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帕霉素对细胞缝隙连接功能和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魏尔婷 赵青 +1 位作者 钟意 汤南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11-114,158,共5页
目的 观察雷帕霉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大鼠肝细胞BRL-3A和小鼠肝细胞AML12细胞缝隙连接(GJ)功能及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CCK-8测定不同浓度雷帕霉素分别作用HUVEC、BRL-3A和AML12后的细胞存活率,筛选雷帕霉素不影响3种... 目的 观察雷帕霉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大鼠肝细胞BRL-3A和小鼠肝细胞AML12细胞缝隙连接(GJ)功能及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CCK-8测定不同浓度雷帕霉素分别作用HUVEC、BRL-3A和AML12后的细胞存活率,筛选雷帕霉素不影响3种细胞生长的作用浓度;采用细胞接种荧光示踪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浓度雷帕霉素对HUVEC、BRL-3A、AML12的GJ功能及连接蛋白37(Cx37)和连接蛋白32(Cx32)的影响。结果 5、10、25、50 nmol·L^(-1)的雷帕霉素分别作用HUVEC、BRL-3A、AML12细胞2 h,对细胞生长无显著性影响。采用以上浓度的雷帕霉素分别处理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可降低calcein在GJ间的荧光传递(P<0.05),并且雷帕霉素浓度为25、50 nmol·L^(-1)时,HUVEC细胞中的Cx37、BRL-3A和AML12细胞中的Cx32蛋白表达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 雷帕霉素作用HUVEC、BRL-3A、AML12细胞后,对不同细胞GJ功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可下调Cx37和Cx32的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细胞缝隙连接 连接蛋白 HUVEC BRL-3A AML12
下载PDF
亚砷酸钠和砷酸钠对细胞缝隙连接间通讯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姚碧云 郭新彪 刘君卓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91-193,共3页
为深入探讨砷的致癌机制,利用V79细胞代谢协同实验,探讨了亚砷酸钠及砷酸钠对细胞缝隙连接间通讯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亚砷酸钠可明显抑制V79细胞间的代谢协同。在低浓度(0.008~0.2μmol/L)范围内,其抑制作... 为深入探讨砷的致癌机制,利用V79细胞代谢协同实验,探讨了亚砷酸钠及砷酸钠对细胞缝隙连接间通讯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亚砷酸钠可明显抑制V79细胞间的代谢协同。在低浓度(0.008~0.2μmol/L)范围内,其抑制作用呈剂量-反应关系。砷酸钠对V79细胞的代谢协同亦能产生抑制作用,但剂量-反应关系不明显。亚砷酸钠对代谢协同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砷酸钠。研究提示抑制细胞缝隙连接间通讯可能是砷的一个重要致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砷酸钠 砷酸钠 细胞缝隙 GJIC 致癌机制
下载PDF
脉冲磁场对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昌敏 姜槐 +1 位作者 付一提 鲁德强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8-151,共4页
本文用细胞内微注射法对不同强度的脉冲磁场对细胞缝隙连接通讯 (GJIC)功能的效应进行了研究 ,并与正弦磁场的作用以及脉冲磁场所感生的不同电场的作用进行了比较和探索。研究发现 0 .41mT以上强度的脉冲磁场具有抑制GJIC的作用 ,这种... 本文用细胞内微注射法对不同强度的脉冲磁场对细胞缝隙连接通讯 (GJIC)功能的效应进行了研究 ,并与正弦磁场的作用以及脉冲磁场所感生的不同电场的作用进行了比较和探索。研究发现 0 .41mT以上强度的脉冲磁场具有抑制GJIC的作用 ,这种作用与磁场强度有关。其抑制GJIC的效应比正弦磁场为强。经相同磁场不同强度感应电场作用的比较 ,得出 ,GJIC的抑制主要由磁场引起 ,而与感应电场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磁场 细胞缝隙连接通讯 GJIC 创伤愈合 治疗
下载PDF
Connexin 43介导细胞缝隙连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李环 胡殿兴 +2 位作者 陈威 张燚 靳曙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43-48,共6页
对近几年缝隙连接中Connexin 43(Cx 43)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以期为研究缝隙连接在参与各种生理过程和在多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CONNEXIN 43 缝隙连接 细胞缝隙连接通信
