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对大鼠骨骼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马焰 高伟 +1 位作者 孙月芬 周长满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95-896,F003,共3页
应用培养的新生Wistar大鼠骨骼肌细胞缺氧复氧(A/R)损伤模型.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A/R损伤及损伤后骨骼肌细胞凋亡(apoptosis)的影响,以探讨bFGF作为药物预处理保护骨骼肌细胞的可行性。结果表明,bFGF预处理呈浓度... 应用培养的新生Wistar大鼠骨骼肌细胞缺氧复氧(A/R)损伤模型.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A/R损伤及损伤后骨骼肌细胞凋亡(apoptosis)的影响,以探讨bFGF作为药物预处理保护骨骼肌细胞的可行性。结果表明,bFGF预处理呈浓度依赖性地提高了A/R后肌细胞存活率,减少了胞浆乳酸脱氢酶(LDH)的漏出,明显上调厂骨骼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蛋白Bcl-2的表达,提示bFGF对A/R损伤的骨骼肌细胞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骨骼肌 细胞缺氧复氧 损伤 预处理 BCL-2基因 BFGF
下载PDF
卡托普利晚期预处理对人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时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徐慧 郑杨 佟倩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5-158,共4页
观察缺氧复氧损伤时内皮细胞表达内皮素、一氧化氮合酶和一氧化氮的变化 ,并探讨卡托普利晚期预处理对内皮细胞在缺氧复氧损伤时三者的影响及机制。选用体外培养的第 3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设正常对照组、单纯缺氧组、缺氧复氧组、卡托... 观察缺氧复氧损伤时内皮细胞表达内皮素、一氧化氮合酶和一氧化氮的变化 ,并探讨卡托普利晚期预处理对内皮细胞在缺氧复氧损伤时三者的影响及机制。选用体外培养的第 3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设正常对照组、单纯缺氧组、缺氧复氧组、卡托普利预处理组、卡托普利 +缓激肽B2 受体阻断剂组、卡托普利 +蛋白激酶C阻断剂组和卡托普利 +核因子κB阻断剂组 ,然后提取总RNA ,运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内皮素、一氧化氮合酶的mRNA表达。并利用分光光度计检测总一氧化氮合酶和一氧化氮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 ,内皮素的灰度值在单纯缺氧组、缺氧复氧组均升高 ,在卡托普利组降低 ,而在三种阻断剂组均升高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灰度值的变化规律与内皮素相反 ,其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较为轻微。与对照组相比 ,单纯缺氧组和缺氧复氧组一氧化氮合酶和一氧化氮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P <0 .0 1) ;与单纯缺氧组和缺氧复氧组相比 ,卡托普利组一氧化氮合酶和一氧化氮均明显升高 (P <0 .0 1) ;与卡托普利组相比 ,3种阻断剂均可使一氧化氮合酶和一氧化氮的表达下降 (P <0 .0 1) ,而与缺氧复氧组相比表达升高 (P <0 .0 1)。结果提示 ,缺氧复氧可以使内皮细胞表达的内皮素增加 ,一氧化氮合酶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卡托普利对人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时内皮素1和一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内皮细胞 缺氧损伤 化氮合酶
下载PDF
雌激素在心肌细胞缺氧复氧过程对钙离子的调控
3
作者 钟世刚 霍洪亮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9期708-710,共3页
钙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分子之一,它参与调控人体的多种病理生理活动,同时,其调控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雌激素在心肌细胞缺氧复氧过程中的作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雌激素能抑制心肌细胞缺氧/复氧过程中钙超载,但雌激素对... 钙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分子之一,它参与调控人体的多种病理生理活动,同时,其调控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雌激素在心肌细胞缺氧复氧过程中的作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雌激素能抑制心肌细胞缺氧/复氧过程中钙超载,但雌激素对钙离子的调控具体分子机制并不清楚,现将雌激素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过程中对钙离子的调控相关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缺氧复氧 心肌细胞 雌激素 钙离子 调控 缺氧/ 信号分子 生理活动
下载PDF
β-榄香烯调控miR-130b-5p/NF-κB信号通路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邓瑞 卢小伟 +1 位作者 马珍珍 王威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34期42-46,共5页
目的 探讨β-榄香烯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H9C2细胞损伤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9C2细胞,分别给予不同处理,构建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分别转染miR-NC、miR-130b-5p mimics、anti-miR-NC、antimiR-130b-5p至H9C2细胞后进行β-榄香... 目的 探讨β-榄香烯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H9C2细胞损伤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9C2细胞,分别给予不同处理,构建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分别转染miR-NC、miR-130b-5p mimics、anti-miR-NC、antimiR-130b-5p至H9C2细胞后进行β-榄香烯预处理和缺氧复氧处理。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β-榄香烯、miR-130b-5p表达对缺氧复氧诱导的H9C2活力和凋亡的影响,采用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磷酸化的核因子κB-p65(p-p65)、磷酸化的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p-IκBα)表达。