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8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与红细胞比容比值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姬林娟 田欣 +1 位作者 芮涛 姚永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5期14-18,25,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与红细胞比容比值(WBCH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后发生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首次确诊STEMI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319例... 目的探讨白细胞与红细胞比容比值(WBCH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后发生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首次确诊STEMI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31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期间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69例和非MACE组250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实验室检验指标、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后发生院内MACE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WBCHR对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后发生院内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MACE组空腹血糖、尿酸、肌酐、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WBCHR水平均高于非MACE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左室射血分数均低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入院首次接触导丝至通过病变血管(D2W)时间、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病变血管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酸水平升高(OR=1.005,95%CI:1.002~1.009,P=0.004)、血红蛋白浓度降低(OR=0.964,95%CI:0.941~0.988,P=0.003),hs-CRP水平升高(OR=1.032,95%CI:1.009~1.056,P=0.007)、WBCHR水平升高(OR=1.455,95%CI:1.295~1.635,P<0.001)均为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后发生院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WBCHR预测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后发生院内MACE的曲线下面积为0.855(95%CI:0.796~0.914,P<0.001),灵敏度为63.8%,特异度为99.6%。结论WBCHR是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后发生院内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对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后发生院内MACE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细胞比容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血细胞比容、甲状腺功能指标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2
作者 谭明智 黎相银 +1 位作者 江静静 罗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8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血细胞比容(HCT)、甲状腺功能指标[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进行早期GDM筛查的孕妇临床资料,所有...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血细胞比容(HCT)、甲状腺功能指标[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进行早期GDM筛查的孕妇临床资料,所有孕妇均进行孕12~16周HbA1c、HCT、甲状腺功能指标检查及孕中期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比较孕中期OGTT正常与异常孕妇的HbA1c、HCT、甲状腺功能指标,分析孕12~16周HbA1c、HCT、甲状腺功能指标检查对GDM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200例孕妇进行孕12~16周HbA1c、HCT、甲状腺功能指标检查,192例正常、正常率为96.0%,8例异常、异常率为4.0%;经孕中期OGTT检查,正常183例、正常率为91.5%,17例异常、异常率为8.5%;孕12~16周HbA1c、HCT、甲状腺功能指标检查的异常率与孕中期OGTT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OGTT异常者的HbA1c(9.07±0.61)%、HCT(40.41±3.23)%、TSH(4.01±0.85)mlU/L均明显高于正常者的(4.69±0.35)%、(37.72±2.98)%、(1.95±0.78)mlU/L,FT_(3)(3.68±0.54)pmol/L、FT_(4)(10.22±1.59)pmol/L均明显低于正常者的(4.52±0.73)、(14.01±1.76)p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孕中期OGTT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孕12~16周HbA1c、HCT、甲状腺功能指标检查对GDM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41.2%和99.5%。结论HbA1c联合HCT、甲状腺功能指标对GDM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作为GDM患者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细胞比容 甲状腺功能 妊娠期糖尿病 诊断
下载PDF
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气分析仪测定法洛四联症患者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对比分析
3
作者 靳明扬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2期151-151,180,共2页
