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33篇文章
< 1 2 2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嗜酸细胞类癌2例
1
作者 丁莉 郑杰 +3 位作者 韩义明 敖金娥 饶兰 范婉婷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57-358,共2页
例1,患者女性,56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咳嗽伴咯血;10天前症状加重并抗炎治疗稍好转。CT见肺门卵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肿块,边缘清晰。血清肿瘤标志物均在正常范围,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4.89 ng/ml(参考值0~16.3 ng/ml)。行左上肺叶全切及部... 例1,患者女性,56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咳嗽伴咯血;10天前症状加重并抗炎治疗稍好转。CT见肺门卵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肿块,边缘清晰。血清肿瘤标志物均在正常范围,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4.89 ng/ml(参考值0~16.3 ng/ml)。行左上肺叶全切及部分淋巴结切除,每半年复查CT,术后3年,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嗜酸细胞类 临床病理特点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阑尾杯状细胞类癌7例CT影像表现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伟 孙宏亮 +2 位作者 裴响 李季 郝金燕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4期8-9,19,共3页
目的探讨阑尾杯状细胞类癌的CT影像表现及特点,以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阑尾杯状细胞类癌患者的临床及相关影像学资料,并复习、结合文献,探讨该罕见病的术前影像学诊断方法。结果本组研究7例患者,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30... 目的探讨阑尾杯状细胞类癌的CT影像表现及特点,以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阑尾杯状细胞类癌患者的临床及相关影像学资料,并复习、结合文献,探讨该罕见病的术前影像学诊断方法。结果本组研究7例患者,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30~72岁,平均52.6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及CT检查。除1例超声漏诊,1例误诊为肠系膜囊肿,其余病例超声均表现为阑尾管腔不同程度扩张,表现为管状低回声。CT表现为右下腹阑尾呈管状扩张,沿阑尾长轴方向;病灶边缘光滑,囊壁厚度均匀,未发现明显壁结节或囊壁钙化;病灶内密度均匀,CT值通常大于25HU;部分病变累及盲肠末端,部分病变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并可见小淋巴结显示。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并获得病理结果。结论认识、了解阑尾杯状细胞类癌CT影像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杯状细胞类 体层摄影术 病理
下载PDF
基于ARIMA模型的临床红细胞类血液需求预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谢淑红 张思静 +2 位作者 严伟斌 王明元 汤龙海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633-636,共4页
目的:建立适用于苏州市区临床红细胞类血液需求预测的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从需求出发指导采供血机构对地区血液资源进行合理采集、科学调配。方法:收集区域临床用血历史数据,采... 目的:建立适用于苏州市区临床红细胞类血液需求预测的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从需求出发指导采供血机构对地区血液资源进行合理采集、科学调配。方法:收集区域临床用血历史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选取苏州市区2009-2019年每月红细胞类成分血的临床使用数据,运用SPSS 2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ARIMA模型构建,通过模型识别、参数估计及最优模型检验,确定临床红细胞类血液预测的最优模型。运用所得最优模型对2020年1-11月红细胞类成分血临床用量进行预测,将预测值与实际数值对比,验证模型预测效果。结果:最优模型为ARIMA(0,1,1)(0,1,1)12,残差的ACF自相关函数值和PACF偏自相关函数值均在95%CI内,同时杨-博克斯Q统计量值为17.992,P>0.05,残差序列不存在自相关,通过白噪声检验。对2020年1-11月苏州市区红细胞类成分血临床用量进行预测,预测值与实际值曲线趋势基本相同,且预测值均在95%CI内,平均相对误差较小,为8.21%,模型预测效果较好。结论:苏州地区临床红细胞类血液需求预测研究的最优模型为ARIMA(0,1,1)(0,1,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细胞类血液 血液需求
下载PDF
人肥大细胞类糜蛋白酶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4
4
作者 陈章权 黄震 +3 位作者 何天文 陆田田 梁晓东 何韶衡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25-1027,共3页