结果 缺氧复氧处理后H9C2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细胞培养液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升高(P均<0.05)。β-榄香烯处理后缺氧复氧诱导的H9C2细胞活力升高,细胞凋亡率、细胞培养液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降低(P均<0.05)。过表达miR-130b-5p后缺氧复氧诱导的H9C2细胞活力升高,细胞凋亡率、细胞培养液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降低(P均<0.05),而抑制miR-130b-5p表达则加剧缺氧复氧诱导的H9C2损伤(P均<0.05)。缺氧复氧处理后H9C2细胞p-p65和p-IκBα表达升高(P均<0.05)。抑制miR-130b-5p表达加剧缺氧复氧对H9C2细胞p-p65和p-IκBα表达的影响(P均<0.05),并减弱β-榄香烯处理对缺氧复氧诱导的H9C2细胞p-p65和p-IκBα表达的影响(P均<0.05)。结论 β-榄香烯能减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其机制与上调miR-130b-5p表达、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Β-榄香烯 微小RNA-130b-5p 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地奥心血康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5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34期15-15,共1页
作为心肌缺血损伤的主要类型,缺血再灌注所造成的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已经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心肌缺血时,三磷酸腺苷(ATP)的含量与活性降低,离子分布异常,导致心肌细胞功能下降,而再灌注所产生的大量氧自由基(OFR)7%... 作为心肌缺血损伤的主要类型,缺血再灌注所造成的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已经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心肌缺血时,三磷酸腺苷(ATP)的含量与活性降低,离子分布异常,导致心肌细胞功能下降,而再灌注所产生的大量氧自由基(OFR)7%钙超载、无复流现象等又进一步加重了心肌细胞的损伤,导致其受损、凋亡。近年来,中药在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单味植物药地奥心血康由于其具有的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宣痹通阳、补益气血等功能,多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具有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脏舒缩功能及保护缺血性心肌损伤等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持心肌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对心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损伤 损伤保护机制 地奥心血康 细胞缺氧复氧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细胞功能 缺血性心肌损伤 缺氧损伤
下载PDF
中介素对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模型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周芸 李荣山 +3 位作者 乔晞 崔晓燕 白波 邵珊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8-389,共2页
中介素(IMD)是2004年发现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超家族成员,在肾脏有很高的表达和分泌,可增加肾血流量、尿量,降低肾血管阻力。IMD可通过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途径减轻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本研究以大... 中介素(IMD)是2004年发现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超家族成员,在肾脏有很高的表达和分泌,可增加肾血流量、尿量,降低肾血管阻力。IMD可通过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途径减轻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本研究以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缺氧复氧(H/R)模型模拟在体I/R,探讨1MD对肾脏I/R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 细胞缺氧复氧 模型模拟 中介素 保护作用 大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心脏缺血再灌注
原文传递
SIRT1在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所致凋亡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婷婷 杨晶 +4 位作者 张颖 蒋甘孺 孙京华 李胜开 尹忠诚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78-379,共2页
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肾损伤(AK1)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类1(SIRT1)是一种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去乙酰化酶,能调节基因沉默、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以及能量代谢。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细胞缺氧复氧 SIRT1 保护作用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缺血再灌注损伤 大鼠 调节因子
原文传递