目的:对比采用血细胞分析仪与床旁血气分析仪检测法洛四联症患者术后血红蛋白(Hb)浓度和血细胞比容(Hct)检测值,探索2种仪器检测的结果是否有统计学差异。方法:收集重症监护室35例法洛四联症患者共133对采用美国GEM3000血气分析仪进行... 目的:对比采用血细胞分析仪与床旁血气分析仪检测法洛四联症患者术后血红蛋白(Hb)浓度和血细胞比容(Hct)检测值,探索2种仪器检测的结果是否有统计学差异。方法:收集重症监护室35例法洛四联症患者共133对采用美国GEM3000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测定患者的血液,同时留取一份标本采用美国贝克曼DxH 80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细胞分析,将2台仪器所测得的Hb和Hct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美国贝克曼DxH 800血细胞分析仪所测得的Hb和Hct值皆低于美国GEM3000血气分析仪的测定结果(P均<0.05)。结论:对于法洛四联症患者,床旁血气分析仪测定的Hb和Hct值均高于常规血细胞分析仪的测定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血红蛋白 细胞比容 细胞分析仪 血气分析仪
下载PDF
红细胞比容、血流S/D比值及同型半胱氨酸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4
作者 冯宗玉 叶丽娥 《医师在线》 2024年第5期44-46,共3页
目的探究红细胞比容、血流S/D比值及同型半胱氨酸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纳入的8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时期86例妊娠期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孕妇以... 目的探究红细胞比容、血流S/D比值及同型半胱氨酸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纳入的8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时期86例妊娠期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孕妇以及研究组不同疾病严重程度孕妇之间的红细胞比容、血流S/D比值、同型半胱氨酸表达水平进行比较,观察记录两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的红细胞比容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流S/D比值及同型半胱氨酸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重度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红细胞比容、血流S/D比值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且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高,红细胞比容越低,血流S/D比值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比容、血流S/D比值及同型半胱氨酸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异于健康孕妇,同时还与孕妇的妊娠结局存在一定的关联,血流S/D比值及同型半胱氨酸较高水平的表达与红细胞比容较低的情况增加了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比容 血流S/D比值 同型半胱氨酸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创伤性失血病人输血前后血细胞比容和酸碱度变化及其与凝血功能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双涛 杨京灵 +1 位作者 吕红艳 张晶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941-946,共6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失血病人输血前后血细胞比容(HCT)和酸碱度(pH)变化及其与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创伤性失血病人102例进行前瞻性研究临床实验,采用血凝仪检测各组HCT、pH指标,采用血栓弹力图仪检测凝血反应时间(R)、凝固角(a-Angle... 目的:探讨创伤性失血病人输血前后血细胞比容(HCT)和酸碱度(pH)变化及其与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创伤性失血病人102例进行前瞻性研究临床实验,采用血凝仪检测各组HCT、pH指标,采用血栓弹力图仪检测凝血反应时间(R)、凝固角(a-Angle)和血栓最大幅度(MA);采用Pearson回归分析检验输血前后的HCT、pH与R、a-Angle、MA值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输血前,A、B、C组HCT、pH、纤维蛋白原(Fib)、a-Angle值、MA值比较,A组<B组<C组(P<0.05);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R值比较,A组>B组>C组(P<0.05);输血后,A、B、C组各凝血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较输血前均有所改善(P<0.05)。输血前,pH、a-Angle值、MA值:D组<E组<F组(P<0.05);PT、TT、APTT、R值:D组>E组>F组;pH值F组<G组,R值F组>G组(P<0.05~P<0.01),F组和G组的a-Angle值、MA值、PT、TT、APTT、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F组的Fib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且均小于G组(P<0.05~P<0.01);输血后D、E、F、G组的pH、Fib、PT、TT、APTT、R值、a-Angle值、M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较输血前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T、pH水平越高,创伤性失血病人的ICU住院时间、出血时间越短(P<0.05~P<0.01)。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HCT和pH(<7.45)同PT、TT、APTT、R值、住院时间、出血时间等凝血指标呈负相关关系(P<0.01),同Fib、a-Angle值、MA值等凝血指标呈正相关关系,且HCT、pH在创伤性失血的凝血指标同样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创伤性失血病人的凝血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与HCT、pH下降有关,且HCT水平越低,酸中毒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故做好输血前后的HCT、pH检测对创伤性失血的临床诊治十分必要,二者也是影响其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失血 输血 细胞比容 酸碱度 凝血功能
下载PDF