目的:克隆人肥大细胞类糜蛋白酶cDNA,并进行原核表达,制备重组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兔抗类糜蛋白酶多克隆抗体。方法:用RT-PCR技术克隆类糜蛋白酶cDNA,用Gateway技术构建表达载体,以大肠杆菌为宿主,用L-阿拉伯糖诱导重组肥大细胞类糜蛋白... 目的:克隆人肥大细胞类糜蛋白酶cDNA,并进行原核表达,制备重组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兔抗类糜蛋白酶多克隆抗体。方法:用RT-PCR技术克隆类糜蛋白酶cDNA,用Gateway技术构建表达载体,以大肠杆菌为宿主,用L-阿拉伯糖诱导重组肥大细胞类糜蛋白酶的表达,经Ni-NTA-Agarose柱层析纯化后,以其为免疫原制备兔抗类糜蛋白酶多抗,并以间接ELISA测定抗体效价,以Westernblot鉴定抗体的特异性。结果:成功地克隆了人肥大细胞类糜蛋白酶cDNA,并在大肠杆菌BL21-AI中表达成功,用纯化的重组类糜蛋白酶为免疫原,免疫家兔制备了兔抗类糜蛋白酶抗体,ELISA结果显示效价达1:12800,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抗体能特异结合类糜蛋白酶。结论:以纯化的重组类糜蛋白酶为免疫原,成功地制备了效价及特异性较高的兔抗类糜蛋白酶抗体,为进一步建立简便的类糜蛋白酶检测方法及研究类糜蛋白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肥大细胞类糜蛋白酶 表达 抗体 制备
下载PDF
肺嗜酸细胞类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卢洪胜 李燕 +4 位作者 石群立 周晓军 马捷 马恒辉 陆珍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肺嗜酸细胞类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要点及生物学特征。方法对3例肺嗜酸细胞类癌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并复习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该肿瘤好发于男性,发病年龄16~80岁(平均49.9岁),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及... 目的探讨肺嗜酸细胞类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要点及生物学特征。方法对3例肺嗜酸细胞类癌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并复习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该肿瘤好发于男性,发病年龄16~80岁(平均49.9岁),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及咯血为主。组织学:肿瘤细胞呈卵圆形、多边形,胞质丰富,内见大量嗜酸性颗粒。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表达神经分泌标记物NSE、Syn、CgA及CK阳性。电镜下胞质内见神经内分泌颗粒及较多肿胀的线粒体。随访3例中有2例癌转移。结论肺嗜酸细胞类癌是一类罕见的、具有独特形态特征的神经内分泌癌,诊断主要依靠组织学、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其生物学行为类似于不典型类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嗜酸性细胞类 免疫组织化学 显微镜检查 电子
下载PDF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肛管直肠动力及感觉功能与外周血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超 迟雁 +1 位作者 王化虹 吴黎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20-1325,共6页
背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病因由多因素参与,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至今尚未阐明。其中肛管直肠动力异常和内脏高敏感是参与的重要因素。高分辨率肛管直肠测压(HR-ARM)是一项对肛管直肠运动及感觉功能进行测定的新技术。肥大细胞... 背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病因由多因素参与,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至今尚未阐明。其中肛管直肠动力异常和内脏高敏感是参与的重要因素。高分辨率肛管直肠测压(HR-ARM)是一项对肛管直肠运动及感觉功能进行测定的新技术。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MCT)是肥大细胞分泌的重要递质,其水平可作为肥大细胞活化程度的生物学标志。目的采用HR-ARM检测D-IBS患者是否具有肛管直肠动力及感觉功能异常,检测血MCT水平评估DdBS患者肥大细胞活化程度,验证血MCT水平与肛管直肠运动及感觉指标的相关性,探讨血MCT作为D-IBS生物学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1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符合罗马Ⅲ标准的D-IBS患者21例为病例组,进行HR-ARM,检测肛管静息压、静息肛管最大收缩力、高压带长度,自主缩肛运动时肛门最大收缩压、持续挤压时间,模拟排便时肛门残余压、肛门松弛率、直肠压力及直肠肛管压力差,直肠肛门抑制反射(RAIR)、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冲动阈值,最大耐受容量等。同时纳入同时期进行HR-ARM、完成上述指标检测且评估无异常的非D-IBS患者24例为对照组。应用竞争性抑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HSA)检测血MCT水平。