亚低温对缺氧/复氧内皮细胞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和黏附率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沈伦乾 闫鹏 杜怡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35-937,共3页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缺氧/复氧内皮细胞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和黏附率的影响。方法以ECV304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简易缺氧室,以缺氧模拟体内缺血性损伤,建立缺氧/复氧内皮细胞模型。将细胞分为33℃及37℃缺氧/复氧组。各组又分为...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缺氧/复氧内皮细胞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和黏附率的影响。方法以ECV304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简易缺氧室,以缺氧模拟体内缺血性损伤,建立缺氧/复氧内皮细胞模型。将细胞分为33℃及37℃缺氧/复氧组。各组又分为缺氧6,12,18h后再复氧6h3个亚组。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两组各亚组ICAM-1的表达并应用细胞计数法检测各亚组细胞和中性粒细胞(PMN)的黏附率。结果①在缺氧6,12,18h亚组,37℃组内皮细胞表达ICAM-1的积分光密度值明显高于33℃组〔(0.185±0.026)vs(0.120±0.064)、(0.329±0.057)vs(0.218±0.027)、(0.443±0.068)vs(0.326±0.019)〕(P均<0.05)。②在缺氧6,12,18h亚组,33℃组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黏附率明显高于37℃组〔(29.41±1.77)%vs(22.30±3.25)%、(43.66±2.57)%vs(34.51±5.06)%、(62.92±4.82)%vs(49.68±4.34)%〕(P<0.05)。结论亚低温能有效抑制缺氧/复氧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黏附,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缺氧/复氧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缺氧/内皮细胞 胞间黏附分子1 黏附率
下载PDF
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检测川芎嗪对缺氧/再复氧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周苏宁 邵建华 杨勇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222-223,228,共3页
目的 :进一步探讨川芎嗪对缺氧 /再复氧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的作用。方法 :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缺氧 /再复氧模型 ,以荧光探针Fluo 3/AM负载 ,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损伤和川芎嗪组心肌细胞内荧光强度。结果 :损伤组细胞内钙荧光... 目的 :进一步探讨川芎嗪对缺氧 /再复氧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的作用。方法 :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缺氧 /再复氧模型 ,以荧光探针Fluo 3/AM负载 ,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损伤和川芎嗪组心肌细胞内荧光强度。结果 :损伤组细胞内钙荧光强度明显增强 ,川芎嗪各组细胞内钙荧光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弱 ,尤以低、中剂量组明显 ,与损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心肌缺氧 /再复氧细胞内游离钙显著增加 ,而一定剂量的川芎嗪可降低细胞内游离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缺氧/再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川芎嗪 大鼠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离体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10
作者 陈勇 李欣欣 《中医学报》 CAS 2013年第9期1321-1323,共3页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离体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离体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在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处理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KLK1、KLK8的蛋白含量。结果:缺...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离体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离体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在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处理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KLK1、KLK8的蛋白含量。结果:缺氧复氧组的细胞活力及KLK8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培养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处理组的细胞活力及KLK8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缺氧复氧组;在siRNA敲低KLK8的表达后,心肌细胞的细胞活力发生了明显的降低。结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能够通过上调细胞中KLK8的表达来发挥对于离体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文献引用:陈勇,李欣欣.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离体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9):1321-13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细胞缺血再灌注 组织激肽释放酶 心肌细胞缺氧复氧
下载PDF
Netrin-1对心肌细胞H9c2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淑珍 万大国 +2 位作者 马军 孙金旗 谢艳辉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第8期945-949,共5页