下载PDF
沙利度胺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及细胞缝隙连接通讯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薛学义 李晓东 +5 位作者 许宁 郑清水 魏勇 江涛 黄金杯 孙雄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881-1885,共5页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对PC-3细胞中Cx4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前列腺癌PC-3细胞分别给予递增浓度的沙利度胺(0、12.5、25、50、100μg/mL)处理24 h和48 h。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对PC-3细胞中Cx4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前列腺癌PC-3细胞分别给予递增浓度的沙利度胺(0、12.5、25、50、100μg/mL)处理24 h和48 h。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沙利度胺对PC-3细胞的增殖抑制影响,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Cx43mRNA的表达及Westernblot检测Cx43蛋白的表达。结果:沙利度胺浓度在25~100μg/mL能明显抑制PC-3细胞体外增殖,随着时间、浓度增加,抑制率相应升高。不同浓度组沙利度胺处理PC-3细胞24~48 h后,Cx43 mRNA和蛋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结论:沙利度胺可通过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产生抗肿瘤作用。沙利度胺可上调前列腺癌PC-3细胞Cx43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可能促进前列腺癌PC-3细胞的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的恢复,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前列腺癌 细胞缝隙连接通讯 缝隙连接蛋白
下载PDF
细胞缝隙连接与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5
6
作者 陶霞 张树辉 苏定冯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1-377,共7页
关键词 细胞缝隙连接 心血管疾病 病理
下载PDF
纳秒脉冲诱导肿瘤细胞缝隙连接通讯恢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姚陈果 郭飞 +2 位作者 李成祥 肖德友 唐丽灵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25-930,共6页
将纳秒脉冲作用于人肝癌细胞(Hep-G2),通过荧光漂白恢复(FRAP)技术,检测荧光萃灭后肿瘤细胞的荧光强度变化情况,以研究纳秒脉冲对肿瘤细胞缝隙连接通讯(GJIC)功能变化的影响。经纳秒脉冲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荧光恢复率显著增加,... 将纳秒脉冲作用于人肝癌细胞(Hep-G2),通过荧光漂白恢复(FRAP)技术,检测荧光萃灭后肿瘤细胞的荧光强度变化情况,以研究纳秒脉冲对肿瘤细胞缝隙连接通讯(GJIC)功能变化的影响。经纳秒脉冲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荧光恢复率显著增加,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处理组的荧光恢复率都达到对照组的3倍以上。此外,处理组肿瘤细胞的荧光漂白恢复率随脉冲个数的增加而升高。实验结果表明,纳秒脉冲促进了肿瘤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的恢复,且在固定的脉冲宽度和幅值下,GJIC对纳秒脉冲作用的响应程度与施加的脉冲个数呈正相关。研究结果不仅为纳秒脉冲用于GJIC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途径,而且也深化了纳秒脉冲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秒脉冲 人肝癌细胞 荧光漂白恢复技术 细胞缝隙连接通讯
下载PDF
转染Cx43基因对人膀胱肿瘤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及其生长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迟强 王志勇 +4 位作者 刘英 彭伟彬 宋殿宾 周逢海 王养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3-546,共4页