结果对照组与病例组肛管静息压、静息肛管最大收缩力、自主缩肛运动时持续挤压时间、模拟排便时肛门松弛率、RAIR、最大耐受容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静息高压带长度、自主缩肛运动时肛门最大收缩压、模拟排便时肛门残余压、直肠压力、直肠肛管压力差较对照组升高,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冲动阈值较对照组降低(P<0.05)。对照组血MCT水平为(15.28±2.66)μg/L,低于病例组的(22.24±7.66)μg/L(Z=-3.628,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D-IBS患者血MCT水平与初始感觉阈值呈负相关(r_s=-0.524,P=0.015)。结论 HR-ARM可作为临床检测DdBS患者肛管直肠动力及感觉功能异常的有效手段;血MCT可作为D-IBS的有效生物标志物进一步探讨,并与肛管直肠初始感觉阈值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高分辨率肛管直肠测压 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
下载PDF
实验性兔羊水栓塞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的含量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高彩荣 任广睦 +2 位作者 侯养栋 王英元 范厚声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观察家兔羊水栓塞 (AFE)后肺组织中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 (MCT)含量的变化。方法分别于健康怀孕家兔耳缘静脉注入羊水、制造羊水栓塞的动物模型 ;取肺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MCT染色 ,镜下观察AFE兔肺组织中MCT的变化。结果对... 目的观察家兔羊水栓塞 (AFE)后肺组织中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 (MCT)含量的变化。方法分别于健康怀孕家兔耳缘静脉注入羊水、制造羊水栓塞的动物模型 ;取肺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MCT染色 ,镜下观察AFE兔肺组织中MCT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兔肺组织MCT呈弱阳性反应 (平均阳性细胞计数 11 2 5个 ) ,注入羊水组和注入胎盘提取液与羊水混合液组肺组织中MCT呈强阳性反应 (平均阳性细胞计数分别为 3 2 98和 45 5 3个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羊水栓塞 免疫组织化学 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
下载PDF
肺嗜酸细胞类癌2例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陆鸣 陈书媛 +1 位作者 宋红梅 张长淮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77-78,共2页
目的 探讨肺嗜酸细胞类癌的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 2例肺嗜酸细胞类癌的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2例肺嗜酸细胞类癌的组织病理学特点 :瘤细胞胞质内有多量嗜酸性细颗粒。免疫组化 :角蛋白、... 目的 探讨肺嗜酸细胞类癌的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 2例肺嗜酸细胞类癌的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2例肺嗜酸细胞类癌的组织病理学特点 :瘤细胞胞质内有多量嗜酸性细颗粒。免疫组化 :角蛋白、NSE、CgA、Syn呈阳性表达 ,S 1 0 0呈阴性表达。电镜 :瘤细胞胞质内见多量神经内分泌颗粒和增多的线粒体。结论 肺嗜酸细胞类癌具独特的病理学特点 ,免疫组化和电镜结果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嗜酸细胞类 病理学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肺癌
下载PDF
肺透明细胞类癌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9
作者 许森林 段光杰 +1 位作者 申丽丽 阎晓初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30-1233,共4页
目的探讨肺透明细胞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来自本院胸外科的1例肺透明细胞类癌青年男性患者的手术标本切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结合文献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患者因体检... 目的探讨肺透明细胞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来自本院胸外科的1例肺透明细胞类癌青年男性患者的手术标本切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结合文献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患者因体检发现右下肺包块2年入院,切除标本见肿瘤位于右下肺边缘,为一边界清楚、质地中等的灰白色类圆形结节。镜下观察见均匀一致的肿瘤细胞呈片状或巢团状排列,细胞体积较大,细胞质透明,核圆居中。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CD56、Syn、CgA均为强阳性,CK、TTF-1阳性,Ki-67阳性细胞数<1%,S-100蛋白灶性阳性,Vimentin间质血管阳性,而HMB45、SMA、GFAP、Actin均为阴性。病理诊断:肺透明细胞类癌。行肺叶切除术后至今(6年)未见复发转移。结论肺透明细胞类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仔细的大体检查、广泛取材和正确的免疫组化标记是诊断的关键;准确的病理组织学分型对治疗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细胞类 病理组织学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阑尾杯状细胞类癌的病理特征与治疗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卓才 冯晓冬 +1 位作者 黄小让 陈炳旭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7-519,共3页