目的研究Netrin-1在心肌细胞H9c2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心肌细胞H9c2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将A/R+Netrin-1组(转染pcDNA 3.1-Netrin-1)、A/R+Ctrl组(转染pcDNA 3.1)、A/R+Netrin-1+LY294002组(转染pcDNA 3.1-Netrin-... 目的研究Netrin-1在心肌细胞H9c2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心肌细胞H9c2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将A/R+Netrin-1组(转染pcDNA 3.1-Netrin-1)、A/R+Ctrl组(转染pcDNA 3.1)、A/R+Netrin-1+LY294002组(转染pcDNA 3.1-Netrin-1与抑制剂LY294002共处理)、A/R+Netrin-1+DMSO组(转染pcDNA 3.1-Netrin-1与DMSO共处理)均用脂质体法转染H9c2细胞;ELISA检测细胞中LDH、MDA、SOD的含量;MTT法检测细胞活力;WB检测细胞中Bcl-2、Bax、Cleaved caspase-3、Netrin-1、p-AKT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与A/R+Ctrl组相比,A/R+Netrin-1组细胞中LDH、MDA含量明显降低,SOD含量明显升高,细胞活力显著升高,Bax、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Netrin-1、p-AKT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与A/R+Netrin-1+DMSO组相比,A/R+Netrin-1+LY294002组细胞中LDH、MDA含量明显升高,SOD含量明显降低,细胞活力显著降低,Bax、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Netrin-1、p-AKT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 Netrin-1可通过激活Akt通路促进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活力,抑制凋亡,发挥保护作用,将可为心肌损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RIN-1 AKT通路 缺氧心肌细胞 凋亡
下载PDF
miR-19b参与山楂叶总黄酮调控缺氧复氧PC12细胞损伤和缺血性大鼠脑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姚步月 贾艳梅 陈利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654-3662,共9页
目的研究miR-19b参与山楂叶总黄酮对氧化损伤途径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构建缺氧复氧(H/R)PC12细胞模型,给予山楂叶总黄酮处理,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B淋巴细胞瘤-2相关蛋... 目的研究miR-19b参与山楂叶总黄酮对氧化损伤途径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构建缺氧复氧(H/R)PC12细胞模型,给予山楂叶总黄酮处理,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B淋巴细胞瘤-2相关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表达,试剂盒测定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19b表达水平。在PC12细胞中转染miR-19b inhibitor,给予缺氧复氧和山楂叶总黄酮处理,同样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和LDH、MDA、ROS、SOD水平。同时,构建脑缺血性模型大鼠,用不同剂量山楂叶总黄酮处理,连续4周后,对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估,并对各组大鼠海马组织CA1区锥体细胞层进行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细胞学形态。再通过qRT-PCR检测各组大鼠脑细胞海马组织中miR-19b的表达。结果缺氧复氧处理以后的PC12细胞增殖能力下降,LDH漏出率升高,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中Bax蛋白表达增多,Bcl-2蛋白表达减少,MDA、ROS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miR-19b表达水平减少。山楂叶总黄酮处理后的缺氧复氧PC12细胞增殖能力升高,LDH漏出率降低,细胞凋亡率降低,细胞中Bax蛋白表达减少,Bcl-2蛋白表达增多,MDA、ROS水平降低,SOD水平升高,miR-19b表达水平升高。转染miR-19b inhibitor可以逆转山楂叶总黄酮对缺氧复氧PC12细胞增殖、凋亡和LDH、MDA、ROS、SOD水平影响。脑缺血模型大鼠实验结果发现,山楂叶总黄酮能够明显改善脑缺血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轻脑神经元海马组织的细胞损伤,qRT-PCR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miR-19b表达,结果与PC12细胞中一致。结论miR-19b参与山楂叶总黄酮对氧化损伤途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9b 缺氧PC12细胞 山楂叶总黄酮 脑缺血模型大鼠 保护机制
下载PDF
卡托普利晚期预处理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游离钙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郑杨 佟倩 迟宝荣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17-420,共4页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晚期预处理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游离钙的影响,评价其延迟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设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组、缺氧预适应组、卡托普利预处理组、蛋白激酶C阻断剂+卡托普利组、一氧...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晚期预处理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游离钙的影响,评价其延迟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设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组、缺氧预适应组、卡托普利预处理组、蛋白激酶C阻断剂+卡托普利组、一氧化氮合酶阻断剂+卡托普利组和核因子κB阻断剂+卡托普利组。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丙二醛和超氧化物岐化酶含量;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测定乳酸脱氢酶含量。