目的:研究Cx43基因对膀胱癌细胞的缝隙连接通讯(gap junction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及其增殖的抑制作用,探索以Cx43基因治疗膀胱癌的可行性。方法:将含Cx43c DNA的质粒以脂质体介导转染Cx43表达缺失的BIU-87人膀胱癌细胞,... 目的:研究Cx43基因对膀胱癌细胞的缝隙连接通讯(gap junction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及其增殖的抑制作用,探索以Cx43基因治疗膀胱癌的可行性。方法:将含Cx43c DNA的质粒以脂质体介导转染Cx43表达缺失的BIU-87人膀胱癌细胞,通过原位杂交、RT-PCR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x43m RNA及蛋白表达,划痕标记荧光染料示踪技术(SLDT)检测GJIC,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转染后BIU-87细胞有不同程度的Cx43 m RNA和蛋白表达及GJIC恢复。Cx43高表达的克隆细胞增殖明显下降,细胞凋亡并未增加。结论:Cx43基因及GJIC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膀胱癌基因治疗的优选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缝隙连接蛋白43 转染 细胞缝隙连接通讯 细胞增殖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宋晋刚 许建中 +4 位作者 王序全 周强 罗飞 何清义 孙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648-1651,共4页
目的研究人骨随间充质干细胞(hum an m esenchym al stem cells,hMSCs)的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 lar commun ication,G JIC)功能。方法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缝隙连接结构,应用荧光光漂白恢复(fluorescencered istri... 目的研究人骨随间充质干细胞(hum an m esenchym al stem cells,hMSCs)的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 lar commun ication,G JIC)功能。方法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缝隙连接结构,应用荧光光漂白恢复(fluorescencered istribution after photob leach ing,FRAP)技术,5,6-CFDA荧光负载hMSCs,激光淬灭细胞内荧光,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体外培养的hMSCs的G JIC功能。结果细胞内荧光被淬灭后可通过缝隙连接通道恢复,hMSCs平均荧光漂白恢复率为(35.26±0.76)%。结论缝隙连接是间充质干细胞间的重要通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缝隙连接通讯 荧光光漂白恢复 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细胞缝隙连接与骨及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卫民 张小敏 陶亮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1474-1477,共4页
骨稳态的维持依赖于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三者间的相互调节。三者的分化、存活及功能的调节则依赖于细胞缝隙连接。Cx43既可以直接调节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间动态平衡,又可以通过调节骨细胞基因表达间接调控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间... 骨稳态的维持依赖于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三者间的相互调节。三者的分化、存活及功能的调节则依赖于细胞缝隙连接。Cx43既可以直接调节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间动态平衡,又可以通过调节骨细胞基因表达间接调控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间动态平衡,而Cx45的功能则与Cx43相反。Cx37是破骨细胞分化所必需的。Cxs在软骨组织、韧带、肌腱中的作用研究甚少。同时,研究表明Panx1、Panx2、Panx3在骨及软骨细胞中表达,但其功能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缝隙连接 成骨细胞 细胞 破骨细胞
下载PDF
黄芩素增强Cx32组成的细胞缝隙连接提高顺铂的细胞毒性
11
作者 王宜文 王琴 +2 位作者 李国成 伍俊妍 陶亮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1-649,共9页