消化内镜联合血细胞比容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游婷 廖鹏强 +1 位作者 蒋秋福 陈安平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528-1534,共7页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联合血细胞比容(HCT)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366例有ANVUGIB风险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ANVUGIB分为ANVUGIB组(100例)和非ANVUGIB组...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联合血细胞比容(HCT)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366例有ANVUGIB风险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ANVUGIB分为ANVUGIB组(100例)和非ANVUGIB组(266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消化内镜表现、HCT水平,LASSO回归分析筛选影响ANVUGIB发生情况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NVUGIB的影响因素并建模,R语言绘制logistic回归模型的列线图,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相关因素与列线图预测ANVUGIB的价值,决策分析曲线(DCA)验证各相关因素与列线图的临床效用。结果:ANVUGIB组红细胞计数、HCT低于非ANVUGIB组,尿素氮高于非ANVUGIB组,胃癌、消化性溃疡、血管裸露、血凝块附着患者多于非ANVUGIB组(P<0.05);经交叉验证法获取最优解筛选出6个预测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红细胞计数(OR=0.408)、HCT(OR=0.322)、胃癌(OR=6.829)、消化性溃疡(OR=8.771)、血管裸露(OR=9.461)、血凝块附着(OR=9.829)均为ANVUGIB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的列线图预测风险能力指数(C-index)为0.962,预测准确度良好,Bootstrap内部验证显示,该预测模型校准度良好;ROC曲线显示,预测ANVUGIB的AUC为0.962,敏感度为80.93%,特异度为96.24%,列线图预测ANVUGIB的AUC大于各相关因素,净获益率均高于各相关因素(P<0.05)。结论:ANVUGIB的发生受红细胞计数、HCT、胃癌、消化性溃疡、血管裸露、血凝块附着等因素影响,logistic回归模型列线图对ANVUGIB的发生风险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细胞比容 DCA曲线 ROC曲线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心肌细胞外容积计算所需血细胞比容的时间窗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尹佳妮 徐怡 +3 位作者 朱晓梅 周皛月 祝因苏 邹建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08-812,共5页
目的 探讨心脏磁共振(CMR)进行心肌细胞外容积(ECV)计算所需血细胞比容(Hct)的时间窗从CMR检查24 h内扩展到检查前后7 d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3T CMR且于24 h内、24 h~7 d、... 目的 探讨心脏磁共振(CMR)进行心肌细胞外容积(ECV)计算所需血细胞比容(Hct)的时间窗从CMR检查24 h内扩展到检查前后7 d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3T CMR且于24 h内、24 h~7 d、8~30 d及超过30 d分别测量Hct的81例患者。依据Hct与CMR检查相隔时间,将Hct分为24 h~7 d(Hct7)、8~30 d(Hct8~30)、>30 d(Hct>30)组,分别对应的ECV为ECV7、ECV8~30和ECV>30。上述Hct及ECV分别与标准Hct0及ECV0(即24 h内)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Hct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ECV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不同时间窗Hct计算的ECV使用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进行诊断效能评价。结果 Hct7、Hct8~30与Hct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19、-1.338,P均>0.05),其中Hct7与Hct0的相关性更强(r=0.923,P<0.001);ECV7、ECV8~30与ECV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150、-1.937,P均>0.05),其中ECV7与ECV0相关性更强(r=0.966,P<0.001)。Hct>30、ECV>30分别与Hct0、ECV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48,P=0.044;Z=-2.008,P=0.045)。以ECV0为标准,ECV7检测ECV增高(≥30%)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7.1%、97.8%和97.5%。结论 CMR检查前后7 d的Hct可用于ECV的计算,时间窗超过1个月的Hct计算ECV与标准ECV存在差异且诊断效能下降,不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心脏病学 细胞比容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联合白细胞/红细胞比容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戴凯 罗雅菲 +5 位作者 李志兵 熊芊卉 熊瑶 宋志芳 熊文俊 熊智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81-1285,共5页
目的 探究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NPAR)联合白细胞/红细胞比容(WBCH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发生心脏破裂(CR)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STEMI患者,最终筛选纳入CR患者(CR组)126例和非CR患者(非CR组)331例。通过Logisti... 目的 探究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NPAR)联合白细胞/红细胞比容(WBCH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发生心脏破裂(CR)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STEMI患者,最终筛选纳入CR患者(CR组)126例和非CR患者(非CR组)331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NPAR、WBCHR及其他因素对STEMI后发生CR风险影响,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PAR、WBCHR及两者联合对CR的预测价值。结果 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OR=1.04,95%CI:1.00~1.08,P=0.033)、收缩压(OR=0.98,95%CI:0.97~1.00,P=0.032)、红细胞(OR=0.50,95%CI:0.26~0.95,P=0.033)、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OR=0.36,95%CI:0.18~0.75,P=0.006)、NPAR(OR=2.44,95%CI:1.13~5.30,P=0.024)和WBCHR(OR=1.08,95%CI:1.04~1.12,P<0.001)是CR的独立影响因素。