Flou3AM负载染色和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测定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卡托普利预处理和缺氧预处理均可减轻缺氧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594±5nmolL、507±32nmolL比789±9nmolL,P<0.01),抑制乳酸脱氢酶和丙二醛的增加和超氧化物岐化酶含量的降低;但与对照组(414±37nmolL)比较钙内流仍有轻度增加(P<0.05);预先分别加入蛋白激酶C阻断剂、一氧化氮合酶阻断剂、核因子κB阻断剂与卡托普利共同孵育细胞,行缺氧复氧损伤所测得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分别为676±32nmolL、700±37nmolL和689±11nmolL,与卡托普利预处理组比较有所增加(P<0.05);但与缺氧复氧组比较仍有降低(P<0.05)。结论以上提示,卡托普利预处理可抑制缺氧复氧时的钙超载及其脂质过氧化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轻度增加钙内流、启动心肌延迟保护作用;其过程可能涉及蛋白激酶C、一氧化氮合酶和核因子κB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多个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卡托普利对缺氧心肌细胞游离钙的影响 流式细胞分析 游离钙 预处理 缺氧损伤 卡托普利
下载PDF
锌离子通过调控PI3K及Akt和mTOR信号通路减轻缺氧和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14
作者 韦竑威 陈跃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108-110,共3页
探讨锌离子对心肌细胞低氧-复氧损伤过程和PI3K和Akt及mTOR通路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将心肌H9C2细胞分为以下三组,即常氧处理组,低氧-复氧处理组和低氧-复氧 氯化锌处理组,通过CCK-8实验和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 探讨锌离子对心肌细胞低氧-复氧损伤过程和PI3K和Akt及mTOR通路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将心肌H9C2细胞分为以下三组,即常氧处理组,低氧-复氧处理组和低氧-复氧 氯化锌处理组,通过CCK-8实验和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通过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中4-HNEMDA和ROS的表达水平以及SOD的活性;通过WesternBlot实验检测细胞中PI3K及Akt和mTOR信号通路上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我们的研究发现,低氧和复氧处理可以抑制心肌H9C2细胞的增殖而促进心肌 H9C2细胞的凋亡,并且细胞中4-HNE,MDA和ROS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而SOD的活性降低,但给予锌离子处理后可以逆转这一效应。结论:锌离子通过抑制PI3K及Akt和mTOR信号通路抑制低氧复氧对心肌细胞的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离子 心肌细胞缺氧复氧 PI3K及Akt和mTOR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泳洁 马海平 +3 位作者 吴建江 杨龙 郭海 王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549-553,共5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后处理对抗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过程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HIF-1α/MIF)信号轴发挥的调控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运用大鼠心肌细胞(H9C2)建立H/R损伤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NOR组)、缺氧/复氧... 目的探讨七氟醚后处理对抗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过程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HIF-1α/MIF)信号轴发挥的调控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运用大鼠心肌细胞(H9C2)建立H/R损伤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NOR组)、缺氧/复氧组(H/R组)、七氟醚后处理组(SPostC组)、HIF-1α抑制剂组(YC-1组)。采用乳酸脱氢酶(LDH)及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活性氧(ROS)和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试剂盒检测细胞能量代谢;通过Western blot检测HIF-1α、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MPKα)和磷酸化AMPKα(p-AMPK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与NOR组和H/R组相比,SPostC组显著上调了HIF-1α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减少ROS生成、增加ATP含量和减少LDH含量,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H/R组相比,SPostC组和YC-1组中HIF-1α的表达水平分别与MIF和AMPK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3)与SPostC组相比,YC-1组抑制HIF-1α的表达,MIF、AMPKα和p-AMPKα呈低表达,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后处理通过上调HIF-1α/MIF信号轴对抗心肌细胞H/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后处理 心肌细胞缺氧/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
下载PDF
肉豆蔻-8散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减轻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的损伤 被引量:7
16
作者 钱新宇 肖云峰 +2 位作者 王玉华 杨秀华 王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93-599,共7页