[目的]黄芩素在转染并稳定表达Cx32的HeLa细胞上,对顺铂细胞毒性的影响及其与GJ的关系.[方法]SRB检测黄芩素对HeLa32细胞增殖性的影响,Parachute assay检测黄芩素对Cx32组成的GJ功能的影响.细胞集落实验用于检测黄芩素对顺铂细胞毒性的... [目的]黄芩素在转染并稳定表达Cx32的HeLa细胞上,对顺铂细胞毒性的影响及其与GJ的关系.[方法]SRB检测黄芩素对HeLa32细胞增殖性的影响,Parachute assay检测黄芩素对Cx32组成的GJ功能的影响.细胞集落实验用于检测黄芩素对顺铂细胞毒性的影响及其与Cx32组成的GJ的关系.Western blotting检测对Cx32蛋白的影响.[结果]黄芩素24 h,100 μmol/L浓度以下不影响Hela32细胞增殖.黄芩素(0.0125 ~0.1 μmol/L)能浓度依赖性地增强Hela32细胞间的荧光传递.黄芩素(0.1 μmol/L)分别作用4h,12h,和24 h,细胞间荧光传递最强的作用时间是4h.在生长融合细胞组(有GJ形成),黄芩素可以提高顺铂对HeLa32细胞的细胞毒性.在生长未融合细胞(无GJ形成),或用GJ抑制剂oleamide阻断GJ功能,黄芩素不改变顺铂对细胞的杀伤作用.多西环素调控HeLa32细胞Cx32的表达与GJ的形成.在生长融合细胞,不表达Cx32(无GJ形成),可以降低黄芩素增强顺铂细胞毒性的作用.在生长未融合细胞(无论Cx表达与否,均无GJ形成),改变Cx表达无此效应.黄芩素0.0125 ~ 0.1 μmol/L作用细胞4h,对Cx32蛋白表达没有影响.黄芩素0.1μmol/L,作用细胞4h,12h,和24 h,对Cx32蛋白表达没有影响.[结论]黄芩素可增强HeLa32细胞GJ功能,提高顺铂的细胞毒性.黄芩素影响Cx32组成的GJ功能不伴有Cx32蛋白表达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缝隙连接 黄芩素 肿瘤化疗 缝隙连接蛋白32 顺铂 化疗增敏
下载PDF
白桦脂酸对Cx32组成的细胞缝隙连接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张媛 邓树荣 金伟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体外观察白桦脂酸对天然表达缝隙连接蛋白32(Cx32)的BRL-3A细胞的细胞缝隙连接(GJ)功能及Cx3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SRB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白桦脂酸对BRL-3A细胞的毒性;细胞接种荧光示踪法观察不同质量浓度白桦脂酸对GJ功能的影... 目的:体外观察白桦脂酸对天然表达缝隙连接蛋白32(Cx32)的BRL-3A细胞的细胞缝隙连接(GJ)功能及Cx3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SRB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白桦脂酸对BRL-3A细胞的毒性;细胞接种荧光示踪法观察不同质量浓度白桦脂酸对GJ功能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白桦脂酸影响GJ功能的质量浓度对Cx3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白桦脂酸在0~1μg/m L质量浓度对BRL-3A细胞无毒性作用;白桦脂酸(0.01~1μg/m L)质量浓度依赖性地降低GJ功能,但对Cx32表达无影响.结论:白桦脂酸在0.01~1μ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降低BRL-3A细胞的GJ功能;这种作用与Cx32蛋白的表达水平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脂酸 细胞缝隙连接 连接蛋白
下载PDF
亚砷酸钠和氧苯胂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缝隙连接通讯的动态影响及作用特征
13
作者 邓芙蓉 李艳宏 +1 位作者 张华明 郭新彪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8-381,共4页
目的 了解和比较不同砷化合物对细胞缝隙连接通讯的动态影响及作用特征 ,进一步阐明砷的致癌机理。方法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以细胞漂白后荧光强度的恢复作为评价缝隙连接通讯的指标 ,按激光漂白后荧光恢复实验技术测定亚砷酸钠和氧... 目的 了解和比较不同砷化合物对细胞缝隙连接通讯的动态影响及作用特征 ,进一步阐明砷的致癌机理。方法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以细胞漂白后荧光强度的恢复作为评价缝隙连接通讯的指标 ,按激光漂白后荧光恢复实验技术测定亚砷酸钠和氧苯胂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缝隙连接通讯的影响。结果 亚砷酸钠和氧苯胂均可明显抑制激光漂白后细胞荧光强度的恢复 ,其作用有明显的剂量 反应关系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在去除亚砷酸钠作用后的不同时间 ,实验组细胞荧光强度恢复增加值显著低于对照组 ,表明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没有恢复 ;而在去除氧苯胂作用 4h后 ,实验组荧光强度恢复增加值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表明细胞缝隙连接通讯有所恢复。结论 无机砷和有机砷均可明显抑制细胞缝隙连接通讯 ,但二者的作用特征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成纤维细胞 亚砷酸钠 氧苯胂 细胞缝隙连接通讯 砷化合物 致癌机理
下载PDF
氯沙坦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缝隙连接的作用机制研究
14