在ROC曲线分析中,NPAR和WBCHR单独预测CR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95%CI:0.76~0.86,P<0.001)、0.83(95%CI:0.78~0.88,P<0.001),两者联合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95%CI:0.81~0.90,P<0.001)。结论 NPAR和WBCHR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预测STEMI后发生CR的准确性,为该疾病的前期预防提供了简便易得的有效预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破裂 急性心肌梗死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 细胞/红细胞比容
下载PDF
血清血小板分布宽度和降钙素原及红细胞比容水平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曾圆 李霞 +1 位作者 文艳萍 陈玉萍 《当代医学》 2023年第36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血小板分布宽度(PDW)、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比容(HCT)水平与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2年1月于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50例AP患者作为AP组,再根据BalthazarCT严重指数(CTSI)分... 目的分析血清血小板分布宽度(PDW)、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比容(HCT)水平与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2年1月于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50例AP患者作为AP组,再根据BalthazarCT严重指数(CTSI)分为轻度(n=25)、中度(n=15)和重度(n=10);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的3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及AP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PDW、PCT、HCT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PDW、PCT、HCT与A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分析PDW、PCT、HCT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AP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AP组PDW大于对照组,PCT水平、HC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患者PDW大于轻度、中度患者,PCT水平、HCT均高于轻度、中度患者,且中度患者PCT水平、HCT均高于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DW、PCT、HCT与AP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DW、PCT、HCT联合检测预测AP严重程度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PDW、PCT、HCT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严重程度与血清PDW、PCT、HCT水平呈正相关,且PDW、PCT、HCT联合检测对AP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较高,临床可通过上述指标准确判断、预测患者疾病的发展、转归,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分布宽度 降钙素原 细胞比容 急性胰腺炎 严重 相关性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及红细胞比容的临床意义
10
作者 彭志芳 刘济纯 +2 位作者 刘翠华 彭先果 李日艳 《当代医学》 2023年第33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红细胞比容(HCT)和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宜春浙赣友好医院收治的30例AECOPD患者作为AECOPD组,30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COPD稳定...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红细胞比容(HCT)和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宜春浙赣友好医院收治的30例AECOPD患者作为AECOPD组,30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COPD稳定期组,另选取3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D-D、HCT和FIB水平检测,比较3组D-D、HCT和FIB水平,分析血气分析指标与D-D、HCT、FIB的相关性。结果COPD稳定期组与AECOPD组D-D、FIB水平及HCT均高于对照组,且AECOPD组高于COPD稳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动脉血氧分压(PaO_(2))与D-D、FIB、HCT呈负相关(r<0,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与D-D、FIB、HCT呈正相关(r>0,P<0.05)。结论血浆D-D、HCT、FIB与AECOPD患者病情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D-二聚体 细胞比容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子痫前期与孕期体重指数增长及红细胞比容等因素相关研究
11
作者 唐丽 邹燕红 +1 位作者 邹思梅 邱德星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期91-93,118,共4页