研究肉豆蔻-8散提取物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与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信号转导子和激活子3(STAT3)信号通路的关系。使用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建立H9c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全自动生化... 研究肉豆蔻-8散提取物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与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信号转导子和激活子3(STAT3)信号通路的关系。使用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建立H9c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采用试剂盒法测定细胞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采用Hoechst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程度;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心肌细胞JAK2、p-JAK2、STAT3、p-STAT3、Bcl-2、Bax的蛋白表达。Na2S2O4对H9c2细胞活力的半数抑制量为2mmol/L;与模型组比较,不同浓度肉豆蔻-8散提取物均能提高细胞活力;能显著降低细胞培养液中CK、LDH、AST的水平、能显著增加细胞中CAT、SOD、GSH-Px的水平;同时可显著增加p-JAK2、p-STAT3、Bcl-2的蛋白表达、显著减少Bax的蛋白表达,而AG490阻断剂组可减弱肉豆蔻-8散提取物的作用。肉豆蔻-8散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发挥对Na2S2O4诱导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豆蔻-8散 连二亚硫酸钠 AG490阻断剂 心肌细胞缺氧/损伤 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信号转导子和激活子3(STAT3)
下载PDF
MiR-499靶向HMGB1保护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慧良 甘受益 +3 位作者 李宾 冯光瑞 宋巧巧 王淼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第12期1456-1460,共5页
目的研究miR-499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H9c2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运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缺氧复氧心肌细胞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免抗人单克隆抗体(Bax)、caspase-3的蛋白表达;... 目的研究miR-499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H9c2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运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缺氧复氧心肌细胞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免抗人单克隆抗体(Bax)、caspase-3的蛋白表达;将H/R+miR-con组(转染miRcon)、H/R+miR-499组(转染miR-499 mimics)、miR-con组(转染miR-con)、miR-499组(转染miR-499 mimics)、anti-miR-con组(转染anti-miR-con)、anti-miR-499组(转染anti-miR-499)、H/R+si-con组(转染si-con)、H/R+si-HMGB1组(转染si-HMGB1)、H/R+miR-499+Ctrl组(miR-499 mimics和pcDNA3.1共转染)、H/R+miR-499+HMGB1组(miR-499 mimics和pcDNA3.1-HMGB1共转染),均以脂质体法转染至H9c2细胞;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锁反应(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499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荧光活性。结果与NC组相比,H/R组细胞中HMGB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miR-499表达显著降低(P<0.05);过表达miR-499或敲减HMGB1均可显著下调H/R H9c2细胞凋亡率,显著下调Bax、caspase-3的蛋白表达,上调Bcl-2的蛋白表达(P均<0.05);过表达HMGB1可逆转miR-499对H/R H9c2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结论MiR-499可抑制缺氧复氧心肌细胞H9c2凋亡,保护心肌细胞,其机制与靶向HMGB1有关,将可为心脏病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99 高迁移率族蛋白1 缺氧心肌细胞 凋亡
下载PDF
丙泊酚抑制缺氧/复氧HUVECs细胞中miR-15b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霍彦龙 郝璞珩 田道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研究丙泊酚在缺氧/复氧细胞模型中对微小RNA-15b(miR-15b)及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缺氧/复氧细胞模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设置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其中实验组HUVECs缺氧/复氧培养24h后,加入丙泊酚(150μmo... 目的:研究丙泊酚在缺氧/复氧细胞模型中对微小RNA-15b(miR-15b)及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缺氧/复氧细胞模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设置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其中实验组HUVECs缺氧/复氧培养24h后,加入丙泊酚(150μmol/L)干预培养6h;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各组HUVECs中miR-15b的表达情况;RT-qPCR、Western-blot检测各组HUVECs中miR-15b靶基因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能力。