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鳞癌中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E7和细胞特异性增强子片段的检测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文康 张美萍 +1 位作者 张镇西 楚雍烈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878-881,共4页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16E6、E7基因和细胞特异性增强子片段(CTSE)。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检测40例食管鳞癌和20例正常食管黏膜中HPV16E6、E7基因和病毒长控制区内(long control region,LCR)的细胞型特异性...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16E6、E7基因和细胞特异性增强子片段(CTSE)。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检测40例食管鳞癌和20例正常食管黏膜中HPV16E6、E7基因和病毒长控制区内(long control region,LCR)的细胞型特异性增强子(cell type specific enhancer,CTSE)。结果:在40例食管鳞癌中,HPV16的E6、E7基因和CTSE片段的检出率分别是37.5%(15/40)、42.5%(17/40)和40%(16/40),20例正常食管黏膜中E6、E7和CTSE的检出率分别为0%(0/20)、0%(0/20)和5%(1/20),两者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TSE片段分别与E6和E7基因有明显相关性(P<0.05)。食管鳞癌中E6、E7基因及CTSE的检出率在患者不同性别、年龄、肿瘤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肿瘤中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E6和E7基因与CTSE片段共存于HPV16感染的食管鳞癌组织中,三者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HPV16 E6 E7 细胞型特异性增强子
下载PDF
基于组蛋白修饰数据预测基因差异性表达的深度融合模型
2
作者 李昕 贾韬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404-3412,共9页
针对使用大规模组蛋白修饰(HM)数据预测基因差异性表达(DGE)时未合理利用细胞型特异性(CS)和细胞型间异同两类信息,且输入规模大、计算量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深度学习方法dcsDiff。首先,使用多个自编码器(AE)和双向长短时记忆(Bi‑LSTM)网... 针对使用大规模组蛋白修饰(HM)数据预测基因差异性表达(DGE)时未合理利用细胞型特异性(CS)和细胞型间异同两类信息,且输入规模大、计算量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深度学习方法dcsDiff。首先,使用多个自编码器(AE)和双向长短时记忆(Bi‑LSTM)网络降维,并建模HM信号得到嵌入表示;然后,利用多个卷积神经网络(CNN)分别挖掘每类CS的HM组合效应以及两细胞型间每种HM的异同信息和所有HM的联合影响;最后,融合两类信息预测两细胞型间的DGE。在对REMC数据库中10对细胞型的实验中,与DeepDiff相比,dcsDiff的预测DGE的皮尔逊相关系数(PCC)最高提升了7.2%、平均提升了3.9%,准确检测出差异表达基因的数量最多增加了36、平均增加了17.6,运行时间节省了78.7%;进一步的成分分析实验证明了合理整合上述两类信息的有效性;并通过实验确定了算法的参数。实验结果表明dcsDiff能有效提高DGE预测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修饰 基因差异性表达 细胞型特异性 自编码器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信息融合 表观遗传学
下载PDF
检测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邱丽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12期1471-1472,共2页
【摘要】目的探讨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eri—nuclear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ntibodies,pANCA)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正常健康人60例为对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摘要】目的探讨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eri—nuclear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ntibodies,pANCA)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正常健康人60例为对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pANCA,比较二者差异,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ANCA阳性率68.3%,正常健康人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ANCA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特异性92.7%,灵敏度65.9%。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ANCA阳性率与性别、年龄和病变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越短、病情越严重,pANCA阳性率越高。结论pANCA诊断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优点,病程越短、病情越严重,pANCA阳性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核周抗中性料细胞胞浆抗体异性灵敏度
下载PDF
Ⅱ型胶原特异性T细胞系与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奚正德 王利 +5 位作者 柏峻 张继英 沈佰华 余奇文 张雁云 张冬青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27-530,T001,共5页
目的 建立Ⅱ型胶原特异性T细胞系 ,研究其对关节炎的诱导作用。方法 通过用弗氏完全佐剂乳化的鸡Ⅱ型胶原 (CCⅡ )皮内免疫注射诱导Wistar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CIA)。取CIA大鼠肠系膜淋巴细胞在体外用CCⅡ刺激扩增、建立CCⅡ反应性... 目的 建立Ⅱ型胶原特异性T细胞系 ,研究其对关节炎的诱导作用。方法 通过用弗氏完全佐剂乳化的鸡Ⅱ型胶原 (CCⅡ )皮内免疫注射诱导Wistar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CIA)。取CIA大鼠肠系膜淋巴细胞在体外用CCⅡ刺激扩增、建立CCⅡ反应性T细胞系。用3 H TdR掺入试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其克隆扩增情况和表型格局。观察T细胞系过继转输后Wistar大鼠关节炎的发生情况 ,同时通过肉眼观察和组织化学法鉴定受体大鼠踝关节的病理特征 ;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血清中抗CCⅡ抗体。结果 成功建立T细胞系。通过用荧光素标记抗体作细胞表型分析显示 :所建细胞系 98 2 %为T细胞 ,其中 89 7%为CD4 + T细胞。过继转输试验结果显示 :当注入细胞为 5× 1 0 7时可导致 5 0 %大鼠产生关节炎 ,抗CCⅡ抗体也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 成功建立T细胞系 ;T细胞系转移关节炎的结果提示 :T细胞在CIA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异性T细胞 关节炎 发病机制 研究 T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