目的 探讨妊娠期子痫前期(PE)与孕期体重指数(BMI)增长和红细胞比容等与正常妊娠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21年1-12月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建卡产检孕妇资料,根据妊娠期是否诊断为PE作为分组依据,纳入PE(研究组)52例、正... 目的 探讨妊娠期子痫前期(PE)与孕期体重指数(BMI)增长和红细胞比容等与正常妊娠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21年1-12月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建卡产检孕妇资料,根据妊娠期是否诊断为PE作为分组依据,纳入PE(研究组)52例、正常妊娠(对照组)40例,分别观察体重、BMI和血常规。结果与建卡时BMI相比,研究组孕中期和孕晚期BMI增长情况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分娩前BMI增长情况(5.97±1.22)kg/m2vs.(5.01±1.17)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2,P <0.05)。随着孕期的进展,血细胞比容(HCT)和血红蛋白(HB)呈不断增高趋势,血小板(PLT)则不断降低。通过进一步比较,两组孕晚期HCT≥35%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13,P <0.05),孕中期、分娩前HCT、HB、PLT及孕晚期HB、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建卡时相比分娩前BMI增长≥5 kg/m2的孕妇发生PE是建卡时相比分娩前BMI增长<5 kg/m2孕妇的3.112倍。结论 PE可能与孕期BMI增长过大有关,但与HCT、HB、PLT间尚未发现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孕期体重指数增长 细胞比容 相关
下载PDF
血细胞比容与血浆白蛋白差值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12
作者 兰秀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45-48,共4页
分析血细胞比容(HCT)与血浆白蛋白(ALB)差值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桂林市妇幼保健院ARDS新生儿160例为ARDS组,分为轻度组(n=39)、中度组(n=78)和重度组(n=43),同时分为预后良好组(n=... 分析血细胞比容(HCT)与血浆白蛋白(ALB)差值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桂林市妇幼保健院ARDS新生儿160例为ARDS组,分为轻度组(n=39)、中度组(n=78)和重度组(n=43),同时分为预后良好组(n=115)和预后不良组(n=45)。选取同期4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HCT、ALB水平,血细胞比容与血浆白蛋白差值(HCT-ALB)、氧指数(OI),分析ARDS新生儿病情与HCT-ALB、OI的相关性,并采用ROC曲线评估HCT-ALB对ARDS患儿预后不良的预测能力。结果 随着ARDS病情加重,HCT、HCT-ALB、OI呈上升趋势,ALB呈下降趋势;预后不良组的ALB较预后良好组低,HCT、HCT-ALB、OI高;HCT-ALB与ARDS严重程度相关,均P<0.05。HCT-ALB预测ARDS患儿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9,灵敏度为93.30%,特异度为40.90%。结论 随着HCT-ALB增大,ARDS严重程度增加,HCT-ALB在评估ARDS严重程度和预测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比容 血浆白蛋白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便携式血糖仪系统准确性评价及血细胞比容对其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艾承锦 廖明星 +3 位作者 潘瑞琪 陈玲娟 陈晓玲 张爽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4期2003-2005,2008,共4页
目的评价便携式血糖仪系统准确性及血细胞比容对其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参照GB/T19634-2005的要求选择50例临床标本,选择当前应用广泛的5种型号血糖仪各2台,分别进行双份测定,与己糖激酶法结果比较,评价血糖仪的系统准确性。制备... 目的评价便携式血糖仪系统准确性及血细胞比容对其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参照GB/T19634-2005的要求选择50例临床标本,选择当前应用广泛的5种型号血糖仪各2台,分别进行双份测定,与己糖激酶法结果比较,评价血糖仪的系统准确性。制备高、中、低血糖浓度各5个血细胞比容水平的标本,分别用5款血糖仪测定血糖浓度,与己糖激酶法结果比较,评价不同血糖浓度水平下血细胞比容对血糖仪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结果按照ISO 15197:2003的准确性判断标准,StatStrip Xpress、Accu-Check、Optium Xceed、Contour TS、Rightest GM300在准确限内的结果分别为100%、99%、97%、100%、75%;按照新版ISO 15197:2013的标准,StatStrip Xpress、Accu-Check、Optium Xceed、Contour TS、Rightest GM300在准确限内的结果分别为100%、99%、92%、98%、72%。在高、中、低3种血糖浓度、5个血细胞比容水平下,StatStrip Xpress的结果符合ISO15197:2003和ISO15197:2013的准确性要求;Accu-Check的结果满足ISO 15197:2003的准确性要求;Optium Xceed、Contour TS、Rightest GM300的检测结果超出了ISO15197:2003的最低允许限或无检测结果。结论血糖仪检测体系之间的准确性差异较大,部分血糖仪符合新版ISO15197:2013标准,大部分符合ISO15197:2003的要求,个别血糖仪达不到ISO15197:2003的准确性最低标准。在使用前需要对其进行评价或验证,同一医院不同血糖仪之间需要进行比对以确保血糖结果的准确可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血糖仪 准确性 细胞比容
下载PDF
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舒张压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14
作者 丁飞 王梅 +1 位作者 赵进容 赵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1-583,共3页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舒张压(DBP)的相关性。方法 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均在入院后监测动态血压,24 h DBP分为五组。其中A组(90 mm Hg>DBP≥80 mm Hg)18例,B组(80 mm Hg>DBP≥70 mm Hg)29例,C组(...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舒张压(DBP)的相关性。方法 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均在入院后监测动态血压,24 h DBP分为五组。其中A组(90 mm Hg>DBP≥80 mm Hg)18例,B组(80 mm Hg>DBP≥70 mm Hg)29例,C组(70 mm Hg>DBP≥60 mm Hg)22例,D组(60 mm Hg>DBP≥50 mm Hg)23例,E组(DBP<50 mm Hg)8例。比较各组患者血常规指标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组患者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患者红细胞(RBC)、HB、HCT比较差异显著(P<0.05),RBC比较,A组>B组>C组>E组>D组,HB、HCT比较,A组>B组>C组>D组>E组(P<0.05);老年高血压患者DBP和RBC(r=0.302,P=0.000)、HB(r=0.324,P=0.000)、HCT(r=0.195,0.000)之间呈正相关。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DBP水平和HB、HCT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并且HB、HCT水平随着DBP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在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诊断中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舒张压 血红蛋白 细胞比容