结果:RT-qPCR结果显示,实验组miR-15b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RT-qPCR及Western-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bcl-2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HUVECs的细胞凋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能够抑制缺氧/复氧HUVECs细胞中miR-15b的表达,并影响其靶基因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从而降低细胞凋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微RNAs 抗凋亡蛋白 细胞凋亡 缺氧/细胞模型 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与黄芩苷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富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4期6765-6768,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纯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6-11/2007-01在郑州大学医学院药理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分组:选用出生1~3d的SD大鼠20只,雌雄不拘,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纯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6-11/2007-01在郑州大学医学院药理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分组:选用出生1~3d的SD大鼠20只,雌雄不拘,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实验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以正常细胞培养,加入等数量的培养基,不加入任何药物,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组,缺氧/复氧损伤+0.1mg/L黄芩苷组,缺氧/复氧损伤+1mg/L黄芩苷组,缺氧/复氧损伤+10mg/L黄芩苷组。②实验评估:采用乳酸脱氢酶试剂盒测其释放量;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测定丙二醛含量;四唑盐比色法测定心肌细胞活力。结果:①丙二醛含量和乳酸脱氢酶活力:缺氧/复氧损伤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缺氧/复氧+10,1,0.1mg/L浓度黄芩苷组明显低于缺氧/复氧损伤组(P<0.01)。②心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缺氧/复氧损伤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黄芩苷+10,1,0.1mg/L浓度黄芩苷组明显高于缺氧/复氧损伤组(P<0.01)。③心肌细胞活力:缺氧/复氧损伤组心肌细胞活力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10,1,0.1mg/L浓度黄芩苷组明显高于缺氧/复氧损伤组(P<0.01)。结论:黄芩苷具有对缺氧/复氧损伤所致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抗自由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缺氧/:心肌细胞
下载PDF
舒芬太尼通过miR-199a-5p减轻缺氧复氧H9C2细胞凋亡自噬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永珍 刘德胜 吕惠贤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7期800-804,810,共6页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对缺氧复氧(H/R)心肌细胞H9C2凋亡、自噬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H/R H9C2细胞损伤模型,用10μmol/L舒芬太尼处理H9C2细胞再行H/R。采用脂质体法将H/R+SUF+antagomiRNA组(转染antagomiRNA,用10μmol/L舒芬...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对缺氧复氧(H/R)心肌细胞H9C2凋亡、自噬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H/R H9C2细胞损伤模型,用10μmol/L舒芬太尼处理H9C2细胞再行H/R。采用脂质体法将H/R+SUF+antagomiRNA组(转染antagomiRNA,用10μmol/L舒芬太尼处理)、H/R+SUF+antagomiR-199a-5p组(转染antagomiR-199a-5p,用10μmol/L舒芬太尼处理)转染H9C2细胞并行H/R处理。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培养12、24和48 h的细胞活力。采用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锭双染法、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波形蛋白(survivin)、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INK1)、自噬标记物(LC3-Ⅱ/Ⅰ)和细胞色素C(Cyt C)的蛋白表达。结果:与H9C2组相比,H/R组细胞在48、72 h的活力均显著降低;与H/R+ddH_(2)O组相比,H/R+SUF组细胞在48、72 h的细胞活力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选用培养48 h的细胞用于后续研究。与H9C2组相比,H/R组H9C2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Caspase-3、PINK1、LC3-Ⅱ/Ⅰ和细胞质Cyt C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survivin、线粒体Cyt C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R+ddH_(2)O组相比,H/R+SUF组H9C2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Caspase-3、PINK1、LC3-Ⅱ/Ⅰ和细胞质Cyt C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survivin、线粒体Cyt C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R组miR-199a-5p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9C2组,H/R+SUF组miR-199a-5p的表达水平则显著低于H/R+ddH_(2)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抑制miR-199a-5p的表达明显增强了舒芬太尼对H/R H9C2细胞的凋亡自噬抑制作用。结论:舒芬太尼可抑制H/R心肌细胞的凋亡和自噬,其作用机制与调控miR-199a-5p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缺氧心肌细胞 凋亡 自噬 miR-199a-5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