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钙和氧自由基在急性心肌梗死时线粒体膜介导的细胞死亡途径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雷家俨 黄玮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4年第2期200-204,共5页
在急性心肌梗死时,过量产生的活性氧和细胞内钙积聚对启动程序性细胞死亡起重要作用。细胞死亡包括坏死、凋亡、自噬及其共同作用。在缺血过程中,肌浆网、肌丝之间的钙处理被中断,同时钙转移至线粒体导致其肿胀,再灌注激活能量传导和心... 在急性心肌梗死时,过量产生的活性氧和细胞内钙积聚对启动程序性细胞死亡起重要作用。细胞死亡包括坏死、凋亡、自噬及其共同作用。在缺血过程中,肌浆网、肌丝之间的钙处理被中断,同时钙转移至线粒体导致其肿胀,再灌注激活能量传导和心肌收缩导致氧自由基释放及其他离子失衡,在急性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主要的死亡途径是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和线粒体外膜通透性增加启动内源性程序性坏死和凋亡。尽管国内外学者做了深入的研究,但调节线粒体膜通透性的作用和机制尚未完全了解。外源性凋亡、坏死性凋亡和自噬也可能加重缺血-再灌注所致的损伤。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讨论心肌梗死时钙失调和氧自由基、Bcl-2蛋白、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在心肌细胞死亡途径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细胞死亡途径 线粒体膜 氧自由基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途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炎症和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李媛 《医药论坛杂志》 2023年第4期108-112,共5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异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过度炎症和免疫反应造成的组织损伤。程序性细胞死亡包括细胞凋亡、继发性坏死、细胞焦亡、坏死性凋亡和自噬等不同形式的溶解性细胞死亡,越来...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异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过度炎症和免疫反应造成的组织损伤。程序性细胞死亡包括细胞凋亡、继发性坏死、细胞焦亡、坏死性凋亡和自噬等不同形式的溶解性细胞死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了程序性细胞死亡途径在SLE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当清除缺陷时,累积的凋亡细胞导致继发性坏死。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DAMP)和自身抗原的释放,引发SLE的免疫和组织损伤。而自噬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仍有争议。本综述简要讨论了不同形式的程序性细胞死亡途径在SLE炎症和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途径 系统性红斑狼疮 发病机制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死亡细胞释放信号对肿瘤进展的影响及中医药干预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胜奇 李晶 +2 位作者 王能 刘成宽 王志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31,共6页
细胞存在多种多样的死亡途径,根据发生机制的不同,可分为凋亡、坏死性凋亡、焦亡、铁死亡、自噬依赖性死亡等。事实上,死亡细胞不是等待移除的惰性细胞,其可通过释放可溶性细胞因子及包含丰富生物学成分的囊泡等作为“再见”信号,进一... 细胞存在多种多样的死亡途径,根据发生机制的不同,可分为凋亡、坏死性凋亡、焦亡、铁死亡、自噬依赖性死亡等。事实上,死亡细胞不是等待移除的惰性细胞,其可通过释放可溶性细胞因子及包含丰富生物学成分的囊泡等作为“再见”信号,进一步影响周围组织及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十年来细胞死亡领域相关研究多聚焦于细胞死亡的内在调控过程,而对细胞死亡后释放信号的多样性,以及所释放信号如何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关注较少。一方面,死亡细胞释放信号可调控肿瘤炎性微环境形成、代谢、耐药、转移等各种生物学过程。此外,死亡细胞释放信号可作为第二信使,调控肿瘤微环境的免疫应答反应活性。合理利用多种多样的细胞死亡途径并采用药理学手段调节细胞死亡释放信号,有望为肿瘤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方向及策略。中医药在调节细胞死亡信号进而抑制肿瘤发生发展领域具有传统优势。拟综述主要探讨细胞死亡途径的释放信号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及中医药调控细胞死亡途径进而抗肿瘤的作用,以期为中医药抗肿瘤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死亡途径 死亡细胞释放信号 中医药 肿瘤免疫调控
下载PDF
局灶脑缺血神经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可能不同死亡途径探讨
4
作者 付学军 褚晓凡 +2 位作者 邹良玉 亓传洁 饶宜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23-627,共5页
目的本研究采用电镜和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局灶脑缺血中心区和边缘区细胞死亡形态学变化特征,探讨神经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存在的不同死亡途径。方法 78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1)假手术组6只;(2)电镜对照组2只;(3)免疫组化组30... 目的本研究采用电镜和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局灶脑缺血中心区和边缘区细胞死亡形态学变化特征,探讨神经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存在的不同死亡途径。方法 78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1)假手术组6只;(2)电镜对照组2只;(3)免疫组化组30只;(4)电镜实验组10只。3、4组大鼠分别于缺血3h、6h、12h、24h、48h取脑,假手术组和对照组为术后24h取脑。HE染色,GFAP和TUNEL染色,GFAP、TUNEL双标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观察上述指标表达情况。结果随缺血时间延长,电镜下可见缺血中心区星形胶质细胞明显肿胀,缺血12h星形胶质细胞核膜破溃,染色质漏出。而神经元电子密度增高,细胞核变形、固缩。缺血24h可见凋亡小体。缺血边缘区各时间点神经细胞的损伤程度呈明显的不一致性。免疫组化显示缺血3h中心区及边缘区均可见TUNEL阳性细胞,以边缘区为主,随缺血时间延长边缘区阳性细胞渐增多,中心区TUNEL阳性细胞递减,缺血24h后中心区罕见阳性细胞。缺血6h中心区GFAP阳性细胞明显减少,缺血12h中心区罕见阳性细胞,缺血24h后边缘区可见大量GFAP阳性细胞与中心区形成明显的阴阳分界线。GFAP和TUNEL双标染色各时间点均未见双标阳性细胞。结论凋亡可能是神经元细胞的主要死亡途径。而星形胶质细胞缺血后未见GFAP和TUNEL双标染色阳性细胞,可能是沿胀亡的途径走向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死亡途径 凋亡 胀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