炎性细胞浸润较ALI组明显减轻。其血清中IL-18含量均明显低于ALI组(P<0.01),IL-10含量均明显高于ALI组(P<0.01)。结论预防性应用DATS可减轻LPS诱导的ALI小鼠肺组织炎症反应。并能抑制LPS诱导的小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18的生成,而促进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二烯丙基三硫 细胞因子 il-18 il-10
下载PDF
重组IFN-α-IL-18体外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及核因子κB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惠 李银聚 +4 位作者 刘一尘 程相朝 杨丹芳 韩海锋 金修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40-1044,1048,共6页
目的:探讨鸡IFN-α-IL-18融合蛋白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及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方法:构建重组酵母表达质粒p PICZ-IFN-α、p PICZ-IL-18和p PICZ-IFN-α-IL-18,电转化酵母菌X-33后以1%甲醇诱导,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表达I... 目的:探讨鸡IFN-α-IL-18融合蛋白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及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方法:构建重组酵母表达质粒p PICZ-IFN-α、p PICZ-IL-18和p PICZ-IFN-α-IL-18,电转化酵母菌X-33后以1%甲醇诱导,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表达IFN-α、IL-18及IFN-α-IL-18蛋白,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初步检测表达产物生物学活性,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不同时段淋巴细胞中总NF-κB和细胞核中NF-κB的含量。结果:酵母培养上清液中存在分子量分别为22、23和43 k D的目的蛋白;表达的IFN-α-IL-18和IL-18均能明显促进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P<0.05),IFN-α对淋巴细胞转化有促进作用,但总体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经IFN-α-IL-18和IL-18作用的鸡淋巴细胞中总NF-κB含量明显增加(P<0.05),细胞核中NF-κB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IFN-α作用的淋巴细胞中总NF-κB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细胞核中NF-κB含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IFN-α-IL-18及IL-18能够明显促进淋巴细胞转化,IFN-α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活性较弱,这种促淋转机制与NF-κB的表达、活化及核质转运有关,为进一步研究IFN-α-IL-18融合蛋白的功能及其在疫病防控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α-il-18 酵母表达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因子ΚB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IL-18与其他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江华 程正江 +3 位作者 张海蓉 孙伯良 曾平凡 曹红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5年第2期69-71,共3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8(IL -18)与其他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并研究血清中IL -18的表达水平与HBV感染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微粒子酶免法测得乙型肝炎患者与常规体检乙肝三系结果后将其分为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8(IL -18)与其他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并研究血清中IL -18的表达水平与HBV感染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微粒子酶免法测得乙型肝炎患者与常规体检乙肝三系结果后将其分为3 组:HBsAg、HBeAg、HBcAb阳性组(大三阳组),HBsAg、HBeAb、HBcAb阳性组(小三阳组),常规体检中单独表面抗体阳性组。用ELISA法测血清中IL- 18、IL- 4、IL- 12、γ干扰素(IFN -γ)水平;生化分析仪测ALT、AST、TBIL、γGT浓度;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 DNA。结果 乙肝患者IL -18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以大三阳组水平最高,IL -18 与HBV DNA、HBeAg滴度、ALT、TBIL呈正相关,与rGT无相关性;IL- 18与IL- 4、IL- 12、IFN -γ均呈正相关;大三阳组与小三阳组中ALT与HBV DNA无相关性(P>0.01)。结论 HBV导致的肝脏损害是免疫应答引起的,在此过程中IL- 18 以网络形式发挥着双刃剑般平衡抗病毒与炎性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8 HBV 细胞因子水平 乙型肝炎患者 ALT 阳性 TBIL DNA 表达水平 Γ-GT
下载PDF
儿童1型糖尿病血清IL-18水平和细胞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叶群 陈秀琴 +2 位作者 梁黎 洪芳 董关萍 《浙江预防医学》 2007年第8期1-2,7,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儿童1型糖尿病(T1DN)中的作用和抗胰岛素抗体(ICA)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检出率及其诊断价值,了解其与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108例T1DM和110例正常对照者ICA与GADA水平及48例新发T1DM和40例正常...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儿童1型糖尿病(T1DN)中的作用和抗胰岛素抗体(ICA)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检出率及其诊断价值,了解其与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108例T1DM和110例正常对照者ICA与GADA水平及48例新发T1DM和40例正常对照者细胞因子(IL-18,IFN-γ,IL-4,IL-10,IL-12)血清水平。结果T1DM患者中血清IL-18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而两组间IFN-γ,IL-4,IL-10和IL-12水平则无差别。T1DM患者中ICA和GADA的检出率分别为50·9%和49·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均P<0·05)。病程1年以内与1年以上T1DM患者GADA的检出率分别为54·9%和37·8%,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ICA阳性率分别为61·9%和29·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自身抗体阳性和IFN-γ,IL-4和IL-10无相关性,而与IL-18正相关,且与抗体出现的数量有关。结论新发T1DM患者IL-18血清水平明显升高,自身抗体出现数与IL-18的血清浓度正相关。IL-18血清水平可作为诊断T1DM的一种有用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儿童 自身抗体 细胞因子 il-18