目的 探讨阑尾杯状细胞类癌(GCC)的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分析8例阑尾GCC的病理特征及治疗特点.结果 本组阑尾GCC患者年龄(53.5±12.3)岁,男5例,女3例,常表现为阑尾炎,少数无症状或右下腹肿块.多因阑尾炎或其他手术偶然诊断.肿瘤... 目的 探讨阑尾杯状细胞类癌(GCC)的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分析8例阑尾GCC的病理特征及治疗特点.结果 本组阑尾GCC患者年龄(53.5±12.3)岁,男5例,女3例,常表现为阑尾炎,少数无症状或右下腹肿块.多因阑尾炎或其他手术偶然诊断.肿瘤浸润阑尾肌层或浆膜层不形成肿块.治疗首选手术,依据肿瘤大小和浸润转移范围选择阑尾切除和(或)半结肠切除术,〉50岁女性主张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卵巢一并切除.随访26~79个月,平均(53.6±2.3)个月,未见复发转移.结论 阑尾GCC罕见,不形成明显肿块,临床无特异性特征.治疗依据肿瘤部位、大小、浸润和转移范围决定手术和(或)化疗方案.预后大多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杯状细胞类 临床病理 治疗
下载PDF
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彩荣 任广睦 +2 位作者 范厚声 侯养栋 王英元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12-214,共3页
目的 观察过敏性休克死亡者咽喉、肺、小肠组织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 (MCT) ,探讨过敏性休克死亡法医鉴定的形态学依据。方法 交通事故致严重颅脑损伤死亡者 10例 (对照组 )、明确诊断为过敏性休克死亡者 15例(实验A组 )和羊水栓塞死亡... 目的 观察过敏性休克死亡者咽喉、肺、小肠组织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 (MCT) ,探讨过敏性休克死亡法医鉴定的形态学依据。方法 交通事故致严重颅脑损伤死亡者 10例 (对照组 )、明确诊断为过敏性休克死亡者 15例(实验A组 )和羊水栓塞死亡者 8例 (实验B组 )的尸体 ,分别取其咽喉部、肺及小肠组织 ,石蜡切片 ,HE染色及用免疫组化超敏SP法进行MCT染色。结果 实验A组的咽喉部组织充血、水肿 ,咽喉部粘膜下层MCT增多 (MCT颗粒计数为 48 2 3 ) ;实验B组的咽喉部粘膜下层MCT增多 (MCT颗粒计数为 42 72 )。肺间质尤其是小支气管壁及小血管壁上MCT增多 (MCT颗粒计数分别为 46 98和 43 5 0 ) ,小肠粘膜层MCT增多 (MCT颗粒计数分别为 48 2 3和 42 72 )。对照组的咽喉部、肺和小肠MCT颗粒计数较少 ,分别为 7 79、 12 94和 2 0 2 5。实验A组与对照组相比 ,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实验A、B组相比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过敏性休克及羊水栓塞死亡的尸体 ,其咽喉部组织、肺组织及胃肠道组织MCT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 免疫组化 染色 法医病理学 过敏性休克 羊水栓塞
下载PDF
阑尾杯状细胞类癌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2
作者 姚敏 孙亦慧 申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49-250,共2页
关键词 阑尾杯状细胞类 病理检查 诊断 免疫表型
下载PDF
阑尾杯状细胞类癌1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雅杰 赵兰 卢德宏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5期391-391,共1页
患者女性,79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7h,以急性阑尾炎入院。查体:T38.5℃,腹软,右下腹可及压痛,麦氏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卫。WBC 8.6×109/L,NE80.2%。术中见阑尾长10 cm,直径1 cm,明显充血、水肿,远端炎症重,系膜充血、水... 患者女性,79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7h,以急性阑尾炎入院。查体:T38.5℃,腹软,右下腹可及压痛,麦氏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卫。WBC 8.6×109/L,NE80.2%。术中见阑尾长10 cm,直径1 cm,明显充血、水肿,远端炎症重,系膜充血、水肿。病理检查巨检:灰红、灰黑色阑尾1个,8 cm×0.8 cm×1 cm大小。镜检:阑尾为急性化脓性炎症,局部为坏疽性炎症。远瑞管腔扩张,中段管腔狭窄,管壁增厚,增厚处肿瘤组织弥漫性浸润,侵犯阑尾壁全层达浆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 杯状细胞类 诊断
下载PDF
2例阑尾杯状细胞类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晓娟 朱燕 +1 位作者 杨其昌 沈屹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8-240,共3页