作者 孙琪 戚国庆 +2 位作者 石宇杰 张健 张艳苓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2期1778-1780,共3页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心力衰竭(心衰)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对心肌细胞缝隙连接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氯沙坦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给药7 d后,采用冠脉结扎复制大鼠心衰模型。测定心功能:左心室压峰值(L...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心力衰竭(心衰)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对心肌细胞缝隙连接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氯沙坦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给药7 d后,采用冠脉结扎复制大鼠心衰模型。测定心功能:左心室压峰值(LV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LVdp/dtmax)、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LVdp/dtmax)。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和Cx45的表达。结果氯沙坦能显著改善心衰大鼠心功能,与模型组比较,氯沙坦低、中剂组LVP明显上升(P<0.01),LVEDP明显下降(P<0.05或<0.01),高剂组LVP、+LVdp/dtmax明显上升,LVEDP明显下降(P<0.01);显著提高Cx43表达,降低Cx45表达(P<0.05或<0.01)。结论氯沙坦对心室的间隙连接通道有保护作用,可以提高心室传导速度,从而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心力衰竭 心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
下载PDF
马桑内酯诱导神经元微丝表达及其与细胞缝隙连接通道关系的研究
15
作者 孙殿荣 邹晓毅 +2 位作者 杨晓霞 李胜富 强欧 《华西医学》 CAS 2005年第2期291-292,共2页
目的:研究马桑内酯(CoriariaLactone,CL)对神经元微丝F-actin的影响及其与缝隙连接通道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癫痫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利用培养的神经元,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F-actin的结构及分布,同时测... 目的:研究马桑内酯(CoriariaLactone,CL)对神经元微丝F-actin的影响及其与缝隙连接通道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癫痫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利用培养的神经元,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F-actin的结构及分布,同时测定F-actin含量。结果:致痫剂量的马桑内酯作用于神经元48h后,F-actin的荧光强度较对照组降低(P<0.01),给予CL+1-庚醇(1-hepatal),CL+1-庚醇+丙戊酸钠,CL+1-庚醇+卡马西平作用于神经元48h后F-actin的荧光强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以加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组更显著。结论:CL可引起细胞内F-actin含量的降低,而通道阻滞剂1-庚醇,抗癫痫药丙戊酸钠、卡马西平可引起细胞内F-actin含量的增加,这种变化影响细胞骨架微丝装配和神经元胞间信号传导,可能在癫痫的产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肌动蛋白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马桑内酯 微丝表达 细胞缝隙连接通道 细胞分裂
下载PDF
细胞缝隙连接在疼痛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6
作者 张媛 陶亮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988-990,共3页
国际疼痛研究学会(IASP)将疼痛定义为是一种与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而疼痛分为生理性疼痛和病理性疼痛,后者又分为炎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包括痛过敏(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增强)、痛超敏... 国际疼痛研究学会(IASP)将疼痛定义为是一种与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而疼痛分为生理性疼痛和病理性疼痛,后者又分为炎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包括痛过敏(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增强)、痛超敏(对非伤害性刺激的痛阈值降低)和自发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疼痛研究学会 细胞缝隙连接 神经病理性疼痛 伤害性刺激 生理性疼痛 自发性疼痛 情感体验 主观感觉