下载PDF
手足口病患儿IL-18对Th1/Th2平衡细胞因子IL-1、IL-8、IL-4、IL-10水平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月艳 唐汉庆 +2 位作者 李清锋 李晓华 卢兰 《右江医学》 2015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HFMD)患儿IL-18与Th1型细胞因子IL-1、IL-8及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的水平变化,并探讨手足口病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3月收治住院并诊断为HFMD患儿46例作为病例组,其中普通病例40例(普通病...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HFMD)患儿IL-18与Th1型细胞因子IL-1、IL-8及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的水平变化,并探讨手足口病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3月收治住院并诊断为HFMD患儿46例作为病例组,其中普通病例40例(普通病例组),重症病例6例(重症病例组),选取同期经过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幼儿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形态观察、ELISA法检测各细胞因子水平、淋巴细胞凝胶电泳观察手段进行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表皮层增厚,血管增生、扩张,伴有炎症细胞浸润、表皮细胞碎片。与对照组比较,普通病例组和重症病例组的IL-18、IL-1、IL-8、IL-4、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通过淋巴细胞凝胶电泳观察到,病例组彗星细胞比对照组多。结论 IL-18可能通过影响Th1型、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对Th1/Th2平衡进行调控而参与手足口病发病机制,IL-18有可能作为临床干预手足口病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介素18 手足口病 细胞因子
下载PDF
重组人IL-18对核辐射损伤小鼠脾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洪礼 张伟建 戈全志 《沈阳部队医药》 2008年第3期166-168,共3页
为了探讨重组人IL-18(rhIL-18)对核辐射损伤后小鼠脾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作用,对32只C57小鼠分4组进行核辐射损伤,2周后取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培养,用试剂盒测定其培养上清中IL-2、IFN-γ、GM-CSF、IL-4和脾细胞抗体形成量,观察rhIL-18对... 为了探讨重组人IL-18(rhIL-18)对核辐射损伤后小鼠脾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作用,对32只C57小鼠分4组进行核辐射损伤,2周后取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培养,用试剂盒测定其培养上清中IL-2、IFN-γ、GM-CSF、IL-4和脾细胞抗体形成量,观察rhIL-18对核辐射损伤小鼠脾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rhIL-18能够提高核辐射损伤前后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GM-CSF和IL-2的能力,辐射损伤后应用rhIL-18组的细胞因子水平高于核辐射损伤前应用rhIL-18组;但对IL-4分泌能力和脾细胞抗体形成量没有影响。结论:rhIL-18具有促进核辐射损伤小鼠脾细胞分泌IL-2、IFN-γ和GM-CSF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辐射损伤 rhil-18 细胞因子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二烯丙基三硫对急性肺损伤小鼠血清细胞因子IL-18及肺湿干重比的影响
15
作者 马凯峰 康兴斌 +3 位作者 杨燕 李彦琦 郭水英 赵红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439-2441,共3页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三硫(DATS)对急性肺损伤小鼠血清IL-18及肺湿干重比(Wet/Dry,W/D)的影响。方法 9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①ALI组: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脂多糖(LPS);②预防组:腹腔注射DATS7d后注射LPS;③治疗组:腹腔注射LPS后30min注...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三硫(DATS)对急性肺损伤小鼠血清IL-18及肺湿干重比(Wet/Dry,W/D)的影响。方法 9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①ALI组: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脂多糖(LPS);②预防组:腹腔注射DATS7d后注射LPS;③治疗组:腹腔注射LPS后30min注射DATS;④DATS组,腹腔注射DATS7d;⑤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氯化钠溶液。光镜观察12h点肺组织形态学改变。测定血清中IL-18在2h和6h含量。测定2h和6h肺湿干重比。结果 DATS预防组肺泡间渗出及炎性细胞浸润较ALI组明显减轻。其血清中IL-18含量均明显低于ALI组(P<0.01)。DATS预防组肺W/D与ALI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DATS可减轻LPS诱导的ALI小鼠肺组织炎症反应及肺水肿,并抑制LPS诱导的小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18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二烯丙基三硫 细胞因子 il-18 肺湿干重比
下载PDF
重组人IL-18对辐射损伤后小鼠脾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作用
16
作者 曹婧 赵洪礼 +2 位作者 黄敏 宁安红 钟民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0-622,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8(IL-18)对辐射损伤后小鼠脾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功能。方法32只C57小鼠分对照组、单纯辐射组、IL-18+辐射损伤组和辐射损伤+IL-18组进行辐射损伤,2周后取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培养,用试剂盒测定其培养上清中IL-...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8(IL-18)对辐射损伤后小鼠脾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功能。方法32只C57小鼠分对照组、单纯辐射组、IL-18+辐射损伤组和辐射损伤+IL-18组进行辐射损伤,2周后取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培养,用试剂盒测定其培养上清中IL-2、γ干扰素(IFN-γ)、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IL-4和血清中IgG的含量,观察IL-18对辐射损伤小鼠脾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重组人IL-18能够提高辐射损伤前后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GM-CSF和IL-2的能力,辐射损伤后应用IL-18组细胞因子的水平高于辐射损伤前应用IL-18组;但对IL-4分泌能力和血清中IgG含量没有调节作用。结论重组人IL-18具有促进辐射损伤小鼠脾细胞因子分泌IL-2、IFN-γ和GM-CSF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损伤 细胞介素18 细胞因子