下载PDF
红细胞比容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倩倩 崔建国 +3 位作者 王树娟 刘学英 黄丽 张清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70-373,共4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比容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老年患者59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422例和非冠心病组176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血常规、血生化等多项指标的差异,计算冠状动... 目的探讨红细胞比容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老年患者59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422例和非冠心病组176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血常规、血生化等多项指标的差异,计算冠状动脉病变的SYNTAX评分。结果冠心病组年龄、男性、吸烟、糖尿病、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空腹血糖、TG、LDL-C、脂蛋白(a)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HDL-C明显低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红细胞比容与SYNTAX评分呈负相关(r=-0.151,P=0.000)。红细胞比容对冠心病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89(95%CI:0.540~0.639,P=0.001)。其中红细胞比容截断点为39.95%,敏感性为61.1%,特异性为46.6%。结论红细胞比容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红细胞比容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冠心病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比容 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降钙素原、D-二聚体、红细胞比容及血气分析在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6
作者 盛艳玲 李志娟 +3 位作者 杜新兴 王健兵 袁雅冬 张景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921-924,共4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红细胞比容(HCT)及血气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呼吸科住院治疗的AECOPD患者150例,根据心脏超声检测的肺动脉收缩压(...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红细胞比容(HCT)及血气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呼吸科住院治疗的AECOPD患者150例,根据心脏超声检测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值分为AECOPD合并PAH组(PAH组,PASP≥35 mmHg)76例和AECOPD无合并PAH组(无PAH组,PASP<35 mmHg)74例。 PAH组依据PASP程度分为轻度亚组(PASP 35~50 mmHg)28例,中度亚组(PASP >50~70 mmHg)36例,重度亚组(PASP>70 mmHg)12例;检测比较2组患者及各亚组间PCT、D-D、HCT及动脉血气分析,并将PASP与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PAH组患者PCT、D-D、HCT、PaCO2高于无PAH组患者,PaO2、SaO2低于无PAH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16.090、-19.968、45.643、16.403、9.624、9.709, P =0.000)。(2)重度亚组患者PCT、D-D 、HCT、PaCO2高于中度亚组,PaO2、SaO2低于中度亚组;中度亚组患者PCT、D-D、HCT、PaCO2高于轻度亚组,PaO2、SaO2低于轻度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204.063、281.335、149.419、179.823、215.399、138.106, P =0.000)。(3) PCT、D-二聚体、HCT、PaCO2与PASP呈正相关( r =0.982、0.983、0.979、0.987, P =0.000),PaO2、SaO2与PASP呈负相关( r =-0.991、-0.966, P =0.000)。结论 PCT、D-D、HCT及动脉血气分析可以较好的反应AE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程度,可以作为监测 AECOPD 合并PAH患者病情变化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D-二聚体 细胞比容 血气分析 急性加重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收缩压
下载PDF
老老年高血压病人舒张压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偲偲 胡元会 +3 位作者 魏艺 杜柏 褚瑜光 李可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9期936-939,共4页
目的探讨老老年高血压病人不同舒张压(DBP)分级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老年高血压病人169例,均询问病史、行血常规、生化检查和动态血压监测;按照24 h平均舒张压水平分为5组:1组(DBP≥80 mm Hg)17例,2组(DBP 70 mm ... 目的探讨老老年高血压病人不同舒张压(DBP)分级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老年高血压病人169例,均询问病史、行血常规、生化检查和动态血压监测;按照24 h平均舒张压水平分为5组:1组(DBP≥80 mm Hg)17例,2组(DBP 70 mm Hg^79 mm Hg)23例,3组(DBP 60 mm Hg^69 mm Hg)58例,4组(DBP 50 mm Hg^59 mm Hg)62例,5组(DBP<50 mmHg)9例。比较各组间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等指标。结果各组血红蛋白水平比较:1组(137.53 g/L±16.46 g/L)>2组(133.37 g/L±15.08 g/L)>3组(128.39 g/L±17.91 g/L)>4组(120.61 g/L±16.03 g/L)>5组(120.38 g/L±13.38 g/L);各组红细胞比容比较:1组[(64.65±95.83)%]>2组[(40.06±3.86)%]>3组[(38.32±5.18)%]>5组[(36.10±3.24)%>4组[(36.08±4.68)%]。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舒张压与血红蛋白(r=0.313,P=0.000)、红细胞比容(r=0.196,P=0.01)呈正相关。结论老老年高血压病人DBP水平与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呈显著相关性,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水平随DBP水平的增高而明显增高。故在老老年高血压病人的临床诊疗中,对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的观测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老年 舒张压 血红蛋白 细胞比容