阑尾杯状细胞类癌(goblet cell carcinoid,GCC)是原发于阑尾.同时具有腺样和内分泌分化特征的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本文报道2例GCC.并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 阑尾杯状细胞类 临床病理特征 病理分析 内分泌分化 内分泌肿瘤 cell GCC
下载PDF
阑尾杯状细胞类癌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道胜 班媛媛 +2 位作者 侯刚 王青 李静文 《实用癌症杂志》 2011年第1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阑尾杯状细胞类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方法对3例阑尾杯状细胞类癌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分析,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3例阑尾杯状细胞类癌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4岁,临床表现均为右下腹痛,术前均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肿瘤... 目的探讨阑尾杯状细胞类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方法对3例阑尾杯状细胞类癌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分析,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3例阑尾杯状细胞类癌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4岁,临床表现均为右下腹痛,术前均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肿瘤均位于阑尾尖部,平均直径为8.5 mm,组织学上由形态一致的杯状细胞形成巢状结构,呈浸润性生长,3例均侵及阑尾浆膜层。免疫表型:Syn及CgA均呈阳性,CK、NSE为局灶性阳性,CEA均为弥漫性阳性。随访至2010年6月均为无瘤生存。结论阑尾杯状细胞类癌是1种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上具有外分泌和内分泌双重特点的肿瘤,较经典类癌更具侵袭性,需与腺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 神经内分泌 杯状细胞类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广西柳州市血小板及红细胞类制剂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兴智 许建荣 +5 位作者 李聚林 英建民 梁玉君 黄伟文 韦海春 徐阳曦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535-536,539,共3页
目的了解柳州市血小板及红细胞类制剂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对2001-2012年柳州市各医院血小板及红细胞类制剂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12年柳州市各医院使用血小板制剂比例呈增长趋势(P〈0.05),红细胞类制剂比例呈下降趋势... 目的了解柳州市血小板及红细胞类制剂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对2001-2012年柳州市各医院血小板及红细胞类制剂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12年柳州市各医院使用血小板制剂比例呈增长趋势(P〈0.05),红细胞类制剂比例呈下降趋势(P〈0.05)。2001-2012年临床使用血小板制剂由622 U/年增加至5 782 U/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2.47%;临床使用血小板制剂的比例由1.39%增加至6.85%;临床使用红细胞类制剂由43 986 U/年增加至78 596 U/年;临床使用红细胞类制剂的比例由98.61%降低至93.15%。结论临床使用血小板制剂的比例逐年增长,红细胞类制剂比例呈下降趋势是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制剂 细胞类制剂 成分输血 无偿献血 柳州市
下载PDF
肺嗜酸细胞类癌一例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景璋 甘梅富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肺嗜酸细胞类 病理组织学 鉴别诊断 预后 肿瘤转移
下载PDF
阑尾杯状细胞类癌1例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洪亮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阑尾肿瘤 杯状细胞类 病例报道
下载PDF
肺嗜酸细胞类癌1例报告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景璋 甘梅富 《肿瘤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44-244,共1页
关键词 肺肿瘤 嗜酸细胞类 组织病理学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肺嗜酸细胞类癌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云 马大庆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4-184,共1页
关键词 肺肿瘤 嗜酸细胞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