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5-x细胞壁膜系统的Cu^(2+)吸附性能 被引量:12
1
作者 康铸慧 王磊 +1 位作者 郑广宏 周琪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65-971,共7页
对1株从电镀废水中分离出的革兰氏阴性菌恶臭假单胞菌P.putida5-x的细胞表面组分对Cu2+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的P.putida5-x细胞壁膜的Cu2+吸附容量是完整细胞的5倍之多.细胞表面组分如肽聚糖层、细胞外膜和细胞内膜在... 对1株从电镀废水中分离出的革兰氏阴性菌恶臭假单胞菌P.putida5-x的细胞表面组分对Cu2+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的P.putida5-x细胞壁膜的Cu2+吸附容量是完整细胞的5倍之多.细胞表面组分如肽聚糖层、细胞外膜和细胞内膜在P.putida5-x细胞壁膜的Cu2+吸附过程中都发挥了作用.肽聚糖层、细胞外膜和内膜在P.putida5-x细胞壁膜中的含量依次为细胞内膜>外膜>肽聚糖层,而它们的Cu2+吸附容量的大小依次为肽聚糖层>外膜>内膜.在P.putida5-x细胞壁膜对Cu2+的吸附过程中,肽聚糖层贡献了不到15%的吸附容量,而细胞外膜和内膜分别贡献了30%~35%和25%~30%.P.putida5-x细胞外膜中的磷脂含量明显比其它报道的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外膜高,这可能是P.putida5-x细胞外膜具有较高Cu2+吸附容量的主要原因,并由此导致P.putida5-x细胞壁膜的高Cu2+吸附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壁膜 Cu^2+吸附容量 细胞 细胞 肽聚糖层(PEG)
下载PDF
超高压对副溶血弧菌细胞壁膜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瑞 傅玲琳 +1 位作者 叶立斌 励建荣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0-56,共7页
目的:研究超高压处理对副溶血弧菌细胞壁膜的损伤效应。方法:以副溶血弧菌为对象,探讨不同压力和保压时间对其存活量的影响,分析超高压处理对其细胞壁膜超微结构,细胞膜的通透性、流动性和Na+/K+-ATP酶活性,细胞壁特性以及细胞表面电位... 目的:研究超高压处理对副溶血弧菌细胞壁膜的损伤效应。方法:以副溶血弧菌为对象,探讨不同压力和保压时间对其存活量的影响,分析超高压处理对其细胞壁膜超微结构,细胞膜的通透性、流动性和Na+/K+-ATP酶活性,细胞壁特性以及细胞表面电位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20℃经200MPa压力作用10min,副溶血弧菌致死率为100%。超高压处理会对副溶血弧菌细胞壁膜形态结构造成明显的损伤,细胞壁局部破坏,出现缺口;细胞结构不完整,细胞膜消失;细胞壁膜的损伤,使得胞质内含物出现泄漏。超高压处理使副溶血弧菌细胞膜通透性异常增加,膜流动性的显著下降,细胞膜Na+/K+-ATP酶活性降低以及细胞壁特性的改变。高于200MPa压力后,细胞表面zeta电位值随压力的增大而趋向稳定,细胞表面粒子完全絮凝,说明细胞结构已被高压破坏。结论:超高压处理对副溶血弧菌细胞壁膜形态结构造成明显的损伤,改变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结构与特性,最终导致其胞内容物和无机盐外漏而致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处理 副溶血弧菌 细胞壁膜 损伤
原文传递
CRISPR/Cas9方法失活白念珠菌CaMIT1基因及其突变株表型分析
3
作者 徐慧慧 蒋伶活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4期201-207,共7页
目的构建白念珠菌CaMIT1基因突变株,研究CaMIT1基因在白念珠菌中的功能。方法本文采用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Cas9这种新的方法构建CaMIT1失活突变株,并通过倍比稀释的方法初步研究CaMIT1... 目的构建白念珠菌CaMIT1基因突变株,研究CaMIT1基因在白念珠菌中的功能。方法本文采用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Cas9这种新的方法构建CaMIT1失活突变株,并通过倍比稀释的方法初步研究CaMIT1的功能。结果成功获得了CaMIT1基因的纯合子失活突变株,表型实验结果显示该基因突变株对钙离子、锂离子、十二烷基磺酸钠、克霉唑、酮康唑、Anidualafungin敏感,对刚果红耐受。结论 CaMIT1与白念珠菌的细胞质膜和细胞壁完整性以及钙离子的稳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CaMIT1 CRISPR 表型分析 细胞细胞壁压力
下载PDF
地榆皂苷Ⅱ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4
作者 张子桦 吴金婵 +6 位作者 余咏诗 张淼菲 张凯嘉 曾芝璇 卓燕萍 杨烨健 陈鑫 《药物评价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08,共6页
目的 考察地榆皂苷Ⅱ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体外抑菌活性以及抑菌机制。方法 肉汤稀释法检测地榆皂苷Ⅱ对16株MRSA的体外抑菌活性;比浊法和菌落计数绘制地榆皂苷Ⅱ对MRSA的... 目的 考察地榆皂苷Ⅱ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体外抑菌活性以及抑菌机制。方法 肉汤稀释法检测地榆皂苷Ⅱ对16株MRSA的体外抑菌活性;比浊法和菌落计数绘制地榆皂苷Ⅱ对MRSA的生长曲线、杀菌曲线;通过DNA外泄实验,分析地榆皂苷Ⅱ对MRSA细胞壁膜通透性的影响;通过DAPI染色后的荧光强度分析,考察地榆皂苷Ⅱ对MRSA DNA和RNA的影响。结果 地榆皂苷Ⅱ对16株MRS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范围为128~256μg·mL^(-1),最小杀菌浓度(MBC)范围为2~8mg·mL^(-1)。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地榆皂苷Ⅱ质量浓度为1×MIC(256μg·mL^(-1))及以上时,生长抑制作用明显;杀菌曲线结果显示,地榆皂苷Ⅱ2×MIC、4×MIC作用1 h后对MRSA的抑制作用明显,8×MIC、16×MIC分别作用1、2 h后对MRSA起到了完全抑制的作用。2×MIC的地榆皂苷Ⅱ作用于MRSA后,胞外核酸大分子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6 h后核酸外泄量较对照组高26.23%(P<0.05)。地榆皂苷Ⅱ作用于MRSA菌体后,MRSA DNA和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0.001)。结论 地榆皂苷Ⅱ对MRSA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可以通过抑制细菌核酸合成进而抑制MRSA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地榆皂苷Ⅱ 抗菌 细胞壁膜通透性 核酸合成
原文传递
病原微生物对抗菌肽抗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武 黎定军 +3 位作者 丁彦 张旭 肖启明 周清明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7-106,共10页
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是生物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帮助宿主有效应对病原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胁迫,被认为是医疗、食品加工和农业领域最具前途和潜力的抗生素替代物。病原微生物在与抗菌肽的互作中进化... 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是生物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帮助宿主有效应对病原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胁迫,被认为是医疗、食品加工和农业领域最具前途和潜力的抗生素替代物。病原微生物在与抗菌肽的互作中进化出了多种有针对性的抗性机制,从病原微生物对AMPs的感应与基因调控、细胞壁/膜成分的修饰、分泌蛋白酶降解及利用外排泵排出4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对AMPs类制品的研究前景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病原微生物 抗性机制 感应与调控 细胞壁/修饰 胞外蛋白酶 外排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