下载PDF
重组IL-18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活化及前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
17
作者 董忠生 徐宏平 刘占举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T细胞 细胞介素-18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前炎症细胞因子MDC和IL-18基因的快速克隆
18
作者 吴淑慧 王晓凌 +3 位作者 崔海平 高志云 谢立新 金玉怀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245-247,共3页
目的改进巨噬细胞源趋化因子(macrophage-derived chemokine,MDC)基因和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基因的克隆方法。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烫伤组和非烫伤组。烫伤组小鼠脾细胞经脂多糖刺激培养48h提取总RNA,其肺组织直接提... 目的改进巨噬细胞源趋化因子(macrophage-derived chemokine,MDC)基因和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基因的克隆方法。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烫伤组和非烫伤组。烫伤组小鼠脾细胞经脂多糖刺激培养48h提取总RNA,其肺组织直接提取总RNA;非烫伤组脾细胞用前列腺素E2刺激培养72h后提取总RNA,肺细胞用脂多糖刺激培养12h后提取总RNA。两组小鼠脾细胞的总RNA分别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扩增MDC基因片段,肺组织的总RNA分别用RT-PCR扩增IL-18基因片段。将扩增片段分别与pGEM-T载体连接,通过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烫伤组成功扩增出预期大小的DNA片段,序列测序证实为MDC cDNA和IL-18cDNA。非烫伤组均未扩增成功。结论烫伤组比非烫伤组易获得前炎症细胞因子,其有可能成为快速有效获取前炎症细胞因子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 巨噬细胞 细胞介素18 克隆 分子 小鼠
下载PDF
高血压脑小血管病老年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程度与IL-18及CCL-2等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志红 《基层医学论坛》 2022年第32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小血管病(CSVD)老年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程度与白细胞介素(IL)-18及趋化因子配体2(CCL-2)等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韶关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和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CSV...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小血管病(CSVD)老年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程度与白细胞介素(IL)-18及趋化因子配体2(CCL-2)等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韶关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和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CSVD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认知功能障碍分为无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组(WVCI)与非痴呆性组(VCIND)。入选者均进行血液检测,取5 mL空腹静脉血检测IL-18、CC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组织生长因子β(TGF-β),分析上述指标与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WVCI组IL-18(7.96±0.72)pg/mL、CCL-2(80.93±8.22)pg/mL、TNF-α(53.67±4.82)pg/mL,均低于VCIND组的(55.49±6.34)pg/mL、(453.54±85.71)pg/mL、(73.98±5.34)pg/mL;TGF-β(336.52±61.04)pg/mL,高于VCIND组的(218.14±42.7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8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呈正相关(r>0,P<0.05);与CCL-2、TNF-α、TGF-β无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CSVD患者IL-18水平越高认知功能损伤越严重,两者呈正相关,IL-18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认知障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小血管病 老年患者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细胞介素-18 趋化因子配体2
下载PDF
血清IL-18因子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OSAHS的关系
20
作者 周泽君 徐芳 《吉林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881-88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及血清IL-18与OSAHS的关系。方法:选取72例接收OSAHS患者,根据中华医学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制定的指南,将患者分为轻中度组、重度组,同时与体检中心体检的正常人群36例作为对照组,均检测入选者的... 目的:探讨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及血清IL-18与OSAHS的关系。方法:选取72例接收OSAHS患者,根据中华医学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制定的指南,将患者分为轻中度组、重度组,同时与体检中心体检的正常人群36例作为对照组,均检测入选者的低脉搏血氧饱和度(LSpO_2)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同时检测入选者血清IL-18和MIF水平。结果:重度组MIF、IL-18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中度组MIF、IL-18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HS患者的血清IL-18和MIF与LSpO_2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MI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8、MIF水平与OSAHS有密切关系,可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可用于临床评估患者的病情程度,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AHS il-18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