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源四倍体水稻胚乳发育:糊粉层细胞壁纤维素物质发育、胚乳淀粉积累及胼胝质“套”的形成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兰 刘向东 +3 位作者 卢永根 冯九焕 徐雪宾 徐是雄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07-514,共8页
利用荧光显微术观察 ,发现同源四倍体水稻与其二倍体原种的糊粉层细胞壁纤维素物质都存在一个“充实”的过程。授粉后 5~ 6d,糊粉层开始分化形成 ,此时其细胞壁上未观察到纤维素物质 ;授粉后 6~8d ,糊粉层细胞壁上开始积累纤维素物质 ... 利用荧光显微术观察 ,发现同源四倍体水稻与其二倍体原种的糊粉层细胞壁纤维素物质都存在一个“充实”的过程。授粉后 5~ 6d,糊粉层开始分化形成 ,此时其细胞壁上未观察到纤维素物质 ;授粉后 6~8d ,糊粉层细胞壁上开始积累纤维素物质 ;授粉后 8~ 9d ,糊粉层细胞壁积累了大量的纤维素物质。胚乳淀粉的积累存在一个变化的过程 :初生胚乳核周围可见一些淀粉体 ,随着胚乳游离核的增多 ,游离核周围淀粉体的数量逐渐减少 ,胚乳细胞化后 ,胚乳细胞内开始大量形成淀粉体。利用苯胺蓝染色连续切片荧光观察 ,发现同源四倍体水稻及其二倍体原种胚乳发育过程中 ,在珠心表皮和内珠被之间存在一层胼胝质物质 ,围绕着胚囊并包裹住珠心呈“套”状。这个结构的形成变化过程为 :授粉后 30min在珠孔端珠心表皮细胞与内珠被之间开始积累少量的胼胝质 ,之后胼胝质逐渐增多并向合点端扩展延伸 ;授粉后 1~ 2d包裹着整个胚囊外的珠心而仅在维管束处断开 ;授粉后 9~ 13d,胼胝质“套”消失。该结构可能与胚和胚乳在发育期间的水分和养分的调节等有密切关系。同源四倍体水稻还存在糊粉层细胞壁发育不同步、糊粉层细胞壁结构异常以及胼胝质“套”不消失等异常现象。这些现象有可能会影响同源四倍体水稻的结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四倍体 水稻 胚乳发育 糊粉细胞壁纤维素物质 荧光显微术
下载PDF
基于纤维拔出研究木材胶合界面的断裂行为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振瑞 李芸琪 +1 位作者 林兰英 刘杏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7-126,共10页
【目的】借鉴复合材料中纤维拔出方法探究木材/酚醛树脂(PF)胶合试件真实的界面剪切强度,分析拔出木条的断裂形貌和细胞壁层的破坏模式,为揭示木材胶合界面的断裂机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根据前期试验条件探索,分别制备得到两种类型... 【目的】借鉴复合材料中纤维拔出方法探究木材/酚醛树脂(PF)胶合试件真实的界面剪切强度,分析拔出木条的断裂形貌和细胞壁层的破坏模式,为揭示木材胶合界面的断裂机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根据前期试验条件探索,分别制备得到两种类型木材胶合试件:早材木条/PF树脂和早–晚材木条/PF树脂。利用万能力学试验机和超景深三维显微镜测得的数据计算出平均界面剪切强度,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手段分析界面相内聚合物分子间作用形式、拔出木条的宏观断裂形貌、微观尺度细胞壁层破坏模式以及裂纹的萌生与扩散。【结果】载荷–位移曲线表明:拔出过程中木条/PF树脂界面相均发生脆性断裂,早材木条/PF树脂的界面剪切强度为(1.23±0.12)MPa,而早–晚材/木条/PF树脂的界面剪切强度为(3.66±0.11)MPa,约为早材木条的3倍。FTIR分析得出:木材与PF树脂聚合物分子间被证实发生化学交联反应,增强界面相黏结性能。SEM结果显示:拔出后埋入顶端早材木条试样的断裂类型为剪切破坏,而埋入底端早材木条的断裂类型为拉伸–剪切破坏共存;拔出后早–晚材木条试样的断裂类型以碎片化拉伸破坏为主。AFM图像表明:拔出后早材木条试样以跨壁层破坏为主,起始裂纹发生在厚度变化较大的相邻管胞壁的S_(2)层,随后沿着S_(1)/S_(2)界面扩展;拔出后早–晚材木条试样晚材细胞S_(2)层起始裂纹同时沿着CML/S_(1)和S_(1)/S_(2)界面扩展;此外,交叉场区域容易发生应力集中,外部拉力载荷使得射线细胞发生剥离或整体脱落。【结论】PF树脂在早材和晚材中渗透差异导致两种类型胶合界面的剪切强度差异,早材木条和早–晚材木条自身结构和性能的差异性是造成拔出后界面断裂形貌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拔出试验 界面剪切强度 界面断裂失效 裂纹起始与扩展 细胞壁层破坏
下载PDF
棉花竹纤维细胞壁的发育特征
3
作者 邓琳 詹卉 +2 位作者 何文志 赵景威 王曙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7-152,共6页
【目的】以棉花竹为实验材料,揭示棉花竹秆内部的解剖特征,总结其纤维细胞壁的发育规律,并为棉花竹作为经济竹材的使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用蔡康CK1000光学数码显微镜分别观察5个龄级棉花竹秆壁中的3个维管束,并用DS-3000二... 【目的】以棉花竹为实验材料,揭示棉花竹秆内部的解剖特征,总结其纤维细胞壁的发育规律,并为棉花竹作为经济竹材的使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用蔡康CK1000光学数码显微镜分别观察5个龄级棉花竹秆壁中的3个维管束,并用DS-3000二维软件测定维管束长度、宽度和后生导管直径以及纤维细胞壁层数和厚度,总结不同龄级秆中纤维细胞次生壁的增厚方式。【结果】在5个龄级棉花竹秆中纤维细胞壁的增厚幅度逐渐下降。所占比例最多的是具有3~4层细胞壁的纤维细胞,在36月龄秆中才开始出现7~8层和9层以上细胞壁的纤维细胞。棉花竹纤维细胞壁增厚类型被总结为6种,类型Ⅵ所占比例最多(35.28%)。纤维细胞壁层数与壁厚间相关性极其显著的是位于1月龄棉花竹秆中的纤维细胞,但60月龄时相关性为负数。【结论】棉花竹秆壁内侧的维管束主要为完全分化的开放型维管束,而竹青处则为未分化完成的半分化维管束。纤维细胞壁层数与壁厚随秆龄的增加而增加,纤维细胞壁层数与壁厚之间的相关性随秆龄的增加而减小。纤维细胞壁的增厚类型被总结为6种,60月龄成熟秆中纤维鞘外围仍然具有未完成加厚的腔大壁薄且层多的纤维细胞(类型Ⅵ)。棉花竹纤维细胞壁的2种主要增厚方式随着秆龄的增加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竹 龄级 纤维细胞 细胞次生壁 细胞壁层 发育特征
原文传递
我国常见瑞香科韧皮纤维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俞梦兰 刘梦茹 +2 位作者 师莉升 肖玉英 李海龙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5-33,共9页