下载PDF
D-二聚体、血细胞比容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杨小花 苏洁 徐建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746-2748,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D-二聚体(D-D)、血细胞比容(HC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肺动脉压力、动脉血气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科2014年2~8月收治的124例AECOPD患者,以多普勒心脏超声估计肺动脉收缩...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D-二聚体(D-D)、血细胞比容(HC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肺动脉压力、动脉血气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科2014年2~8月收治的124例AECOPD患者,以多普勒心脏超声估计肺动脉收缩压力(PASP),根据是否存在PAH分为PAH组(52例)、无PAH组(72例),分别测定每位患者的血浆D-D、HCT、动脉血气,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D-D、HCT、血气分析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PAH组患者D-D、HCT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430,0.499,均P<0.01);PO2与D-D、HCT、PASP水平呈负相关(r=-0.299,-0.376;-0.440,P<0.01或P<0.05),PCO2与HCT、PASP水平呈正相关(r=0.58,0.352,P<0.05或P<0.01)。结论 D-D、HCT水平可反映和估测AECOPD患者肺动脉压力的升高及其程度,对于早期诊断、治疗AE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及判断AECOPD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肺动脉高压 D-二聚体 细胞比容 血气分析
下载PDF
两种不同入路方式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钢板内固定术预后及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韩学明 李威 孙忠良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3813-3814,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方式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钢板内固定术后预后及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转归的影响。方法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7例按照入选患者病历号单双号顺序,随机分为不切开旋前方肌(不切开组)36例,传统L形切开旋前方肌(切开组)41例...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方式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钢板内固定术后预后及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转归的影响。方法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7例按照入选患者病历号单双号顺序,随机分为不切开旋前方肌(不切开组)36例,传统L形切开旋前方肌(切开组)41例。术后通过影像学检查分析骨折愈合、内固定物放置情况;术后6 w、3个月分别进行一次门诊随访,观察预后指标;检测术前、手术日、术后1、6 w、3个月的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转归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均获得6~12个月的随访,术后3个月门诊随访影像学检查显示,两组骨折部位均愈合良好,钢板内固定牢固且位置较佳,但不切开组有1例、切开组有2例手术植入的螺钉从背侧骨皮质穿出。术后6 w时不切开组腕关节屈伸范围、前臂旋转范围明显大于切开组,握力明显强于切开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评分明显高于切开组(P<0.05);两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水平均在术后1 w降至最低点,术后3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不切开组术后1、6 w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水平明显高于切开组(P<0.05)。结论旋前方肌的保留能够明显缩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血红蛋白水平、血细胞比容的恢复时间,提升预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 骨折 血红蛋白 细胞比容 旋前方肌
下载PDF
细胞比容对人全血细胞介电谱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伟红 崔湘屏 马青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124,共4页
在10kHz^100MHz频率范围内,通过阻抗分析仪观察了血细胞比容对人全血细胞介电谱和Cole-Cole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血细胞比容CT的增加,低频段介电常数εL和介电增量△ε增加;低频段电导率κL和高频率段电导率κh减小,电导率增量△κ增... 在10kHz^100MHz频率范围内,通过阻抗分析仪观察了血细胞比容对人全血细胞介电谱和Cole-Cole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血细胞比容CT的增加,低频段介电常数εL和介电增量△ε增加;低频段电导率κL和高频率段电导率κh减小,电导率增量△κ增加;介电常数Cole-Cole图的半径、面积、右截距增加,圆心右移;反之,电导率Cole-Cole图的半径、面积、左右截距减少,圆心左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全血细胞 细胞比容 介电谱 介电常数 电导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