下载PDF
心肌细胞缝隙连结通讯在缺血预处理中的作用
17
作者 陈宝平 夏强 《中国药理通讯》 2003年第1期4-4,共1页
关键词 心肌细胞缝隙连结通讯 缺血预处理 作用
下载PDF
喹啉衍生物PQ1联合顺铂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及细胞缝隙连接通讯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林云知 许宁 +4 位作者 李晓东 薛学义 蔡海 魏勇 郑清水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6-121,共6页
目的:探讨喹啉衍生物PQ1联合顺铂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及细胞缝隙连接通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前列腺癌PC3细胞,对比空白对照组、10 mg/ml顺铂对照组及顺铂联合不同浓度(1、2、5、10、15μmol/L)喹啉衍生物PQ1各组PC3细胞增殖... 目的:探讨喹啉衍生物PQ1联合顺铂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及细胞缝隙连接通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前列腺癌PC3细胞,对比空白对照组、10 mg/ml顺铂对照组及顺铂联合不同浓度(1、2、5、10、15μmol/L)喹啉衍生物PQ1各组PC3细胞增殖情况,通过RT-PCR法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间细胞缝隙连接相关蛋白Cx43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喹啉衍生物PQ1浓度在1~10μmol/L联合顺铂能明显抑制PC3细胞的体外增殖,随浓度、时间的增加,抑制率相应升高。不同浓度联合药物处理PC3细胞后,Cx43 mRNA及蛋白表达也有不同程度升高。结论:喹啉衍生物可以通过上调前列腺癌PC3细胞间缝隙连接相关蛋白Cx43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来促进前列腺癌PC3细胞的细胞间缝隙连接功能,增强顺铂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啉衍生物 前列腺癌 PC3细胞 细胞缝隙连接通讯 CX43 顺铂
下载PDF
一种快速可靠筛选作用于细胞缝隙连接药物的方法建立 被引量:1
19
作者 贤明华 杨燕 +2 位作者 李荔 王琴 陶亮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3-736,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可以快速有效地筛选能影响细胞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功能药物的方法;为研制以GJ为靶点的新型药物提供技术手段。方法构建能同时双向表达两种不同连接蛋白(connexins,Cxs)的质粒;用能表达Cx26/Cx32的质粒转染HeLa细胞,... 目的建立一种可以快速有效地筛选能影响细胞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功能药物的方法;为研制以GJ为靶点的新型药物提供技术手段。方法构建能同时双向表达两种不同连接蛋白(connexins,Cxs)的质粒;用能表达Cx26/Cx32的质粒转染HeLa细胞,建立可以稳定表达Cx26/Cx32并形成异质性GJ的HeLa细胞模型。用荧光传递示踪法测定荧光示踪剂在细胞之间的传递,以此反映GJ的功能。观察公认的GJ激活剂——维甲酸(retinoid acid,RA)和GJ抑制剂——油酸酰胺(oleamide)对GJ功能的影响,检验该方法是否能够准确地检测出GJ功能。结果 Western blot和荧光传递示踪法的结果表明,转染含有Cx26/Cx32 cDNA质粒的HeLa细胞,可以稳定表达Cx26/Cx32;并能够形成可以传递荧光示踪剂在相邻细胞间的GJ。RA和油酸酰胺能分别增强和抑制荧光示踪剂的传递。结论在转染Cx26/Cx32质粒并稳定表达Cxs的HeLa细胞上,用荧光传递示踪法测定GJ功能,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药物对GJ的作用。该方法的建立为筛选作用于GJ的药物提供了一种有用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缝隙连接 连接蛋白 HELA细胞 荧光传递示踪法 药物筛选 细胞模型
下载PDF
细胞缝隙连接与先天性白内障
20
作者 徐雯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2001年第6期323-325,共3页
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中常见的致盲眼病。缝隙连接是组织细胞之间连接的一种基本形式。近年来 ,研究者发现 ,缝隙连接的异常与先天性白内障的形成和发展有明显的联系。本文就缝隙连接的生理作用及其与先天性白内障发生机制之间的联系等作... 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中常见的致盲眼病。缝隙连接是组织细胞之间连接的一种基本形式。近年来 ,研究者发现 ,缝隙连接的异常与先天性白内障的形成和发展有明显的联系。本文就缝隙连接的生理作用及其与先天性白内障发生机制之间的联系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细胞缝隙连接 生理作用 晶状体 连接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