本研究对我国常见的5种瑞香科韧皮纤维(荛花、芫花、结香、土沉香、狼毒草)的细胞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种瑞香科韧皮纤维整体细长,结香和土沉香韧皮纤维的中段明显较宽;几种纤维的表面较为粗糙,初生壁微纤丝均呈网状交织排列,... 本研究对我国常见的5种瑞香科韧皮纤维(荛花、芫花、结香、土沉香、狼毒草)的细胞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种瑞香科韧皮纤维整体细长,结香和土沉香韧皮纤维的中段明显较宽;几种纤维的表面较为粗糙,初生壁微纤丝均呈网状交织排列,其中土沉香韧皮纤维的微纤丝尺寸最大;几种纤维均存在多壁层结构;荛花、结香、土沉香和芫花韧皮纤维的微纤丝角分别为10.66°、10.55°、10.20°、19.67°,远小于狼毒草韧皮纤维(4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科 韧皮纤维 纤维结构 细胞壁层 微纤丝角
下载PDF
Evidence of Casparian Strip in the Foliar Endodermis of Pinus bungeana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小琴 朱锦懋 +4 位作者 黄儒珠 王钦丽 郑文菊 胡玉熹 林金星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1年第10期1081-1084,共4页
利用荧光显微镜对白皮松 (PinusbungeanaZucc.)针叶内皮层结构进行深入观察 ,确认内皮层径向壁和横向壁上具有能够激发荧光的带状结构 ;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对内皮层充分酶解分离后 ,首次从叶中得到类似于根部内皮层特有的网状结构 ;应... 利用荧光显微镜对白皮松 (PinusbungeanaZucc.)针叶内皮层结构进行深入观察 ,确认内皮层径向壁和横向壁上具有能够激发荧光的带状结构 ;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对内皮层充分酶解分离后 ,首次从叶中得到类似于根部内皮层特有的网状结构 ;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光术 (FTIR)对网状结构进行化学成分鉴定 ,其吸收光谱的分析结果表明 ,针叶内皮层细胞壁带状结构部分含有木质素、木栓质、纤维素和细胞壁蛋白等 ,而这些成分与针叶维管组织的成分不尽相同。上述证据表明 ,白皮松针叶内皮层细胞壁具有与根部内皮层相似的凯氏带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us bungeana NEEDLE ENDODERMIS Casparian strip cell wall enzymatic isola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oscopy
下载PDF
Ultrastructural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Oil Cells in Litsea pungens 被引量:2
6
作者 初庆刚 胡正海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1年第4期339-347,共9页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oil cells in the shoot of Litsea pungens Hemsl. has been studied with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 layers of cell wall, the developmental pro...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oil cells in the shoot of Litsea pungens Hemsl. has been studied with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 layers of cell wall,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could be divided into 4 stages. In stage 1, the cell wall consisted only of a primary (the outmost) cellulose layer, which might further be divided into two substages, the oil cell initial, and the vacuolizing oil cell. During this stage, there were some small electron translucent vesicles and dark osmiophilic droplets of variant sizes in the different-shaped plastids. It was observed that some dark and gray osmiophilic materials coalesced to vacuoles in the cytoplasm. In stage 2, a lamellated suberin layer accumulated inside the primary cellulose layer. In stage 3, a thicker and looser inner cellulose wall layer was formed gradually inside the suberin layer. Some dark osmiophilic droplets have been observed in this loose inner cellulose wall layer. The plasmodesmata were blocked up and became a special structure. Then, the big vacuole, which is the oil sac, was full of osmiophilic oil. In stage 4, the oil cell became matured and the cytoplasm disintegrated. The oil sac enveloped from plasmalemma was attached to the cupule, which was formed by the protuberance of the inner cellulose wall layer into the lumen. After the maturity of oil cell, the ground cytoplasm began to disintegrate and became electron opaque or exhibited in a disordered state, and the osmiophilic oil appeared light gr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sea pungens oil cells development ULTRASTRUCTURE suberin layer cupul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